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凡人凡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发贴人:边荒传说(燕飞)
发贴时间:
前些日子,贫道回了一趟地处偏远小山村的老家。晚上在屋前的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仰望晶莹剔透的苍空,细数着满天的星星,眼前又浮现出孩提时的场景,耳边回荡着小伙伴们灿烂的笑声。这些年来,身处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享受着工业文明富足的物质生活,贫道早已习惯了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看惯了城市上空的浑浊,淡忘了乡村的宁静,和童年时夏夜那渺如白带的银河,璨灿的星空。时空恍惚,那些遥远的记忆,此时此刻又回来了,想想过去,比比现在,我们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堕落?文明到底会带给人类什么?将把人类引向何方?在这样的夜空下,贫道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想起了两年来感悟良多的凡人,想起了思索已久的天道人心……
一、天道
1、天道何物
“天道”的概念,涉及到世界的本源问题: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是怎么来的?
我们先看看凡人中的那个虚拟世界是怎么来的。
忘语花了两年时间,构思了非常完整的一个虚拟世界的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然后在创作动机和写作能力的支持、驱动下,按照事前拟好的设定和大纲,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给我们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异界画卷。
凡人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如此具有魅力,关键在于事先构思好了一个宏大、巧妙、系统、精细、完整的设定和大纲,正因为这样,忘语才能举重若轻、有条不紊地驾驭这样一个场面宏大犹如史诗般的故事,凡人才能做到在离奇的情节之中充满着理性,在纷繁的细节之中蕴藏着秩序。
可以这么说,忘语的创作动力、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是凡人世界的源泉。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是一样。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
有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视为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之为“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生养天地万物之神,是永存的,这就叫玄妙的母体。它的产门,是天地的来源。它绵绵不绝地繁衍着,在它的作用下,衍生出无穷无尽的事物。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同凡人世界的来源一样,在老子眼中,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中也存在着“发展动力、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它是天地万物的源泉,老子称之为“道”。
“道”是怎么来的?老子也不清楚,他说:我不懂“道”是谁搞出来的,但它好象比神话中的天帝还早出现呢!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不明白“道”的来源,人们只能说它是“老天爷”的杰作,于是虚拟出了“天”的概念,你也可以理解为“天生”、“天然”的意思。
这就是“道”,它是世界的发展动力、运行规则、演变轨迹,“道”来源于“天”,所以也称之为“天道”。在凡人世界中,忘语就是“天”,叫“创世神”、“造物主”也行,都是一个意思,他的写作动力、规则设定、故事大纲综合起来,就是“道”。
2、道不可道
如同我们只看到凡人的故事,却看不到它背后忘语手上的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一样,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也看不到“道”的存在。老子说,你看不到它,叫“夷”;听不到它,叫“希”;摸不到它,叫“微”。这就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就叫“惚恍”。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然而我们却能感受到设定和大纲的存在。因为根据经验判断,在有大纲可循的情况下,忘语才有可能把凡人演绎得规模如此宏大,副本如此众多,却仍能保持前后连贯,风格如一。如果只是想到哪写到哪,在这么长的篇幅之下,没有人的思路能保持得如此清晰流畅。每当我们在被雷得外焦里嫩、心服口服,慨叹凡人的故事情节让人觉得是如此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时,就能隐约感觉到设定和大纲的存在。
同样的我们也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感觉到“道”的存在。因为在天道规则的作用下,事物的演变过程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自然规律”。反过来说,之所以会出现自然规律,是因为有天道规则的存在。
老子说:总结以往事物的演变规律,就可以掌握眼前事物的发展趋势。能推断出事物的初始状态,这就是因为“道”的规律。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从现在上溯到远古,道从未远离,有了它,就可以观察到万物初始的状态。我是怎么知道天地初始时状况的呢?就是从规律推导出来的。第二十一章。。。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但我们仅仅是感觉到了忘语的故事大纲,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许多预测剧情的道友,最后都成了悲剧帝,因为他们自以为掌握了忘语的思路,自以为能猜到忘语的大纲,其实他们根本做不到。
同样的,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通过发现自然规律感受到了天道规则的存在,却不知道我们所看到的规律,究竟是不是真正反映了规则的内容。就好象到电影院看电影,灯光照在胶片上,映射在屏幕上就形成电影,我们只看到电影,却看不到胶片。电影就象是自然规律,只是天道规则这个胶片形成的影像,却不是胶片本身,我们看到的电影内容,和胶片未必是一致的,也许你看到的是经过了删剪的情节。
所以老子说:能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因为我们能看到的,能说出来的,是自然规律,是天道规则的映象,不是天道本身。
3、天网恢恢
如果从文采来看,忘语的确是乏善可陈。韩立一会儿“脸上闪过一丝讶色”,一会儿怎么怎么“的样子”,一会儿又如何如何“了”,词汇重复的频率极高,说明忘语的脑子里没啥词,写不出什么锦绣文章。这样的文字,不要说和红楼梦比,就是与金庸武侠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依贫道看来,忘语的文字功底,足够把他想说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却远远谈不上妙笔生花。所以凡人这本书,要想在文学上得到权威的认可,恐怕比金庸武侠还要难得多,不信你看凡人的书迷中,有几个是纯粹的文学爱好者,能把贴子写得文采飞扬的?
然而凡人却能吸引如此众多的目光,这是什么道理?
一本,如果不是好在语言文字上,那么就一定是好在故事情节上。由于忘语的想象力太丰富,思维能力太强大,所以凡人做到了情节离奇引人入胜、架构宏大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天衣无缝,这方面的强大,完全掩盖了它语言文字上的朴素。忘语让你只记得他讲的故事,却完全不记得他的表述方式,贫道能回忆起凡人从头到尾的几乎所有故事情节,却背不出其中哪怕是一小段的完整文字。
忘语思维能力的强大,已经到了神奇的地步,因为凡人世界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立体式的完整系统,。凡人中有如此多的情节、地图、门派、人物、法宝、虫兽、功法、丹药等,以及各种或明或暗的设定,平常人要记住这些资料都相当的困难,而忘语却能梳理得清清楚楚,把它们前后连贯、近乎完美地组合在一个关系复杂的体系之中,这是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前我们看到的其它小说,更象是平面电影,而凡人却象是一场立体的3d电影,栩栩如生、纤毫毕现地把一个精彩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其他写手基本上都是以点对点的直线思维来写作的,其作品在结构和逻辑上比较松散,有点象流水帐,往往开篇还有些亮点,中篇勉强凑合,往后就越跑越偏,在结尾处惨不忍睹。而忘语采用的却是一种网状的系统思维方式,书中每个节点的内容,都处在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如此,凡人这本书中才会有那么多的坑,那就是前后文之间的联系节点;正因为如此,书中设定的合理性才会吸引如此多的关注目光,在灵界设定发生变化时,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
同样的,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完整体系,只是这个系统要远比凡人世界庞大、复杂、严密得多。
忘语虽然思维能力比较强大,但那只是相对于普遍人而言的,他毕竟不是“神”,难免会百密一疏,所以书友们常能从凡人中挑出一些小bug。
天道却是没有bug的,它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把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老子说: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独立不改
“道”作为世界的运行规... -->>
发贴人:边荒传说(燕飞)
发贴时间:
前些日子,贫道回了一趟地处偏远小山村的老家。晚上在屋前的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仰望晶莹剔透的苍空,细数着满天的星星,眼前又浮现出孩提时的场景,耳边回荡着小伙伴们灿烂的笑声。这些年来,身处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享受着工业文明富足的物质生活,贫道早已习惯了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看惯了城市上空的浑浊,淡忘了乡村的宁静,和童年时夏夜那渺如白带的银河,璨灿的星空。时空恍惚,那些遥远的记忆,此时此刻又回来了,想想过去,比比现在,我们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堕落?文明到底会带给人类什么?将把人类引向何方?在这样的夜空下,贫道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想起了两年来感悟良多的凡人,想起了思索已久的天道人心……
一、天道
1、天道何物
“天道”的概念,涉及到世界的本源问题: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是怎么来的?
我们先看看凡人中的那个虚拟世界是怎么来的。
忘语花了两年时间,构思了非常完整的一个虚拟世界的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然后在创作动机和写作能力的支持、驱动下,按照事前拟好的设定和大纲,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给我们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异界画卷。
凡人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如此具有魅力,关键在于事先构思好了一个宏大、巧妙、系统、精细、完整的设定和大纲,正因为这样,忘语才能举重若轻、有条不紊地驾驭这样一个场面宏大犹如史诗般的故事,凡人才能做到在离奇的情节之中充满着理性,在纷繁的细节之中蕴藏着秩序。
可以这么说,忘语的创作动力、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是凡人世界的源泉。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是一样。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
有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视为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之为“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生养天地万物之神,是永存的,这就叫玄妙的母体。它的产门,是天地的来源。它绵绵不绝地繁衍着,在它的作用下,衍生出无穷无尽的事物。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同凡人世界的来源一样,在老子眼中,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中也存在着“发展动力、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它是天地万物的源泉,老子称之为“道”。
“道”是怎么来的?老子也不清楚,他说:我不懂“道”是谁搞出来的,但它好象比神话中的天帝还早出现呢!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不明白“道”的来源,人们只能说它是“老天爷”的杰作,于是虚拟出了“天”的概念,你也可以理解为“天生”、“天然”的意思。
这就是“道”,它是世界的发展动力、运行规则、演变轨迹,“道”来源于“天”,所以也称之为“天道”。在凡人世界中,忘语就是“天”,叫“创世神”、“造物主”也行,都是一个意思,他的写作动力、规则设定、故事大纲综合起来,就是“道”。
2、道不可道
如同我们只看到凡人的故事,却看不到它背后忘语手上的规则设定和故事大纲一样,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也看不到“道”的存在。老子说,你看不到它,叫“夷”;听不到它,叫“希”;摸不到它,叫“微”。这就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就叫“惚恍”。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然而我们却能感受到设定和大纲的存在。因为根据经验判断,在有大纲可循的情况下,忘语才有可能把凡人演绎得规模如此宏大,副本如此众多,却仍能保持前后连贯,风格如一。如果只是想到哪写到哪,在这么长的篇幅之下,没有人的思路能保持得如此清晰流畅。每当我们在被雷得外焦里嫩、心服口服,慨叹凡人的故事情节让人觉得是如此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时,就能隐约感觉到设定和大纲的存在。
同样的我们也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感觉到“道”的存在。因为在天道规则的作用下,事物的演变过程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自然规律”。反过来说,之所以会出现自然规律,是因为有天道规则的存在。
老子说:总结以往事物的演变规律,就可以掌握眼前事物的发展趋势。能推断出事物的初始状态,这就是因为“道”的规律。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从现在上溯到远古,道从未远离,有了它,就可以观察到万物初始的状态。我是怎么知道天地初始时状况的呢?就是从规律推导出来的。第二十一章。。。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但我们仅仅是感觉到了忘语的故事大纲,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许多预测剧情的道友,最后都成了悲剧帝,因为他们自以为掌握了忘语的思路,自以为能猜到忘语的大纲,其实他们根本做不到。
同样的,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通过发现自然规律感受到了天道规则的存在,却不知道我们所看到的规律,究竟是不是真正反映了规则的内容。就好象到电影院看电影,灯光照在胶片上,映射在屏幕上就形成电影,我们只看到电影,却看不到胶片。电影就象是自然规律,只是天道规则这个胶片形成的影像,却不是胶片本身,我们看到的电影内容,和胶片未必是一致的,也许你看到的是经过了删剪的情节。
所以老子说:能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因为我们能看到的,能说出来的,是自然规律,是天道规则的映象,不是天道本身。
3、天网恢恢
如果从文采来看,忘语的确是乏善可陈。韩立一会儿“脸上闪过一丝讶色”,一会儿怎么怎么“的样子”,一会儿又如何如何“了”,词汇重复的频率极高,说明忘语的脑子里没啥词,写不出什么锦绣文章。这样的文字,不要说和红楼梦比,就是与金庸武侠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依贫道看来,忘语的文字功底,足够把他想说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却远远谈不上妙笔生花。所以凡人这本书,要想在文学上得到权威的认可,恐怕比金庸武侠还要难得多,不信你看凡人的书迷中,有几个是纯粹的文学爱好者,能把贴子写得文采飞扬的?
然而凡人却能吸引如此众多的目光,这是什么道理?
一本,如果不是好在语言文字上,那么就一定是好在故事情节上。由于忘语的想象力太丰富,思维能力太强大,所以凡人做到了情节离奇引人入胜、架构宏大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天衣无缝,这方面的强大,完全掩盖了它语言文字上的朴素。忘语让你只记得他讲的故事,却完全不记得他的表述方式,贫道能回忆起凡人从头到尾的几乎所有故事情节,却背不出其中哪怕是一小段的完整文字。
忘语思维能力的强大,已经到了神奇的地步,因为凡人世界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立体式的完整系统,。凡人中有如此多的情节、地图、门派、人物、法宝、虫兽、功法、丹药等,以及各种或明或暗的设定,平常人要记住这些资料都相当的困难,而忘语却能梳理得清清楚楚,把它们前后连贯、近乎完美地组合在一个关系复杂的体系之中,这是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前我们看到的其它小说,更象是平面电影,而凡人却象是一场立体的3d电影,栩栩如生、纤毫毕现地把一个精彩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其他写手基本上都是以点对点的直线思维来写作的,其作品在结构和逻辑上比较松散,有点象流水帐,往往开篇还有些亮点,中篇勉强凑合,往后就越跑越偏,在结尾处惨不忍睹。而忘语采用的却是一种网状的系统思维方式,书中每个节点的内容,都处在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如此,凡人这本书中才会有那么多的坑,那就是前后文之间的联系节点;正因为如此,书中设定的合理性才会吸引如此多的关注目光,在灵界设定发生变化时,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
同样的,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完整体系,只是这个系统要远比凡人世界庞大、复杂、严密得多。
忘语虽然思维能力比较强大,但那只是相对于普遍人而言的,他毕竟不是“神”,难免会百密一疏,所以书友们常能从凡人中挑出一些小bug。
天道却是没有bug的,它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把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老子说: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独立不改
“道”作为世界的运行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