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沧海横流(三) (2/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一个人的甲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恭亲王将手中的咖啡放在桌上,转手拿过一杯沏好的清茶喝了一口,仰着头想了半天才缓缓说道,"日本人的条件有三个,第一,朝鲜已经被日本占领,不在此次谈判的事项中,意即从今往后,朝鲜不再是我大清的藩国,我大清承认日本人对朝鲜拥有的权利。第二,割让台湾给日本。第三,赔偿日本军费八千万两白银...…"
"笑话!"李鸿章勃然变色,一掌重重的击在面前的桌上,"日本人简直是赤裸裸的讹诈,不要说我大清还没有被日本打败,就算是打败了,这样的条约也是断然不行的...…"
恭亲王看了李鸿章一眼,轻轻一笑说道,"少荃也算是老于交涉的人了,怎么现在这么沉不住气啊。日本人漫天要价,我们自然也可以落地还价,谈判,谈判,无法就是谈谈相互妥协的条件。要紧之处,是要知道日本人的底线在哪里,我们才好从容应对。"
"王爷莫怪,鸿章如此是激愤难抑。明明是日本人在辽东辽南一败涂地,没有想到现在却居然摆出这样一副胜利者的姿态,简直是恬不知耻。这样的条件王爷万万不可答应,否则就是千古罪人啊!"李鸿章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忽然说道,"王爷,以鸿章粗陋的见识,日本人要是这样的态度,这和谈恐怕不会有好的结果。要是日本人非逼得我大清割地赔款,那就和他打下去,耗下去,我倒是要看看,他区区一个弹丸小国,能够拖得了多久...…"
"我这身子骨是老了,莫非少荃以为我也糊涂了?"恭亲王轻轻一哼,半闭的双眼忽然精光一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大清就算再不济,耗也要把日本耗死。这不过是日本人恫吓的伎俩罢了,他要真是胜算在握,何故这个时候与我大清和谈呢?摆开来打就是了。不过还有一层道理少荃想过没有,这要是与日本人的这一仗打成了糜烂不堪的局面,就算我大清最后把日本人拖垮了,这大清的天下也就真的给打烂了,到了那个时候,大清的气数,还不知道给谁做了嫁衣啊!我一个早已经不问世事的闲散王爷,所以在这个时候答应我那位老嫂子的意思,出来主持和谈,所虑的也是这一层啊。"
恭亲王的这话已经是诛心之论了,以李鸿章的见识又如何会听不明白。大清不是没有和日本人死战到底的底气,可大清毕竟积弱已久,就算到了最后把日本人打败了,国家恐怕也是残破不堪,不要说外面有西洋各国列强虎视眈眈,单单是内部变乱四起,这天下还是不是姓爱新觉罗都很难说了。此时此刻,恭亲王能够对自己一个汉人,说出这样交心的话,也算是无比的信任了。
"王爷所言甚是,不过鸿章说句掏心底的话,朝廷此时与日本人和谈,这时机的把握确实有点问题啊。此时日本人的兵锋相继攻掠登州和莱州,摆出一副直指我大清京师的姿态,要的正是逼我大清妥协。以鸿章看来,要是日本人真的如此咄咄逼人,王爷倒不如和日本人拖上一拖,目前正是严寒的季节,日军涉海而战,后勤补给都很成问题,况且其一半的主力都还困守在辽南,说穿了不过是个空架子,根本无力再战。只是...…"李鸿章犹豫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这一层意思,其实无需鸿章多说,王爷自然看得清楚分明,鸿章担心的是太后那里,不知道太后对于和谈究竟是如何一个意思。"
"太后的意思难道少荃还不明白?朝鲜已经被日本人占了,再争也是无益。割让台湾给日本,想来太后也是断然不会答应的。不过要是只是赔点银子,我估摸着太后那里恐怕也就差不多了。"恭亲王目有深意的望着李鸿章,忽然间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动,呵呵笑着说道,"少荃今日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恐怕不只是就事论事吧,莫非还有什么另外的说道?"
今日的一席话,李鸿章确实是有另外的一层意思,从深心里讲,他是万般不赞同此时与日本和谈,可是这其中又牵涉着帝后之争,事关国家社稷根本,他一个汉人,外人,要拿捏好分寸尺度,实在也有些为难。
"鸿章心中的那点顾虑,王爷难道还不知道吗?"李鸿章黯然的摇了摇头,俯身在恭亲王身边坐下,沉声说道,"太后急于与日本和谈,这里面的深意鸿章不用多说,王爷心中也是清楚透彻的。可是真要是这么着就让日本人占了便宜,鸿章心中确实是万般的不甘心啊!再则,皇上那里又是如何一个想法,眼下都还不明朗,王爷不能不有所虑啊。"
李鸿章的话虽然说的有些含糊,但两人都是聪明剔透之人,用不着点破心中都明镜似的。眼下随着皇上羽翼日渐丰满,帝后之间已经势成水火,早晚都是要摊牌的。太后所以急于与日本和谈,无非就是要尽快稳住朝廷的局面,好腾出手来应对皇上。和谈要是顺顺利利的办了下来,又没有损失朝廷的颜面和根本,太后自然掌握了大局的主动,而今日的皇上,又何尝不是机谋权变聪明绝顶之人,手中还握着一支精锐的军队,真要到了那样的时候,这局面就当真如同乱麻一般理不清了。
恭亲王听了李鸿章的话,面色也慢慢变得阴郁下来,直起身子拨了拨面前红泥炉中的炭火,缓缓说道,"这一层意思我也想过,不过就我从旁看来,皇上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自然是识大体顾大局,断然不会做出什么变故出来,这大清的天下还乱不了。说句诛心的话,我这把老骨头也是经历过风雨的,我还真想看看我们这位皇上,有没有一个君主的胸襟和气魄,既要稳住朝廷的大局,又能做出一番振兴的局面出来。真要是如此的话,我大清中兴有望矣!反之,那就是我大清的气数命矣,你我二人也惟有尽好臣子的本分,是非公论留待后人评说了..."
恭亲王口中所说的变故,不用说明李鸿章也省得,指的就是皇上拥兵自重,逼迫太后归政。这一层他其实心中也是琢磨了许久,太后毕竟居于朝廷中枢,名分大义在手,身后还有满朝大臣和各地督抚,况且大清祖制以孝治天下,倘若皇上真的如此行事,未必能够轻易如愿。但是国家必定因此动荡不安。在这一点上,他和恭亲王的看法一致,皇上断然不会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出来。
然而皇上如今的优势无非就是田庄台一战后,积累的民心人望和手中的兵权,兵权不能用,民心人望说穿了其实都是虚的,要是和谈最后真的是像刚刚恭亲王所说的那个结果,朝鲜被日本占了,现在争也没有用,至多赔点银子,只要不伤及大清根本,不割让土地,于大清而言倒还不算伤及颜面,朝野上下也尚还能够接受。而如果借着和谈太后真的把局面扳转了回来,皇上又会如何应对呢?
想到此,李鸿章心中也是一半清明一半烦乱,有些惆怅的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和谈的事情王爷尽管和日本人争去,兵事上面,皇上如此年轻都能在田庄台誓死不退,鸿章又有何惧之。就算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断然不会让日本人威胁我京畿安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br /> 恭亲王将手中的咖啡放在桌上,转手拿过一杯沏好的清茶喝了一口,仰着头想了半天才缓缓说道,"日本人的条件有三个,第一,朝鲜已经被日本占领,不在此次谈判的事项中,意即从今往后,朝鲜不再是我大清的藩国,我大清承认日本人对朝鲜拥有的权利。第二,割让台湾给日本。第三,赔偿日本军费八千万两白银...…"
"笑话!"李鸿章勃然变色,一掌重重的击在面前的桌上,"日本人简直是赤裸裸的讹诈,不要说我大清还没有被日本打败,就算是打败了,这样的条约也是断然不行的...…"
恭亲王看了李鸿章一眼,轻轻一笑说道,"少荃也算是老于交涉的人了,怎么现在这么沉不住气啊。日本人漫天要价,我们自然也可以落地还价,谈判,谈判,无法就是谈谈相互妥协的条件。要紧之处,是要知道日本人的底线在哪里,我们才好从容应对。"
"王爷莫怪,鸿章如此是激愤难抑。明明是日本人在辽东辽南一败涂地,没有想到现在却居然摆出这样一副胜利者的姿态,简直是恬不知耻。这样的条件王爷万万不可答应,否则就是千古罪人啊!"李鸿章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忽然说道,"王爷,以鸿章粗陋的见识,日本人要是这样的态度,这和谈恐怕不会有好的结果。要是日本人非逼得我大清割地赔款,那就和他打下去,耗下去,我倒是要看看,他区区一个弹丸小国,能够拖得了多久...…"
"我这身子骨是老了,莫非少荃以为我也糊涂了?"恭亲王轻轻一哼,半闭的双眼忽然精光一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大清就算再不济,耗也要把日本耗死。这不过是日本人恫吓的伎俩罢了,他要真是胜算在握,何故这个时候与我大清和谈呢?摆开来打就是了。不过还有一层道理少荃想过没有,这要是与日本人的这一仗打成了糜烂不堪的局面,就算我大清最后把日本人拖垮了,这大清的天下也就真的给打烂了,到了那个时候,大清的气数,还不知道给谁做了嫁衣啊!我一个早已经不问世事的闲散王爷,所以在这个时候答应我那位老嫂子的意思,出来主持和谈,所虑的也是这一层啊。"
恭亲王的这话已经是诛心之论了,以李鸿章的见识又如何会听不明白。大清不是没有和日本人死战到底的底气,可大清毕竟积弱已久,就算到了最后把日本人打败了,国家恐怕也是残破不堪,不要说外面有西洋各国列强虎视眈眈,单单是内部变乱四起,这天下还是不是姓爱新觉罗都很难说了。此时此刻,恭亲王能够对自己一个汉人,说出这样交心的话,也算是无比的信任了。
"王爷所言甚是,不过鸿章说句掏心底的话,朝廷此时与日本人和谈,这时机的把握确实有点问题啊。此时日本人的兵锋相继攻掠登州和莱州,摆出一副直指我大清京师的姿态,要的正是逼我大清妥协。以鸿章看来,要是日本人真的如此咄咄逼人,王爷倒不如和日本人拖上一拖,目前正是严寒的季节,日军涉海而战,后勤补给都很成问题,况且其一半的主力都还困守在辽南,说穿了不过是个空架子,根本无力再战。只是...…"李鸿章犹豫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这一层意思,其实无需鸿章多说,王爷自然看得清楚分明,鸿章担心的是太后那里,不知道太后对于和谈究竟是如何一个意思。"
"太后的意思难道少荃还不明白?朝鲜已经被日本人占了,再争也是无益。割让台湾给日本,想来太后也是断然不会答应的。不过要是只是赔点银子,我估摸着太后那里恐怕也就差不多了。"恭亲王目有深意的望着李鸿章,忽然间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动,呵呵笑着说道,"少荃今日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恐怕不只是就事论事吧,莫非还有什么另外的说道?"
今日的一席话,李鸿章确实是有另外的一层意思,从深心里讲,他是万般不赞同此时与日本和谈,可是这其中又牵涉着帝后之争,事关国家社稷根本,他一个汉人,外人,要拿捏好分寸尺度,实在也有些为难。
"鸿章心中的那点顾虑,王爷难道还不知道吗?"李鸿章黯然的摇了摇头,俯身在恭亲王身边坐下,沉声说道,"太后急于与日本和谈,这里面的深意鸿章不用多说,王爷心中也是清楚透彻的。可是真要是这么着就让日本人占了便宜,鸿章心中确实是万般的不甘心啊!再则,皇上那里又是如何一个想法,眼下都还不明朗,王爷不能不有所虑啊。"
李鸿章的话虽然说的有些含糊,但两人都是聪明剔透之人,用不着点破心中都明镜似的。眼下随着皇上羽翼日渐丰满,帝后之间已经势成水火,早晚都是要摊牌的。太后所以急于与日本和谈,无非就是要尽快稳住朝廷的局面,好腾出手来应对皇上。和谈要是顺顺利利的办了下来,又没有损失朝廷的颜面和根本,太后自然掌握了大局的主动,而今日的皇上,又何尝不是机谋权变聪明绝顶之人,手中还握着一支精锐的军队,真要到了那样的时候,这局面就当真如同乱麻一般理不清了。
恭亲王听了李鸿章的话,面色也慢慢变得阴郁下来,直起身子拨了拨面前红泥炉中的炭火,缓缓说道,"这一层意思我也想过,不过就我从旁看来,皇上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自然是识大体顾大局,断然不会做出什么变故出来,这大清的天下还乱不了。说句诛心的话,我这把老骨头也是经历过风雨的,我还真想看看我们这位皇上,有没有一个君主的胸襟和气魄,既要稳住朝廷的大局,又能做出一番振兴的局面出来。真要是如此的话,我大清中兴有望矣!反之,那就是我大清的气数命矣,你我二人也惟有尽好臣子的本分,是非公论留待后人评说了..."
恭亲王口中所说的变故,不用说明李鸿章也省得,指的就是皇上拥兵自重,逼迫太后归政。这一层他其实心中也是琢磨了许久,太后毕竟居于朝廷中枢,名分大义在手,身后还有满朝大臣和各地督抚,况且大清祖制以孝治天下,倘若皇上真的如此行事,未必能够轻易如愿。但是国家必定因此动荡不安。在这一点上,他和恭亲王的看法一致,皇上断然不会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出来。
然而皇上如今的优势无非就是田庄台一战后,积累的民心人望和手中的兵权,兵权不能用,民心人望说穿了其实都是虚的,要是和谈最后真的是像刚刚恭亲王所说的那个结果,朝鲜被日本占了,现在争也没有用,至多赔点银子,只要不伤及大清根本,不割让土地,于大清而言倒还不算伤及颜面,朝野上下也尚还能够接受。而如果借着和谈太后真的把局面扳转了回来,皇上又会如何应对呢?
想到此,李鸿章心中也是一半清明一半烦乱,有些惆怅的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和谈的事情王爷尽管和日本人争去,兵事上面,皇上如此年轻都能在田庄台誓死不退,鸿章又有何惧之。就算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断然不会让日本人威胁我京畿安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