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23wx.cx,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宦官及奸臣迫害,去衡山再过他的道士生活去了。李亨死后,代宗李豫(公元726年—公元779年)即位,李泌奉诏入京,不久再次受宦官排挤,出任杭州刺史。公元780年,德宗李适即位,此人昏庸躁动,信用奸相,轻率起动干戈,激起“泾原兵变”,叛军杀入长安,德宗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继而,李怀光(公元729年—公元785年)叛变,德宗又逃至汉中,唐王朝再度陷入绝境。这时,李泌又来到皇帝身边,出谋划策。后经李晟(公元727年—公元793年)、马燧(公元726年—公元795年)、浑瑊(公元736年—公元799年)诸将艰苦奋战,收复长安。但当时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关中连年兵燹,生产凋残,宿兵数十万,军粮匮乏,随时都有因粮食问题再度发生兵变的可能,形势危迫。而当时只有江东地区连年丰稔,粮食储备丰盛。江东地区是浙西观察使辖区,浙西观察使韩混混滉(公元723年—公元787年)在李适南逃汉中的时候,曾增修石头城(今南京)宫阙,预作李适再次南逃的避难所,却遭到李适的疑忌,群臣纷纷上表称韩滉图谋不轨。李适疑心特重,加之软耳根,深信不疑。韩滉的儿子韩皋(公元744年—公元822年)名为在长安做官,实为人质,不敢离长安一步,父子两人惶恐不安。这时李泌以皇帝祖父师友之尊,以家人百口担保,保证韩滉忠贞不二,建议李适放韩皋回江南省亲,命他告诉其父急运军粮入京。韩皋到镇江以后,韩滉感激涕零,自临江滨发运大米百余万斛。并命韩皋立刻回京,以解李适疑忌。以后年年起运不断,江南米粟送达长安,解决了政府的燃眉之急。公元786年,皇帝禁军因缺乏军粮,躁动不安,李适恐惧万分。李泌告诉他:三万斛大米已经至陕(今河南陕县),李适喜出望外,奔赴太子东宫,嚷道:“米已至陕,我父子得救了!”对唐帝国而言,迫在眉睫的另一威胁是西方大国吐蕃王朝的入侵。当时,吐蕃北连回纥(今蒙古地区),南控南诏(云南),唐朝处于三面包围之中。吐蕃数万大军在长安西面游弋,时时威胁长安的安全。李适在“安史之乱”中曾受回纥官吏的侮辱,始终耿耿于怀,所以他宁愿摆脱回纥,一心一意与吐蕃议和,以求苟安。吐蕃掌握了李适的心理,借机玩弄李适。当时支撑国家危局的是李晟、浑瑊、马燧三位将军,当时的宰相张延赏(公元727年—公元787年)忌才害能,先解除反对和议的李晟的兵权,又听信吐蕃的挑拨,让马燧也主张和议。公元787年,唐朝同意吐蕃请求,派浑瑊为结盟使,赴平凉(今甘肃平凉县)结盟。李适自以为得计,以为万事大吉,不料在平凉会盟所,吐蕃突然发动袭击,击杀唐朝出使的官兵,并捉拿浑瑊,浑瑊夺马奔回。吐蕃的如意算盘是:因为李晟反对和议,解除其兵权;平凉活捉浑瑊,使其回归不得;马燧因主和失策,罢去兵权。一箭三雕,瓦解唐朝的抵抗力量,然后大军进攻长安。张延赏忌害功臣,其他人全部拒绝出任抗敌统帅,吐蕃大军压境,唐朝又处在了危难之中。李泌在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为了避开朝廷的权力斗争,宁愿作幕僚,不愿出任宰相。然而如今,名臣**相纷纷落马,大将纷纷退位,朝廷空虚,再无人支撑危局。李适无奈,只好请李泌出山为相。为了挽救危局,李泌只好改变初衷,走马上任。李泌带领李晟、马燧谒见李适,要李适保证不杀二人,用以消除君臣隔阂,加强内部团结。同时,以师友之尊,力劝德宗改变初衷,采取“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国),西结大食(阿拉伯)、天竺(印度)”的方针。李泌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才使这位蠢夫改变了主意,同意这一方针的实施。公元788年,唐朝和回纥再度和亲通婚,回纥同意牵制吐蕃,南诏国也于公元793年脱离吐蕃的羁绊,归顺唐朝,与吐蕃为敌。这一方针的贯彻,反过来使吐蕃处在三面包围之中,加之内部矛盾重重,吐蕃王朝日薄西山,走向衰落,唐朝西部边境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春秋时期,郑国的元老子皮赞扬宰臣子产说:“君子务知(主持)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唐朝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有一篇《梓人传》,说的是一个木匠,他的床脚坏了,他不会修理,还要请别人代劳。但是他手执长尺、曲尺、墨斗、设计图样、丈量尺寸、选材取料、指挥工匠各任其职,一座宫殿楼台便落成了。柳宗元说,正如一个宰相,他是大政方针的制定者,各种事务的安排者,而不是具体事务的操作者。所以,作为宰相,不应斤斤于日常细务。
二、忠顺臣子的诚惶诚恐
封建时代,宰相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首先要稳妥地处理好和这个“一人”的关系,即个人与国君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常常有这样的宰相:对上,他一味逢迎拍马,博取皇帝的欢心,以巩固自己的权位;对下,则假借威福,忌才害能,排斥异己,为非作歹。这种宰相,是败坏政事的根源,更谈不上什么宰相器度,姑且不论。另有一种宰相,精干有为,率领百官管理国家,处理政事,成绩卓著,威权日重。但是,宰相实力的膨胀,势必对皇权形成威胁,甚至形成骑虎难下非篡位不可的局面。这时,如果国君也精明能干,加上猜忌,君、相之间的矛盾斗争就难避免了。历史上国君诛杀宰相、宰相篡位的事情层出不穷,历史悲剧屡屡发生,便是君、相矛盾的结果。所以,作为宰相,如何做到使国君充分信任,无所疑忌,又能统率群僚,忠于职守,做到不尸位素餐,国家政权正常运行,平安无事,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封建时代,君臣界限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臣子的宰相,对国君要忠顺不二。所谓忠,就是要勤于职守,不逢迎苟合,敢于据理力争;所谓顺,就是要尊重皇帝的权威,不僭越,不专制,自始至终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
以诸葛亮为例。蜀汉自刘备死后,诸葛亮全掌国政,集军、政、财于一身。有能力,有威望、有自己的官署、有自己的全班人马,而国君阿斗(后主刘禅)却年幼愚昧,而且先帝有言在先:“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又曾告诫阿斗:“汝与丞相从事,事之若父。”照理,阿斗在孔明的眼中应该是“蔑如也”。然而,诸葛亮却把阿斗当做神明一般。《出师表》中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街亭失败,上疏自贬三等,引咎责躬,承担责任。临终前,诸葛亮上表后主:“(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服,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是何等谦恭的态度。历史上有许多权臣,总希望自己的国君是个愚昧的阿斗,以便于自己操弄国柄;而诸葛亮恰恰相反,他总希望阿斗改变愚昧的状态。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要阿斗赏罚公允,要“亲贤臣,远小人”,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不要“妄自菲薄”。总之,要打起精神来,作一个像样的国君。后人评价诸葛亮这种忠顺的作风说:“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政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说:“他集中权力于一身,但是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朝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这种器度,为当时人所钦佩,为后代人所赞赏。所以,在封建时代,与其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还不如说他是道德的象征。(未完待续)
宦官及奸臣迫害,去衡山再过他的道士生活去了。李亨死后,代宗李豫(公元726年—公元779年)即位,李泌奉诏入京,不久再次受宦官排挤,出任杭州刺史。公元780年,德宗李适即位,此人昏庸躁动,信用奸相,轻率起动干戈,激起“泾原兵变”,叛军杀入长安,德宗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继而,李怀光(公元729年—公元785年)叛变,德宗又逃至汉中,唐王朝再度陷入绝境。这时,李泌又来到皇帝身边,出谋划策。后经李晟(公元727年—公元793年)、马燧(公元726年—公元795年)、浑瑊(公元736年—公元799年)诸将艰苦奋战,收复长安。但当时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关中连年兵燹,生产凋残,宿兵数十万,军粮匮乏,随时都有因粮食问题再度发生兵变的可能,形势危迫。而当时只有江东地区连年丰稔,粮食储备丰盛。江东地区是浙西观察使辖区,浙西观察使韩混混滉(公元723年—公元787年)在李适南逃汉中的时候,曾增修石头城(今南京)宫阙,预作李适再次南逃的避难所,却遭到李适的疑忌,群臣纷纷上表称韩滉图谋不轨。李适疑心特重,加之软耳根,深信不疑。韩滉的儿子韩皋(公元744年—公元822年)名为在长安做官,实为人质,不敢离长安一步,父子两人惶恐不安。这时李泌以皇帝祖父师友之尊,以家人百口担保,保证韩滉忠贞不二,建议李适放韩皋回江南省亲,命他告诉其父急运军粮入京。韩皋到镇江以后,韩滉感激涕零,自临江滨发运大米百余万斛。并命韩皋立刻回京,以解李适疑忌。以后年年起运不断,江南米粟送达长安,解决了政府的燃眉之急。公元786年,皇帝禁军因缺乏军粮,躁动不安,李适恐惧万分。李泌告诉他:三万斛大米已经至陕(今河南陕县),李适喜出望外,奔赴太子东宫,嚷道:“米已至陕,我父子得救了!”对唐帝国而言,迫在眉睫的另一威胁是西方大国吐蕃王朝的入侵。当时,吐蕃北连回纥(今蒙古地区),南控南诏(云南),唐朝处于三面包围之中。吐蕃数万大军在长安西面游弋,时时威胁长安的安全。李适在“安史之乱”中曾受回纥官吏的侮辱,始终耿耿于怀,所以他宁愿摆脱回纥,一心一意与吐蕃议和,以求苟安。吐蕃掌握了李适的心理,借机玩弄李适。当时支撑国家危局的是李晟、浑瑊、马燧三位将军,当时的宰相张延赏(公元727年—公元787年)忌才害能,先解除反对和议的李晟的兵权,又听信吐蕃的挑拨,让马燧也主张和议。公元787年,唐朝同意吐蕃请求,派浑瑊为结盟使,赴平凉(今甘肃平凉县)结盟。李适自以为得计,以为万事大吉,不料在平凉会盟所,吐蕃突然发动袭击,击杀唐朝出使的官兵,并捉拿浑瑊,浑瑊夺马奔回。吐蕃的如意算盘是:因为李晟反对和议,解除其兵权;平凉活捉浑瑊,使其回归不得;马燧因主和失策,罢去兵权。一箭三雕,瓦解唐朝的抵抗力量,然后大军进攻长安。张延赏忌害功臣,其他人全部拒绝出任抗敌统帅,吐蕃大军压境,唐朝又处在了危难之中。李泌在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为了避开朝廷的权力斗争,宁愿作幕僚,不愿出任宰相。然而如今,名臣**相纷纷落马,大将纷纷退位,朝廷空虚,再无人支撑危局。李适无奈,只好请李泌出山为相。为了挽救危局,李泌只好改变初衷,走马上任。李泌带领李晟、马燧谒见李适,要李适保证不杀二人,用以消除君臣隔阂,加强内部团结。同时,以师友之尊,力劝德宗改变初衷,采取“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国),西结大食(阿拉伯)、天竺(印度)”的方针。李泌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才使这位蠢夫改变了主意,同意这一方针的实施。公元788年,唐朝和回纥再度和亲通婚,回纥同意牵制吐蕃,南诏国也于公元793年脱离吐蕃的羁绊,归顺唐朝,与吐蕃为敌。这一方针的贯彻,反过来使吐蕃处在三面包围之中,加之内部矛盾重重,吐蕃王朝日薄西山,走向衰落,唐朝西部边境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春秋时期,郑国的元老子皮赞扬宰臣子产说:“君子务知(主持)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唐朝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有一篇《梓人传》,说的是一个木匠,他的床脚坏了,他不会修理,还要请别人代劳。但是他手执长尺、曲尺、墨斗、设计图样、丈量尺寸、选材取料、指挥工匠各任其职,一座宫殿楼台便落成了。柳宗元说,正如一个宰相,他是大政方针的制定者,各种事务的安排者,而不是具体事务的操作者。所以,作为宰相,不应斤斤于日常细务。
二、忠顺臣子的诚惶诚恐
封建时代,宰相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首先要稳妥地处理好和这个“一人”的关系,即个人与国君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常常有这样的宰相:对上,他一味逢迎拍马,博取皇帝的欢心,以巩固自己的权位;对下,则假借威福,忌才害能,排斥异己,为非作歹。这种宰相,是败坏政事的根源,更谈不上什么宰相器度,姑且不论。另有一种宰相,精干有为,率领百官管理国家,处理政事,成绩卓著,威权日重。但是,宰相实力的膨胀,势必对皇权形成威胁,甚至形成骑虎难下非篡位不可的局面。这时,如果国君也精明能干,加上猜忌,君、相之间的矛盾斗争就难避免了。历史上国君诛杀宰相、宰相篡位的事情层出不穷,历史悲剧屡屡发生,便是君、相矛盾的结果。所以,作为宰相,如何做到使国君充分信任,无所疑忌,又能统率群僚,忠于职守,做到不尸位素餐,国家政权正常运行,平安无事,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封建时代,君臣界限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臣子的宰相,对国君要忠顺不二。所谓忠,就是要勤于职守,不逢迎苟合,敢于据理力争;所谓顺,就是要尊重皇帝的权威,不僭越,不专制,自始至终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
以诸葛亮为例。蜀汉自刘备死后,诸葛亮全掌国政,集军、政、财于一身。有能力,有威望、有自己的官署、有自己的全班人马,而国君阿斗(后主刘禅)却年幼愚昧,而且先帝有言在先:“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又曾告诫阿斗:“汝与丞相从事,事之若父。”照理,阿斗在孔明的眼中应该是“蔑如也”。然而,诸葛亮却把阿斗当做神明一般。《出师表》中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街亭失败,上疏自贬三等,引咎责躬,承担责任。临终前,诸葛亮上表后主:“(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服,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是何等谦恭的态度。历史上有许多权臣,总希望自己的国君是个愚昧的阿斗,以便于自己操弄国柄;而诸葛亮恰恰相反,他总希望阿斗改变愚昧的状态。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要阿斗赏罚公允,要“亲贤臣,远小人”,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不要“妄自菲薄”。总之,要打起精神来,作一个像样的国君。后人评价诸葛亮这种忠顺的作风说:“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政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说:“他集中权力于一身,但是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朝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这种器度,为当时人所钦佩,为后代人所赞赏。所以,在封建时代,与其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还不如说他是道德的象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