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庙宇 (1/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天堂里的喷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0.星际飞行器
一百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期待着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且经历过不少次虚惊。然而,当它终于来到的时候,人类还是闹了个措手不及。
来自阿尔发星座的无线电信号,它的功率是那样强大,以至于人们开始收到的时候还以为是普通公用频道的干扰。全世界所有的射电天文学家,曾经花了几十年时间,在茫茫宇宙中仔细地搜索地球以外的文明踪迹,这一下都羞愧得不知往哪里躲藏才好,更何况早就已经排除了阿耳发和半人马座比邻星的三元系。
南半球的全部射电望远镜立即投入运行,几个小时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一项更加令人惊愕的消息:信号的来源根本不在阿耳发星座系统内,而是位于同它相距半度的某个点上。此外,信号源正在移动着。
一切都恢复了原状。信号的强大功率已经不再使任何人惊奇,因为信号源本身已经进入太阳系的范围,并且正以每秒六百公里的速度向太阳靠近。人类如此地盼望而又如此地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出现了来自其他星球的访问者
但是,整整一个月了,来自宇宙的客人却无所作为:它在太阳系外侧的一些行星旁边飞驰而过,既不回答地球发出的信号,也不打算改变它那彗星似的飞行轨道,只是向太空中发射着一连串相同的脉冲,仿佛在说:“我在这里!”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它从阿耳发星座来到这里的路程需要历时两千年。这种情况使有些人稍稍感到放心,因为它证明了天外来客是宇宙的工作探测器,而另外一些人则由于没有机会看到这场“演出”的最高潮——有生命的天外来客出场——而大失所望。
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也曾极其认真地仔细研究过各种各样如今已被遗忘了的科学幻想题材——从大慈大悲的“天仙”降临地球,直到嗜血成性的魔鬼侵入我们的世界。轮敦的“劳埃德”公司因此而发了大财,因为人们都迫切地希望,当命运发生最无法预见的转折时,让自己的生命享有可靠的保障。
接着,当天外来客刚一通过木星的轨道时,地球上的各种仪器就获得了有关它的第一批信息。关于飞来之物的直径为五百公里的消息报道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也幸而只是短暂的惊慌。这个如今正在飞行着的殖民者,会不会突然以敌对的方式降落到地球上呢?
但是,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个来自其他星球的物体,它的实体部分的直径总共不过几米而已。环绕它周围的光晕,看来是人们所熟悉的现象——它是一具带透孔的抛物面天线,同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所用的轨道射电望远镜是很相象的。显然,天外来客就是利用这种天线,将它们在仔细探测太阳系和收听无线电信号过程中所得到的发现,发回自己遥远的家乡。
不久,另外一个轰动一时的消息又激动了整个世界——那架尺寸有小行星那么大的天线,它所对准的方位根本不是阿耳发星座,而是太空的另外一个部分。显然,离我们最近的星座只不过是天外客的最后一个中继站,而并非是它的出发点。
使人们得以确定天外客来历的情况是很偶然地发现的:有一台研究太阳活动状况的自动设备突然没有了声音,过了一分钟之后,它才又重新发出声音。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仪器曾经有一瞬问在强力辐射能的作用下丧失了功能。这台设备截获了宇宙来客的射线,这就使人们得以确定它的发射方向。
在那个方向上,在距离五十二光年的地方有一颗非常微弱,并且显然是很古老的红色矮星,这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太阳中的一个;在灿烂的巨星熄灭之后的几十亿年内,它们还将稳定地发出光亮。于是,全世界所有的射电望远镜,除了观察宇宙来客本身的以外,全部瞄向了它的假设诞生地。
发出的信号是清晰的厘米波段信号。好几千年以前就制造出了探测器的人们,至今仍然同它保持着联系。而现在探测器所接收的信息,传到那里时总共才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当进入到火星轨道以内时,来访的客人就示意知道有人类的存在。他选择了最富有戏剧性的、然而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开始发来三0七五扫瞄行的电视影片,伴音部分则是用流畅的地球语言叙述的解说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对话就是这样开始的——它所需的应答准备时间,并不是早先所预计的几十年,而是总共不过几分钟而已。11.拂晓时的影子
摩根走出贵族宅邱式的大饭店时,时间是凌晨四点。那时,夜空晴朗无云。他并不乐意把出发时间安排在这样一个时刻,可是萨拉特博士一再保证,早起的种种不便-定会得到圆满的补偿。
“要是您不到斯里康达的山顶看一看黎明的景色,那您就无从认识此山的真面目。”他说道:“另外,佛爷——也就是玛哈纳雅盖-泰洛,在别的时间里是不接待来访者的。他认为,这是摆脱那些好奇的游客的最好方法。”
仿佛是故意跟人过不去似地,那位塔波罗巴尼司机竟是一个令人生畏的饶舌者,他一刻不停地不是说这就是问那——看来,他很想对乘客的情况了解得尽可能多一些。尽管颇为招人生厌,可他这样做的时候却又显得十分憨厚,使别人很难对他发火。
一路之上,摩根巴不得司机别再絮叨而在拐弯时多加点小心。黎明前的黑暗几乎让人什么也看不见。不过,这样也许更好些,当汽车费力地向山上爬去的时候,你就不用看到所有那些从身旁闪过的深渊和悬崖了
“请看,这就是斯里康达山!”当他们绕过面前的丘陵时,司机不无自豪地说道。
斯里康达山还沉浸在黑暗之中,没有半点预示黎明即将到来的迹象。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地升向星空、而又仿佛是奇迹般地悬在空中的狭窄光带,才隐约地向人们宣告它——斯里康达山的存在。摩根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些路灯,是二百年前为了便于朝圣者和游客们攀登世界上最长的梯道而安装的;可是在他看来,这条同合理性和重力作用相对立的光带,现在似乎成了他自己秘藏在心中的理想的化身。在摩根出生之前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在他所无法理解的哲理感召之下,早就开始了他如今期望着完成的伟业。这就是他们所筑起的、通向星际之路的最初梯道
摩根已经摆脱了睡意。越来越接近的光带逐渐地分崩离散,成了一串闪烁不定的夜明珠。山峰的黑沉沉的三角形轮廓,在天幕上已隐约可见,在它那沉寂之中,似乎蕴蓄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仿佛这是天神们的住处,而这些天神已经洞悉了摩根的来意,从而正鼓起全部力量准备同他搏斗。
当汽车抵达缆车站的时候,摩根心里升起的这些陰郁的幻觉便被抛到了脑后。虽然时间才凌晨五点,可是小小的候车室里已经聚集了不下一百人。为了消磨时间,摩根要了两杯咖啡——一杯给他自己,一杯给那位爱聊天的司机,谢天谢地,他总算没有提出陪同摩根突击顶峰的愿望。
“我已经上去过二十次了,”他用一种引人注目地装作毫不在意的神情宣称:“在您从山上下来之前,我最好还是在车上美美地睡它一觉。”
摩根买了一张缆车票。按照他的盘算,他能赶上第三趟或者第四趟车。这里的海拔高度是二千米,可气温已经很低了。要是再往上三千多米,到了顶峰那里,天气还会更冷得多。
当沉默无言而又睡眼惺松的人们排成一个横队懒洋洋地开始走动的时候,摩根诧异地发现,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带照相机。“虔诚的朝圣者们在哪儿呢?”他想道:“不过,这里确实不是他们该呆的地方。通向天国的捷径是没有的。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应该依靠机器。然而,离开了机器就不行的情况也还是有的。”
终于,所有的乘客都入座了,不大的车厢随即在缆索摩擦的刺耳声中起动。这时,摩根重又沉浸到一种奇特的感觉之中,仿佛他是在步着别人的后尘行进。他所设想的升降机的起重能力,将要比这种显然还是在二十世纪就已建成的系统强大万倍。然而,它们的作用原理却是相同的。
缆车摇摇晃晃地在黑暗中移动着,被路灯所照亮的梯道不时进入人们的视野。梯道上杳无人迹,仿佛是三千年来攀登顶峰的朝圣者的无尽人流一下子都消失了。但这只不过是感觉而已:那些步行着去迎接朝霞的人们,此时已远远地走在了他们的面前。
到了海拔四千米的高度,缆车停住了,乘客们下车后步行到另外一个缆车站。摩根穿上了用涂有一层金属的织物缝制成的保温外套。脚下发出霜冻的咯吱声响,稀薄的空气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当摩根在缆车站上看到许多氧气瓶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有感到意外;就在那里,在一个醒目的地方,还悬挂着使用说明书呢。
就在登上最后一段坡道时,出现了白昼即将来临的迹象。东方依然闪耀着群星的光辉——星星中最明亮的是金星,而就在这个时候,高空中突然闪现出被朝霞染红的薄薄透明云层。然而,在黎明真正来临之前,还得有半个小时的等待。
一位乘客指了指下面越来越陡峭的山坡,顺着指向,人们看到了山坡上蜿蜒曲折的宏伟梯道。现在,梯道上已经不再是杳无人迹了。几十名男女信徒,正在缓慢地、如同梦游般地沿着无尽的梯级费力地向上攀登。他们在路上走了多久?整整一个夜晚!而许多人在路上所花的时间比这还要多。那是一些没有能力在一天之内就登上这个高度的老人们。摩根完全没有料到,世界上居然还会有这么多的虔诚信徒。
一瞬间之后,他看到了第一个僧侣——这是一位身穿橙黄色托加个儿很高的人,他迈着从容不迫的步子,目光向前直视,丝毫没有注意在他的秃头上空慢慢移动着的缆车。他对大自然的威力似乎也同样地毫不在意:从肩部开始赤裸着的右臂,完全袒露在凛例的寒风之中。
缆车到站后停了下来,等冻得全身发冷的乘客们都下了车,便向着回程驶去。摩根加入了共有二百至三百人的人群之中,大家聚集在西山坡上开凿出的一座半圆形小剧场内。所有的人都紧张地向着黑暗凝视,然而,除了那由灯光织成的、婉蜒曲折地通向无底深渊的狭窄光带之外,人们暂时还什么也看不到。那些深夜的行路者们正在拼命努力地攀登着最后一段梯道——信仰战胜了疲劳。
摩根看了看表:时间还剩下十分钟。此时此刻之前,他还从未遇到过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而静默无言的场面。现在,手持相机的旅游者和朝圣者们,被一种共同的希望联结到了一起。
从山顶上,从那在黑暗中仍然无法看到的庙宇里传来了一阵悦耳的铃铛声,霎时之间,宏伟梯道上的全部路灯熄灭了。站在那里迎接黎明的人们开始看到微弱的曙光照亮了远处下方的云层。可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却仍然遮挡着朝霞。
当朝阳从侧翼迂回越过了黑夜的最后一个堡垒时,随着每一秒钟的流逝,斯里康达山的山坡越来越清晰而明亮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沉浸在耐心等待之中的人群里,发出了祝祷的絮语声。
在一瞬之问,仿佛一切都凝聚到了静止之中;随即,在完全出乎意外的情况下,一个轮廓分明而极其对称的三角形笼罩了几乎半个塔波罗巴尼国。圣山没有辜负自己的崇拜者——云海中出现了斯里康达山美名远扬的身影。至于它所象征的意义,那尽可由每一位朝圣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详细推敲
由于直线是那样地完美无理,以至使人们产生了实体的错觉——仿佛它是被放倒了的金字塔,而并非光和影的游戏之作。它的周围泼洒出一片光亮,最初几道直射的阳光从山坡后面进发出来,相形之下,影子显得越发浓重而深沉。但是,通过薄薄的云幕——影子的短暂生命之源,摩根隐约地辨认出了湖泊、庙宇和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大地上的森林。
朝阳在群山之上冉冉升起,轻雾般的三角形的顶端,以巨大的速度向着摩根靠近,而他却没有觉察出这种运动。时间仿佛已经停滞;在现实生活中,他破天荒第一次没有意识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如同山影映照在黎明的云雾之上一样,他的心灵也笼罩着一道永恒的陰影。
影子迅速地消失了,黑暗也像染料在水中那样溶散在天空之中。苍穹下梦幻般地若隐若现的景色开始有了实物感。大约在通向地乎线的半途之上闪耀出一道光亮——那是阳光在某座建筑物的东窗上的反射;而在遥远得多的地方,要是眼睛没有看错的话,呈现蓝色的区域准是那茫茫大海。
新的一天来到了塔波罗巴尼。
人群慢慢地散开了。一部分人回到了缆车站,而另外一些余兴未尽的游客,则由于误以为(这是常有的谬见)下山比上山容易,便纷纷向着梯道走去。对于他们之中的多数人来说,能走到下面的缆车站就得谢天谢地。只有为数不多的一少部分人,才能走完下山的全程。
唯独摩根一人,在人们好奇目光的伴随下踏上了通向山顶寺院的石级。当他走到用泥灰抹得很平整的外墙那里时,墙壁已被朝阳的光辉所冰照。他如释重负地靠到了一扇沉重的木门上。
显然,有人在注视着他的行动。他还没有来得及找到门铃的按钮或者别的什么可以通报来访的信号,木门就无声地开启了,一位身穿黄衣的僧侣合掌向他致意:
“阿弥陀佛,摩根博士。玛哈纳雅盖-泰洛正在恭候大驾。”12.星际飞行器的教育
(摘录自星际飞行器重要语词索引。2071年第一版。)
现在,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通常被称之为星际飞行器的星际宇宙探测器,它是完全独立地行动的,并且按照六万年前储存到它里面的程序进行工作。当它遨游在同太阳相仿的天体之间的时候,利用五百公里长的天线将收集到的信息发回自己的基地,同时又不断地从那里获取各种最新的数据。
但是,当通过某个行星系的时候,星际飞行器便可利用“太阳能”将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大许多倍。此外,它还将“给蓄电池不断地充电”当然,这里所作的类推只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假设。由于它同我们最初发射的“先驱者”和“旅行家”等宇宙探测器一样,是利用各种天体的重力场来保证它从一个星球飞向另一个星球的。因此,除非发生了某种机械损伤而被迫最终停止飞行,否则,它的工作寿命事实上是无限的。阿尔发星座是它预定的第十一个中间站。当它像彗星一样地越过我们的太阳系之后,它所定的航向是飞往一个被称为r-鲸鱼星座的、相距十二光年的星球。假如那里存在着智慧生命的活动,那么,它在公元8100年之后不久,便将可以进行新的对话
由于星际飞行器同时担负着两项使命——既是使者又是研究者,因此,当它在自己目前所进行的历时千年的旅途中发现了工艺文明,它就要同这种文明建立友好关系并开始交换信息——星际交流唯一可能的方式。然后,当星际飞行器重新登上无尽的旅程之前,它会留下自己诞生地的坐标位置。那时,发射星际飞行器的那个世界,就已经在等待着银河系“电话线路网”新用户的直接呼叫了。
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我们引为自豪的是早就辨认出了星际飞行器诞生的那个天体,甚至在它向我们说明其星象图之前,就已经向那里发射了信号。现在,我们只要再过一百零四年,就可以等到回音。我们的运气真是好得出奇——我们竟然找到了离得这么近的邻居。
经过最初的几次通讯联系之后,人们已经搞清楚星际飞行器所能使得的基本地球单词共有几千个。在透彻地分析了电视和无线电发射的图象及信号之后,已经推敲出了它们的涵义。它在逐渐接近我们星球的过程中所收集的各种资料,显示出它在取材时完全没有抓住人类文明谱系的特征。在这些资料中,几乎没有各门自然科学的最新数据,而现代数学方面的就更少了——它所搜集到的只是一些文学作品、音乐和造型艺术中毫无价值的糟粕。
同所有的天才自学者一样,星际飞行器在教育方面也有着巨大的空白点。因此,按照所谓的“给得太多要比太少好些”的原则,当相互间的接触安排好以后,就立即“赠送”给星际飞行器几本百科词典,其中包括世界大百科全书。为了播发这些资料,花费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以后,星际飞行器沉默了四个小时——这是它在各次通讯期间历时最久的一次停歇。当它重新进行通讯联系的时候,它的语汇已经变得无比地丰富,并且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能够轻松地通过“图灵试验”根据从星际飞行器收到的信息内容,要说这是一台机器而不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也出现了某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一些具有双重意义的名词使用不当,以及对话缺乏生动活泼的情调。但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同地球上一些最完善的、在必要情况下能再现其创造者情绪的电子计算机不同,星际飞行器所反映的显然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生物形态代表者的感情和愿望,因此,其中的多数是人们所不能理解的。
相反地,星际飞行器能够透彻而无误地懂得“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但当写出:
她打开了
通向那土城堞楼之上
被遗忘了的世界
的秘密窗户
这类句子时,它却未必能够领悟到这指的是济慈(英国诗人)。
对于它来说,更加难以理解的恐怕是莎士比亚的诗句:
我怎能把你的面容
同夏天的白昼相比?
不,你比它更可爱、更温柔、
也更美丽
由于希望填补星际飞行器在教育上的空白点,用填鸭方式接连许多个小时向它播发了音乐方面的资料,无休止地映播歌剧以及人和动物的生活情景。在这种场合下,对资料不加检点是不行的。虽然人类对于暴力和战争的倾向已被星际飞行器所了解(遗憾的是,要求它退回世界大百科全书一事提得太晚了),但向它播发的已仅限于经过仔细筛选的资料。在星际飞行器尚未远离能够接收并录下信号的区域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通常的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几乎都停止了。
在今后的许多个世纪内,关于星际飞行器对人类事业和当务之急的理解达到何种深度的问题,哲学家们还将进行无尽无休的争论。但只有一点是不存在分歧的:星际飞行器出现在太阳系内的这一百天,从此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宇宙的起源以及人类本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概念。
当星际飞行器离去之后,地球上的文明就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13.博特希特哈尔玛
当刻有极为别致的莲花装饰图案的沉重雕花门轻轻地咔嗒一声在摩根身后关上的时候,他产生出了一种仿佛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他绝非初次踏上被强大的宗教势力尊祟为“净土”的禁区。他见识过圣母庙、圣索菲亚教堂、斯通亨兹(石手)、雅典女神庙、柯尔纳克、圣巴维尔大教堂,还有其他数十处享有盛名的庙宇和清真寺。然而,他总是把它们理解为旧时代留下的、已经冻结了的宝贵遗产——同现代生活没有任何联系的、极为美好的艺术或技术标本。至于缔造了它们并作为其后盾的宗教,那是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时间在这里似乎是停滞的。历史的风暴只是从这个宗教信仰的中流砥柱旁刮过而没有将它动摇。这里的僧侣们继续在诵经拜佛,仍像三千年前那样地思考哲理和迎接日出。
里院的铺路碎石板早已被无数朝圣者的脚掌磨得光滑异常,当摩根行走在这些石板上的时候,突然产生出一种迥非他本性的犹豫不决之情。为了人类的进步,他准备摧毁一切障碍,即使是十分古老而又珍贵的东西。对于他这些东西始终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紧靠寺院围墙有一座不高的钟楼,里面挂着一口巨大的青铜钟,它吸引了摩根的注意力,使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工程上的鉴别能力告诉他,这口钟的重量至少有五吨以上。很明显,这口钟是非常古老的
带路的僧侣看出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会心地微笑了一下。
“这口钟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他说道:“它是暴君卡里达沙的赠礼,当时,我们是出于无奈才把它收下的。根据历来的传说,为了把这口钟运到这里来,总共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这件事的代价是使上百个人送掉了性命。”
“逢到什么时节敲响这口钟呢?”摩根问道。
“这口钟的来历使它带上了不祥的烙印,所以,只有发生巨大的灾难时才敲响它。不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口钟的声响,就是在目前活着的人们当中,也没有谁听到过它的声音。在2017年发生大地震时,它曾经自己鸣过一次。再早的-一次是在1522年,也就是伊比利安人焚烧舍利子塔和掠夺圣物的时候。”
“这就是说,人们几乎从来不去敲响它一一而历来就一共敲响过这么几次?”
“两千年以来,总共不会超过十次。那上面还始终附着卡里达沙的咒语。”
“显然,这是对宗教的笃信,不过实际上恐怕很难做到。”摩根不由地想道。在他的头脑中闪过一种亵渎的念头:“为了听一听这种谁也没有听到过的禁音,想必会有好些僧侣经不起诱惑而轻轻地敲过这口钟吧”
他们走近了一块巨大的石雕,上面凿有通向金碧辉煌的陈列室的梯级。摩根猜测,这里便是斯里康达山的最高顶峰。他知道那里秘藏着某种圣物,但僧侣不等他提出问题,便又头头是道地讲解起来:
“那里有一个脚印。伊斯兰教徒们相信这是亚当的脚印。他在被逐出天国之后来到了这里。印度教徒们认为这是湿婆或沙门的脚印,而佛教徒们则当然不会怀疑这是‘先知’的脚印。”
“我发现您说话时使用的时态都是过去时,”摩根特意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气说道:“那么人们现在又是怎样想的呢?”
“佛也是普通的人,就跟我同您一样。可山岩——那是非常坚硬的石块——上面的脚印足足有二米长呢。”僧侣并没有从正面回答摩根的问题。
可是,这番话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因此,摩根再也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他们走过一条不长的拱形走廊,便来到一扇敞开着的门前。僧侣敲了一下门,不等里面答话便邀请客人进入室内。
在摩根的想象之中,玛哈纳雅盖-泰洛是一位在蒲团上盘膝而坐的高僧,周围则是轻烟缭绕的香炉和喃喃诵经的见习僧众。在凉爽的空气中,确实飘着淡淡的馨香,只不过斯里康达寺的长老却坐在一张摆着标准式显示器和各种记忆装置的普通写字桌旁。室内唯一不同寻常的物件是一个比真实尺寸稍大一点的佛头像。它安放在屋角里的一个底座上,闹不清它究竟是塑像还是全息图象。
尽管室内的陈设格局很一般,但还是不至于把寺院的长老误认为是官员的。除去佛教僧侣通常穿的黄色法衣之外,玛哈纳雅盖-泰洛还有两个极少见的特点:他的脑袋是绝对光秃的,而鼻梁上却架着一副眼镜。
“阿弥陀佛,摩根博士,”长老说道,一面用手指了指那唯一的空格子:“这一位是我的秘书,圣巴拉卡尔玛。想必您不会介意他记录我们的谈话内容吧。”
“当然不会。”
摩根向另一位坐着的人轻轻点头致意。年轻的僧侣是一个长着蓬松披发和落腮大胡子的人。这就是说,把脑袋剃光已经不再成为寺院的一项法规。
“这么说,摩根博士,您需要我们这座山?”玛哈纳雅盖-泰洛说道。
“不敢这么说长老阁下。只是需要那么一部分。”
“世界之大,又何必非得要这么一点地方不可呢?”
“选中这块地方的不是我,而是大自然。地面站需要设在赤道上,并且应该是海拔尽可能高一些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空气密度小些。”
“可是,在非洲和南美洲不是有更高的山吗7”
“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摩根烦恼地想道。根据多次的经验,他知道要同外行人深入讨论如此复杂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跟对方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程度却又毫不相干。要是地球的形状是理想地对称的,而且重力场没有凹陷和凸起部分那就完全可以省去这份麻烦了。可是,眼下摩根却不得不耐心地进行解释:
“请相信我,我们已经详细研究了所有的方案,其中包括厄瓜多尔的科托帕克西火山,肯尼亚和甚至东非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最后一处的位置南偏了三度,但要是没有一个致命缺点的话,那也就算得上是对我们极其合适的地点啦。固定空间轨道上的卫星并不是老在一个点上的。由于重力的干扰作用——我不想详尽地陈述细节问题——它会缓慢地沿着赤道漂移。为了使我们的各个卫星和宇宙空间站保持严格的同步,就必需使用燃料。诚然,燃料的耗用量并不很多,可是,应用这种方法并不一定能使几百万吨金属保持在原位不动,尤其因为这是一些长达数万公里的细梁结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幸运的是”
“这可不是对于我们。”玛哈纳雅盖-泰洛立场鲜明地插了一句。
“在同步空间轨道上有两个稳定点。发射到这些点上的卫星将永远停留在那里,就好像它呆在看不见的盆地底部一样。这两个点中有一个点位于太平洋的上空,而另一个点——就恰恰是在我们的头顶上面。”
“可是,又为什么不能稍稍地偏方或偏左一点呢?相差几公里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塔波罗巴尼境内还有不少其他的山呢!”玛哈纳雅盖-泰洛毫不含糊地问道。
“它们至少要比斯里康达山矮一半。那里常常刮风。诚然,赤道上的飓风并不那么多,但却完全足以构成对建筑物的威胁。而且,又恰恰是在最薄弱的点上。”
“可是我们能够把风控制起来。”
这是年轻秘书的第一句插话。摩根颇感兴趣地看了他一眼:
“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我曾经向季风预报站请教过。他们断言,百分之百的把握是没有的,特别是有关飓风的问题。在最好的情况下,把握性是五十对一。对于一项耗资达数十亿美元的设计来说,这个数字恐伯是小了一点。”
但是,圣巴拉卡尔玛并不打算让步,他接着说道:
“在数学中有一个几乎已被忘却了的领域,它的名称叫‘灾祸论’。它可... -->>
10.星际飞行器
一百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期待着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且经历过不少次虚惊。然而,当它终于来到的时候,人类还是闹了个措手不及。
来自阿尔发星座的无线电信号,它的功率是那样强大,以至于人们开始收到的时候还以为是普通公用频道的干扰。全世界所有的射电天文学家,曾经花了几十年时间,在茫茫宇宙中仔细地搜索地球以外的文明踪迹,这一下都羞愧得不知往哪里躲藏才好,更何况早就已经排除了阿耳发和半人马座比邻星的三元系。
南半球的全部射电望远镜立即投入运行,几个小时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一项更加令人惊愕的消息:信号的来源根本不在阿耳发星座系统内,而是位于同它相距半度的某个点上。此外,信号源正在移动着。
一切都恢复了原状。信号的强大功率已经不再使任何人惊奇,因为信号源本身已经进入太阳系的范围,并且正以每秒六百公里的速度向太阳靠近。人类如此地盼望而又如此地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出现了来自其他星球的访问者
但是,整整一个月了,来自宇宙的客人却无所作为:它在太阳系外侧的一些行星旁边飞驰而过,既不回答地球发出的信号,也不打算改变它那彗星似的飞行轨道,只是向太空中发射着一连串相同的脉冲,仿佛在说:“我在这里!”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它从阿耳发星座来到这里的路程需要历时两千年。这种情况使有些人稍稍感到放心,因为它证明了天外来客是宇宙的工作探测器,而另外一些人则由于没有机会看到这场“演出”的最高潮——有生命的天外来客出场——而大失所望。
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也曾极其认真地仔细研究过各种各样如今已被遗忘了的科学幻想题材——从大慈大悲的“天仙”降临地球,直到嗜血成性的魔鬼侵入我们的世界。轮敦的“劳埃德”公司因此而发了大财,因为人们都迫切地希望,当命运发生最无法预见的转折时,让自己的生命享有可靠的保障。
接着,当天外来客刚一通过木星的轨道时,地球上的各种仪器就获得了有关它的第一批信息。关于飞来之物的直径为五百公里的消息报道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也幸而只是短暂的惊慌。这个如今正在飞行着的殖民者,会不会突然以敌对的方式降落到地球上呢?
但是,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个来自其他星球的物体,它的实体部分的直径总共不过几米而已。环绕它周围的光晕,看来是人们所熟悉的现象——它是一具带透孔的抛物面天线,同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所用的轨道射电望远镜是很相象的。显然,天外来客就是利用这种天线,将它们在仔细探测太阳系和收听无线电信号过程中所得到的发现,发回自己遥远的家乡。
不久,另外一个轰动一时的消息又激动了整个世界——那架尺寸有小行星那么大的天线,它所对准的方位根本不是阿耳发星座,而是太空的另外一个部分。显然,离我们最近的星座只不过是天外客的最后一个中继站,而并非是它的出发点。
使人们得以确定天外客来历的情况是很偶然地发现的:有一台研究太阳活动状况的自动设备突然没有了声音,过了一分钟之后,它才又重新发出声音。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仪器曾经有一瞬问在强力辐射能的作用下丧失了功能。这台设备截获了宇宙来客的射线,这就使人们得以确定它的发射方向。
在那个方向上,在距离五十二光年的地方有一颗非常微弱,并且显然是很古老的红色矮星,这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太阳中的一个;在灿烂的巨星熄灭之后的几十亿年内,它们还将稳定地发出光亮。于是,全世界所有的射电望远镜,除了观察宇宙来客本身的以外,全部瞄向了它的假设诞生地。
发出的信号是清晰的厘米波段信号。好几千年以前就制造出了探测器的人们,至今仍然同它保持着联系。而现在探测器所接收的信息,传到那里时总共才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当进入到火星轨道以内时,来访的客人就示意知道有人类的存在。他选择了最富有戏剧性的、然而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开始发来三0七五扫瞄行的电视影片,伴音部分则是用流畅的地球语言叙述的解说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对话就是这样开始的——它所需的应答准备时间,并不是早先所预计的几十年,而是总共不过几分钟而已。11.拂晓时的影子
摩根走出贵族宅邱式的大饭店时,时间是凌晨四点。那时,夜空晴朗无云。他并不乐意把出发时间安排在这样一个时刻,可是萨拉特博士一再保证,早起的种种不便-定会得到圆满的补偿。
“要是您不到斯里康达的山顶看一看黎明的景色,那您就无从认识此山的真面目。”他说道:“另外,佛爷——也就是玛哈纳雅盖-泰洛,在别的时间里是不接待来访者的。他认为,这是摆脱那些好奇的游客的最好方法。”
仿佛是故意跟人过不去似地,那位塔波罗巴尼司机竟是一个令人生畏的饶舌者,他一刻不停地不是说这就是问那——看来,他很想对乘客的情况了解得尽可能多一些。尽管颇为招人生厌,可他这样做的时候却又显得十分憨厚,使别人很难对他发火。
一路之上,摩根巴不得司机别再絮叨而在拐弯时多加点小心。黎明前的黑暗几乎让人什么也看不见。不过,这样也许更好些,当汽车费力地向山上爬去的时候,你就不用看到所有那些从身旁闪过的深渊和悬崖了
“请看,这就是斯里康达山!”当他们绕过面前的丘陵时,司机不无自豪地说道。
斯里康达山还沉浸在黑暗之中,没有半点预示黎明即将到来的迹象。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地升向星空、而又仿佛是奇迹般地悬在空中的狭窄光带,才隐约地向人们宣告它——斯里康达山的存在。摩根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些路灯,是二百年前为了便于朝圣者和游客们攀登世界上最长的梯道而安装的;可是在他看来,这条同合理性和重力作用相对立的光带,现在似乎成了他自己秘藏在心中的理想的化身。在摩根出生之前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在他所无法理解的哲理感召之下,早就开始了他如今期望着完成的伟业。这就是他们所筑起的、通向星际之路的最初梯道
摩根已经摆脱了睡意。越来越接近的光带逐渐地分崩离散,成了一串闪烁不定的夜明珠。山峰的黑沉沉的三角形轮廓,在天幕上已隐约可见,在它那沉寂之中,似乎蕴蓄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仿佛这是天神们的住处,而这些天神已经洞悉了摩根的来意,从而正鼓起全部力量准备同他搏斗。
当汽车抵达缆车站的时候,摩根心里升起的这些陰郁的幻觉便被抛到了脑后。虽然时间才凌晨五点,可是小小的候车室里已经聚集了不下一百人。为了消磨时间,摩根要了两杯咖啡——一杯给他自己,一杯给那位爱聊天的司机,谢天谢地,他总算没有提出陪同摩根突击顶峰的愿望。
“我已经上去过二十次了,”他用一种引人注目地装作毫不在意的神情宣称:“在您从山上下来之前,我最好还是在车上美美地睡它一觉。”
摩根买了一张缆车票。按照他的盘算,他能赶上第三趟或者第四趟车。这里的海拔高度是二千米,可气温已经很低了。要是再往上三千多米,到了顶峰那里,天气还会更冷得多。
当沉默无言而又睡眼惺松的人们排成一个横队懒洋洋地开始走动的时候,摩根诧异地发现,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带照相机。“虔诚的朝圣者们在哪儿呢?”他想道:“不过,这里确实不是他们该呆的地方。通向天国的捷径是没有的。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应该依靠机器。然而,离开了机器就不行的情况也还是有的。”
终于,所有的乘客都入座了,不大的车厢随即在缆索摩擦的刺耳声中起动。这时,摩根重又沉浸到一种奇特的感觉之中,仿佛他是在步着别人的后尘行进。他所设想的升降机的起重能力,将要比这种显然还是在二十世纪就已建成的系统强大万倍。然而,它们的作用原理却是相同的。
缆车摇摇晃晃地在黑暗中移动着,被路灯所照亮的梯道不时进入人们的视野。梯道上杳无人迹,仿佛是三千年来攀登顶峰的朝圣者的无尽人流一下子都消失了。但这只不过是感觉而已:那些步行着去迎接朝霞的人们,此时已远远地走在了他们的面前。
到了海拔四千米的高度,缆车停住了,乘客们下车后步行到另外一个缆车站。摩根穿上了用涂有一层金属的织物缝制成的保温外套。脚下发出霜冻的咯吱声响,稀薄的空气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当摩根在缆车站上看到许多氧气瓶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有感到意外;就在那里,在一个醒目的地方,还悬挂着使用说明书呢。
就在登上最后一段坡道时,出现了白昼即将来临的迹象。东方依然闪耀着群星的光辉——星星中最明亮的是金星,而就在这个时候,高空中突然闪现出被朝霞染红的薄薄透明云层。然而,在黎明真正来临之前,还得有半个小时的等待。
一位乘客指了指下面越来越陡峭的山坡,顺着指向,人们看到了山坡上蜿蜒曲折的宏伟梯道。现在,梯道上已经不再是杳无人迹了。几十名男女信徒,正在缓慢地、如同梦游般地沿着无尽的梯级费力地向上攀登。他们在路上走了多久?整整一个夜晚!而许多人在路上所花的时间比这还要多。那是一些没有能力在一天之内就登上这个高度的老人们。摩根完全没有料到,世界上居然还会有这么多的虔诚信徒。
一瞬间之后,他看到了第一个僧侣——这是一位身穿橙黄色托加个儿很高的人,他迈着从容不迫的步子,目光向前直视,丝毫没有注意在他的秃头上空慢慢移动着的缆车。他对大自然的威力似乎也同样地毫不在意:从肩部开始赤裸着的右臂,完全袒露在凛例的寒风之中。
缆车到站后停了下来,等冻得全身发冷的乘客们都下了车,便向着回程驶去。摩根加入了共有二百至三百人的人群之中,大家聚集在西山坡上开凿出的一座半圆形小剧场内。所有的人都紧张地向着黑暗凝视,然而,除了那由灯光织成的、婉蜒曲折地通向无底深渊的狭窄光带之外,人们暂时还什么也看不到。那些深夜的行路者们正在拼命努力地攀登着最后一段梯道——信仰战胜了疲劳。
摩根看了看表:时间还剩下十分钟。此时此刻之前,他还从未遇到过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而静默无言的场面。现在,手持相机的旅游者和朝圣者们,被一种共同的希望联结到了一起。
从山顶上,从那在黑暗中仍然无法看到的庙宇里传来了一阵悦耳的铃铛声,霎时之间,宏伟梯道上的全部路灯熄灭了。站在那里迎接黎明的人们开始看到微弱的曙光照亮了远处下方的云层。可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却仍然遮挡着朝霞。
当朝阳从侧翼迂回越过了黑夜的最后一个堡垒时,随着每一秒钟的流逝,斯里康达山的山坡越来越清晰而明亮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沉浸在耐心等待之中的人群里,发出了祝祷的絮语声。
在一瞬之问,仿佛一切都凝聚到了静止之中;随即,在完全出乎意外的情况下,一个轮廓分明而极其对称的三角形笼罩了几乎半个塔波罗巴尼国。圣山没有辜负自己的崇拜者——云海中出现了斯里康达山美名远扬的身影。至于它所象征的意义,那尽可由每一位朝圣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详细推敲
由于直线是那样地完美无理,以至使人们产生了实体的错觉——仿佛它是被放倒了的金字塔,而并非光和影的游戏之作。它的周围泼洒出一片光亮,最初几道直射的阳光从山坡后面进发出来,相形之下,影子显得越发浓重而深沉。但是,通过薄薄的云幕——影子的短暂生命之源,摩根隐约地辨认出了湖泊、庙宇和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大地上的森林。
朝阳在群山之上冉冉升起,轻雾般的三角形的顶端,以巨大的速度向着摩根靠近,而他却没有觉察出这种运动。时间仿佛已经停滞;在现实生活中,他破天荒第一次没有意识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如同山影映照在黎明的云雾之上一样,他的心灵也笼罩着一道永恒的陰影。
影子迅速地消失了,黑暗也像染料在水中那样溶散在天空之中。苍穹下梦幻般地若隐若现的景色开始有了实物感。大约在通向地乎线的半途之上闪耀出一道光亮——那是阳光在某座建筑物的东窗上的反射;而在遥远得多的地方,要是眼睛没有看错的话,呈现蓝色的区域准是那茫茫大海。
新的一天来到了塔波罗巴尼。
人群慢慢地散开了。一部分人回到了缆车站,而另外一些余兴未尽的游客,则由于误以为(这是常有的谬见)下山比上山容易,便纷纷向着梯道走去。对于他们之中的多数人来说,能走到下面的缆车站就得谢天谢地。只有为数不多的一少部分人,才能走完下山的全程。
唯独摩根一人,在人们好奇目光的伴随下踏上了通向山顶寺院的石级。当他走到用泥灰抹得很平整的外墙那里时,墙壁已被朝阳的光辉所冰照。他如释重负地靠到了一扇沉重的木门上。
显然,有人在注视着他的行动。他还没有来得及找到门铃的按钮或者别的什么可以通报来访的信号,木门就无声地开启了,一位身穿黄衣的僧侣合掌向他致意:
“阿弥陀佛,摩根博士。玛哈纳雅盖-泰洛正在恭候大驾。”12.星际飞行器的教育
(摘录自星际飞行器重要语词索引。2071年第一版。)
现在,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通常被称之为星际飞行器的星际宇宙探测器,它是完全独立地行动的,并且按照六万年前储存到它里面的程序进行工作。当它遨游在同太阳相仿的天体之间的时候,利用五百公里长的天线将收集到的信息发回自己的基地,同时又不断地从那里获取各种最新的数据。
但是,当通过某个行星系的时候,星际飞行器便可利用“太阳能”将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大许多倍。此外,它还将“给蓄电池不断地充电”当然,这里所作的类推只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假设。由于它同我们最初发射的“先驱者”和“旅行家”等宇宙探测器一样,是利用各种天体的重力场来保证它从一个星球飞向另一个星球的。因此,除非发生了某种机械损伤而被迫最终停止飞行,否则,它的工作寿命事实上是无限的。阿尔发星座是它预定的第十一个中间站。当它像彗星一样地越过我们的太阳系之后,它所定的航向是飞往一个被称为r-鲸鱼星座的、相距十二光年的星球。假如那里存在着智慧生命的活动,那么,它在公元8100年之后不久,便将可以进行新的对话
由于星际飞行器同时担负着两项使命——既是使者又是研究者,因此,当它在自己目前所进行的历时千年的旅途中发现了工艺文明,它就要同这种文明建立友好关系并开始交换信息——星际交流唯一可能的方式。然后,当星际飞行器重新登上无尽的旅程之前,它会留下自己诞生地的坐标位置。那时,发射星际飞行器的那个世界,就已经在等待着银河系“电话线路网”新用户的直接呼叫了。
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我们引为自豪的是早就辨认出了星际飞行器诞生的那个天体,甚至在它向我们说明其星象图之前,就已经向那里发射了信号。现在,我们只要再过一百零四年,就可以等到回音。我们的运气真是好得出奇——我们竟然找到了离得这么近的邻居。
经过最初的几次通讯联系之后,人们已经搞清楚星际飞行器所能使得的基本地球单词共有几千个。在透彻地分析了电视和无线电发射的图象及信号之后,已经推敲出了它们的涵义。它在逐渐接近我们星球的过程中所收集的各种资料,显示出它在取材时完全没有抓住人类文明谱系的特征。在这些资料中,几乎没有各门自然科学的最新数据,而现代数学方面的就更少了——它所搜集到的只是一些文学作品、音乐和造型艺术中毫无价值的糟粕。
同所有的天才自学者一样,星际飞行器在教育方面也有着巨大的空白点。因此,按照所谓的“给得太多要比太少好些”的原则,当相互间的接触安排好以后,就立即“赠送”给星际飞行器几本百科词典,其中包括世界大百科全书。为了播发这些资料,花费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以后,星际飞行器沉默了四个小时——这是它在各次通讯期间历时最久的一次停歇。当它重新进行通讯联系的时候,它的语汇已经变得无比地丰富,并且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能够轻松地通过“图灵试验”根据从星际飞行器收到的信息内容,要说这是一台机器而不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也出现了某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一些具有双重意义的名词使用不当,以及对话缺乏生动活泼的情调。但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同地球上一些最完善的、在必要情况下能再现其创造者情绪的电子计算机不同,星际飞行器所反映的显然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生物形态代表者的感情和愿望,因此,其中的多数是人们所不能理解的。
相反地,星际飞行器能够透彻而无误地懂得“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但当写出:
她打开了
通向那土城堞楼之上
被遗忘了的世界
的秘密窗户
这类句子时,它却未必能够领悟到这指的是济慈(英国诗人)。
对于它来说,更加难以理解的恐怕是莎士比亚的诗句:
我怎能把你的面容
同夏天的白昼相比?
不,你比它更可爱、更温柔、
也更美丽
由于希望填补星际飞行器在教育上的空白点,用填鸭方式接连许多个小时向它播发了音乐方面的资料,无休止地映播歌剧以及人和动物的生活情景。在这种场合下,对资料不加检点是不行的。虽然人类对于暴力和战争的倾向已被星际飞行器所了解(遗憾的是,要求它退回世界大百科全书一事提得太晚了),但向它播发的已仅限于经过仔细筛选的资料。在星际飞行器尚未远离能够接收并录下信号的区域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通常的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几乎都停止了。
在今后的许多个世纪内,关于星际飞行器对人类事业和当务之急的理解达到何种深度的问题,哲学家们还将进行无尽无休的争论。但只有一点是不存在分歧的:星际飞行器出现在太阳系内的这一百天,从此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宇宙的起源以及人类本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概念。
当星际飞行器离去之后,地球上的文明就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13.博特希特哈尔玛
当刻有极为别致的莲花装饰图案的沉重雕花门轻轻地咔嗒一声在摩根身后关上的时候,他产生出了一种仿佛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他绝非初次踏上被强大的宗教势力尊祟为“净土”的禁区。他见识过圣母庙、圣索菲亚教堂、斯通亨兹(石手)、雅典女神庙、柯尔纳克、圣巴维尔大教堂,还有其他数十处享有盛名的庙宇和清真寺。然而,他总是把它们理解为旧时代留下的、已经冻结了的宝贵遗产——同现代生活没有任何联系的、极为美好的艺术或技术标本。至于缔造了它们并作为其后盾的宗教,那是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时间在这里似乎是停滞的。历史的风暴只是从这个宗教信仰的中流砥柱旁刮过而没有将它动摇。这里的僧侣们继续在诵经拜佛,仍像三千年前那样地思考哲理和迎接日出。
里院的铺路碎石板早已被无数朝圣者的脚掌磨得光滑异常,当摩根行走在这些石板上的时候,突然产生出一种迥非他本性的犹豫不决之情。为了人类的进步,他准备摧毁一切障碍,即使是十分古老而又珍贵的东西。对于他这些东西始终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紧靠寺院围墙有一座不高的钟楼,里面挂着一口巨大的青铜钟,它吸引了摩根的注意力,使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工程上的鉴别能力告诉他,这口钟的重量至少有五吨以上。很明显,这口钟是非常古老的
带路的僧侣看出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会心地微笑了一下。
“这口钟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他说道:“它是暴君卡里达沙的赠礼,当时,我们是出于无奈才把它收下的。根据历来的传说,为了把这口钟运到这里来,总共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这件事的代价是使上百个人送掉了性命。”
“逢到什么时节敲响这口钟呢?”摩根问道。
“这口钟的来历使它带上了不祥的烙印,所以,只有发生巨大的灾难时才敲响它。不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口钟的声响,就是在目前活着的人们当中,也没有谁听到过它的声音。在2017年发生大地震时,它曾经自己鸣过一次。再早的-一次是在1522年,也就是伊比利安人焚烧舍利子塔和掠夺圣物的时候。”
“这就是说,人们几乎从来不去敲响它一一而历来就一共敲响过这么几次?”
“两千年以来,总共不会超过十次。那上面还始终附着卡里达沙的咒语。”
“显然,这是对宗教的笃信,不过实际上恐怕很难做到。”摩根不由地想道。在他的头脑中闪过一种亵渎的念头:“为了听一听这种谁也没有听到过的禁音,想必会有好些僧侣经不起诱惑而轻轻地敲过这口钟吧”
他们走近了一块巨大的石雕,上面凿有通向金碧辉煌的陈列室的梯级。摩根猜测,这里便是斯里康达山的最高顶峰。他知道那里秘藏着某种圣物,但僧侣不等他提出问题,便又头头是道地讲解起来:
“那里有一个脚印。伊斯兰教徒们相信这是亚当的脚印。他在被逐出天国之后来到了这里。印度教徒们认为这是湿婆或沙门的脚印,而佛教徒们则当然不会怀疑这是‘先知’的脚印。”
“我发现您说话时使用的时态都是过去时,”摩根特意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气说道:“那么人们现在又是怎样想的呢?”
“佛也是普通的人,就跟我同您一样。可山岩——那是非常坚硬的石块——上面的脚印足足有二米长呢。”僧侣并没有从正面回答摩根的问题。
可是,这番话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因此,摩根再也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他们走过一条不长的拱形走廊,便来到一扇敞开着的门前。僧侣敲了一下门,不等里面答话便邀请客人进入室内。
在摩根的想象之中,玛哈纳雅盖-泰洛是一位在蒲团上盘膝而坐的高僧,周围则是轻烟缭绕的香炉和喃喃诵经的见习僧众。在凉爽的空气中,确实飘着淡淡的馨香,只不过斯里康达寺的长老却坐在一张摆着标准式显示器和各种记忆装置的普通写字桌旁。室内唯一不同寻常的物件是一个比真实尺寸稍大一点的佛头像。它安放在屋角里的一个底座上,闹不清它究竟是塑像还是全息图象。
尽管室内的陈设格局很一般,但还是不至于把寺院的长老误认为是官员的。除去佛教僧侣通常穿的黄色法衣之外,玛哈纳雅盖-泰洛还有两个极少见的特点:他的脑袋是绝对光秃的,而鼻梁上却架着一副眼镜。
“阿弥陀佛,摩根博士,”长老说道,一面用手指了指那唯一的空格子:“这一位是我的秘书,圣巴拉卡尔玛。想必您不会介意他记录我们的谈话内容吧。”
“当然不会。”
摩根向另一位坐着的人轻轻点头致意。年轻的僧侣是一个长着蓬松披发和落腮大胡子的人。这就是说,把脑袋剃光已经不再成为寺院的一项法规。
“这么说,摩根博士,您需要我们这座山?”玛哈纳雅盖-泰洛说道。
“不敢这么说长老阁下。只是需要那么一部分。”
“世界之大,又何必非得要这么一点地方不可呢?”
“选中这块地方的不是我,而是大自然。地面站需要设在赤道上,并且应该是海拔尽可能高一些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空气密度小些。”
“可是,在非洲和南美洲不是有更高的山吗7”
“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摩根烦恼地想道。根据多次的经验,他知道要同外行人深入讨论如此复杂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跟对方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程度却又毫不相干。要是地球的形状是理想地对称的,而且重力场没有凹陷和凸起部分那就完全可以省去这份麻烦了。可是,眼下摩根却不得不耐心地进行解释:
“请相信我,我们已经详细研究了所有的方案,其中包括厄瓜多尔的科托帕克西火山,肯尼亚和甚至东非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最后一处的位置南偏了三度,但要是没有一个致命缺点的话,那也就算得上是对我们极其合适的地点啦。固定空间轨道上的卫星并不是老在一个点上的。由于重力的干扰作用——我不想详尽地陈述细节问题——它会缓慢地沿着赤道漂移。为了使我们的各个卫星和宇宙空间站保持严格的同步,就必需使用燃料。诚然,燃料的耗用量并不很多,可是,应用这种方法并不一定能使几百万吨金属保持在原位不动,尤其因为这是一些长达数万公里的细梁结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幸运的是”
“这可不是对于我们。”玛哈纳雅盖-泰洛立场鲜明地插了一句。
“在同步空间轨道上有两个稳定点。发射到这些点上的卫星将永远停留在那里,就好像它呆在看不见的盆地底部一样。这两个点中有一个点位于太平洋的上空,而另一个点——就恰恰是在我们的头顶上面。”
“可是,又为什么不能稍稍地偏方或偏左一点呢?相差几公里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塔波罗巴尼境内还有不少其他的山呢!”玛哈纳雅盖-泰洛毫不含糊地问道。
“它们至少要比斯里康达山矮一半。那里常常刮风。诚然,赤道上的飓风并不那么多,但却完全足以构成对建筑物的威胁。而且,又恰恰是在最薄弱的点上。”
“可是我们能够把风控制起来。”
这是年轻秘书的第一句插话。摩根颇感兴趣地看了他一眼:
“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我曾经向季风预报站请教过。他们断言,百分之百的把握是没有的,特别是有关飓风的问题。在最好的情况下,把握性是五十对一。对于一项耗资达数十亿美元的设计来说,这个数字恐伯是小了一点。”
但是,圣巴拉卡尔玛并不打算让步,他接着说道:
“在数学中有一个几乎已被忘却了的领域,它的名称叫‘灾祸论’。它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