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抱朴阿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人性自私的问题,是关于人性的最基本的问题。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拿破仑云:“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都是关于人性自私的名言。人的自私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同我们的言谈行为形影不离。
儒家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论断,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改成“人之初,性本私”我想争议会少很多。但争议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比如有些人会认为人在某些方面是自私的,在某些方面则是无私的;有些人承认人是自私的,但在实践当中常常把自己排除在外;还有一些人承认人是自私的,但可以通过改造,使人变得无私凡此种种观点,不一而足。而笔者所要做的,是颠覆人们关于这一本性上一些有意无意的、不切实际的观念,更好地让我们直面现实,找出符合人的这一本性的行事之道。因为对人自私本能的有意无意的否定、怀疑或者忽略,放纵了一些人的自私,成全了一些人的自私,期骗了一些人的善良,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甚至严重的后果,不可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不自私,就没有如今的生命
对于人的自私本性,从源头上来做一点必要的说明还是应当的,尽管它不是本文的重点。
看过一本书,书名叫自私的基因,是一个叫理查德?道金斯的英国人写的。他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人的自私本性,根源在于基因。基因已成为人及其它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机器。基因依赖生命体来最大限度地复制自己,保持自身的长久存在。我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看穿爱情一文中也提出并试图论证这样一个观点,即:人及一切生命体存在的最高目的是生存。人的自私本性,从根本上而言,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形成的一个本能特征。
我的关于人性自私的说明,没有深入到基因的层次,而道金斯则以详细、科学的阐述,从基因的层次说明了人自私本性的来源,其论证的武器之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本文不是科学论文,不想在此长篇大论论证这一结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些相关书籍来读。但在我看来,关于人性自私的论证思路还是简明可述的。这种思路简单来讲就是:人及一切生命体的成长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构成我们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基因在地球开始生命演化之初,就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种最有利于生存的特征。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基因是不可能存在至今的。按照同样的逻辑,包括人在内的现存的各种生命体,一定是最适合基因生存的生命体。由这些最适合生存的基因决定的最适合生存的生命体,它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存冲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这些生命体就会面临大自然的淘汰。这种论证方式,类似于对地球适于生命存在的论证。如果地球不适于生命存在,就不会有我们人类自己了,这几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
一切生命体都有着强烈的生存冲动,这种生存冲动被哲学家叔本华概括为“意志”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更为本质的东西,现实世界不过是“表象”而已。这种强烈的生存冲动,具体到人的身上,就是想法设法确保自身生命的存在及延续。为了做到这一点,人就表现出自私的本能特征,或者说最大限度地使自身处于生存的有利位置的特征。因此,在生物学意义上,人就是自私的。这种自私,不关乎一个人愿不愿意,也不关乎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它从生命演化之初就根植于现存的一切生命体之中。
母爱是无私的吗?
尽管现实社会时时处处展现着人自私的本性,但不少人仍然相信人的本性也有无私的一面,最流行的观点是:母爱是无私的。
十分残酷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分析与思考,笔者还是无法苟同这一结论,尽管母爱“无私”在无数人的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一个母亲,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会充满一种“无私”的爱(在知其母也知其父的原始社会之后,这种爱应当把父亲也加进来)?如果我们深入到人存在的最高目的——生存这个层次,就不难看出:个体的生存是短暂的,而个体要将自己的生命延续,必须要通过繁衍这一途径,而子女则是繁衍的产物。确保子女的生存,就是确保自身生命的延续。如果我们深入到基因这一层次,也不难看出,基因想保证自身的持续存在,也必须通过繁衍这一途径,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生存机器。一个人的后代多少会与自身有些区别,但让人惊奇的是,组成新的生命的基因却几乎可以不变。从这个角度说来,基因几乎是不朽的。
也许在一位母亲的自我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爱是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自然。事实上,爱孩子也就是爱自己的生命,因为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只不过是从自身分离出来的另一个自我而已。母亲这种“无私”的爱,不过是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的本能,是为了自身更长久地延续的一种本能,它的本质还是爱自己,人类的母爱并不比其它动物的母爱更伟大。许多动物对后代的爱并不比人类的母爱逊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母爱本质上是一种动物属性。如果我们人类要自诩为万物之灵长,比其它动物的爱更伟大,那就多一点博爱吧,如果你对别人的孩子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付出同样的一份爱心,那你这种爱就是超越了兽性,但你的本能可能会抗拒这一点。
谁来代表你的利益?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同时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当代中国“阶级”这个词太敏感,被专家、学者及一些政治家用“阶层”这个词代替了,但这并不表明当代中国没有阶级斗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其实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努力。
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阶级可以以思想而不是个人财富情况来划分。由此出现一种倾向,就是认为从财富而言是某一个阶级的人可以从思想上属于另一个阶段,并成为这一阶级的代表。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而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从人本自私这个角度来分析,并不难得出结论。
人性的自私意味着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你的屁股坐在哪个位子上,你就会为哪个位子说话。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市民平日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政府考虑到交通安全问题,准备出台禁摩令。如果政府招开听证会,邀请这位拥有摩托的市民参加,听取他的意见,十有八九这位市民不... -->>
关于人性自私的问题,是关于人性的最基本的问题。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拿破仑云:“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都是关于人性自私的名言。人的自私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同我们的言谈行为形影不离。
儒家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论断,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改成“人之初,性本私”我想争议会少很多。但争议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比如有些人会认为人在某些方面是自私的,在某些方面则是无私的;有些人承认人是自私的,但在实践当中常常把自己排除在外;还有一些人承认人是自私的,但可以通过改造,使人变得无私凡此种种观点,不一而足。而笔者所要做的,是颠覆人们关于这一本性上一些有意无意的、不切实际的观念,更好地让我们直面现实,找出符合人的这一本性的行事之道。因为对人自私本能的有意无意的否定、怀疑或者忽略,放纵了一些人的自私,成全了一些人的自私,期骗了一些人的善良,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甚至严重的后果,不可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不自私,就没有如今的生命
对于人的自私本性,从源头上来做一点必要的说明还是应当的,尽管它不是本文的重点。
看过一本书,书名叫自私的基因,是一个叫理查德?道金斯的英国人写的。他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人的自私本性,根源在于基因。基因已成为人及其它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机器。基因依赖生命体来最大限度地复制自己,保持自身的长久存在。我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看穿爱情一文中也提出并试图论证这样一个观点,即:人及一切生命体存在的最高目的是生存。人的自私本性,从根本上而言,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形成的一个本能特征。
我的关于人性自私的说明,没有深入到基因的层次,而道金斯则以详细、科学的阐述,从基因的层次说明了人自私本性的来源,其论证的武器之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本文不是科学论文,不想在此长篇大论论证这一结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些相关书籍来读。但在我看来,关于人性自私的论证思路还是简明可述的。这种思路简单来讲就是:人及一切生命体的成长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构成我们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基因在地球开始生命演化之初,就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种最有利于生存的特征。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基因是不可能存在至今的。按照同样的逻辑,包括人在内的现存的各种生命体,一定是最适合基因生存的生命体。由这些最适合生存的基因决定的最适合生存的生命体,它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存冲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这些生命体就会面临大自然的淘汰。这种论证方式,类似于对地球适于生命存在的论证。如果地球不适于生命存在,就不会有我们人类自己了,这几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
一切生命体都有着强烈的生存冲动,这种生存冲动被哲学家叔本华概括为“意志”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更为本质的东西,现实世界不过是“表象”而已。这种强烈的生存冲动,具体到人的身上,就是想法设法确保自身生命的存在及延续。为了做到这一点,人就表现出自私的本能特征,或者说最大限度地使自身处于生存的有利位置的特征。因此,在生物学意义上,人就是自私的。这种自私,不关乎一个人愿不愿意,也不关乎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它从生命演化之初就根植于现存的一切生命体之中。
母爱是无私的吗?
尽管现实社会时时处处展现着人自私的本性,但不少人仍然相信人的本性也有无私的一面,最流行的观点是:母爱是无私的。
十分残酷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分析与思考,笔者还是无法苟同这一结论,尽管母爱“无私”在无数人的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一个母亲,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会充满一种“无私”的爱(在知其母也知其父的原始社会之后,这种爱应当把父亲也加进来)?如果我们深入到人存在的最高目的——生存这个层次,就不难看出:个体的生存是短暂的,而个体要将自己的生命延续,必须要通过繁衍这一途径,而子女则是繁衍的产物。确保子女的生存,就是确保自身生命的延续。如果我们深入到基因这一层次,也不难看出,基因想保证自身的持续存在,也必须通过繁衍这一途径,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生存机器。一个人的后代多少会与自身有些区别,但让人惊奇的是,组成新的生命的基因却几乎可以不变。从这个角度说来,基因几乎是不朽的。
也许在一位母亲的自我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爱是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自然。事实上,爱孩子也就是爱自己的生命,因为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只不过是从自身分离出来的另一个自我而已。母亲这种“无私”的爱,不过是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的本能,是为了自身更长久地延续的一种本能,它的本质还是爱自己,人类的母爱并不比其它动物的母爱更伟大。许多动物对后代的爱并不比人类的母爱逊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母爱本质上是一种动物属性。如果我们人类要自诩为万物之灵长,比其它动物的爱更伟大,那就多一点博爱吧,如果你对别人的孩子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付出同样的一份爱心,那你这种爱就是超越了兽性,但你的本能可能会抗拒这一点。
谁来代表你的利益?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同时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当代中国“阶级”这个词太敏感,被专家、学者及一些政治家用“阶层”这个词代替了,但这并不表明当代中国没有阶级斗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其实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努力。
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阶级可以以思想而不是个人财富情况来划分。由此出现一种倾向,就是认为从财富而言是某一个阶级的人可以从思想上属于另一个阶段,并成为这一阶级的代表。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而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从人本自私这个角度来分析,并不难得出结论。
人性的自私意味着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你的屁股坐在哪个位子上,你就会为哪个位子说话。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市民平日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政府考虑到交通安全问题,准备出台禁摩令。如果政府招开听证会,邀请这位拥有摩托的市民参加,听取他的意见,十有八九这位市民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