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阿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坝是我家乡的一个小镇。小的时候觉得西坝很遥远,隔着波涛汹涌的岷江,在天尽头黛色的山峦下。夕阳西下时,它罩在一片锦绣里,我常盯着晚霞呆想,不知那片彩云下,住着什么样的神仙。
西坝,一直小有名气,不是凭豆腐,也不是凭桫椤(恐龙的食物,有活化石之称),而是民间盛传刘伯承曾在西坝一乡绅家养过伤,解放后,那乡绅本该被镇压,因为保刘伯承有功,留下了一条性命。因区志里并无记载,是不是确有其事,无从考证。西坝豆腐出名时,也就有了一个说法——当年刘伯承养伤时,最喜吃西坝豆腐。
第一次去西坝,我12岁。那时没有公交车到西坝渡口,甚至连柏油路也没有。在初夏的早晨,母亲带着我,在翠竹和菜地间穿梭了1个多小时,才横穿了竹根滩。当我们站到岷江边上时,我的腿早已走软了。河边有许多等船的人,要过河去赶集。河,好宽好宽,河面有一只机动船正从对岸驶来,船头神气地迎着浪,船尾白浪涛涛,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机动船航行。河的对岸,青山葱茏,炊烟袅袅。
候船的人很多,三个五个一堆,散落在河边的青草地上。当船靠岸时,人群一下都涌到了码头。待下船的人上了岸,人们迫不及待地一拥而上,争着挤上船和码头间的窄窄跳板。场面很是混乱,难免有人被踩着脚跟或扯着衣角,在“快走,快走!”的催促声中,还夹杂着一些乡野间的粗话。母亲不急不忙地站在人群外,我呢,生怕船开走了,不停地叫:“走啊,妈妈,一会儿船该要开了。”母亲拗不过我,拉着我,在箩筐、背篼缝中挤上了船。
我紧挨着母亲,小心眼里,很想去看看船尾的白浪,可除了落脚的地方,一动也不能动,只好作罢。四周的人高声地喧哗着,加上船上机器的轰鸣,真叫耳朵受罪。几个吸叶子烟的老大爷,居然在人缝中,拿出尺把长的烟杆,吧嗒吧嗒地过起瘾来。叶子烟的味道辛辣呛人,四周的人大声地咳着,抗议着,那些烟鬼充耳不闻,不紧不慢地吸完最后一口,用烟杆敲敲背篼边沿,把烟灰尽数抖落,收起。
岸边是一排木质的吊脚楼,很是喧闹,大约是茶馆,走上去一看,果然是。门口是茶馆和饭馆专用的多眼灶,上面放有十几个“黑鸡婆”(被烟熏得全身发黑的开水壶),拴着黑围腰的堂倌看看这个,盯盯那个,手忙脚乱地提了这壶,又去提那壶。茶馆里人声鼎沸,那些男人们,围着十几张歪歪斜斜的茶桌,坐在竹椅上,喝着褐色的茶水,高声大气地摆龙门阵。茶馆里有几个穿着偏衫大褂,缠着黑头帕的老人,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他们的神色和周围的人有明显的不同,眉宇间有点书香味道,母亲说,他们可能是解放前读过私塾的乡绅。我不免呆想,不知这些乡绅里,有没有当年保过刘伯承的那位。茶馆里,没有女人,也不知谁的规矩,女人不进茶馆。
走上西坝镇的主街,街边是青一色的穿逗结构的木板房,脚下是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古香古色。赶场天,街变成了集市,边上摆满了竹篼竹筐,里面是红红绿绿的蔬菜,鸡蛋鸭蛋,活蹦乱跳的鸡鸭,还有大米、黄豆、豌豆、胡豆之类。在木板房中间,夹着供销社、国营饭店、国营理发店等等国营店。集市没有分类,很乱,中间甚至还夹杂着小人书摊。
母亲带着我在人群里挤来拥去,不时停下来问问这,看看那,却什么也不买。好不容易,眼前豁然开朗了,进入我视野的是半圆形屋顶的川剧院,高高的门楣上顶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这是一座苏式建筑,在一群低矮木板房中间,显出一种大气。我从来不否定中国古式建筑的传统美,但苏式建筑简洁的线条,也有另外一种美。
那时候,西坝豆腐没有名气,但是到了西坝不吃西坝豆腐仍然是一种遗憾。可是,我执意不吃豆腐,豆腐的余味里一般有苦味。后来,我才知道,西坝豆腐之所以有名气,正是因为它的余味中没有苦味。我们母女吃的是面条,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傻得可以。
第二次去西坝,相隔了10年。那是在春天里,我跟着单位的同志到西坝镇去出公差,同行的还有外单位的两个同志。
去的前一天,我们和他们约好在渡口汇合。我们早上8:00骑自行车出发,沿着去渡口的土路横穿竹根滩。远处的山峦在薄雾里朦胧着,东方一抹红霞,太阳从中露出了半张绯红的脸,发出柔柔的光,暖暖地照在背上。西边的天,瓦蓝瓦蓝,难得的一个晴好天气。我们在一片黄艳艳的油菜花中穿行,鸟儿在翠竹丛中,婉转地唱着歌儿,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上盘旋。空气里揉着花香和新翻的泥土气息,很清新。花间的菜地里,早起的农民在劳作,有的拨草、有的施肥、有的翻土。黑黝黝的细土,给他们搞弄得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我从心底里叹到:坝上的农民种菜,简直像绣花。快到渡口的拐弯处,有一片灿烂烂的桃花,映... -->>
西坝是我家乡的一个小镇。小的时候觉得西坝很遥远,隔着波涛汹涌的岷江,在天尽头黛色的山峦下。夕阳西下时,它罩在一片锦绣里,我常盯着晚霞呆想,不知那片彩云下,住着什么样的神仙。
西坝,一直小有名气,不是凭豆腐,也不是凭桫椤(恐龙的食物,有活化石之称),而是民间盛传刘伯承曾在西坝一乡绅家养过伤,解放后,那乡绅本该被镇压,因为保刘伯承有功,留下了一条性命。因区志里并无记载,是不是确有其事,无从考证。西坝豆腐出名时,也就有了一个说法——当年刘伯承养伤时,最喜吃西坝豆腐。
第一次去西坝,我12岁。那时没有公交车到西坝渡口,甚至连柏油路也没有。在初夏的早晨,母亲带着我,在翠竹和菜地间穿梭了1个多小时,才横穿了竹根滩。当我们站到岷江边上时,我的腿早已走软了。河边有许多等船的人,要过河去赶集。河,好宽好宽,河面有一只机动船正从对岸驶来,船头神气地迎着浪,船尾白浪涛涛,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机动船航行。河的对岸,青山葱茏,炊烟袅袅。
候船的人很多,三个五个一堆,散落在河边的青草地上。当船靠岸时,人群一下都涌到了码头。待下船的人上了岸,人们迫不及待地一拥而上,争着挤上船和码头间的窄窄跳板。场面很是混乱,难免有人被踩着脚跟或扯着衣角,在“快走,快走!”的催促声中,还夹杂着一些乡野间的粗话。母亲不急不忙地站在人群外,我呢,生怕船开走了,不停地叫:“走啊,妈妈,一会儿船该要开了。”母亲拗不过我,拉着我,在箩筐、背篼缝中挤上了船。
我紧挨着母亲,小心眼里,很想去看看船尾的白浪,可除了落脚的地方,一动也不能动,只好作罢。四周的人高声地喧哗着,加上船上机器的轰鸣,真叫耳朵受罪。几个吸叶子烟的老大爷,居然在人缝中,拿出尺把长的烟杆,吧嗒吧嗒地过起瘾来。叶子烟的味道辛辣呛人,四周的人大声地咳着,抗议着,那些烟鬼充耳不闻,不紧不慢地吸完最后一口,用烟杆敲敲背篼边沿,把烟灰尽数抖落,收起。
岸边是一排木质的吊脚楼,很是喧闹,大约是茶馆,走上去一看,果然是。门口是茶馆和饭馆专用的多眼灶,上面放有十几个“黑鸡婆”(被烟熏得全身发黑的开水壶),拴着黑围腰的堂倌看看这个,盯盯那个,手忙脚乱地提了这壶,又去提那壶。茶馆里人声鼎沸,那些男人们,围着十几张歪歪斜斜的茶桌,坐在竹椅上,喝着褐色的茶水,高声大气地摆龙门阵。茶馆里有几个穿着偏衫大褂,缠着黑头帕的老人,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他们的神色和周围的人有明显的不同,眉宇间有点书香味道,母亲说,他们可能是解放前读过私塾的乡绅。我不免呆想,不知这些乡绅里,有没有当年保过刘伯承的那位。茶馆里,没有女人,也不知谁的规矩,女人不进茶馆。
走上西坝镇的主街,街边是青一色的穿逗结构的木板房,脚下是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古香古色。赶场天,街变成了集市,边上摆满了竹篼竹筐,里面是红红绿绿的蔬菜,鸡蛋鸭蛋,活蹦乱跳的鸡鸭,还有大米、黄豆、豌豆、胡豆之类。在木板房中间,夹着供销社、国营饭店、国营理发店等等国营店。集市没有分类,很乱,中间甚至还夹杂着小人书摊。
母亲带着我在人群里挤来拥去,不时停下来问问这,看看那,却什么也不买。好不容易,眼前豁然开朗了,进入我视野的是半圆形屋顶的川剧院,高高的门楣上顶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这是一座苏式建筑,在一群低矮木板房中间,显出一种大气。我从来不否定中国古式建筑的传统美,但苏式建筑简洁的线条,也有另外一种美。
那时候,西坝豆腐没有名气,但是到了西坝不吃西坝豆腐仍然是一种遗憾。可是,我执意不吃豆腐,豆腐的余味里一般有苦味。后来,我才知道,西坝豆腐之所以有名气,正是因为它的余味中没有苦味。我们母女吃的是面条,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傻得可以。
第二次去西坝,相隔了10年。那是在春天里,我跟着单位的同志到西坝镇去出公差,同行的还有外单位的两个同志。
去的前一天,我们和他们约好在渡口汇合。我们早上8:00骑自行车出发,沿着去渡口的土路横穿竹根滩。远处的山峦在薄雾里朦胧着,东方一抹红霞,太阳从中露出了半张绯红的脸,发出柔柔的光,暖暖地照在背上。西边的天,瓦蓝瓦蓝,难得的一个晴好天气。我们在一片黄艳艳的油菜花中穿行,鸟儿在翠竹丛中,婉转地唱着歌儿,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上盘旋。空气里揉着花香和新翻的泥土气息,很清新。花间的菜地里,早起的农民在劳作,有的拨草、有的施肥、有的翻土。黑黝黝的细土,给他们搞弄得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我从心底里叹到:坝上的农民种菜,简直像绣花。快到渡口的拐弯处,有一片灿烂烂的桃花,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