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软脚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班车沿着中镇高速驶往省城。
一道道沟壑峁梁相继远去。回头看时,绵延的山峦压在天边,已成了天地间的一道缝线。更行更远再回首,身后都已是记忆里的景象了。渐渐地,土地从干黄的落叶色变成酱褐的窑砖色,平展展地铺在视线的每一个方向。树也渐渐多了起来,密了起来,绿了起来,仿佛季节在倒退。成片的包谷一望无际,像缎子一般。在包谷地的深处或是浅处,偶尔显出一个村落,房子密集地盖着,现出了酱褐色的街巷。后生女子来来往往地走过,很热闹很闲适的样子。
一路上,草琴头贴着窗子,没精神说话,也没心思打盹。封姑沟三十多年的生活渐渐地浓缩成一些片段,伴随着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还有卖票人偶尔的拉客声,匆匆地从她脑海里滑过。那些片段模模糊糊,像是信手翻过的一些老照片。只有友道叔瞠目引颈喷吐污血的样子,还不时让草琴打着寒噤。
秋天的关北像个卧床的老妪,而关中的景色依然生动,如同一个浓妆艳抹天性活跃的妇人。草琴的眉头舒展起来,眼前不时划过的那道血色慢慢远去,慢慢淡去,最终雾化进了天边的那抹残霞之中。
关中是草琴向往已久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了曾经在高家庄土地庙里做活的那个小木匠。有一段时间,小木匠的眉眼连同他粗重的鼻息和温热的肌肤都已被草琴淡忘,可就在一窝窝树林、一片片田野和一座座村庄从她眼前滑过时,草琴心里又渐渐热乎起来。她想象着那个走在村边的女子正是自己,提篮荷锄,却是从一片树林里出来,穿过了包谷地,正往家里走去。那青砖碧瓦屋门虚掩的厦房正是自己的家。家里点着蜡烛,不时传来嚯嚯的刨子声,小木匠满头是汗,嘿嘿地冲着自己笑。
果然有嘿嘿的笑声,却是三娃。离了封姑沟,三娃心劲卸了,感到了困,就睡了一路,天擦黑才醒来。三娃看见草琴对着窗外发着呆,笑容就漫过了他整个脸庞。三娃似乎忘了他刚刚犯下的命案,却是一副胜利逃亡的样子。
草琴姐,我给你唱个曲儿吧,有些日子没给你唱了:
刮了一阵黄风吼了一阵雷,
借上个避雨望你一回。
煮了把榆钱钱下了一把米,
借上了搂柴望一望你。
望见人家哟望不见你,
望见个旁人也当成你。
三娃唱着唱着激动了,就放开了嗓子,引得满车疲劳的乘客忽然都来了精神。人们侧起耳朵想听下去,三娃却又不唱了。三娃咬住草琴的耳朵说,草琴姐,从今天起,我可是天天都能望见你的!
终点站快要到了,车厢里吵吵嚷嚷哗哗啦啦有了响动,乘客们已纷纷涌到了车门口。草琴却慌张起来。草琴站起来又坐下,再站起来,又再次坐下,仿佛这辆晃晃悠悠的班车,正载着她驶入一段生命的瞑区。天色黑下了,却又渐渐转亮——汽车飞蛾一样扑进了不夜的省城。车窗外一片昏黄,路灯改造着城市的黑夜,却并不彻底,那种昏沉雾浊的黄色就四下里弥漫着,像封姑沟的沙尘暴。草琴的慌张迅速蔓延成一种莫名的恐惧和躁动。草琴抓紧了前排的靠背,心还是松松垮垮落不实。
草琴后来对我说,从进到省城的那天晚上起,她对城市的印象就变成这雾黄色了,什么都光亮耀眼什么又都看不清楚,看天看地看人看树都是这样。
草琴说这话时,我正坐在她对面的办公桌前记录着她的口供。我惴惴不安却须装出煞有介事,我不是初来省城时的那个连路都走不好的镇北娃了,我在笔录首页的讯问人一栏,工整地填着“王来志”三个字——我已是西城公安分局的一名实习警官了。可是,草琴话没说完,我的心情也跟着阴郁成了雾黄色,我想起自己当年的狼狈和难堪,以至于笔录中写错了一行字,不得不撕了整页,另写了。
草琴发现,她所乘坐的班车是在一片片林子般的大楼中间穿梭而过,那大楼高的耸入云端,与天相接,矮的也浑厚敦实,雄奇大气。大楼高着矮着方方正正密不透风错落着,却笔直地让出宽敞的街道来。街道中央或是两旁,等距地生长着同样的植物,也是被方方正正地圈起来的。班车似乎守了规矩,不再超车,也不再鸣笛,红灯亮时斯文地停下,绿灯亮时礼貌地起步。城市是多了许多规矩的,可规矩的城市却像一张规矩的蜘蛛网一样,罩着草琴心中的恐惧和躁动无法释放。
班车到了西城区,三拐两拐进了车站。所有的乘客都下车了,草琴却愣愣地坐在原处,仿佛某个粗心的乘客拉下的一件行李。草琴说,她说不清自己那会儿为啥坐着不动,她只觉得面对着城市,自己一下子变得渺小了,渺小成一只误闯人区的鼠,心里慌着急着却又不知如何举动。草琴后悔起来,她后悔自己不该草率地听从了三娃,匆匆忙忙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那个上午,坐在镇北开往省城的长途班车上,三娃从包里拿出过一张纸片,三娃说那纸片叫做名片。三娃说名片上的女人他在县城见过一面,那女人让三娃啥时候来省城就去找她;三娃说看那女人的样子好像需要他干啥事,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能干啥;三娃当时还读出了女人的名字跟职业,草琴并没有心思去记住这些,想着三娃有办法,她的心里就蒙眬地生出些希望,只知道迈开腿子跟了三娃跑。
三娃却不觉得自己像鼠。如果说三娃像只鼠,他也是一只钻进粮仓的鼠,流光溢彩的城市从此就要成了他取之不尽无限发挥的粮仓了。三娃那时心里有一种力量在夸张地膨胀,窗外晃动的光线和嘈杂的声音酒一样让他变得飘然和轻狂。三娃那阵脑子里已没有了封姑沟的一点痕迹,有的只是对于省城醉意的感受和对前程冲动的幻想。当车上的乘客都下完时,三娃也已站在了车门旁。三娃背上背着帆布包,一手提着三弦,一手捏着名片。窗外的霓虹灯照在三娃的脸上,反射着斑斓而活跃的色彩。三娃回转身,看见草琴还一动不动坐着,三娃就笑,那浅浅的笑容与那霓虹的色彩相得益彰。三娃举起名片向草琴挥了挥,语气已是迫不及待了:
草琴姐,快下车,咱还要给朱红打电话哩!
草琴知道了名片上女人的名字:朱红。
出了汽车站,眼前一条长街豁然亮堂了起来。草琴后来知道这就是西城区最繁华的那条商业街,叫做新华街。新华街名声很大,在封姑沟,常常有出门打工的后生女子逢年过节回来,在向众人展示过一件新鲜的衣裳,一盒漂亮的点心,或是别的封姑沟人不曾见过的东西后,总要拿捏了腔调说上一句,这是在新华街买的哩!言者谗人,听者眼馋,因了新华街,本来也许并不值钱的一样商品,也跟着买主的身份一起升了值。
新华街很宽,很长,柏油路面泛着淡青的光,像月光下流淌着的盐池河。一辆辆汽车飞快地从眼前闪过,又飞快地在远处消失,大街上就永恒地保留着汽车呼呼的啸声。街两侧的大楼很端庄很沉稳,像睡着了一般,两侧的绿树很文静很秀气,也像睡着了一般。这种喧嚣与平静相安无事融洽的组合,给了草琴感觉上一种新鲜有力的冲击,草琴就变得蹑手蹑脚,循规蹈矩,目光看及的一切她都心怀崇敬,不敢轻亵。草琴谨慎地躲避着身旁的人和物,生怕自己多余的存在会打扰了这个城市和谐的夜。
面对迷宫般的城市,三娃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拉着草琴私奔省城投奔朱红的设想,只不过是自己实践阴谋时的一个救急的借口。对于朱红的印象,除了这张名片上“浪子夜总会”五个字以及一串电话号码外,记忆中只剩下朱红的那对叫人眼晕的****了。三娃对自己没了信心,... -->>
班车沿着中镇高速驶往省城。
一道道沟壑峁梁相继远去。回头看时,绵延的山峦压在天边,已成了天地间的一道缝线。更行更远再回首,身后都已是记忆里的景象了。渐渐地,土地从干黄的落叶色变成酱褐的窑砖色,平展展地铺在视线的每一个方向。树也渐渐多了起来,密了起来,绿了起来,仿佛季节在倒退。成片的包谷一望无际,像缎子一般。在包谷地的深处或是浅处,偶尔显出一个村落,房子密集地盖着,现出了酱褐色的街巷。后生女子来来往往地走过,很热闹很闲适的样子。
一路上,草琴头贴着窗子,没精神说话,也没心思打盹。封姑沟三十多年的生活渐渐地浓缩成一些片段,伴随着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还有卖票人偶尔的拉客声,匆匆地从她脑海里滑过。那些片段模模糊糊,像是信手翻过的一些老照片。只有友道叔瞠目引颈喷吐污血的样子,还不时让草琴打着寒噤。
秋天的关北像个卧床的老妪,而关中的景色依然生动,如同一个浓妆艳抹天性活跃的妇人。草琴的眉头舒展起来,眼前不时划过的那道血色慢慢远去,慢慢淡去,最终雾化进了天边的那抹残霞之中。
关中是草琴向往已久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了曾经在高家庄土地庙里做活的那个小木匠。有一段时间,小木匠的眉眼连同他粗重的鼻息和温热的肌肤都已被草琴淡忘,可就在一窝窝树林、一片片田野和一座座村庄从她眼前滑过时,草琴心里又渐渐热乎起来。她想象着那个走在村边的女子正是自己,提篮荷锄,却是从一片树林里出来,穿过了包谷地,正往家里走去。那青砖碧瓦屋门虚掩的厦房正是自己的家。家里点着蜡烛,不时传来嚯嚯的刨子声,小木匠满头是汗,嘿嘿地冲着自己笑。
果然有嘿嘿的笑声,却是三娃。离了封姑沟,三娃心劲卸了,感到了困,就睡了一路,天擦黑才醒来。三娃看见草琴对着窗外发着呆,笑容就漫过了他整个脸庞。三娃似乎忘了他刚刚犯下的命案,却是一副胜利逃亡的样子。
草琴姐,我给你唱个曲儿吧,有些日子没给你唱了:
刮了一阵黄风吼了一阵雷,
借上个避雨望你一回。
煮了把榆钱钱下了一把米,
借上了搂柴望一望你。
望见人家哟望不见你,
望见个旁人也当成你。
三娃唱着唱着激动了,就放开了嗓子,引得满车疲劳的乘客忽然都来了精神。人们侧起耳朵想听下去,三娃却又不唱了。三娃咬住草琴的耳朵说,草琴姐,从今天起,我可是天天都能望见你的!
终点站快要到了,车厢里吵吵嚷嚷哗哗啦啦有了响动,乘客们已纷纷涌到了车门口。草琴却慌张起来。草琴站起来又坐下,再站起来,又再次坐下,仿佛这辆晃晃悠悠的班车,正载着她驶入一段生命的瞑区。天色黑下了,却又渐渐转亮——汽车飞蛾一样扑进了不夜的省城。车窗外一片昏黄,路灯改造着城市的黑夜,却并不彻底,那种昏沉雾浊的黄色就四下里弥漫着,像封姑沟的沙尘暴。草琴的慌张迅速蔓延成一种莫名的恐惧和躁动。草琴抓紧了前排的靠背,心还是松松垮垮落不实。
草琴后来对我说,从进到省城的那天晚上起,她对城市的印象就变成这雾黄色了,什么都光亮耀眼什么又都看不清楚,看天看地看人看树都是这样。
草琴说这话时,我正坐在她对面的办公桌前记录着她的口供。我惴惴不安却须装出煞有介事,我不是初来省城时的那个连路都走不好的镇北娃了,我在笔录首页的讯问人一栏,工整地填着“王来志”三个字——我已是西城公安分局的一名实习警官了。可是,草琴话没说完,我的心情也跟着阴郁成了雾黄色,我想起自己当年的狼狈和难堪,以至于笔录中写错了一行字,不得不撕了整页,另写了。
草琴发现,她所乘坐的班车是在一片片林子般的大楼中间穿梭而过,那大楼高的耸入云端,与天相接,矮的也浑厚敦实,雄奇大气。大楼高着矮着方方正正密不透风错落着,却笔直地让出宽敞的街道来。街道中央或是两旁,等距地生长着同样的植物,也是被方方正正地圈起来的。班车似乎守了规矩,不再超车,也不再鸣笛,红灯亮时斯文地停下,绿灯亮时礼貌地起步。城市是多了许多规矩的,可规矩的城市却像一张规矩的蜘蛛网一样,罩着草琴心中的恐惧和躁动无法释放。
班车到了西城区,三拐两拐进了车站。所有的乘客都下车了,草琴却愣愣地坐在原处,仿佛某个粗心的乘客拉下的一件行李。草琴说,她说不清自己那会儿为啥坐着不动,她只觉得面对着城市,自己一下子变得渺小了,渺小成一只误闯人区的鼠,心里慌着急着却又不知如何举动。草琴后悔起来,她后悔自己不该草率地听从了三娃,匆匆忙忙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那个上午,坐在镇北开往省城的长途班车上,三娃从包里拿出过一张纸片,三娃说那纸片叫做名片。三娃说名片上的女人他在县城见过一面,那女人让三娃啥时候来省城就去找她;三娃说看那女人的样子好像需要他干啥事,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能干啥;三娃当时还读出了女人的名字跟职业,草琴并没有心思去记住这些,想着三娃有办法,她的心里就蒙眬地生出些希望,只知道迈开腿子跟了三娃跑。
三娃却不觉得自己像鼠。如果说三娃像只鼠,他也是一只钻进粮仓的鼠,流光溢彩的城市从此就要成了他取之不尽无限发挥的粮仓了。三娃那时心里有一种力量在夸张地膨胀,窗外晃动的光线和嘈杂的声音酒一样让他变得飘然和轻狂。三娃那阵脑子里已没有了封姑沟的一点痕迹,有的只是对于省城醉意的感受和对前程冲动的幻想。当车上的乘客都下完时,三娃也已站在了车门旁。三娃背上背着帆布包,一手提着三弦,一手捏着名片。窗外的霓虹灯照在三娃的脸上,反射着斑斓而活跃的色彩。三娃回转身,看见草琴还一动不动坐着,三娃就笑,那浅浅的笑容与那霓虹的色彩相得益彰。三娃举起名片向草琴挥了挥,语气已是迫不及待了:
草琴姐,快下车,咱还要给朱红打电话哩!
草琴知道了名片上女人的名字:朱红。
出了汽车站,眼前一条长街豁然亮堂了起来。草琴后来知道这就是西城区最繁华的那条商业街,叫做新华街。新华街名声很大,在封姑沟,常常有出门打工的后生女子逢年过节回来,在向众人展示过一件新鲜的衣裳,一盒漂亮的点心,或是别的封姑沟人不曾见过的东西后,总要拿捏了腔调说上一句,这是在新华街买的哩!言者谗人,听者眼馋,因了新华街,本来也许并不值钱的一样商品,也跟着买主的身份一起升了值。
新华街很宽,很长,柏油路面泛着淡青的光,像月光下流淌着的盐池河。一辆辆汽车飞快地从眼前闪过,又飞快地在远处消失,大街上就永恒地保留着汽车呼呼的啸声。街两侧的大楼很端庄很沉稳,像睡着了一般,两侧的绿树很文静很秀气,也像睡着了一般。这种喧嚣与平静相安无事融洽的组合,给了草琴感觉上一种新鲜有力的冲击,草琴就变得蹑手蹑脚,循规蹈矩,目光看及的一切她都心怀崇敬,不敢轻亵。草琴谨慎地躲避着身旁的人和物,生怕自己多余的存在会打扰了这个城市和谐的夜。
面对迷宫般的城市,三娃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拉着草琴私奔省城投奔朱红的设想,只不过是自己实践阴谋时的一个救急的借口。对于朱红的印象,除了这张名片上“浪子夜总会”五个字以及一串电话号码外,记忆中只剩下朱红的那对叫人眼晕的****了。三娃对自己没了信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