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软脚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友道叔来了封信,别的没提,他只说了几月前李金枝发起的那场捐资助学活动。
友道叔给我通信,总是力求文字的文言化的。友道叔追求这样的文风,并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出于附庸。我慢慢地理解了,友道叔这样,只是在表达他对文化以及文化人的尊重。
在说到杨广成的资助时,友道叔是这样写的:
……另有一贾,名杨广成,尝采油于吾地,致富于吾乡。然羊须跪乳,鸦知反哺,广成先生亦谙饮水思源之理也。数月前,先生随文教官员,上下数人,微服简行,不远千里,莅临吾乡。本欲择寒门子弟一二,捐其资,助其学,至其黄榜题名之日——此本浩浩苍天泽被庶黎之证,茫茫红尘向背善恶之例也。然尔弟浩志,心性烈倔,只知嗟食曾是辱,不明胯下可砺志。犬子不识好歹,先生尊严尽失,终怒抛厚恩于宽志之子。此实阴错阳差矣……
都已经阴错阳差了,友道叔还和李万年一样,一句一个先生地称呼杨广成,我的心里就有些悲哀了,我开始厌恶喜欢逞能的李金枝。我找到李金枝,给她看了友道叔的信,指出她当初不该在报纸上出友道叔的风头,出封姑沟的风头,害得我堂弟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在尊严与前程的问题上,去尴尬地权衡,去尴尬地选择,然后再去面对权衡与选择后的尴尬。
李金枝不吭声。过了几天,李金枝又拿同一问题来考验我,王来志,要是让你在尊严与前程问题上进行选择,你会选什么?我又不吭声了。事实上,我堂弟“不识好歹”,让那暴发户“尊严尽失”,乍听起来,我是十分激动的。而且我还庆幸地发现,在友道叔批评浩志的言辞之外,也是透着褒奖与欣赏的语气的。
然而伴随着激动,我多少还是有些失落。毕竟一个孩子的尊严跟整个封姑沟的贫困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又一想,假若牺牲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封姑沟人的尊严,就可以消除贫困了吗?就可以换得封姑沟的繁荣昌盛了吗?
我又想起我当初的理想。关于理想,进城越久,我就越是难以找到往日那醉酒般的激情。我上网吧,我泡酒吧,我练书法,我下象棋,我大量借阅武侠小说来读,我写一些情调小诗给校刊投稿。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我无法确定自己的出路了。然而我在理想面前的瞻前顾后犹疑不决却总是被李金枝识破,继而被她坚决地指点和鞭策着。李金枝对于我,与其说是恋人,不如说是我理想的开道者和解说员,是洪水般的恐惧情绪冲向我理想大堤时的一碗心灵鸡汤,是我杯水车薪的努力面对时代车轮无情碾过时的一味止吐药。
我理性上畏惧着李金枝,感情上就越来越离不得她。于是,那年寒假,李金枝让我陪她回关南时,我便没有拒绝。李金枝讲了许多回家的理由,她说她要给吴老师扫墓,还要看看她孤单的母亲和孤独的母校。李金枝说,她有一个心愿,是在暑假去封姑沟时产生的,回了关南就能见分晓了。我问她什么心愿,她笑而不答。
我和李金枝乘长途班车进了秦岭,我也就第一次见到了博大广袤气势恢弘的秦岭山脉。
山路绵延深入,宛如天女的袖带,时而飘忽莫测,时而柳暗花明,山势也随着这袖带一会儿峻峭夺目,一会儿灵秀可人。我只顾欣赏风景,就顾不得与李金枝说话了。汽车盘绕着山路,停在了一座叫做黑松岗的山峰前。李金枝说,下车吧,李家坪就要到了。
李家坪就是李金枝的故乡。我们是步行了五里路,翻过黑松岗,才到李家坪的。
我是第一次来到镇北县以外的山村,好奇心和新鲜感就让我变得兴奋起来。这天,趁李金枝去给吴老师上坟的当儿,我就走出李金枝家门,选择了一个高处坐下了。
李金枝家四面都是山谷。放眼望去,山坡被一片片松林染成黑绿,虽是葱茏,但又显郁闷。松林间偶尔现出一两条山道,曲曲折折,忽上忽下,宛如前人留下的书法墨迹。在不远的一条山道上,几个孩童蹦跳着,玩耍着,渺小如蚁却又快乐似蝶。
李金枝就是在这样的山道上长大的了。我这样想着,就觉得山道上那红色的小点就是李金枝。李金枝正穿着红袄,约了同学,相伴回家。李金枝前面是她妈期盼的眼睛在张望,身后是吴老师期待的双手在挥舞。李金枝走着走着就长大了,就走出了山,就上了政法大学了。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封姑沟的沟梁坎壑和藏在这沟梁坎壑中的封姑沟小学,想起了王家洼通向封姑沟小学的那条羊肠路,想起了站在校门口的友道叔。再看山道上走着的孩童,我就激动起来了。好像从失散多年音信杳无的一个亲人身上,突然认出了一件眼熟的信物一样,我喜出望外。我鼻子发酸,心口发热,脑子中产生了莫名的冲动,我认定李金枝就是那个挂着我传家信物的亲人了。我有了归宿与亲近的欲望,直想折身回去,找到李金枝,将她拉到这蜿蜒的山道上,与她在这山道上放纵地跑,放纵地喊,放纵地唱,放纵地亲热一场,直至我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时候,我就大声地告诉她我们原本就是亲人,告诉她我爱她,告诉她我们之间的爱应该是命中注定和与生俱来的。
折过身时我才发现,我无法去找李金枝了。李金枝她妈正笑嘻嘻地打量着我,而且使用了那种相女婿一样的眼神。看来,这个母亲已经留意我很久了。
李金枝她妈人很瘦,却很精神。虽见她总是笑着,可眉宇间还是藏了些小心与不安。这个女人不是我心目中传统寡妇那种幽怨恨怅的形象,我和她说话的顾忌也就少多了。
我们自然说到了吴老师。李金枝她妈叫我进屋,打开柜子,取出了一只像框。像框不大,却是用一块黑纱包着的。小心地解开黑纱,李金枝她妈把像框递给我。像框中是一个中年男子,面容清瘦,却精神矍铄,脸上露着浅浅的微笑。那笑容自然厚直,天真淳朴,是那种经历了磨难而依然满怀希望的样子。我就觉得这笑容眼熟了,我读出了这笑容原来也是一朵绽开了的菊花。
这就是吴老师。李金枝她妈刚一开口,眼圈就红了。她从吴老师给李金枝取名字开始,讲到吴老师怎样背着李金枝过河,护送李金枝回家,给李金枝辅导课,再讲到吴老师为了给李金枝取通知书,怎样被泥石流卷入山崖。李金枝她妈没文化,可在说到吴老师时,却可以做到绘声绘色,头头是道:
我见吴老师一个人难场,就... -->>
友道叔来了封信,别的没提,他只说了几月前李金枝发起的那场捐资助学活动。
友道叔给我通信,总是力求文字的文言化的。友道叔追求这样的文风,并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出于附庸。我慢慢地理解了,友道叔这样,只是在表达他对文化以及文化人的尊重。
在说到杨广成的资助时,友道叔是这样写的:
……另有一贾,名杨广成,尝采油于吾地,致富于吾乡。然羊须跪乳,鸦知反哺,广成先生亦谙饮水思源之理也。数月前,先生随文教官员,上下数人,微服简行,不远千里,莅临吾乡。本欲择寒门子弟一二,捐其资,助其学,至其黄榜题名之日——此本浩浩苍天泽被庶黎之证,茫茫红尘向背善恶之例也。然尔弟浩志,心性烈倔,只知嗟食曾是辱,不明胯下可砺志。犬子不识好歹,先生尊严尽失,终怒抛厚恩于宽志之子。此实阴错阳差矣……
都已经阴错阳差了,友道叔还和李万年一样,一句一个先生地称呼杨广成,我的心里就有些悲哀了,我开始厌恶喜欢逞能的李金枝。我找到李金枝,给她看了友道叔的信,指出她当初不该在报纸上出友道叔的风头,出封姑沟的风头,害得我堂弟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在尊严与前程的问题上,去尴尬地权衡,去尴尬地选择,然后再去面对权衡与选择后的尴尬。
李金枝不吭声。过了几天,李金枝又拿同一问题来考验我,王来志,要是让你在尊严与前程问题上进行选择,你会选什么?我又不吭声了。事实上,我堂弟“不识好歹”,让那暴发户“尊严尽失”,乍听起来,我是十分激动的。而且我还庆幸地发现,在友道叔批评浩志的言辞之外,也是透着褒奖与欣赏的语气的。
然而伴随着激动,我多少还是有些失落。毕竟一个孩子的尊严跟整个封姑沟的贫困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又一想,假若牺牲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封姑沟人的尊严,就可以消除贫困了吗?就可以换得封姑沟的繁荣昌盛了吗?
我又想起我当初的理想。关于理想,进城越久,我就越是难以找到往日那醉酒般的激情。我上网吧,我泡酒吧,我练书法,我下象棋,我大量借阅武侠小说来读,我写一些情调小诗给校刊投稿。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我无法确定自己的出路了。然而我在理想面前的瞻前顾后犹疑不决却总是被李金枝识破,继而被她坚决地指点和鞭策着。李金枝对于我,与其说是恋人,不如说是我理想的开道者和解说员,是洪水般的恐惧情绪冲向我理想大堤时的一碗心灵鸡汤,是我杯水车薪的努力面对时代车轮无情碾过时的一味止吐药。
我理性上畏惧着李金枝,感情上就越来越离不得她。于是,那年寒假,李金枝让我陪她回关南时,我便没有拒绝。李金枝讲了许多回家的理由,她说她要给吴老师扫墓,还要看看她孤单的母亲和孤独的母校。李金枝说,她有一个心愿,是在暑假去封姑沟时产生的,回了关南就能见分晓了。我问她什么心愿,她笑而不答。
我和李金枝乘长途班车进了秦岭,我也就第一次见到了博大广袤气势恢弘的秦岭山脉。
山路绵延深入,宛如天女的袖带,时而飘忽莫测,时而柳暗花明,山势也随着这袖带一会儿峻峭夺目,一会儿灵秀可人。我只顾欣赏风景,就顾不得与李金枝说话了。汽车盘绕着山路,停在了一座叫做黑松岗的山峰前。李金枝说,下车吧,李家坪就要到了。
李家坪就是李金枝的故乡。我们是步行了五里路,翻过黑松岗,才到李家坪的。
我是第一次来到镇北县以外的山村,好奇心和新鲜感就让我变得兴奋起来。这天,趁李金枝去给吴老师上坟的当儿,我就走出李金枝家门,选择了一个高处坐下了。
李金枝家四面都是山谷。放眼望去,山坡被一片片松林染成黑绿,虽是葱茏,但又显郁闷。松林间偶尔现出一两条山道,曲曲折折,忽上忽下,宛如前人留下的书法墨迹。在不远的一条山道上,几个孩童蹦跳着,玩耍着,渺小如蚁却又快乐似蝶。
李金枝就是在这样的山道上长大的了。我这样想着,就觉得山道上那红色的小点就是李金枝。李金枝正穿着红袄,约了同学,相伴回家。李金枝前面是她妈期盼的眼睛在张望,身后是吴老师期待的双手在挥舞。李金枝走着走着就长大了,就走出了山,就上了政法大学了。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封姑沟的沟梁坎壑和藏在这沟梁坎壑中的封姑沟小学,想起了王家洼通向封姑沟小学的那条羊肠路,想起了站在校门口的友道叔。再看山道上走着的孩童,我就激动起来了。好像从失散多年音信杳无的一个亲人身上,突然认出了一件眼熟的信物一样,我喜出望外。我鼻子发酸,心口发热,脑子中产生了莫名的冲动,我认定李金枝就是那个挂着我传家信物的亲人了。我有了归宿与亲近的欲望,直想折身回去,找到李金枝,将她拉到这蜿蜒的山道上,与她在这山道上放纵地跑,放纵地喊,放纵地唱,放纵地亲热一场,直至我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时候,我就大声地告诉她我们原本就是亲人,告诉她我爱她,告诉她我们之间的爱应该是命中注定和与生俱来的。
折过身时我才发现,我无法去找李金枝了。李金枝她妈正笑嘻嘻地打量着我,而且使用了那种相女婿一样的眼神。看来,这个母亲已经留意我很久了。
李金枝她妈人很瘦,却很精神。虽见她总是笑着,可眉宇间还是藏了些小心与不安。这个女人不是我心目中传统寡妇那种幽怨恨怅的形象,我和她说话的顾忌也就少多了。
我们自然说到了吴老师。李金枝她妈叫我进屋,打开柜子,取出了一只像框。像框不大,却是用一块黑纱包着的。小心地解开黑纱,李金枝她妈把像框递给我。像框中是一个中年男子,面容清瘦,却精神矍铄,脸上露着浅浅的微笑。那笑容自然厚直,天真淳朴,是那种经历了磨难而依然满怀希望的样子。我就觉得这笑容眼熟了,我读出了这笑容原来也是一朵绽开了的菊花。
这就是吴老师。李金枝她妈刚一开口,眼圈就红了。她从吴老师给李金枝取名字开始,讲到吴老师怎样背着李金枝过河,护送李金枝回家,给李金枝辅导课,再讲到吴老师为了给李金枝取通知书,怎样被泥石流卷入山崖。李金枝她妈没文化,可在说到吴老师时,却可以做到绘声绘色,头头是道:
我见吴老师一个人难场,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