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明王首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清时期,铅山县城河口镇便有八省码头的美誉,乃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百货集散之地,商贾云集,相当之繁华。
徐晋等人驱车来到铅山县城南门,但见河道上船来船往,不计其数的货船正等着在码头靠岸装卸货物,就连进城的直道上也排起了长队,大部分都是肩扛手抬的茶工。
眼下正是秋茶上市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毛茶都在运往铅山县城加工,然后分销往全国各地,所以这段时间临江码头相当繁忙。
徐晋等人干脆下了马车步行进城,三个秀才公子带着一群油头粉脸的“家丁”,自然分外的惹人注目。
费懋中指着繁忙的沿江码头自豪地道:“买不完河口,装不完的汉口。咱铅山县河口镇乃百货集散之地,被称为八省码头。子谦觉得如何?”
“确实相当繁华!”徐晋淡然道,这种级别的码头跟后世的港口相比简直就是渣,随便一个中等港口的日吞吐量恐怕就要超过这里一年的总和了,更别说大连港上海港这类的大型港口了。
自下马车以来,费如意的注意力大部分留在徐晋身上,自然留意到徐晋说话时流露出那一抹不以为意,不禁暗暗讶然。
费如意十分清楚,徐晋今年六月才刚满十五岁,比自己还小一岁,而且是出身寒微的乡下儒生,理应没见过什么世面才对,偏偏总是一副从容淡定,成竹在胸的老成模样,仿佛这世上就没有他未见过的。
当然,徐晋身上这样的气质正是吸引费如意的地方。用一句通俗流行的话来说,徐同学正是小鲜肉的脸蛋,兼之拥有大叔的气质的少女杀手。
费如意正微歪着头偷看徐晋,后者恰好转头望来,二人目光相接,费三姑娘顿时羞涩地望向别的地方,连雪白的耳垂都染上了一层粉霞。
徐晋不禁心神微恍,在场诸女中以费如意的年纪最长(丫环除外),偏偏穿着费小玉小一号的家丁服装,身形更显凹凸有致,歪戴着家丁帽,脸如敷粉,唇似施脂,俊俏到不像话,别有一番动人滋味。
一行人排队进了铅山县城,在街上闲逛起来。
徐晋等昨天虽然经过县城,不过买了礼物便离开,并没有逗留太久,更加没有仔细逛过。
因此,这时谢小婉和费家三位姑娘逛得兴致勃勃,吱吱喳喳的不知多开心。
于是乎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一帮油头粉脸的“家丁”在前面逛街“爆买”,而徐晋和费家兄弟反倒成了跟班。
当然,有眼色的商家一看就瞧出这些所谓的“家丁”都是女儿身,十有八九是哪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女扮男装跑出来逛街撒欢罢了,所以也不点破,只是客气地招呼,热情地推销自己的商品。
只是逛了半条街,一众“家丁”们手里便拿满了各种零食,吃得不亦乐乎,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
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最多的是卖茶叶茶具的,其次是卖纸张笔墨的。
费懋贤一边行一边介绍道:“天池茶、龙井茶、松萝茶、虎丘茶、阳羡茶、六安茶乃眼下最有名的。”
话话明朝之前,国人流行喝团茶,也就是茶饼。茶饼的制作工序繁复,喝起来也相当费时,要敲碎后磨成粉沫,然后用水煎服,连茶叶一起喝进肚子里,普通老百姓根本喝不起。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一纸诏令废造团茶,散茶才开始流行起来,喝茶的方式也由煎煮改成了冲泡,简单而便捷,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喝得起。
眼下是正德十三年,距离明太祖下令废造团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明朝散茶的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然,后世流行的品种,诸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大红袍等名茶都还没出现... -->>
明清时期,铅山县城河口镇便有八省码头的美誉,乃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百货集散之地,商贾云集,相当之繁华。
徐晋等人驱车来到铅山县城南门,但见河道上船来船往,不计其数的货船正等着在码头靠岸装卸货物,就连进城的直道上也排起了长队,大部分都是肩扛手抬的茶工。
眼下正是秋茶上市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毛茶都在运往铅山县城加工,然后分销往全国各地,所以这段时间临江码头相当繁忙。
徐晋等人干脆下了马车步行进城,三个秀才公子带着一群油头粉脸的“家丁”,自然分外的惹人注目。
费懋中指着繁忙的沿江码头自豪地道:“买不完河口,装不完的汉口。咱铅山县河口镇乃百货集散之地,被称为八省码头。子谦觉得如何?”
“确实相当繁华!”徐晋淡然道,这种级别的码头跟后世的港口相比简直就是渣,随便一个中等港口的日吞吐量恐怕就要超过这里一年的总和了,更别说大连港上海港这类的大型港口了。
自下马车以来,费如意的注意力大部分留在徐晋身上,自然留意到徐晋说话时流露出那一抹不以为意,不禁暗暗讶然。
费如意十分清楚,徐晋今年六月才刚满十五岁,比自己还小一岁,而且是出身寒微的乡下儒生,理应没见过什么世面才对,偏偏总是一副从容淡定,成竹在胸的老成模样,仿佛这世上就没有他未见过的。
当然,徐晋身上这样的气质正是吸引费如意的地方。用一句通俗流行的话来说,徐同学正是小鲜肉的脸蛋,兼之拥有大叔的气质的少女杀手。
费如意正微歪着头偷看徐晋,后者恰好转头望来,二人目光相接,费三姑娘顿时羞涩地望向别的地方,连雪白的耳垂都染上了一层粉霞。
徐晋不禁心神微恍,在场诸女中以费如意的年纪最长(丫环除外),偏偏穿着费小玉小一号的家丁服装,身形更显凹凸有致,歪戴着家丁帽,脸如敷粉,唇似施脂,俊俏到不像话,别有一番动人滋味。
一行人排队进了铅山县城,在街上闲逛起来。
徐晋等昨天虽然经过县城,不过买了礼物便离开,并没有逗留太久,更加没有仔细逛过。
因此,这时谢小婉和费家三位姑娘逛得兴致勃勃,吱吱喳喳的不知多开心。
于是乎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一帮油头粉脸的“家丁”在前面逛街“爆买”,而徐晋和费家兄弟反倒成了跟班。
当然,有眼色的商家一看就瞧出这些所谓的“家丁”都是女儿身,十有八九是哪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女扮男装跑出来逛街撒欢罢了,所以也不点破,只是客气地招呼,热情地推销自己的商品。
只是逛了半条街,一众“家丁”们手里便拿满了各种零食,吃得不亦乐乎,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
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最多的是卖茶叶茶具的,其次是卖纸张笔墨的。
费懋贤一边行一边介绍道:“天池茶、龙井茶、松萝茶、虎丘茶、阳羡茶、六安茶乃眼下最有名的。”
话话明朝之前,国人流行喝团茶,也就是茶饼。茶饼的制作工序繁复,喝起来也相当费时,要敲碎后磨成粉沫,然后用水煎服,连茶叶一起喝进肚子里,普通老百姓根本喝不起。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一纸诏令废造团茶,散茶才开始流行起来,喝茶的方式也由煎煮改成了冲泡,简单而便捷,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喝得起。
眼下是正德十三年,距离明太祖下令废造团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明朝散茶的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然,后世流行的品种,诸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大红袍等名茶都还没出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