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活篇: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 (1/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02 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有人统计过,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算下来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与我们一路相伴的厕所,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那时候上厕所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你别笑,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如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左传·成公十年》就记载过晋景公“如厕,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厕所时突发疾病才掉进粪坑死的。晋景公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估计也是唯一的。
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人排泄出来的粪便可以直接掉进猪圈给猪吃,这种厕所叫作“圂”(hùn)或“圂厕”。圂厕的好处有三个。首先,把厕所和猪圈两个污秽处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污染源,并将人畜粪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么利用?用来做肥料。在没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其次,将人粪作为猪的辅助食料,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另外,将厕所设在猪圈上方,结构立体,占地面积小,从而达到了节约空间的目的。这种圂厕至今还流行于陕南、四川等部分地区。但圂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其形状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至于为何以虎为器形,说法比较多。有的认为这是古人表示对老虎的厌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和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打猎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的出现远在李广之前。
虎子极大方便了古人如厕,这说明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愿意到屋外面上厕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这种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还有一个盘子形状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面。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怎么能把开国皇帝爷爷的名字用在如厕的器具上呢?于是,“虎子”就改名为“马子”。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形制也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城市居民喜爱,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居家必备之物。古人也讲究环保,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处倾倒的,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收。这种城市里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在唐宋时叫作“倾脚工”。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并将其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贩卖,获利颇丰。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以收粪为业,竟然成为富豪。《朝野佥载》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人还为了争夺收粪市场而进行诉讼。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从事粪便清运职业的人被称为“粪夫”。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运到郊外的“粪厂”,粪厂会将粪便晾晒成肥料卖给农民来获利。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是不一样的,其价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区吃得好,粪便质量高,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粪夫们经常为了争夺“高端市场”而发生争斗。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03 古人上厕所用什么
上一篇讲了古代的厕所什么样,这一篇继续聊重口味的话题,讲讲古人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屁。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据说罗马帝国时就已经有了公厕,公厕内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绵。古罗马人将海绵绑在棍子的一端,沾湿后用来擦屁股。擦完后,将棍子插入一个专门的水槽中浸泡海绵,水槽里盛有高浓度的盐水。盐水洗屁屁,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学。只是大家共用一块海绵,不知会不会有交叉传染疾病的危险。
我们再将视角转回国内。今天人们上完厕所都用纸巾擦屁股,可造纸术是汉代才改进并推广的。即使是汉朝以后,中原文明也比较爱惜纸,认为那是文化用品,有了纸后很长时间里也没舍得用来擦屁股。直到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们才开始普遍用纸擦屁股。可那时候的纸张想必没有今天的纸巾这般柔软,所以使用前得反复揉搓软化。说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金刚砂”牌手纸,老傅同志每次使用前,都得至少做10分钟的软化处理。元朝时也如此,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婆婆上厕所擦屁股之前,她都会用自己的脸试试卫生纸的柔软度,柔软度够了才给婆婆用。明清两朝也继续使用纸张来擦屁股。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上厕所之前就找丫环要了纸。
那元朝之前古人用什么擦屁屁呢?答案是“厕筹”,又叫“搅屎棍”。这是一种二十多厘米长的条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如厕后就用这个东西解决,具体使用方法,可能和“用木勺吃冰激凌”的操作差不多。中国人用厕筹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代。有学者考证,厕筹应该是东汉时随着佛教戒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后来又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也用厕筹,近年来还有出土文物。
厕筹出现之前,古人用啥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毕竟古人对这种事情也羞于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贫穷的农村,人们上厕所还有的用树叶、秸秆、卵石,甚至土块。对比一下,汉朝以前的人上厕所可能就用这些。估计那时候人们得痔疮的概率一定很高。
我们今天上厕所使用的卫生纸,出现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时间。其发明的过程还很戏剧化。据说在20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购进一大批纸,可由于运送过程的疏忽,纸面因潮湿而产生皱褶无法使用。老板史古脱脑洞大开,在卷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然后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作为如厕用纸。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因其柔软且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尔后又走向世界。
这种卫生纸不久也传到了中国,成为当时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这里还有个由卫生纸引发的小故事。1948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在与解放军作战失利后装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一个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朝阳群众”们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王耀武。堂堂国民党高级将领最终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卫生纸上,令人不得不感叹这无常的人生。
04 古代女子那几天怎么办
这一篇我们聊聊古人来“大姨妈”的时候用啥。这里的“大姨妈”指的是女性的月经,原谅我身为一名男老师,对“月经”一词不敢随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妈”一词代替。
古人将“大姨妈”称为“月事”,一个月来一次的事,无比自然而和谐的名字。由于生理知识的匮乏,古人对带来了“血光之灾”的“大姨妈”一直存在偏见。在原始社会,女子来“大姨妈”的时候,会被隔离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给部落带来晦气。明朝时,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警告男性同胞们,“大姨妈”会损伤阳气,告诫君子远离。
古人来“大姨妈”了,也会使用类似今天卫生巾的女性用品,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带,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上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月事布这种“黑科技”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
尽管每一家的月事带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用干净的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有的中部两侧加宽,类似今天卫生巾的防侧漏护翼。月事布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于将月事布系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有吸水、祛湿、杀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将里面的草木灰换掉,并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以备下次再用。讲究一点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时候还会在水里加些明矾,同样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贵族家庭用棉花或纸张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确切地说是吸血)效果不佳,还是草木灰更物美价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洁、存放月事布时极端隐秘小心,甚至结婚十几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为何物。对于经期,女性也常用隐晦的暗号来暗示丈夫,例如“面点朱砂”“戴戒指”等方法。唐代诗人王建还写过一首“大姨妈”题材的诗,描绘的对象是宫女:“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卫生巾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卫生巾广告最晚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据此可以推算卫生巾传入我国也应该在这前后。胡适创办的《知识》杂志当时还刊登过一篇名为《女子例假布之研讨》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购买使用西药房出售的“上等经布”。这种卫生巾包装成盒,一盒12只,用后可洗可弃,被胡适赞誉“实为经布中最好者”。卫生纸、卫生巾,都是在民国时期传入我国的,由此也可以窥见我国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的匮乏,卫生巾并没有在我国继续普及。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广大女性还是将卫生纸折叠成长条状代替卫生巾使用。卫生巾在我国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妈”的话题咱们就讲到这儿。万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赶上“大姨妈”来探访,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记得到时候谢谢王老师教会了你这么多本领!
05 古代的床长什么样子
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闲舒适,坐卧用具必不可少,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卧用具。
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台,类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
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卧、躺,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在古代是两种用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其实这是不对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区别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战国之际,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疮,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这种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随坐随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这种坐具就是榻,但“榻”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人能够躺在上面,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
综上所述,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从形制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从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榻是白天用来坐、卧、躺的;从摆放位置看,床一般放在卧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厅。
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席居制”。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形成了所谓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称为筵;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称为席。东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就讲:“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后来的“榻榻米”。
席居制的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后期,床榻越来越高,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虽然称作床,但体积很小,只能容坐一个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如果是传统的寝床,是陈放在卧室的,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边的明月的,因为古代的窗户没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故而叫作太师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床就是这种。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非常普遍。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罗汉床”,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的出镜。
在古代,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汉朝时,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独坐一榻更为尊贵。因此,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非常爱才。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人称“南州高士”,很有学问,陈藩与其交往密切。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挂起来。这就是今天“下榻”一词的来源。在而今的东北地区,如果家中来客人了,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因此在古代,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你同榻而坐,“请你上床”。
06 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16年我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8平方米。在王老师的老家东北,人少房多,很多家庭都能达到这个数字,但若是北京或上海,能达到这个数字的都是富裕家庭。那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呢?今天咱们就以唐朝为例,看看古人是否需要“蜗居”。
唐朝实行“均田制”,就是国家免费给民众分配土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按照唐朝法律规定,良民三口之家分给一亩地来建房,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亩。唐朝的一亩合今天的522平方米。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众,法定住宅面积也能达到500多平方米。但要注意,这只是纸面上的规定,实际情况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另外,这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是加上了院子面积的,房屋的建筑面积没有那么大。而且这一亩宅基地也主要针对农村居民,城里人多地少空间紧张,住宅肯定没有农村那么大。
那城里人的住宅有多大呢?根据敦煌文书(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书及判案集)的记载,当时二线城市敦煌有个叫马法律的平民,他家住宅有5间房,分别是中堂(也就是客厅)、东间房、小东房、西间房和厨房,建筑物的套内面积在82平方米左右。如果加上院子,总共在171平方米左右。
通过对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面积的研究,我们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结构的特点。首先,客厅一定要大,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这与文献记载中“唐朝人重视中堂”的观点也一致。其次,厨房也较大,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间,毕竟那时候要生火做饭,灶台之类的占地面积都很大。再次,唐朝的住宅都不见对厕所的记载,也许他们上厕所都在外面,或者用马桶。最后,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总面积应该在200平方米左右。
达官贵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比如白居易住在东都洛阳时是太子宾客,其住宅有房屋,有水池,还有一片竹林,水上还建有小桥,占地面积17亩,约合今天8800平方米,类似一个小公园了。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后来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史书记载他在长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个亲仁坊。坊是唐朝时的居民区,其规模类似于今天一个街道办事处的下辖范围。亲仁坊算是唐朝长安中等规模的一个坊,长度在1公里多一点,宽度500多米。四分之一亲仁坊的面积约合今天15万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清华园的面积。有的朋友可能会震惊,这么大的宅院,可怎么住啊?不必担心,郭子仪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郭家人见面时,如果互相不熟,可能都不知道对方住在哪儿。脑补一下郭家人平时交往的场景:家人之间都是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的,见了面一聊天才发现,都是一个太爷爷生的。“原来你是东院的啊?早点回你的院子,天就要黑了,路上小心!”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普通人永远都不会懂!
07 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
在历史剧里,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也要下跪。古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
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或人格卑微色彩,而只是一种普通的“坐姿”。先秦时,无论宫殿庭堂,还是官府民宅,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而坐。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并没有卑微色彩。
跪坐时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即变为跪姿。如果双手触地,则转化为拜姿。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这种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的一种礼仪,没有尊卑之分。这种坐姿汉朝依然保持,例如汉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议事的时候,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
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时不跪坐了,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然而,宋代的大臣对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仪式典礼上。平时大臣见皇帝也不跪拜,只是站立表示尊重,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则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元代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奏闻,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礼节没有改变,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大明会典》记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这样磕头才磕得响。
清朝时,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乾隆晚年时,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甚至有学者认为,马戛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的冲突。
跪拜礼的变迁,不仅仅是礼仪的流变,其背后的实质是时代精神的蜕变,是君主权力空前加强的外在表现。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而元朝之后,大臣的地位卑微到只是皇帝的奴才。至于普通百姓,连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蚁民。辛亥革命后,除了对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国人下跪的礼节都被废除了。然而在精神上,很多人还是跪着的。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饥寒交迫”。古代没有暖气,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时代,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周边用泥土夯实,用来烧火取暖,称为“火塘”。
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最早是宫廷里用的,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从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就暖和了。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宋文鉴》记载,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尤其是东北,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王老师生活在东北地区,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与火炕有关的故事:话说民国时期东北某地征兵,征兵负责人把村里的青年集合起来,围炕而坐,进行动员宣传。可青年们不愿当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态。负责人就吩咐他人一个劲地烧炕,炕上热得烫屁股,有人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就算同意参军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考证,但内容却体现了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关,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见的是火盆,就是在盆里烧炭火。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就有体现——为了薪炭,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
“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会担心,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房屋到处漏风,所以一氧化碳堆积浓度不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另外,火盆是开放式的,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有学者就猜测: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火盆形制比较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红楼梦》里就经常提到手炉。明清时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时,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现,名曰“汤婆子”。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09 古人夏天如何降温
聊完了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再聊聊古人夏天如何降温。古代夏天并不比我们今天凉快,《浮山县志》就记载过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气象学家分析,当时的天气至少达到了40℃以上。那在没有空调的古代,这么热的夏天,古人是如何降温的呢?
首先可以使用降温设备,比如人工风扇。这人工风扇并不是找两三个丫环给你用扇子扇风,那点儿风力太小了!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厅堂上方会安装拉拽式风扇,一大片扇叶差不多有门板那么大,由丫环拽根绳子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此外,还有手摇式的风扇,类似手摇鼓风机。据说古时候还有“空调风扇”。古人使用风扇的时候,还会把风扇放在水池后面,或者在风扇前摆两盆冰块,这样送出来的风就是凉的,这种风扇已经具备了空调的功能。还有的人会在风扇前摆很多盆鲜花,这样吹出来的风都是香的。有钱人就是会玩!另外,古代大宅院的客厅,都会有一种“空调”系统——空调井。在厅堂里挖一口深井,一直连通地下水,然后在地面留一个送风口,这样,井下凉风就会源源不断送进厅堂,达到降温效果。最豪华的当属降温亭——将水引到屋顶,制造人工瀑布,以达到降温效果。
除了降温设备,还有降温饮食。比如吃冷饮、冰镇水果或饮料。那古人用什么进行冰镇呢?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作“冰鉴”。其原理很简单:制作一个有夹层的容器,在夹层里放入冰块,然后在容器内放入食物或饮料进行冰镇,成为冷饮。宋代的冷饮已经平民化了,北宋都城开封就有种叫“冰团冷元子”的冷饮很是畅销,其做法类似今天鲜芋仙等甜品店中的芋圆。到了元朝,蒙古贵族喜欢在冷饮里加入奶制品,称为“奶冰”。据说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后就很喜欢吃这种冷饮,并将其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冰激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正宗的土耳其冰激凌可能来自中国。
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古代夏天的冰是从哪里弄来的?我听过多种说法,技术含量最高的说法是古人用硝石制冰:将硝石溶于水,大量吸热,便可将水冷冻成冰。但这个方法的制冰量太小了,而且非常费事,无法满足古代夏天巨大的冰块需求量。所以,王老师认为古人一般不会用这么麻烦的制冰方法。
其实古人取得冰块通常的方式不是制冰法,而是存冰法。很简单,等到冬天自然结冰时将冰块储存到地窖里,然后等到夏天时取出使用。这种简单的存冰方法,从先秦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储存的冰块都取自城市里的天然河湖,比如北京的北海、积水潭、太平湖,还有济南的大明湖,都是过去重要的取冰处。寒冬时节,湖面结冰,待到冰面上能走人了,就开始进行切冰作业,把冰切成一米见方的冰块,运送到地窖里保存。保存时还要在上面盖上厚厚的稻草保温,这样就能挺到夏天而不融化。古代大城市内都建有很多的冰窖。清朝时,北京城内的官方冰窖就有4处18座,由工部统一管理,存冰量在20万块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就因清朝时这里设置的冰窖而得名,类似的还有西安的冰窖巷。
北方城市可以在冬天时存冰,那南方城市冬天也不结冰啊,怎么办呢?答案是进口!而且进口的是正宗的美国货!19世纪上半叶,欧美商人就将北美的冰块用商船贩卖至中国广东,非常畅销。有人可能会疑惑,从北美到中国,要穿越赤道,那冰不融化吗?因为这种出口的冰块体积特别大,运输时放在船舱底部避免阳光照射,还会在上面盖上锯末等物,阻挡空气流通,所以融化速度非常缓慢。等运到中国时,除去损耗,还会剩很多。有人还会疑惑:跨越半个地球贩卖冰块,能赚钱吗?的确不怎么赚钱,但没办法,欧美需要进口中国的货物,而自给自足的中国却不怎么进口欧美货物。你运别的东西到中国也卖不出去,卖冰块总比空跑一趟强。而且远洋航行需要重物压舱,用冰块压舱总比用石头好。没办法,与清朝做买卖就得这样!
10 古人夏天如何驱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种,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动物血为食。被蚊子叮咬后,不光皮肤发痒,甚至还会传播疟疾等传染类疾病。所以,每当夏天来临,防蚊都是生活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蚊子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一亿多年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祖先茁壮成长。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天运篇》里就有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表达了对蚊子的痛恨。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
烟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驱蚊办法。蚊子怕烟熏,还惧怕一些特殊的味道。古人发现蚊子的这一习性后,就用烟熏驱蚊。古人发现,燃烧艾草、蒿草的驱蚊效果不错,而且烟雾不多,味道不呛人。于是,艾草、蒿草就成为古人驱蚊的常用材料,还被制作成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火绳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被使用。秋天,人们将结过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编辫子一样将其编成绳状,然后挂在房梁上晒干,避免受潮。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绳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晚上睡觉将其在屋内点燃,驱蚊效果是极好的!火绳的功能类似初级版的蚊香。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经在火绳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蚊香。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蚊香”里有雄黄的成分。雄黄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广的杀虫剂。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时节采集材料制作蚊香,这很有可能与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习俗有关。
蚊香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进一步提高。晚清时... -->>
02 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有人统计过,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算下来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与我们一路相伴的厕所,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那时候上厕所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你别笑,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如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左传·成公十年》就记载过晋景公“如厕,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厕所时突发疾病才掉进粪坑死的。晋景公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估计也是唯一的。
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人排泄出来的粪便可以直接掉进猪圈给猪吃,这种厕所叫作“圂”(hùn)或“圂厕”。圂厕的好处有三个。首先,把厕所和猪圈两个污秽处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污染源,并将人畜粪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么利用?用来做肥料。在没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其次,将人粪作为猪的辅助食料,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另外,将厕所设在猪圈上方,结构立体,占地面积小,从而达到了节约空间的目的。这种圂厕至今还流行于陕南、四川等部分地区。但圂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其形状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至于为何以虎为器形,说法比较多。有的认为这是古人表示对老虎的厌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和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打猎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的出现远在李广之前。
虎子极大方便了古人如厕,这说明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愿意到屋外面上厕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这种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还有一个盘子形状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面。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怎么能把开国皇帝爷爷的名字用在如厕的器具上呢?于是,“虎子”就改名为“马子”。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形制也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城市居民喜爱,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居家必备之物。古人也讲究环保,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处倾倒的,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收。这种城市里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在唐宋时叫作“倾脚工”。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并将其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贩卖,获利颇丰。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以收粪为业,竟然成为富豪。《朝野佥载》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人还为了争夺收粪市场而进行诉讼。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从事粪便清运职业的人被称为“粪夫”。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运到郊外的“粪厂”,粪厂会将粪便晾晒成肥料卖给农民来获利。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是不一样的,其价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区吃得好,粪便质量高,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粪夫们经常为了争夺“高端市场”而发生争斗。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03 古人上厕所用什么
上一篇讲了古代的厕所什么样,这一篇继续聊重口味的话题,讲讲古人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屁。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据说罗马帝国时就已经有了公厕,公厕内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绵。古罗马人将海绵绑在棍子的一端,沾湿后用来擦屁股。擦完后,将棍子插入一个专门的水槽中浸泡海绵,水槽里盛有高浓度的盐水。盐水洗屁屁,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学。只是大家共用一块海绵,不知会不会有交叉传染疾病的危险。
我们再将视角转回国内。今天人们上完厕所都用纸巾擦屁股,可造纸术是汉代才改进并推广的。即使是汉朝以后,中原文明也比较爱惜纸,认为那是文化用品,有了纸后很长时间里也没舍得用来擦屁股。直到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们才开始普遍用纸擦屁股。可那时候的纸张想必没有今天的纸巾这般柔软,所以使用前得反复揉搓软化。说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金刚砂”牌手纸,老傅同志每次使用前,都得至少做10分钟的软化处理。元朝时也如此,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婆婆上厕所擦屁股之前,她都会用自己的脸试试卫生纸的柔软度,柔软度够了才给婆婆用。明清两朝也继续使用纸张来擦屁股。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上厕所之前就找丫环要了纸。
那元朝之前古人用什么擦屁屁呢?答案是“厕筹”,又叫“搅屎棍”。这是一种二十多厘米长的条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如厕后就用这个东西解决,具体使用方法,可能和“用木勺吃冰激凌”的操作差不多。中国人用厕筹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代。有学者考证,厕筹应该是东汉时随着佛教戒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后来又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也用厕筹,近年来还有出土文物。
厕筹出现之前,古人用啥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毕竟古人对这种事情也羞于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贫穷的农村,人们上厕所还有的用树叶、秸秆、卵石,甚至土块。对比一下,汉朝以前的人上厕所可能就用这些。估计那时候人们得痔疮的概率一定很高。
我们今天上厕所使用的卫生纸,出现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时间。其发明的过程还很戏剧化。据说在20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购进一大批纸,可由于运送过程的疏忽,纸面因潮湿而产生皱褶无法使用。老板史古脱脑洞大开,在卷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然后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作为如厕用纸。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因其柔软且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尔后又走向世界。
这种卫生纸不久也传到了中国,成为当时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这里还有个由卫生纸引发的小故事。1948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在与解放军作战失利后装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一个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朝阳群众”们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王耀武。堂堂国民党高级将领最终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卫生纸上,令人不得不感叹这无常的人生。
04 古代女子那几天怎么办
这一篇我们聊聊古人来“大姨妈”的时候用啥。这里的“大姨妈”指的是女性的月经,原谅我身为一名男老师,对“月经”一词不敢随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妈”一词代替。
古人将“大姨妈”称为“月事”,一个月来一次的事,无比自然而和谐的名字。由于生理知识的匮乏,古人对带来了“血光之灾”的“大姨妈”一直存在偏见。在原始社会,女子来“大姨妈”的时候,会被隔离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给部落带来晦气。明朝时,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警告男性同胞们,“大姨妈”会损伤阳气,告诫君子远离。
古人来“大姨妈”了,也会使用类似今天卫生巾的女性用品,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带,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上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月事布这种“黑科技”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
尽管每一家的月事带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用干净的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有的中部两侧加宽,类似今天卫生巾的防侧漏护翼。月事布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于将月事布系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有吸水、祛湿、杀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将里面的草木灰换掉,并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以备下次再用。讲究一点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时候还会在水里加些明矾,同样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贵族家庭用棉花或纸张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确切地说是吸血)效果不佳,还是草木灰更物美价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洁、存放月事布时极端隐秘小心,甚至结婚十几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为何物。对于经期,女性也常用隐晦的暗号来暗示丈夫,例如“面点朱砂”“戴戒指”等方法。唐代诗人王建还写过一首“大姨妈”题材的诗,描绘的对象是宫女:“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卫生巾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卫生巾广告最晚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据此可以推算卫生巾传入我国也应该在这前后。胡适创办的《知识》杂志当时还刊登过一篇名为《女子例假布之研讨》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购买使用西药房出售的“上等经布”。这种卫生巾包装成盒,一盒12只,用后可洗可弃,被胡适赞誉“实为经布中最好者”。卫生纸、卫生巾,都是在民国时期传入我国的,由此也可以窥见我国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的匮乏,卫生巾并没有在我国继续普及。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广大女性还是将卫生纸折叠成长条状代替卫生巾使用。卫生巾在我国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妈”的话题咱们就讲到这儿。万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赶上“大姨妈”来探访,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记得到时候谢谢王老师教会了你这么多本领!
05 古代的床长什么样子
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闲舒适,坐卧用具必不可少,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卧用具。
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台,类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
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卧、躺,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在古代是两种用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其实这是不对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区别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战国之际,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疮,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这种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随坐随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这种坐具就是榻,但“榻”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人能够躺在上面,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
综上所述,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从形制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从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榻是白天用来坐、卧、躺的;从摆放位置看,床一般放在卧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厅。
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席居制”。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形成了所谓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称为筵;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称为席。东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就讲:“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后来的“榻榻米”。
席居制的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后期,床榻越来越高,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虽然称作床,但体积很小,只能容坐一个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如果是传统的寝床,是陈放在卧室的,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边的明月的,因为古代的窗户没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故而叫作太师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床就是这种。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非常普遍。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罗汉床”,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的出镜。
在古代,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汉朝时,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独坐一榻更为尊贵。因此,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非常爱才。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人称“南州高士”,很有学问,陈藩与其交往密切。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挂起来。这就是今天“下榻”一词的来源。在而今的东北地区,如果家中来客人了,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因此在古代,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你同榻而坐,“请你上床”。
06 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16年我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8平方米。在王老师的老家东北,人少房多,很多家庭都能达到这个数字,但若是北京或上海,能达到这个数字的都是富裕家庭。那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呢?今天咱们就以唐朝为例,看看古人是否需要“蜗居”。
唐朝实行“均田制”,就是国家免费给民众分配土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按照唐朝法律规定,良民三口之家分给一亩地来建房,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亩。唐朝的一亩合今天的522平方米。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众,法定住宅面积也能达到500多平方米。但要注意,这只是纸面上的规定,实际情况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另外,这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是加上了院子面积的,房屋的建筑面积没有那么大。而且这一亩宅基地也主要针对农村居民,城里人多地少空间紧张,住宅肯定没有农村那么大。
那城里人的住宅有多大呢?根据敦煌文书(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书及判案集)的记载,当时二线城市敦煌有个叫马法律的平民,他家住宅有5间房,分别是中堂(也就是客厅)、东间房、小东房、西间房和厨房,建筑物的套内面积在82平方米左右。如果加上院子,总共在171平方米左右。
通过对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面积的研究,我们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结构的特点。首先,客厅一定要大,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这与文献记载中“唐朝人重视中堂”的观点也一致。其次,厨房也较大,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间,毕竟那时候要生火做饭,灶台之类的占地面积都很大。再次,唐朝的住宅都不见对厕所的记载,也许他们上厕所都在外面,或者用马桶。最后,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总面积应该在200平方米左右。
达官贵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比如白居易住在东都洛阳时是太子宾客,其住宅有房屋,有水池,还有一片竹林,水上还建有小桥,占地面积17亩,约合今天8800平方米,类似一个小公园了。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后来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史书记载他在长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个亲仁坊。坊是唐朝时的居民区,其规模类似于今天一个街道办事处的下辖范围。亲仁坊算是唐朝长安中等规模的一个坊,长度在1公里多一点,宽度500多米。四分之一亲仁坊的面积约合今天15万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清华园的面积。有的朋友可能会震惊,这么大的宅院,可怎么住啊?不必担心,郭子仪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郭家人见面时,如果互相不熟,可能都不知道对方住在哪儿。脑补一下郭家人平时交往的场景:家人之间都是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的,见了面一聊天才发现,都是一个太爷爷生的。“原来你是东院的啊?早点回你的院子,天就要黑了,路上小心!”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普通人永远都不会懂!
07 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
在历史剧里,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也要下跪。古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
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或人格卑微色彩,而只是一种普通的“坐姿”。先秦时,无论宫殿庭堂,还是官府民宅,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而坐。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并没有卑微色彩。
跪坐时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即变为跪姿。如果双手触地,则转化为拜姿。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这种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的一种礼仪,没有尊卑之分。这种坐姿汉朝依然保持,例如汉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议事的时候,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
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时不跪坐了,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然而,宋代的大臣对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仪式典礼上。平时大臣见皇帝也不跪拜,只是站立表示尊重,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则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元代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奏闻,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礼节没有改变,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大明会典》记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这样磕头才磕得响。
清朝时,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乾隆晚年时,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甚至有学者认为,马戛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的冲突。
跪拜礼的变迁,不仅仅是礼仪的流变,其背后的实质是时代精神的蜕变,是君主权力空前加强的外在表现。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而元朝之后,大臣的地位卑微到只是皇帝的奴才。至于普通百姓,连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蚁民。辛亥革命后,除了对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国人下跪的礼节都被废除了。然而在精神上,很多人还是跪着的。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饥寒交迫”。古代没有暖气,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时代,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周边用泥土夯实,用来烧火取暖,称为“火塘”。
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最早是宫廷里用的,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从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就暖和了。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宋文鉴》记载,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尤其是东北,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王老师生活在东北地区,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与火炕有关的故事:话说民国时期东北某地征兵,征兵负责人把村里的青年集合起来,围炕而坐,进行动员宣传。可青年们不愿当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态。负责人就吩咐他人一个劲地烧炕,炕上热得烫屁股,有人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就算同意参军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考证,但内容却体现了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关,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见的是火盆,就是在盆里烧炭火。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就有体现——为了薪炭,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
“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会担心,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房屋到处漏风,所以一氧化碳堆积浓度不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另外,火盆是开放式的,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有学者就猜测: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火盆形制比较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红楼梦》里就经常提到手炉。明清时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时,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现,名曰“汤婆子”。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09 古人夏天如何降温
聊完了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再聊聊古人夏天如何降温。古代夏天并不比我们今天凉快,《浮山县志》就记载过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气象学家分析,当时的天气至少达到了40℃以上。那在没有空调的古代,这么热的夏天,古人是如何降温的呢?
首先可以使用降温设备,比如人工风扇。这人工风扇并不是找两三个丫环给你用扇子扇风,那点儿风力太小了!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厅堂上方会安装拉拽式风扇,一大片扇叶差不多有门板那么大,由丫环拽根绳子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此外,还有手摇式的风扇,类似手摇鼓风机。据说古时候还有“空调风扇”。古人使用风扇的时候,还会把风扇放在水池后面,或者在风扇前摆两盆冰块,这样送出来的风就是凉的,这种风扇已经具备了空调的功能。还有的人会在风扇前摆很多盆鲜花,这样吹出来的风都是香的。有钱人就是会玩!另外,古代大宅院的客厅,都会有一种“空调”系统——空调井。在厅堂里挖一口深井,一直连通地下水,然后在地面留一个送风口,这样,井下凉风就会源源不断送进厅堂,达到降温效果。最豪华的当属降温亭——将水引到屋顶,制造人工瀑布,以达到降温效果。
除了降温设备,还有降温饮食。比如吃冷饮、冰镇水果或饮料。那古人用什么进行冰镇呢?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作“冰鉴”。其原理很简单:制作一个有夹层的容器,在夹层里放入冰块,然后在容器内放入食物或饮料进行冰镇,成为冷饮。宋代的冷饮已经平民化了,北宋都城开封就有种叫“冰团冷元子”的冷饮很是畅销,其做法类似今天鲜芋仙等甜品店中的芋圆。到了元朝,蒙古贵族喜欢在冷饮里加入奶制品,称为“奶冰”。据说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后就很喜欢吃这种冷饮,并将其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冰激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正宗的土耳其冰激凌可能来自中国。
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古代夏天的冰是从哪里弄来的?我听过多种说法,技术含量最高的说法是古人用硝石制冰:将硝石溶于水,大量吸热,便可将水冷冻成冰。但这个方法的制冰量太小了,而且非常费事,无法满足古代夏天巨大的冰块需求量。所以,王老师认为古人一般不会用这么麻烦的制冰方法。
其实古人取得冰块通常的方式不是制冰法,而是存冰法。很简单,等到冬天自然结冰时将冰块储存到地窖里,然后等到夏天时取出使用。这种简单的存冰方法,从先秦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储存的冰块都取自城市里的天然河湖,比如北京的北海、积水潭、太平湖,还有济南的大明湖,都是过去重要的取冰处。寒冬时节,湖面结冰,待到冰面上能走人了,就开始进行切冰作业,把冰切成一米见方的冰块,运送到地窖里保存。保存时还要在上面盖上厚厚的稻草保温,这样就能挺到夏天而不融化。古代大城市内都建有很多的冰窖。清朝时,北京城内的官方冰窖就有4处18座,由工部统一管理,存冰量在20万块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就因清朝时这里设置的冰窖而得名,类似的还有西安的冰窖巷。
北方城市可以在冬天时存冰,那南方城市冬天也不结冰啊,怎么办呢?答案是进口!而且进口的是正宗的美国货!19世纪上半叶,欧美商人就将北美的冰块用商船贩卖至中国广东,非常畅销。有人可能会疑惑,从北美到中国,要穿越赤道,那冰不融化吗?因为这种出口的冰块体积特别大,运输时放在船舱底部避免阳光照射,还会在上面盖上锯末等物,阻挡空气流通,所以融化速度非常缓慢。等运到中国时,除去损耗,还会剩很多。有人还会疑惑:跨越半个地球贩卖冰块,能赚钱吗?的确不怎么赚钱,但没办法,欧美需要进口中国的货物,而自给自足的中国却不怎么进口欧美货物。你运别的东西到中国也卖不出去,卖冰块总比空跑一趟强。而且远洋航行需要重物压舱,用冰块压舱总比用石头好。没办法,与清朝做买卖就得这样!
10 古人夏天如何驱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种,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动物血为食。被蚊子叮咬后,不光皮肤发痒,甚至还会传播疟疾等传染类疾病。所以,每当夏天来临,防蚊都是生活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蚊子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一亿多年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祖先茁壮成长。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天运篇》里就有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表达了对蚊子的痛恨。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
烟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驱蚊办法。蚊子怕烟熏,还惧怕一些特殊的味道。古人发现蚊子的这一习性后,就用烟熏驱蚊。古人发现,燃烧艾草、蒿草的驱蚊效果不错,而且烟雾不多,味道不呛人。于是,艾草、蒿草就成为古人驱蚊的常用材料,还被制作成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火绳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被使用。秋天,人们将结过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编辫子一样将其编成绳状,然后挂在房梁上晒干,避免受潮。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绳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晚上睡觉将其在屋内点燃,驱蚊效果是极好的!火绳的功能类似初级版的蚊香。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经在火绳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蚊香。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蚊香”里有雄黄的成分。雄黄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广的杀虫剂。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时节采集材料制作蚊香,这很有可能与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习俗有关。
蚊香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进一步提高。晚清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