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明郑之我是郑克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写下李镜姬的名字这可是谢紫菱等一干妾侍百求不得的东西如此一来,从形势上确立了李氏是郑家新媳妇的地位。
第三天,郑克臧先领着李镜姬接受百官朝贺接着又宴请朝鲜送亲使团,至此整个流程走完,朝鲜方面顺利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将在随后一两天里离开东宁返回朝鲜复命??????
登上自己来时的小船,离开了台江内海,有着漂亮胡子的送亲使一改多日的笑容,严肃的询问着同来的副使及属员:“诸位,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但回去后如何向各位老大人报告东宁的国力,还请诸位现在就做一个总结。”
“大人,我以为东宁的军力强大,可以在南方对清人形成威胁。”一名属员抢先开口道,边上自然有人把他的话记录下来。“其他的不说,沿途我们看到这么多泰西式样的大船,足可见东宁水师实力的强大。”
“我不同意朴大人的意见,”另一位属员反驳道。“水师强大就一定能威胁清人吗?不见得吧。”这名属员摇头晃脑着。“这一来,水师不能上陆,否则东宁就不会拿清人三省封界无可奈何了。这二来,东宁地狭人少又穷兵黩武,大片耕地只能用昆仑奴来耕作,这样的国力又能在占据整个中华的清人面前坚持多久呢?”
若说第一个观点只是就事论事,那第二个可就是极其严厉的指责了,要知道,朝鲜学着大明崇儒,而儒家最主张与民修养,反对穷兵黩武的政策,因此上升到这个高度,甚至可以说是质疑郑、朝联姻一事了。
“穷兵黩武?东宁穷兵黩武跟朝鲜有什么关系。”秉承朝鲜国内党争不断的政治传统,小小一个送亲使团内也四分五裂的各持己见。“只要郑氏能把清人的注意力牵制在南面,我就支持郑主穷兵黩武了。”
“不要自家人意气了。”看到之前说话的第二人想出来反驳,副使忙出面阻止,不过最好的阻止办法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先说自己的印象,所以副使只是一点之后便自顾自的叙述起来。“就本官所见,东宁百业萧条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澎湖一线往来的夷船却也说明东宁商路活跃,或可以由此推断,东宁对内涸泽而渔,对外全力发展与夷人的贸易,想必钱还是有一些的,有了钱自然能养军,有了数万大军自然能在清人的攻势下坚持一段时日,甚至为清人造成一些麻烦,只要清人有麻烦了,朝鲜自然能少受到一些压力。”
“你们注意到没有,东宁的武官都格外的年轻。”正使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来。“据说打惯仗的老臣子不是在施琅攻台时阵亡了,就是投降了,至于没死的,也被弃而不用,譬如那位赫赫有名的武平伯刘国轩大人。”一众随员都若有所思着,就听正使继续说到。“还有郑氏跟明廷的关系,我们来时都已经知道了郑氏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野心,如今看起来似乎更加严重,明室连一个忠心耿耿的臣下都没有,完全已经是傀儡了。”
“这倒跟日本的幕府,高丽时的武人政权并不相同,似乎是安南北河郑主与广南阮主的格局。”副使附和着,但随即话锋一转。“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名属员眼睛一亮,嘴一快便嚷了出来:“大奸之徒、上下离心?”
“你说错了!”正使摇摇头,否定了对方过于轻巧的判断。“本官以为这说明了郑军未来几十年的将领都已经预备妥当,而且若不是明室这块招牌还有用,郑家就早就抛开了。”正使下意识的摸了摸胡子。“听说郑氏夺了琼州,正源源不断的往东宁输运人口,可人呢?我们怎么一个都没有看见?”正使越说脸上的阴云便越凝重。“这是不是在证明,郑氏正在不断开发全岛。”如此一来之前所谓百业凋零、人口稀少的推断全部要被否定。“如此才能说得通,咱们为什么见不到人了。”
副使仔细品味了正使的用词,眼睛猛地张得大大的:“大人说了这么多,是想说,东宁正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回中国?这不可能吧?大人一定是弄错了。”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正使摆了摆手。“你不要跟我争什么,我也不想跟你争谁对谁错,须知道我们只是把各自打探到的东西汇报给朝中大人,至于大人们怎么判断是大人们的事。”
副使想了想莞尔一笑:“大人说得有道理,你们,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
上写下李镜姬的名字这可是谢紫菱等一干妾侍百求不得的东西如此一来,从形势上确立了李氏是郑家新媳妇的地位。
第三天,郑克臧先领着李镜姬接受百官朝贺接着又宴请朝鲜送亲使团,至此整个流程走完,朝鲜方面顺利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将在随后一两天里离开东宁返回朝鲜复命??????
登上自己来时的小船,离开了台江内海,有着漂亮胡子的送亲使一改多日的笑容,严肃的询问着同来的副使及属员:“诸位,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但回去后如何向各位老大人报告东宁的国力,还请诸位现在就做一个总结。”
“大人,我以为东宁的军力强大,可以在南方对清人形成威胁。”一名属员抢先开口道,边上自然有人把他的话记录下来。“其他的不说,沿途我们看到这么多泰西式样的大船,足可见东宁水师实力的强大。”
“我不同意朴大人的意见,”另一位属员反驳道。“水师强大就一定能威胁清人吗?不见得吧。”这名属员摇头晃脑着。“这一来,水师不能上陆,否则东宁就不会拿清人三省封界无可奈何了。这二来,东宁地狭人少又穷兵黩武,大片耕地只能用昆仑奴来耕作,这样的国力又能在占据整个中华的清人面前坚持多久呢?”
若说第一个观点只是就事论事,那第二个可就是极其严厉的指责了,要知道,朝鲜学着大明崇儒,而儒家最主张与民修养,反对穷兵黩武的政策,因此上升到这个高度,甚至可以说是质疑郑、朝联姻一事了。
“穷兵黩武?东宁穷兵黩武跟朝鲜有什么关系。”秉承朝鲜国内党争不断的政治传统,小小一个送亲使团内也四分五裂的各持己见。“只要郑氏能把清人的注意力牵制在南面,我就支持郑主穷兵黩武了。”
“不要自家人意气了。”看到之前说话的第二人想出来反驳,副使忙出面阻止,不过最好的阻止办法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先说自己的印象,所以副使只是一点之后便自顾自的叙述起来。“就本官所见,东宁百业萧条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澎湖一线往来的夷船却也说明东宁商路活跃,或可以由此推断,东宁对内涸泽而渔,对外全力发展与夷人的贸易,想必钱还是有一些的,有了钱自然能养军,有了数万大军自然能在清人的攻势下坚持一段时日,甚至为清人造成一些麻烦,只要清人有麻烦了,朝鲜自然能少受到一些压力。”
“你们注意到没有,东宁的武官都格外的年轻。”正使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来。“据说打惯仗的老臣子不是在施琅攻台时阵亡了,就是投降了,至于没死的,也被弃而不用,譬如那位赫赫有名的武平伯刘国轩大人。”一众随员都若有所思着,就听正使继续说到。“还有郑氏跟明廷的关系,我们来时都已经知道了郑氏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野心,如今看起来似乎更加严重,明室连一个忠心耿耿的臣下都没有,完全已经是傀儡了。”
“这倒跟日本的幕府,高丽时的武人政权并不相同,似乎是安南北河郑主与广南阮主的格局。”副使附和着,但随即话锋一转。“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名属员眼睛一亮,嘴一快便嚷了出来:“大奸之徒、上下离心?”
“你说错了!”正使摇摇头,否定了对方过于轻巧的判断。“本官以为这说明了郑军未来几十年的将领都已经预备妥当,而且若不是明室这块招牌还有用,郑家就早就抛开了。”正使下意识的摸了摸胡子。“听说郑氏夺了琼州,正源源不断的往东宁输运人口,可人呢?我们怎么一个都没有看见?”正使越说脸上的阴云便越凝重。“这是不是在证明,郑氏正在不断开发全岛。”如此一来之前所谓百业凋零、人口稀少的推断全部要被否定。“如此才能说得通,咱们为什么见不到人了。”
副使仔细品味了正使的用词,眼睛猛地张得大大的:“大人说了这么多,是想说,东宁正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回中国?这不可能吧?大人一定是弄错了。”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正使摆了摆手。“你不要跟我争什么,我也不想跟你争谁对谁错,须知道我们只是把各自打探到的东西汇报给朝中大人,至于大人们怎么判断是大人们的事。”
副使想了想莞尔一笑:“大人说得有道理,你们,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