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我在1982有个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同志们的行动力都很强。
王向红当天傍晚就大喇叭广播全生产队的劳动力都要上夜校的事,祝真学则在下午把学习计划和前期课程给准备了出来。
他是在五六十年代负责的扫盲工作,所以工作方式中充满五六十年代的风格:
首先制定一个扫除文盲的教育方针,叫做一扫二堵三提高。
一扫是重点。
要基本扫除 15岁到55岁的文盲,使少年、青年、壮年这个工作主力群体先摆脱文盲身份。
二堵是补充。
15以下的儿童和少年要上学,不能再产生文盲,只要这个源头问题解决了,那以后扫盲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三提高是提升。
已经脱盲的社员要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知识水平,因为很多人脱盲只是从文盲变成了半文盲,这也是不够的。
其次他在以前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基础上进行了变动,制定出了《天涯岛王家生产队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新)》,然后由打印机进行复印并装订成册,下发到每一户人家里。
这是要运用宣传工具的方式来提高社员们对于这次扫盲工作的重视,以形成人人学文化的好局面。
再次他还发展出了扫盲工作双线责任制:
一条线是各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党员和社员代表要跟大队委签订责任书,他们有协助夜校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实际督促的责任。
扫盲工作是每天都要学习,所以他们要每天给所辖社员进行考核验收,这有奖惩措施。
另一条线是家里孩子们的小先生要负起责任,他们将在下午的活动课上学习简易扫盲课程,回家后要利用一些零散时间,对家长们进行文化传授。
当然,从这些来看,好像工作都是干部、社员代表和学生们干了,教师们没什么事干。
其实不然。
教师要在夜校教学,而且使用的教学方法跟教小学生的是不一样的,拿语文识字来说,祝真学要用速成识字法来给他们进行教学。
这是解放军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所创造的识字方法,很厉害,军队为他授予了特等功!
当天晚上夜校就变得空前热闹。
原本只有一个教室用作上课,现在五个教室全用上,教室里头人满为患,挤满了家长。
学生们感觉新奇,也不回去写作业了,都在门口窗口扒拉着往里看。
期间夹杂着说话声、笑声和哭声。
之所以有哭声是因为有学生戏弄爹娘然后挨打了!
其他大人津津有味的看热闹。
反正挨打的不是自家孩子。
他们甚至希望能打的更痛快一点……
然而好日子仅限于今晚。
明天开始,小先生们开课了。
父母学习老不好,多半是不认真,臭骂他们一顿就对了!
有些孩子是拿着教鞭回家的。
从小受到的屈辱,复仇就在这一天!
王忆白天帮助教师们完善夜校授课的教案,他从22年打印了史丰收速算法,带过来交给教师们传授给学生。
这个速算法是由速算大师史丰收经过10年钻研发明的快速计算法,直接凭大脑进行运算,能快速心算、快速脑算。
他总结有26句口诀,对照口诀然后展开计算,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可以加快计算速度,能瞬间运算出正确结果。
这一套计算法可不是伪科学,它真的很厉害,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为“史丰收速算法“,后来编入了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课本中。
使用史丰收速算法的优势是不用计算工具、不列计算程序,学习的娴熟之后看见算式能直接报出正确答案。
当然社员们文化水平很低,他们学习了这个速算法只能用来运算简单的算数。
当然这已经足够了,王忆和老师们对他们的期望就是能认字会写字、能识数、会算数。
而小学生们学习了这个速算法那以后结果就不一样了,他们以后知识水平增长,可以将之运用在多位数据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三角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上,
而且最妙的一点是:
79年的时候史丰收同志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已经撰写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快速计算法》,同年中央电视台还特邀他举办了《快速计算法》的电视讲座。
如此一来王忆虽然带来了速算法的口诀和具体运行套路、学习方式,但是并不算去掠夺别人的心血结晶。
夜校的学习走上正轨,月中的礼拜六,82-83学年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开始了。
金兰小学、多宝小学的在籍学生纷纷乘船来到天涯岛进行考试,岛上一下子热闹起来。
最热闹的是门市部。
这年头家庭生活水平比较差,家家户户没有余粮更没有余钱,所以学生平日里是没有零花钱的。
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因为要去公社,所以家长们会慷慨大方一会,怎么着也给学生一毛两毛的当零花钱。
学生们穿戴一新跟走亲戚一样,来到天涯岛后便三五成群的冲着门市部就去了:
“我要买大白兔奶糖吃,这个又香又甜最好吃了……”
“我买辣皮,给我买两张辣皮,我跟我爹来看电视的时候吃过,最好吃……”
“二毛、卫国咱们凑一起买一斤爆米花吧,我算过了,分开买不合适,它一袋一两卖一毛钱,一斤却卖八毛钱,咱们买一斤分一分,比零散着买能分到的更多……”
王忆在彩钢瓦车间里忙活着打印试卷。
这事很坑爹。
县里教育系统担心他们学校监守自盗,今天早上才把试卷给送过来,临时进行印刷。
李岩京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钻进来,喊道:“校长校长,我来找你报道了!”
他下学期就要正式调入天涯小学来当教师,不过他早就等不及了。
今天期末考试,勉强可以说他在多宝小学的教师生涯已经结束了,所以算是天涯小学的人了。
王忆挺喜欢这个赤诚的小青年,招呼说:“好,我接受你的报道,现在给你安排一份工作,跟我一起印试卷。”
李岩京嗅到了油墨的香味,撸起袖子擦擦手上来开始忙活着搭开试卷。
现在印刷机所印刷出来的试卷带着新鲜油墨的痕迹,不能直接摞在一起,要分散开先晾干,所以打印试卷需要的人手还不少,教师们都在忙活。
李岩京一边忙一边问:“王老师,这还有一个钟头就要考试了,怎么试卷才开始印刷?”
王忆说道:“因为试卷是早上才送到的,县里怕我们监守自盗,所以不能提前给我们送来试卷。”
李岩京说道:“那县里的领导太没有危机意识了,印刷机很容易出问题的,要是试卷印刷过程中,机器出问题了怎么办?”
县里来的干部弹掉烟灰轻描淡写的说:“没事,那就把考题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们对着黑板来做题好了。”
这种事在六七十年代的很常见的,当时纸张都用来印刷宣传材料和领袖选集之类的书籍了,以至于都没有额外的纸张去印刷课本和考卷。
还好,印刷机挺结实耐用的,第一堂考试所需的语文试卷先印刷了出来。
第一堂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监考教师们抱起清点好的试卷进入所属教室开始监考。
王忆是校长,不用监考,他和县里来的领导一起负责考试秩序。
学生们横跨桌子两头。
每个教室里都有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每一张课桌都是这边坐一个低年级学生那边坐一个高年级学生,之间用一张折叠的报纸挡住,以避免作弊。
监考老师点了试卷分发给前排学生,一人一张卷子往后传,拿到卷子的就开始写名字、写考号。
主考老师照例朗诵考试纪律,威慑学生们不敢作弊。
王忆和领导们挨个教室进去看。
学生们都在安心答题。
能看出天涯小学的学生知识水平更高,他们拿到试卷就开始奋笔疾书,写的非常起劲。
外队小学的学生拿到试卷后咬起了铅笔头。
试题让他们感到茫然。
其中一年级的考试最有意思,监考教师最多,但不是为了监视他们是否会作弊,而是在教学生们怎么参加考试……
他们都是初哥。
在五个监考教室里走过,王忆和领导们对于纪律很满意。
一个叫于千秋的干事问道:“王校长,听说你们学校准备大兴土木、重建学校?”
王忆说道:“对,这不是砖头水泥砂石和一些钢筋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建筑队入场了。”
“也要给水产技校建学校?”另一个干事问道。
王忆说道:“是赞助水产技校学校主体所用的砖头,不是完全帮水产技校建起学校来。”
于千秋欣慰的说道:“这也够了,可以帮县里减轻不小的负担呢。”
“如果你们等着建筑施工队上岛就能建学校了,那等到考试结束,县里就能帮你们联系施工队过来施工。”
王忆听到这消息大感兴奋,说道:“这可太好了。”
他们围绕着学校建设的工作聊了一阵,于千秋跟同事们又得继续巡视考场。
王忆不用一直作陪,他便自己溜达起来。
前两天阴天,他以为会下雨或者下雪,结果今天天气又晴朗了起来。
橘色的暖阳温和的照耀在海面上、照射在岛屿上,将一切都晒得透透的,把本来森冷僵硬的寒冬都给照耀的松软起来。
在这样的好天气里,西北风不那么冷冽了,只是吹得满山风响、吹得海上波涛汹涌。
他领着老黄从山顶走下去,放眼远眺,码头上停泊着比平日更多的渔船。
这是各队学校安排了运送学生的船。
上面挂着五星红旗,随着海风吹红旗飘,它们给岛屿增添了几分热切。
风吹浪涌,渔船轻轻地摇晃,鲜艳的红旗猎猎有声。
随风摇晃的船撞碎了海面,这样水花四溅中日光碎裂开来,晕开了万千光斑。
岛上又开始晒鲞了。
大大小小的金鲳鱼平铺开来,阳光照耀在上面,真是金色中有金色,在热气腾腾的生活气中又夹杂上几分贵气!
金鲳鱼能捕捞上一些日子,所以最近的日子里不断的有金鲳鱼送上岛屿来、送进家家户户里。
王忆去找王向红,此时王向红正领着社员们在垦荒。
山西头有一块土地上的石头已经被收拾起来,露出了黄褐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被石头压制了千百年,已经很结实了,以往需要劳力们耗费好些时间、好些力气才能给松土,如今有了旋耕机,工作效率陡增——
旋耕机来回转一趟,地面便蓬松起来。
看见王忆到来,王向红将旋耕机交给别人自己捡起地头的衣裳披到了肩膀上,问:“王老师,你怎么不去监考反而有空过来了?”
王忆说道:“我今天不监考,任务是配合县里的领导来负责考场秩序,然后县里领导跟我说,明后天的县里就能把建筑队给安排到咱们这里来,所以我找你商量一下山顶开工的事。”
王向红一听这话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他掏出烟袋放了点烟叶进烟袋锅里,说:“这件事得好好筹备,咱们要给人家安排食宿,也得给安排小工去打下手,走,回办公室聊聊去。”
王忆说道:“一路走一路聊吧,现在咱们生产队里又是晒鱼鲞又是晒粮食的,很有生活气息。”
“你喜欢这样的氛围?”王向红笑着问。
王忆点点头。
他确实最喜欢这种氛围。
两人从山地西头往回走,走在路上看社员们的家门口,多多少少都会挂起渔绳,多的挂四五条,少的也有一两条,上面沉沉地缀着鱼鲞。
王忆先前在山顶走下来的时候遥望这些鱼鲞只看到了金鲳鱼,因为这鱼个头大且是金色的,最显眼。
实际上家家户户晒出来的鱼鲞不止是金鲳鱼一种,还有风带鱼、鳗鱼鱼鲞、玉秃鱼鲞、大黄鱼鱼鲞和墨鱼鲞等等。
渔家冬日晒满鱼鲞,如同农民家里谷仓满粮,这种家常的温馨味最能让人感觉踏实。
王忆和王向红从这些家室门口路过时没怎么说话,就是安静而随意的看着。
阳光将鱼鲞的影子投射到后面的墙壁上,风吹鱼鲞摇晃,鱼鲞的影子也摇晃。
有老人拿着干净的抹布在擦鱼鲞,将鱼鲞上沾染的... -->>
老同志们的行动力都很强。
王向红当天傍晚就大喇叭广播全生产队的劳动力都要上夜校的事,祝真学则在下午把学习计划和前期课程给准备了出来。
他是在五六十年代负责的扫盲工作,所以工作方式中充满五六十年代的风格:
首先制定一个扫除文盲的教育方针,叫做一扫二堵三提高。
一扫是重点。
要基本扫除 15岁到55岁的文盲,使少年、青年、壮年这个工作主力群体先摆脱文盲身份。
二堵是补充。
15以下的儿童和少年要上学,不能再产生文盲,只要这个源头问题解决了,那以后扫盲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三提高是提升。
已经脱盲的社员要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知识水平,因为很多人脱盲只是从文盲变成了半文盲,这也是不够的。
其次他在以前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基础上进行了变动,制定出了《天涯岛王家生产队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新)》,然后由打印机进行复印并装订成册,下发到每一户人家里。
这是要运用宣传工具的方式来提高社员们对于这次扫盲工作的重视,以形成人人学文化的好局面。
再次他还发展出了扫盲工作双线责任制:
一条线是各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党员和社员代表要跟大队委签订责任书,他们有协助夜校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实际督促的责任。
扫盲工作是每天都要学习,所以他们要每天给所辖社员进行考核验收,这有奖惩措施。
另一条线是家里孩子们的小先生要负起责任,他们将在下午的活动课上学习简易扫盲课程,回家后要利用一些零散时间,对家长们进行文化传授。
当然,从这些来看,好像工作都是干部、社员代表和学生们干了,教师们没什么事干。
其实不然。
教师要在夜校教学,而且使用的教学方法跟教小学生的是不一样的,拿语文识字来说,祝真学要用速成识字法来给他们进行教学。
这是解放军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所创造的识字方法,很厉害,军队为他授予了特等功!
当天晚上夜校就变得空前热闹。
原本只有一个教室用作上课,现在五个教室全用上,教室里头人满为患,挤满了家长。
学生们感觉新奇,也不回去写作业了,都在门口窗口扒拉着往里看。
期间夹杂着说话声、笑声和哭声。
之所以有哭声是因为有学生戏弄爹娘然后挨打了!
其他大人津津有味的看热闹。
反正挨打的不是自家孩子。
他们甚至希望能打的更痛快一点……
然而好日子仅限于今晚。
明天开始,小先生们开课了。
父母学习老不好,多半是不认真,臭骂他们一顿就对了!
有些孩子是拿着教鞭回家的。
从小受到的屈辱,复仇就在这一天!
王忆白天帮助教师们完善夜校授课的教案,他从22年打印了史丰收速算法,带过来交给教师们传授给学生。
这个速算法是由速算大师史丰收经过10年钻研发明的快速计算法,直接凭大脑进行运算,能快速心算、快速脑算。
他总结有26句口诀,对照口诀然后展开计算,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可以加快计算速度,能瞬间运算出正确结果。
这一套计算法可不是伪科学,它真的很厉害,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为“史丰收速算法“,后来编入了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课本中。
使用史丰收速算法的优势是不用计算工具、不列计算程序,学习的娴熟之后看见算式能直接报出正确答案。
当然社员们文化水平很低,他们学习了这个速算法只能用来运算简单的算数。
当然这已经足够了,王忆和老师们对他们的期望就是能认字会写字、能识数、会算数。
而小学生们学习了这个速算法那以后结果就不一样了,他们以后知识水平增长,可以将之运用在多位数据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三角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上,
而且最妙的一点是:
79年的时候史丰收同志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已经撰写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快速计算法》,同年中央电视台还特邀他举办了《快速计算法》的电视讲座。
如此一来王忆虽然带来了速算法的口诀和具体运行套路、学习方式,但是并不算去掠夺别人的心血结晶。
夜校的学习走上正轨,月中的礼拜六,82-83学年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开始了。
金兰小学、多宝小学的在籍学生纷纷乘船来到天涯岛进行考试,岛上一下子热闹起来。
最热闹的是门市部。
这年头家庭生活水平比较差,家家户户没有余粮更没有余钱,所以学生平日里是没有零花钱的。
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因为要去公社,所以家长们会慷慨大方一会,怎么着也给学生一毛两毛的当零花钱。
学生们穿戴一新跟走亲戚一样,来到天涯岛后便三五成群的冲着门市部就去了:
“我要买大白兔奶糖吃,这个又香又甜最好吃了……”
“我买辣皮,给我买两张辣皮,我跟我爹来看电视的时候吃过,最好吃……”
“二毛、卫国咱们凑一起买一斤爆米花吧,我算过了,分开买不合适,它一袋一两卖一毛钱,一斤却卖八毛钱,咱们买一斤分一分,比零散着买能分到的更多……”
王忆在彩钢瓦车间里忙活着打印试卷。
这事很坑爹。
县里教育系统担心他们学校监守自盗,今天早上才把试卷给送过来,临时进行印刷。
李岩京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钻进来,喊道:“校长校长,我来找你报道了!”
他下学期就要正式调入天涯小学来当教师,不过他早就等不及了。
今天期末考试,勉强可以说他在多宝小学的教师生涯已经结束了,所以算是天涯小学的人了。
王忆挺喜欢这个赤诚的小青年,招呼说:“好,我接受你的报道,现在给你安排一份工作,跟我一起印试卷。”
李岩京嗅到了油墨的香味,撸起袖子擦擦手上来开始忙活着搭开试卷。
现在印刷机所印刷出来的试卷带着新鲜油墨的痕迹,不能直接摞在一起,要分散开先晾干,所以打印试卷需要的人手还不少,教师们都在忙活。
李岩京一边忙一边问:“王老师,这还有一个钟头就要考试了,怎么试卷才开始印刷?”
王忆说道:“因为试卷是早上才送到的,县里怕我们监守自盗,所以不能提前给我们送来试卷。”
李岩京说道:“那县里的领导太没有危机意识了,印刷机很容易出问题的,要是试卷印刷过程中,机器出问题了怎么办?”
县里来的干部弹掉烟灰轻描淡写的说:“没事,那就把考题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们对着黑板来做题好了。”
这种事在六七十年代的很常见的,当时纸张都用来印刷宣传材料和领袖选集之类的书籍了,以至于都没有额外的纸张去印刷课本和考卷。
还好,印刷机挺结实耐用的,第一堂考试所需的语文试卷先印刷了出来。
第一堂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监考教师们抱起清点好的试卷进入所属教室开始监考。
王忆是校长,不用监考,他和县里来的领导一起负责考试秩序。
学生们横跨桌子两头。
每个教室里都有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每一张课桌都是这边坐一个低年级学生那边坐一个高年级学生,之间用一张折叠的报纸挡住,以避免作弊。
监考老师点了试卷分发给前排学生,一人一张卷子往后传,拿到卷子的就开始写名字、写考号。
主考老师照例朗诵考试纪律,威慑学生们不敢作弊。
王忆和领导们挨个教室进去看。
学生们都在安心答题。
能看出天涯小学的学生知识水平更高,他们拿到试卷就开始奋笔疾书,写的非常起劲。
外队小学的学生拿到试卷后咬起了铅笔头。
试题让他们感到茫然。
其中一年级的考试最有意思,监考教师最多,但不是为了监视他们是否会作弊,而是在教学生们怎么参加考试……
他们都是初哥。
在五个监考教室里走过,王忆和领导们对于纪律很满意。
一个叫于千秋的干事问道:“王校长,听说你们学校准备大兴土木、重建学校?”
王忆说道:“对,这不是砖头水泥砂石和一些钢筋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建筑队入场了。”
“也要给水产技校建学校?”另一个干事问道。
王忆说道:“是赞助水产技校学校主体所用的砖头,不是完全帮水产技校建起学校来。”
于千秋欣慰的说道:“这也够了,可以帮县里减轻不小的负担呢。”
“如果你们等着建筑施工队上岛就能建学校了,那等到考试结束,县里就能帮你们联系施工队过来施工。”
王忆听到这消息大感兴奋,说道:“这可太好了。”
他们围绕着学校建设的工作聊了一阵,于千秋跟同事们又得继续巡视考场。
王忆不用一直作陪,他便自己溜达起来。
前两天阴天,他以为会下雨或者下雪,结果今天天气又晴朗了起来。
橘色的暖阳温和的照耀在海面上、照射在岛屿上,将一切都晒得透透的,把本来森冷僵硬的寒冬都给照耀的松软起来。
在这样的好天气里,西北风不那么冷冽了,只是吹得满山风响、吹得海上波涛汹涌。
他领着老黄从山顶走下去,放眼远眺,码头上停泊着比平日更多的渔船。
这是各队学校安排了运送学生的船。
上面挂着五星红旗,随着海风吹红旗飘,它们给岛屿增添了几分热切。
风吹浪涌,渔船轻轻地摇晃,鲜艳的红旗猎猎有声。
随风摇晃的船撞碎了海面,这样水花四溅中日光碎裂开来,晕开了万千光斑。
岛上又开始晒鲞了。
大大小小的金鲳鱼平铺开来,阳光照耀在上面,真是金色中有金色,在热气腾腾的生活气中又夹杂上几分贵气!
金鲳鱼能捕捞上一些日子,所以最近的日子里不断的有金鲳鱼送上岛屿来、送进家家户户里。
王忆去找王向红,此时王向红正领着社员们在垦荒。
山西头有一块土地上的石头已经被收拾起来,露出了黄褐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被石头压制了千百年,已经很结实了,以往需要劳力们耗费好些时间、好些力气才能给松土,如今有了旋耕机,工作效率陡增——
旋耕机来回转一趟,地面便蓬松起来。
看见王忆到来,王向红将旋耕机交给别人自己捡起地头的衣裳披到了肩膀上,问:“王老师,你怎么不去监考反而有空过来了?”
王忆说道:“我今天不监考,任务是配合县里的领导来负责考场秩序,然后县里领导跟我说,明后天的县里就能把建筑队给安排到咱们这里来,所以我找你商量一下山顶开工的事。”
王向红一听这话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他掏出烟袋放了点烟叶进烟袋锅里,说:“这件事得好好筹备,咱们要给人家安排食宿,也得给安排小工去打下手,走,回办公室聊聊去。”
王忆说道:“一路走一路聊吧,现在咱们生产队里又是晒鱼鲞又是晒粮食的,很有生活气息。”
“你喜欢这样的氛围?”王向红笑着问。
王忆点点头。
他确实最喜欢这种氛围。
两人从山地西头往回走,走在路上看社员们的家门口,多多少少都会挂起渔绳,多的挂四五条,少的也有一两条,上面沉沉地缀着鱼鲞。
王忆先前在山顶走下来的时候遥望这些鱼鲞只看到了金鲳鱼,因为这鱼个头大且是金色的,最显眼。
实际上家家户户晒出来的鱼鲞不止是金鲳鱼一种,还有风带鱼、鳗鱼鱼鲞、玉秃鱼鲞、大黄鱼鱼鲞和墨鱼鲞等等。
渔家冬日晒满鱼鲞,如同农民家里谷仓满粮,这种家常的温馨味最能让人感觉踏实。
王忆和王向红从这些家室门口路过时没怎么说话,就是安静而随意的看着。
阳光将鱼鲞的影子投射到后面的墙壁上,风吹鱼鲞摇晃,鱼鲞的影子也摇晃。
有老人拿着干净的抹布在擦鱼鲞,将鱼鲞上沾染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