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建文帝驾崩,不管真崩还是假崩,皇宫都需要一个新主人。
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建文四年六月丙寅,群臣上表,叩请燕王入奉天殿,祭祀太庙,继皇帝位。
“为宗社民生,天下岂可一日无君?殿下奉高皇帝遗训,靖难扫除奸臣,功在千秋,当正天位,承太-祖万世洪业!”
靖难清君侧的旗帜早被高高挂起,周公辅政的口号也被扔到一边。
皇帝人选中,群臣无一例外的忽略了建文帝的儿子。
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少主容易被奸臣蒙蔽,建文帝就是前车之鉴!燕王殿下是太-祖高皇帝嫡子,文韬武略,天生圣人,绝对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文臣的一张口,一支笔,骂人时像锋利的刀子,反过来却能使人通体舒泰。
解缙,胡靖等人笔下生花,劝进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不单呈送到燕王面前,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广发民间,推动强大的舆论攻势,证明燕王继位是顺应民心,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必须。
舆论已成,文臣再上表,燕王仍不应,并言:“孤为国家社稷,起兵清君侧,不意少主不亮孤心,自绝于天。孤甚愧,伤矣。天子之位当择德才兼备者。孤才疏,岂敢负荷。”
简言之,他起兵造反是为皇帝好,结果皇帝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自-焚-死了。他很羞愧,万分的伤心。没心思当皇帝。皇帝谁当,另选吧。
话说得漂亮,姿态也很诚恳,但能当真吗?谁当真谁是傻子。
文臣劝道:“殿下,您就是德才兼备之人,天下还有谁比您更有才?”
燕王摆手,“孤才疏,很是才疏。”
文臣再劝:“殿下,您乃高皇帝嫡嗣,您不负鼎谁来负?”
燕王仍摆手,谁来负他管不着,总之,他不负!
文臣急了,殿下,谦虚两次就行了吧?快点继位,咱们也好恢复生产,重新开工,建设国家不是?
燕王不语,沉默,坚持顽固不化。
文臣没辙了。
天下人都知道燕王起兵就是奔着皇位来的,如今建文帝崩了,登上九五的道路扫清了,他却突然撂挑子,把到手的果实扔出去,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朱棣想当皇帝,一直都想。
朱标死后,洪武帝选了孙子继承大统,朱棣很不服气。
凭什么?
论才干资历,论对国家的贡献,朱允炆哪一点比得上自己?
一个黄口小儿,成日里只晓得同书生为伍,之乎者也,能处理好国家大事?
朱棣心中的火苗一直在烧,加上道衍在一边煽风,建文帝不停递柴,火越烧越旺,一路从河北烧到江苏,烧进南京,阻拦朱棣的所有一切都被烧成了灰烬。
最后,建文帝的执政生涯也在大火中彻底结束。
朱棣辛勤诚恳的造了四年反,为的就是奉天殿中的那张宝座,如今万事俱备,抬腿坐上去就万事大吉,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完全可以继位,改年号,宣布从今天开始老子就是皇帝,天下都是老子的。跟老子一起靖难的厚赏,和老子作对的一刀咔嚓,新皇帝新气象,这就是老子的风格!
要是真这么个干了,他就不是朱棣,也不会是将大明的国势推向顶峰,震慑海外的永乐大帝了。
大家都知道朱棣是在端着,如何才能架起让他满意的梯子,就是没能找对路。
文臣三次上表,朱棣皆不应,最后,连面都不见了。
站在朱棣的大营前,文臣想哭。当真是没办法了,总不能捆着朱棣推上皇位吧?再说他们也没那能耐啊!
武将们冷眼看着文臣们蹦跶,很是沉得住气。
直到文臣折腾了几个来回,燕王仍是不为所动,才联合勋贵一同上表劝进。奏疏内容很直白,也很实际,主题思想只有一个,殿下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除了殿下,无人能继承皇位。大家是粗人,只认殿下!便是建文帝活过来也哪凉快哪玩去吧!
最后一句话才是关键,也真正骚到了朱棣的痒处。
当然,奏疏上不会写得这么直白,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意思却十分清楚。
武将和勋贵对燕王殿下情比金坚,义比海深。
殿下,您就顺应大家的心愿,继位吧!
武将之后,藩王也接连上表,同朱棣结盟的宁王和晋王更是言辞恳切。
燕王推辞不过,肃然道:“公等如此,孤便返回北平!”
众人面面相觑,这还不成?
到底梯子要架到多高,燕王殿下才肯下来?
能不能给个提示?
京城的文武闹得沸沸扬扬,藩王们也没闲着,有心人会发现,无论闹腾得多厉害,其中都没有沈瑄朱能的影子。
燕军中,只有房宽,邱福,何寿等人参与了上表,真正被朱棣视为心腹的将领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朱能奉命督造皇陵,沈瑄奉命捉拿出逃的奸臣,徐忠负责京城的安全保卫工作,吴杰在攻打南京时中了流矢,卧床养伤,连兵权都交给了两个副将,很有韬光养晦的意思。
燕王早晚会继位,朝中文武架起的梯子也够高了,仍未点头,不过是时机未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四年都过来了,还需急在一时吗?
首先,建文帝必须妥善安葬。
其次,列入奸臣名单的必须尽快抓捕,哪怕逃出京城,也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再次,派人去北平接燕王妃和世子入京,顺便把道衍和尚也带来,朱棣还有很多事要同他商量。
坐在王帐中,朱棣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命令。
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
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皇位近在咫尺,只差最后一步,必须做到尽善尽美。例如给朱允炆修造的陵墓,外观一定要大气上档次,必须让世人知道,做叔叔的没有亏待侄子。
工程量很大,任务很艰巨,却难不倒朱能。
从沈瑄手下把孟清和借调过去,顺便要去了燕山后卫随军的匠户,按照设计好的图纸,以最快的速度开工。
按照严格标准,这纯粹就是个豆腐渣工程,百分百的样子货。
考虑到入住的很可能不是朱允炆本人,为缩短工期,在工程质量上放宽,多少也能说得过去。
何况,厚葬朱允炆不过是为堵天下悠悠之口。人往里面一送,陵墓一封,谁知道里面是白坯还是豪华装修?
建文四年六月壬戌,陵墓竣工。
翌日,被大火烧的面目全非的建文帝被安葬进皇陵,同葬的还有皇后和太子。
随着墓门的关闭,建文帝时代彻底宣告终结。
七月流火,燕王妃和世子朱高炽抵京,燕王亲自出迎。
三日后,文武及诸王再上表,劝燕王继位。
有文臣叩拜于地,大哭,“殿下,您要是不继位,臣就不起来了!”
更有武将抽-出刀子,抵在脖子上,大声道:“殿下,您若是不继位,臣就血溅当场!”
在此二人的带动下,文臣痛哭,武将陈词,为了朝廷的和-谐,为了共建美好社会,燕王不答应继位,誓不罢休。
这一次,燕王没有再推辞,仰望蓝天,长叹一声,为了国家,为了黎民百姓,他只能负起这个重任,扛起大鼎了。
众人正哭得起劲,冷不丁见燕王点头了,没能马上反应过来。
这是,答应了?
事先准备的劝说之词都没用了?
众人发愣时,孟清和用力一拉沈瑄,拼命眨眼,“指挥,拜见陛下!”
沈瑄心领神会,突然一脚踹上朱能的后膝。噗通一声,朱将军单膝跪地。
又一脚踢在张辅的后腰上,张辅没朱能武力值高,当场立扑。
完成准备工作,沈瑄才拉着孟清和从容跪在地上,叩首:“陛下万岁!”
朱能和险些磕掉门牙的张辅正对沈瑄怒目而视,听到此言,一个激灵,马上跟着叩首:“陛下万岁!”
沈瑄和朱能抢得先机,众人回神扼腕,这么好的机会,偏偏让两个武夫抢了先!
朱棣亲自扶起朱能,然后是沈瑄。拍着两人的肩膀,口称爱卿。此举瞬间奠定了两人在武官集团中的地位。
朱能是继张玉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沈瑄位列朱能之后,连徐忠吴杰等人都要靠边。
孟清和以为朱棣不会注意到自己,不想在扶起沈瑄之后,一双绣着盘龙的靴子停在了他的面前。
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刺过来,孟十二郎顿时亚历山大。
许多人都在想,这个面生的年轻人到底是谁?能得燕王如此看重,必定有其不凡之处。
沈瑄叩拜朱棣之前,似同此人有过交谈?看向孟清和的目光瞬间变得更加微妙。
&n... -->>
建文帝驾崩,不管真崩还是假崩,皇宫都需要一个新主人。
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建文四年六月丙寅,群臣上表,叩请燕王入奉天殿,祭祀太庙,继皇帝位。
“为宗社民生,天下岂可一日无君?殿下奉高皇帝遗训,靖难扫除奸臣,功在千秋,当正天位,承太-祖万世洪业!”
靖难清君侧的旗帜早被高高挂起,周公辅政的口号也被扔到一边。
皇帝人选中,群臣无一例外的忽略了建文帝的儿子。
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少主容易被奸臣蒙蔽,建文帝就是前车之鉴!燕王殿下是太-祖高皇帝嫡子,文韬武略,天生圣人,绝对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文臣的一张口,一支笔,骂人时像锋利的刀子,反过来却能使人通体舒泰。
解缙,胡靖等人笔下生花,劝进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不单呈送到燕王面前,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广发民间,推动强大的舆论攻势,证明燕王继位是顺应民心,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必须。
舆论已成,文臣再上表,燕王仍不应,并言:“孤为国家社稷,起兵清君侧,不意少主不亮孤心,自绝于天。孤甚愧,伤矣。天子之位当择德才兼备者。孤才疏,岂敢负荷。”
简言之,他起兵造反是为皇帝好,结果皇帝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自-焚-死了。他很羞愧,万分的伤心。没心思当皇帝。皇帝谁当,另选吧。
话说得漂亮,姿态也很诚恳,但能当真吗?谁当真谁是傻子。
文臣劝道:“殿下,您就是德才兼备之人,天下还有谁比您更有才?”
燕王摆手,“孤才疏,很是才疏。”
文臣再劝:“殿下,您乃高皇帝嫡嗣,您不负鼎谁来负?”
燕王仍摆手,谁来负他管不着,总之,他不负!
文臣急了,殿下,谦虚两次就行了吧?快点继位,咱们也好恢复生产,重新开工,建设国家不是?
燕王不语,沉默,坚持顽固不化。
文臣没辙了。
天下人都知道燕王起兵就是奔着皇位来的,如今建文帝崩了,登上九五的道路扫清了,他却突然撂挑子,把到手的果实扔出去,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朱棣想当皇帝,一直都想。
朱标死后,洪武帝选了孙子继承大统,朱棣很不服气。
凭什么?
论才干资历,论对国家的贡献,朱允炆哪一点比得上自己?
一个黄口小儿,成日里只晓得同书生为伍,之乎者也,能处理好国家大事?
朱棣心中的火苗一直在烧,加上道衍在一边煽风,建文帝不停递柴,火越烧越旺,一路从河北烧到江苏,烧进南京,阻拦朱棣的所有一切都被烧成了灰烬。
最后,建文帝的执政生涯也在大火中彻底结束。
朱棣辛勤诚恳的造了四年反,为的就是奉天殿中的那张宝座,如今万事俱备,抬腿坐上去就万事大吉,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完全可以继位,改年号,宣布从今天开始老子就是皇帝,天下都是老子的。跟老子一起靖难的厚赏,和老子作对的一刀咔嚓,新皇帝新气象,这就是老子的风格!
要是真这么个干了,他就不是朱棣,也不会是将大明的国势推向顶峰,震慑海外的永乐大帝了。
大家都知道朱棣是在端着,如何才能架起让他满意的梯子,就是没能找对路。
文臣三次上表,朱棣皆不应,最后,连面都不见了。
站在朱棣的大营前,文臣想哭。当真是没办法了,总不能捆着朱棣推上皇位吧?再说他们也没那能耐啊!
武将们冷眼看着文臣们蹦跶,很是沉得住气。
直到文臣折腾了几个来回,燕王仍是不为所动,才联合勋贵一同上表劝进。奏疏内容很直白,也很实际,主题思想只有一个,殿下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除了殿下,无人能继承皇位。大家是粗人,只认殿下!便是建文帝活过来也哪凉快哪玩去吧!
最后一句话才是关键,也真正骚到了朱棣的痒处。
当然,奏疏上不会写得这么直白,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意思却十分清楚。
武将和勋贵对燕王殿下情比金坚,义比海深。
殿下,您就顺应大家的心愿,继位吧!
武将之后,藩王也接连上表,同朱棣结盟的宁王和晋王更是言辞恳切。
燕王推辞不过,肃然道:“公等如此,孤便返回北平!”
众人面面相觑,这还不成?
到底梯子要架到多高,燕王殿下才肯下来?
能不能给个提示?
京城的文武闹得沸沸扬扬,藩王们也没闲着,有心人会发现,无论闹腾得多厉害,其中都没有沈瑄朱能的影子。
燕军中,只有房宽,邱福,何寿等人参与了上表,真正被朱棣视为心腹的将领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朱能奉命督造皇陵,沈瑄奉命捉拿出逃的奸臣,徐忠负责京城的安全保卫工作,吴杰在攻打南京时中了流矢,卧床养伤,连兵权都交给了两个副将,很有韬光养晦的意思。
燕王早晚会继位,朝中文武架起的梯子也够高了,仍未点头,不过是时机未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四年都过来了,还需急在一时吗?
首先,建文帝必须妥善安葬。
其次,列入奸臣名单的必须尽快抓捕,哪怕逃出京城,也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再次,派人去北平接燕王妃和世子入京,顺便把道衍和尚也带来,朱棣还有很多事要同他商量。
坐在王帐中,朱棣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命令。
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
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皇位近在咫尺,只差最后一步,必须做到尽善尽美。例如给朱允炆修造的陵墓,外观一定要大气上档次,必须让世人知道,做叔叔的没有亏待侄子。
工程量很大,任务很艰巨,却难不倒朱能。
从沈瑄手下把孟清和借调过去,顺便要去了燕山后卫随军的匠户,按照设计好的图纸,以最快的速度开工。
按照严格标准,这纯粹就是个豆腐渣工程,百分百的样子货。
考虑到入住的很可能不是朱允炆本人,为缩短工期,在工程质量上放宽,多少也能说得过去。
何况,厚葬朱允炆不过是为堵天下悠悠之口。人往里面一送,陵墓一封,谁知道里面是白坯还是豪华装修?
建文四年六月壬戌,陵墓竣工。
翌日,被大火烧的面目全非的建文帝被安葬进皇陵,同葬的还有皇后和太子。
随着墓门的关闭,建文帝时代彻底宣告终结。
七月流火,燕王妃和世子朱高炽抵京,燕王亲自出迎。
三日后,文武及诸王再上表,劝燕王继位。
有文臣叩拜于地,大哭,“殿下,您要是不继位,臣就不起来了!”
更有武将抽-出刀子,抵在脖子上,大声道:“殿下,您若是不继位,臣就血溅当场!”
在此二人的带动下,文臣痛哭,武将陈词,为了朝廷的和-谐,为了共建美好社会,燕王不答应继位,誓不罢休。
这一次,燕王没有再推辞,仰望蓝天,长叹一声,为了国家,为了黎民百姓,他只能负起这个重任,扛起大鼎了。
众人正哭得起劲,冷不丁见燕王点头了,没能马上反应过来。
这是,答应了?
事先准备的劝说之词都没用了?
众人发愣时,孟清和用力一拉沈瑄,拼命眨眼,“指挥,拜见陛下!”
沈瑄心领神会,突然一脚踹上朱能的后膝。噗通一声,朱将军单膝跪地。
又一脚踢在张辅的后腰上,张辅没朱能武力值高,当场立扑。
完成准备工作,沈瑄才拉着孟清和从容跪在地上,叩首:“陛下万岁!”
朱能和险些磕掉门牙的张辅正对沈瑄怒目而视,听到此言,一个激灵,马上跟着叩首:“陛下万岁!”
沈瑄和朱能抢得先机,众人回神扼腕,这么好的机会,偏偏让两个武夫抢了先!
朱棣亲自扶起朱能,然后是沈瑄。拍着两人的肩膀,口称爱卿。此举瞬间奠定了两人在武官集团中的地位。
朱能是继张玉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沈瑄位列朱能之后,连徐忠吴杰等人都要靠边。
孟清和以为朱棣不会注意到自己,不想在扶起沈瑄之后,一双绣着盘龙的靴子停在了他的面前。
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刺过来,孟十二郎顿时亚历山大。
许多人都在想,这个面生的年轻人到底是谁?能得燕王如此看重,必定有其不凡之处。
沈瑄叩拜朱棣之前,似同此人有过交谈?看向孟清和的目光瞬间变得更加微妙。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