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男儿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章字数:321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22 08:08:19.0]
第七十七章 英雄不读诗书
“哎呀,都督,不是我等不尽力,这年头,哪有几个人读得起书啊!”话音刚落,几个管家立刻大声叫起了苦来。
“什么,读不起?!”朱八十一被弄得一愣,原本属于朱老蔫的许多记忆,一下子就涌上心头。读不起书,朱老蔫是真的读不起!父母失散,唯一的姐姐还被人抢去做了小妾,地位等同于家奴,拿不出任何钱来照顾他这个拖油瓶的弟弟。他当然不可能去读书!可那些中等人家呢?这蒙元朝治下,虽然赤地千里,每百户人家当中,总有一两户是能吃饱饭的。按照华夏人父母饿着肚子也要供孩子读书的习惯.....
“的确读不起。况且读了书,也没啥出路,所以读书人就越来越少!”常三石敏锐地看出了朱八十一的困惑,小声在一旁解释。
知道朱八十一终日忙于军务,顿了顿,他又继续耐心地补充,“大元朝科举向来是时断时续,并且即便开了,也一直分为左右两榜。右榜考试的题目简单,考中了就能做官,但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才能上榜。左榜全是汉人,题目难度是右榜的几倍,考中了只是有候补的资格,要想当官,还得看背后的推荐人的份量够不够,有没有钱上下打点.....”
在他不厌其烦的解释中,朱八十一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眼下读书人如此稀少。原来这蒙元帝国是凭借弓马取天下,对书本文化向来持鄙夷态度。再加上权臣们的力量也出奇的强大,在忽必烈之后,就能左右大部分官员的任命。其所推荐出仕的子弟和幕僚,朝廷不得不优先考虑。所以,科举能起到的人才选拔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很多情况下是开了也白开,于是干脆直接一省了之。
直到了当今皇帝妥欢帖木儿上位,几个权臣在相互倾轧的过程中,或者身败名裂,或者元气大伤。朝廷才重新把科举从废纸堆里捡出来。但碍于蒙古人和色目人的颜面,也不能让所有考生答相同的试卷。
对于一等蒙古老爷和二等色目财主,则题目务求简单。对于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则难度成倍增加。并且参加考试手续也复杂了许多,首先得有名人或者地方官员推荐,才能参加省一级考试。省一级别考试名列前茅者,才有参加全国会试的资格。最后会试上中了甲等,也不能像蒙古和色目考生那样直接取得官职,还要继续上下打点,托关系走后门,才能获得一个补任低级官员空缺的机会。像尚书、御史、宪司这些能经常见到皇帝的重要岗位,汉人不在底层熬上十年二十年,是想都不用想的。
如此一来,读书参加科举,就成了既消耗时间,又见不到收益的事情。非但小门小户不愿意再让自家孩子浪费时间和金钱,即便一些中产之家,只要族中在朝廷里没有过硬的靠山,也不愿意培养出一个只能浪费粮食,其他事情都干不了的“书呆子”来。久而久之,中原大地上的读书人就越来越少,相反,浑身上下散发着戾气,以敲诈勒索为生的地痞流氓,反而成为很多孩子的人生目标。
“就拿我们常家来说吧,我们常家从祖辈开始,就在运河上谋生,按道理吃穿是不发愁的。但上一辈儿和我这一辈的人中,男丁不过是开了蒙后,能看得懂账目就不再继续念了。既然读多了也是白读,谁还花那么大力气去背什么四书五书,朱子蔡子?!”看着朱八十一一点点冷下去的眼睛,常三石以自己家族为例,做最后的补刀。
“这......唉!”又被古人给上了一场生动的民族主义教育课,朱八十一无奈地长叹。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恐怕说得不是血统上的变化,精神和文化的巨大倒退,才是其真正含义。
整整七十年的野蛮破坏,恐怕花费三倍到五倍的时间,都无法恢复元气。而两百多年后,就又到了明代末年,又一个以劫掠为生的民族在白山黑水间崛起,将中国文明推进了更深的深渊。
“都督如果要求不太苛刻的话,倒是可以派人去扬州、集庆、江宁那边去招募一些!”见朱八十一满脸失望,韩家庄的管家韩仁抬起头,小心翼翼地提醒,“那边原本就文气比较兴盛,市井间又相对富裕。肯拿出钱来供儿郎读书的人家多,一些科举无着落的读书人,也会流落在市井间以给倡优写戏词为生。即便腹中没多少才华,替都督写个文告,读读号令什么的,也应该能够胜任!”
“扬州、集庆和杭州....... -->>
[本章字数:321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22 08:08:19.0]
第七十七章 英雄不读诗书
“哎呀,都督,不是我等不尽力,这年头,哪有几个人读得起书啊!”话音刚落,几个管家立刻大声叫起了苦来。
“什么,读不起?!”朱八十一被弄得一愣,原本属于朱老蔫的许多记忆,一下子就涌上心头。读不起书,朱老蔫是真的读不起!父母失散,唯一的姐姐还被人抢去做了小妾,地位等同于家奴,拿不出任何钱来照顾他这个拖油瓶的弟弟。他当然不可能去读书!可那些中等人家呢?这蒙元朝治下,虽然赤地千里,每百户人家当中,总有一两户是能吃饱饭的。按照华夏人父母饿着肚子也要供孩子读书的习惯.....
“的确读不起。况且读了书,也没啥出路,所以读书人就越来越少!”常三石敏锐地看出了朱八十一的困惑,小声在一旁解释。
知道朱八十一终日忙于军务,顿了顿,他又继续耐心地补充,“大元朝科举向来是时断时续,并且即便开了,也一直分为左右两榜。右榜考试的题目简单,考中了就能做官,但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才能上榜。左榜全是汉人,题目难度是右榜的几倍,考中了只是有候补的资格,要想当官,还得看背后的推荐人的份量够不够,有没有钱上下打点.....”
在他不厌其烦的解释中,朱八十一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眼下读书人如此稀少。原来这蒙元帝国是凭借弓马取天下,对书本文化向来持鄙夷态度。再加上权臣们的力量也出奇的强大,在忽必烈之后,就能左右大部分官员的任命。其所推荐出仕的子弟和幕僚,朝廷不得不优先考虑。所以,科举能起到的人才选拔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很多情况下是开了也白开,于是干脆直接一省了之。
直到了当今皇帝妥欢帖木儿上位,几个权臣在相互倾轧的过程中,或者身败名裂,或者元气大伤。朝廷才重新把科举从废纸堆里捡出来。但碍于蒙古人和色目人的颜面,也不能让所有考生答相同的试卷。
对于一等蒙古老爷和二等色目财主,则题目务求简单。对于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则难度成倍增加。并且参加考试手续也复杂了许多,首先得有名人或者地方官员推荐,才能参加省一级考试。省一级别考试名列前茅者,才有参加全国会试的资格。最后会试上中了甲等,也不能像蒙古和色目考生那样直接取得官职,还要继续上下打点,托关系走后门,才能获得一个补任低级官员空缺的机会。像尚书、御史、宪司这些能经常见到皇帝的重要岗位,汉人不在底层熬上十年二十年,是想都不用想的。
如此一来,读书参加科举,就成了既消耗时间,又见不到收益的事情。非但小门小户不愿意再让自家孩子浪费时间和金钱,即便一些中产之家,只要族中在朝廷里没有过硬的靠山,也不愿意培养出一个只能浪费粮食,其他事情都干不了的“书呆子”来。久而久之,中原大地上的读书人就越来越少,相反,浑身上下散发着戾气,以敲诈勒索为生的地痞流氓,反而成为很多孩子的人生目标。
“就拿我们常家来说吧,我们常家从祖辈开始,就在运河上谋生,按道理吃穿是不发愁的。但上一辈儿和我这一辈的人中,男丁不过是开了蒙后,能看得懂账目就不再继续念了。既然读多了也是白读,谁还花那么大力气去背什么四书五书,朱子蔡子?!”看着朱八十一一点点冷下去的眼睛,常三石以自己家族为例,做最后的补刀。
“这......唉!”又被古人给上了一场生动的民族主义教育课,朱八十一无奈地长叹。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恐怕说得不是血统上的变化,精神和文化的巨大倒退,才是其真正含义。
整整七十年的野蛮破坏,恐怕花费三倍到五倍的时间,都无法恢复元气。而两百多年后,就又到了明代末年,又一个以劫掠为生的民族在白山黑水间崛起,将中国文明推进了更深的深渊。
“都督如果要求不太苛刻的话,倒是可以派人去扬州、集庆、江宁那边去招募一些!”见朱八十一满脸失望,韩家庄的管家韩仁抬起头,小心翼翼地提醒,“那边原本就文气比较兴盛,市井间又相对富裕。肯拿出钱来供儿郎读书的人家多,一些科举无着落的读书人,也会流落在市井间以给倡优写戏词为生。即便腹中没多少才华,替都督写个文告,读读号令什么的,也应该能够胜任!”
“扬州、集庆和杭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