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方外:消失的八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四顶轿子所过之处,众人都得纷纷让开行礼,显得很是拥挤不便,丁齐便示意前面领路的元帅肖博知离开了集市,边走边问道:“这旁边的两座楼,是做什么用的?”
空地的东西两旁,各有两栋二层的小楼,有点像外面的联排别墅,但是不带院子,和村社中其他的建筑不太一样。旁边的军师陈容答道:“那里是学舍,一间属于小学,另一间属于大学,孩子们的食宿之地。”
此地的孩童不论男女,年满十二岁就要到主社来上小学,满十三岁上大学,教室就是神祠的前厅和后厅。主社人家的孩子自然可以回家住,但其他三个村社的孩子却不可能每天来回,所以分别修了两间学舍。
“进学”期间的孩子,“公家”是管饭的,粮食就由大营公库出,但平时想改善生活吃点更好的,那就要各家大人自己给孩子送了,通常都是每月小市或大市的时候。因为几位天兄的到来又恰逢小市,所以学舍中的孩子都放假了,暂时停课以免打扰到几位天兄的休息。
丁齐吩咐道:“不必继续停课,不要因为我等到来而搅扰各营日常,明日就继续吧,我也想看看这里的小学和大学都教授孩子什么。”
几人离开集市来到村社小巷中,所谓的小巷就是各家院落之间自然形成的道路,这里不缺地方,村社的面积比较大,只有五十多户人家,所以每户人家的院落都很宽敞。
丁齐有一种感觉,假如和外面过去的老村庄相比,仅仅看房子,这里的人家几乎都能称得上大户人家了。
全是青砖瓦房,修得很宽大舒适,每栋建筑都很精致。门槛用条石砌成,而门楣和窗楣以及屋檐下,几乎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砖,花砖的内容有飞禽走兽、草木花卉,还有此地历史传说中的各种人物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水平,人们也追求精神享受,看这些装饰就知道了。丁齐特意下了轿子走进了了几户人家的屋子,参观建筑内部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丁齐一边看还一边问,几位首领在一旁回答。
如今此地建房用的大料早就不在山中采伐了,而是取自大路两旁种的行道树,每到一定年限便采伐大料储存再种上新的。储存方式就是用石条压住沉在湖泊里,假如谁家修房子需要梁柱等大料,就可以取出来,如今几百年上千年的水沉木都有。
水沉是一种储存木料非常好的方式,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没几年。完全沉在水中可以隔绝空气,还能使木料的组织结构缓慢的结晶碳化。将水沉木捞起来在干燥的地方放上几年,还可以防止变形。
当地的建筑极讲究经久耐用,一旦修好了至少要用上百年,所以才会修得那么精致用工。那些精美的花砖其实并不算太费工,因为砖模大多是现成的,历代人加工好了留下来的。真正费手艺的是木工,走进房子一看,也算是雕梁画栋,哪怕只是普通人家。
说是上百年也不确切,其实这里大部分房屋都已经使用了几百年,总是有人居住,人气不散,而且历年都不断在修缮。假如谁家新造或大修房屋,所需要的砖瓦和大料提前好几年就开始准备了。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白天就散放在院子里,到了晚间则关进鸡笼。鸡是他们平时最主要的肉食来源,鸡蛋还可以拿到集市上换东西。而且在院子里养鸡有个好处,就是各种虫子几乎都会被啄吃了,包括蜈蚣蟑螂之类,鸡的粪便还可以做肥料。
房前屋后包括院子里都种了树,有枣树、山楂树、樱桃树、香椿树、桑树、桐油树、胶树……这些都算是当地的经济作物了,可以遮荫小孩子也有零食,墙角边的空地上还种了成排的向日葵或火麻。
火麻籽可以榨油,更重要的是麻纤维可以织布,这里的布料有三种,麻布、葛布和丝绸,其中麻布的产量最大。此地有野蚕,古人捕捉之后人工饲养,并且在田间植桑。丝绸的产量很低,但是此地的人口也少啊,而且对东西非常珍惜。
他们平时下地干活穿的衣服,不追求华美,就讲究结实耐用,基本是麻衣,磨破了可以打补丁,穿坏了也不心疼,破布头还可以浸油扎火把或当其他的燃料。但是当地人在节日里穿的衣服就很漂亮了,谁家没有精心保存几套丝绸啊。
冬季里的御寒衣物主要是裘皮,麋鹿皮是最珍贵的,还可以用来做被褥,更多的是竹鼠皮。竹鼠皮的衣物,此地的大人小孩几乎都有几套。
这里没有外面那种油漆,木质器物的防腐与密封则用桐油,当地还有一种胶树,提炼出的树脂还有防虫蛀的效果。桐油不是梧桐籽油,而是另一种植物,桐油树是这里的山野中原先就有的,如今也被人工种植。
丁齐等人曾在深山中看见了桐油树,当时毕学成还认成了没有熟悉的小桔子,其实那是桐油果,丁齐小时候就见过。他们在山中还看见了香橼果,果实也很像桔子,但是枝条上带刺,果实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可以制作香料或芳香剂。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纺麻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家养猪,养蚕加工丝绸的人家不到十分之一。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基本的自给自足基础上,只能选择少数几种副业,其他东西还是要依赖商品交换。
竹鼠擅打洞,牙齿很厉害,要砌成它们爬不出来的砖圈饲养,连地面都要铺砖。养竹鼠也意味着平时要种竹林和地瓜,这里用来喂竹鼠的东西主要是地瓜,经常也会采集嫩竹投喂。
另一种家家户户都会从事的手工业就是竹编。在丁齐眼中,这里的每一户人家可能都会被外面当成竹编大师,但在当地人眼中的区别却很大。
成年人甚至不少孩子都是好竹匠,但精力用的有多有少,效率有高有低,加工的竹器品种也不同。能加工竹器拿到集市当商品卖的,都是制作竹器最多、最好、最快的人家。此地最多的青铜器物就是破竹、刻竹、刮竹用的竹工刀。
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要看怎么去理解,比如这里就没有电脑和手机,更没有外界琳琅满目各种数不清的物产。但以当地有限的活动空间以及资源品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所需的各种东西,确实已经非常丰富。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此地的居民勤劳朴实,另一方面,这个世界的文化传统就是讲究物尽... -->>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四顶轿子所过之处,众人都得纷纷让开行礼,显得很是拥挤不便,丁齐便示意前面领路的元帅肖博知离开了集市,边走边问道:“这旁边的两座楼,是做什么用的?”
空地的东西两旁,各有两栋二层的小楼,有点像外面的联排别墅,但是不带院子,和村社中其他的建筑不太一样。旁边的军师陈容答道:“那里是学舍,一间属于小学,另一间属于大学,孩子们的食宿之地。”
此地的孩童不论男女,年满十二岁就要到主社来上小学,满十三岁上大学,教室就是神祠的前厅和后厅。主社人家的孩子自然可以回家住,但其他三个村社的孩子却不可能每天来回,所以分别修了两间学舍。
“进学”期间的孩子,“公家”是管饭的,粮食就由大营公库出,但平时想改善生活吃点更好的,那就要各家大人自己给孩子送了,通常都是每月小市或大市的时候。因为几位天兄的到来又恰逢小市,所以学舍中的孩子都放假了,暂时停课以免打扰到几位天兄的休息。
丁齐吩咐道:“不必继续停课,不要因为我等到来而搅扰各营日常,明日就继续吧,我也想看看这里的小学和大学都教授孩子什么。”
几人离开集市来到村社小巷中,所谓的小巷就是各家院落之间自然形成的道路,这里不缺地方,村社的面积比较大,只有五十多户人家,所以每户人家的院落都很宽敞。
丁齐有一种感觉,假如和外面过去的老村庄相比,仅仅看房子,这里的人家几乎都能称得上大户人家了。
全是青砖瓦房,修得很宽大舒适,每栋建筑都很精致。门槛用条石砌成,而门楣和窗楣以及屋檐下,几乎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砖,花砖的内容有飞禽走兽、草木花卉,还有此地历史传说中的各种人物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水平,人们也追求精神享受,看这些装饰就知道了。丁齐特意下了轿子走进了了几户人家的屋子,参观建筑内部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丁齐一边看还一边问,几位首领在一旁回答。
如今此地建房用的大料早就不在山中采伐了,而是取自大路两旁种的行道树,每到一定年限便采伐大料储存再种上新的。储存方式就是用石条压住沉在湖泊里,假如谁家修房子需要梁柱等大料,就可以取出来,如今几百年上千年的水沉木都有。
水沉是一种储存木料非常好的方式,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没几年。完全沉在水中可以隔绝空气,还能使木料的组织结构缓慢的结晶碳化。将水沉木捞起来在干燥的地方放上几年,还可以防止变形。
当地的建筑极讲究经久耐用,一旦修好了至少要用上百年,所以才会修得那么精致用工。那些精美的花砖其实并不算太费工,因为砖模大多是现成的,历代人加工好了留下来的。真正费手艺的是木工,走进房子一看,也算是雕梁画栋,哪怕只是普通人家。
说是上百年也不确切,其实这里大部分房屋都已经使用了几百年,总是有人居住,人气不散,而且历年都不断在修缮。假如谁家新造或大修房屋,所需要的砖瓦和大料提前好几年就开始准备了。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白天就散放在院子里,到了晚间则关进鸡笼。鸡是他们平时最主要的肉食来源,鸡蛋还可以拿到集市上换东西。而且在院子里养鸡有个好处,就是各种虫子几乎都会被啄吃了,包括蜈蚣蟑螂之类,鸡的粪便还可以做肥料。
房前屋后包括院子里都种了树,有枣树、山楂树、樱桃树、香椿树、桑树、桐油树、胶树……这些都算是当地的经济作物了,可以遮荫小孩子也有零食,墙角边的空地上还种了成排的向日葵或火麻。
火麻籽可以榨油,更重要的是麻纤维可以织布,这里的布料有三种,麻布、葛布和丝绸,其中麻布的产量最大。此地有野蚕,古人捕捉之后人工饲养,并且在田间植桑。丝绸的产量很低,但是此地的人口也少啊,而且对东西非常珍惜。
他们平时下地干活穿的衣服,不追求华美,就讲究结实耐用,基本是麻衣,磨破了可以打补丁,穿坏了也不心疼,破布头还可以浸油扎火把或当其他的燃料。但是当地人在节日里穿的衣服就很漂亮了,谁家没有精心保存几套丝绸啊。
冬季里的御寒衣物主要是裘皮,麋鹿皮是最珍贵的,还可以用来做被褥,更多的是竹鼠皮。竹鼠皮的衣物,此地的大人小孩几乎都有几套。
这里没有外面那种油漆,木质器物的防腐与密封则用桐油,当地还有一种胶树,提炼出的树脂还有防虫蛀的效果。桐油不是梧桐籽油,而是另一种植物,桐油树是这里的山野中原先就有的,如今也被人工种植。
丁齐等人曾在深山中看见了桐油树,当时毕学成还认成了没有熟悉的小桔子,其实那是桐油果,丁齐小时候就见过。他们在山中还看见了香橼果,果实也很像桔子,但是枝条上带刺,果实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可以制作香料或芳香剂。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纺麻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家养猪,养蚕加工丝绸的人家不到十分之一。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基本的自给自足基础上,只能选择少数几种副业,其他东西还是要依赖商品交换。
竹鼠擅打洞,牙齿很厉害,要砌成它们爬不出来的砖圈饲养,连地面都要铺砖。养竹鼠也意味着平时要种竹林和地瓜,这里用来喂竹鼠的东西主要是地瓜,经常也会采集嫩竹投喂。
另一种家家户户都会从事的手工业就是竹编。在丁齐眼中,这里的每一户人家可能都会被外面当成竹编大师,但在当地人眼中的区别却很大。
成年人甚至不少孩子都是好竹匠,但精力用的有多有少,效率有高有低,加工的竹器品种也不同。能加工竹器拿到集市当商品卖的,都是制作竹器最多、最好、最快的人家。此地最多的青铜器物就是破竹、刻竹、刮竹用的竹工刀。
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要看怎么去理解,比如这里就没有电脑和手机,更没有外界琳琅满目各种数不清的物产。但以当地有限的活动空间以及资源品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所需的各种东西,确实已经非常丰富。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此地的居民勤劳朴实,另一方面,这个世界的文化传统就是讲究物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