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23wx.cx,汉血丹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虽然也是够使人振奋的了,比起北边的这个强大的敌人,分量还是差了些。
既然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没有酣畅淋漓的胜利过一次,又何妨让这小子去尝试一次呢?也许他的那些方法可行呢?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这支刚刚被任名为“黑鹰”的军队,出现在了长安北教场,接受了皇帝及朝廷文武的检阅。
暂时一千五百人的队伍,包括原先留守长乐塬的五百骁骑营骑兵,从各处军中通过各种关系,又陆陆续续加入的有志之士,以及在长乐塬上的某些原流云帮众。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流云帮中的许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元召从来都不是一个随便浪费人才的人,凡是有所特长的,或者是对某一方面有特殊兴趣的,都被他发掘了出来 ,安排到了合适的地方。
长乐塬上已经铺开了很大的摊子,太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了。而有些武勇之士,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这样的事怎么能不大力支持呢!
所以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从流云帮中进入黑鹰军的,也大约有五六百人之多。这就是这支新军的构成。
人数虽然不多,但当这一支新式的骑兵军队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却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群臣中不乏有许多军中老将,也曾经身经百战,见识过许多纪律严明的队伍,不论是敌军还是友军,战斗力强的,往往军律会不咋地,而军规阵型严整的,往往又容易会拘泥于陈规,难以出奇制胜。
但眼中所见的这支骑兵队伍,光散发的气势就如此让人感觉不同。统一制式的铠甲罩袍,劲弩、长刀犀利无比,胯下马匹的精良就更不用说了。
阵列队形更是严整,在为首各部校尉的号令之下,纵横排列,进退如一,不管是分击、组合还是共同对敌,简直就如同手指臂使,简洁有效,迅疾如风。
虽然还没有和真正的敌人对战,不知道将会胜负如何,但,胜利的信心,已经在许多人心中开始悄悄的萌芽。因为,所有人都仔细的听完了一边那位小侯爷的讲解。原来,这支精气神十足的骑兵队伍,他们的身上还装备有许多新奇的物件儿,那些都是最近这段时期长乐塬上的最新发明,据元召所说,都很厉害,是战场上的利器!
虽然有些词语听不太懂,那些东西的用途,也听不太明白。但从皇帝以下,对元召所说的厉害,都报以了很大的期待。
看着那股黑色旋风在秋风中逐渐远行,元召心中有着更大的期望。这一战,但愿他们能打出威风,在所有前线汉军中树立起一根高高的标杆,给所有战士以前进的方向和勇气,那么,自己这一次的目标就算达到了。接下来对匈奴展开的计划就会顺利很多。
卫青就是这支黑鹰军的主将,但是很奇怪,他并没有如普通惯例那样,被授予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名称。如李广是骁骑将军,程不时是震边将军。他想起将要分别的时候,元召曾经带着很奇怪的笑容,对他说过的话。
“青哥,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没有将军称号吧?呵呵!你这次如果能够取胜回来,官职就会有了,并且将会很特别……。”
小侯爷就是喜欢说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至于他所说的那个“大司马”是什么官职,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朝廷以前也从来没有过这个称谓,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反正自己现在不会想这么多,只有尽力打胜,才能不负所望。
卫青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队伍,这样的精锐之师,即便匈奴人再厉害,也可以放手一搏了吧!此去不仅要胜,而且要大胜,这是小侯爷与他通宵夜谈所定下的目标,他握紧了手中元召所赠的那把宝剑,心底豪情无比激荡。
在从全国抽调的近十万紧急驰援北疆大军中,这支一千五百余人的骑兵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现在还无人会预知未来,所以他们到达雁门前塞后,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重视,只是如同普通的军卒一样被对待,要想飞鹰建功,还需要等待一个机会。
送走了远征的人,长乐塬上的元召现在正在受命忙两件事,准确来说是三件事。为将来的长安学院选址,造船和买马。
将来的长安学院要建成一个怎样的规模,这个问题,在元召心中只是有着暂时的模糊概念。
几千年后,最让世人感到遗憾的事,其实并不是朝代的兴衰灭亡,循环更迭,而是华夏民族第一次井喷式的璀璨文明,在经过如同漫天星河般的灿烂后,又迅速的归于沉寂,那么多的珍贵思想和文化就此湮灭或者被遗忘。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文化最绚烂多彩的大时代,没有之一!
那个时代的任何一门学说,任何一位先贤,都足以光耀千古,百世流芳。
但是很可惜,这些光辉思想和学说,被后人认可认识的并不多。除掉与草木同腐的那些之外,流传后世的也大多被人为的进行了阉割或者篡改异化,年深月久,不辩其本来面目矣!
在这个时代以及从前的千年以来,作为文字载体的纪录工具,竹简和木椟等物品承担了大部分传播功能。不仅笨拙沉重,而且难以储藏流传。
尤其是屡屡经历战火的焚劫 ,帝王的禁毁,以及天灾人祸,更是十不存一。等到前秦那位伟大的始皇帝,为了唯吾独尊、万世一统而焚书坑儒的时候,就更是把这仅存于世间的一二宝贵精髓销毁了大半,这样的遗憾,是任何丰功伟业都不能挽回的。
如果现在尽一切努力搜集整理这些前代珍宝呢?会不会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此时此刻,离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不过百多年,也许还有大量遗落在草泽间的珍珠等着自己去把它们一颗颗找回来,把它们重新修复、还原,重新一粒粒打磨出光华,再镶嵌到华夏文明这顶巨大的皇冠上。
这样重大的任务,自己用尽毕生的努力能做到哪一步呢?元召并没有什么信心。相比较起其余那些战争啊财富啊朝堂争斗啊什么的,这件事才是需要他最认真对待的,每次想的深远一些时,他都感到诚惶诚恐,心中没有一点的把握。
好在,现在他还有时间,因为那位儒学宗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一套理论,还并没有被刘彻所采纳。元召有时想起来,会有些暗自得意。因为,这是自己的横空出现,而改变了历史的规程。
董先生,出现在皇帝刘彻最无助的时候,他那时应该还是个有名无实的少年天子,空有大志而难以冲破重重枷锁。
自文景二帝清静无为,于民生息,取得很大的发展繁荣以来,这种政策就被当成了国策。所以,他们的那套理论也被好好的继承了下去。窦太后更是信奉黄老之术,刘彻要想折腾起浪花,何其难也。
在这样的境况下,经过董仲舒篡改的儒家学说,就被这位天子当成了救命的稻草,牢牢的抓在了手中。从此以后,儒家独大,百家晦暗。这样一株带毒的奇葩,也许会成全一家帝王的伟大,但却会毁掉整个华夏的未来,既然如此,就让它夭折吧。
不要去那个神坛上吃冷猪肉,坐在自己该在的位置,孔老夫子,如此,可好?
,虽然也是够使人振奋的了,比起北边的这个强大的敌人,分量还是差了些。
既然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没有酣畅淋漓的胜利过一次,又何妨让这小子去尝试一次呢?也许他的那些方法可行呢?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这支刚刚被任名为“黑鹰”的军队,出现在了长安北教场,接受了皇帝及朝廷文武的检阅。
暂时一千五百人的队伍,包括原先留守长乐塬的五百骁骑营骑兵,从各处军中通过各种关系,又陆陆续续加入的有志之士,以及在长乐塬上的某些原流云帮众。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流云帮中的许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元召从来都不是一个随便浪费人才的人,凡是有所特长的,或者是对某一方面有特殊兴趣的,都被他发掘了出来 ,安排到了合适的地方。
长乐塬上已经铺开了很大的摊子,太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了。而有些武勇之士,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这样的事怎么能不大力支持呢!
所以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从流云帮中进入黑鹰军的,也大约有五六百人之多。这就是这支新军的构成。
人数虽然不多,但当这一支新式的骑兵军队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却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群臣中不乏有许多军中老将,也曾经身经百战,见识过许多纪律严明的队伍,不论是敌军还是友军,战斗力强的,往往军律会不咋地,而军规阵型严整的,往往又容易会拘泥于陈规,难以出奇制胜。
但眼中所见的这支骑兵队伍,光散发的气势就如此让人感觉不同。统一制式的铠甲罩袍,劲弩、长刀犀利无比,胯下马匹的精良就更不用说了。
阵列队形更是严整,在为首各部校尉的号令之下,纵横排列,进退如一,不管是分击、组合还是共同对敌,简直就如同手指臂使,简洁有效,迅疾如风。
虽然还没有和真正的敌人对战,不知道将会胜负如何,但,胜利的信心,已经在许多人心中开始悄悄的萌芽。因为,所有人都仔细的听完了一边那位小侯爷的讲解。原来,这支精气神十足的骑兵队伍,他们的身上还装备有许多新奇的物件儿,那些都是最近这段时期长乐塬上的最新发明,据元召所说,都很厉害,是战场上的利器!
虽然有些词语听不太懂,那些东西的用途,也听不太明白。但从皇帝以下,对元召所说的厉害,都报以了很大的期待。
看着那股黑色旋风在秋风中逐渐远行,元召心中有着更大的期望。这一战,但愿他们能打出威风,在所有前线汉军中树立起一根高高的标杆,给所有战士以前进的方向和勇气,那么,自己这一次的目标就算达到了。接下来对匈奴展开的计划就会顺利很多。
卫青就是这支黑鹰军的主将,但是很奇怪,他并没有如普通惯例那样,被授予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名称。如李广是骁骑将军,程不时是震边将军。他想起将要分别的时候,元召曾经带着很奇怪的笑容,对他说过的话。
“青哥,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没有将军称号吧?呵呵!你这次如果能够取胜回来,官职就会有了,并且将会很特别……。”
小侯爷就是喜欢说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至于他所说的那个“大司马”是什么官职,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朝廷以前也从来没有过这个称谓,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反正自己现在不会想这么多,只有尽力打胜,才能不负所望。
卫青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队伍,这样的精锐之师,即便匈奴人再厉害,也可以放手一搏了吧!此去不仅要胜,而且要大胜,这是小侯爷与他通宵夜谈所定下的目标,他握紧了手中元召所赠的那把宝剑,心底豪情无比激荡。
在从全国抽调的近十万紧急驰援北疆大军中,这支一千五百余人的骑兵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现在还无人会预知未来,所以他们到达雁门前塞后,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重视,只是如同普通的军卒一样被对待,要想飞鹰建功,还需要等待一个机会。
送走了远征的人,长乐塬上的元召现在正在受命忙两件事,准确来说是三件事。为将来的长安学院选址,造船和买马。
将来的长安学院要建成一个怎样的规模,这个问题,在元召心中只是有着暂时的模糊概念。
几千年后,最让世人感到遗憾的事,其实并不是朝代的兴衰灭亡,循环更迭,而是华夏民族第一次井喷式的璀璨文明,在经过如同漫天星河般的灿烂后,又迅速的归于沉寂,那么多的珍贵思想和文化就此湮灭或者被遗忘。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文化最绚烂多彩的大时代,没有之一!
那个时代的任何一门学说,任何一位先贤,都足以光耀千古,百世流芳。
但是很可惜,这些光辉思想和学说,被后人认可认识的并不多。除掉与草木同腐的那些之外,流传后世的也大多被人为的进行了阉割或者篡改异化,年深月久,不辩其本来面目矣!
在这个时代以及从前的千年以来,作为文字载体的纪录工具,竹简和木椟等物品承担了大部分传播功能。不仅笨拙沉重,而且难以储藏流传。
尤其是屡屡经历战火的焚劫 ,帝王的禁毁,以及天灾人祸,更是十不存一。等到前秦那位伟大的始皇帝,为了唯吾独尊、万世一统而焚书坑儒的时候,就更是把这仅存于世间的一二宝贵精髓销毁了大半,这样的遗憾,是任何丰功伟业都不能挽回的。
如果现在尽一切努力搜集整理这些前代珍宝呢?会不会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此时此刻,离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不过百多年,也许还有大量遗落在草泽间的珍珠等着自己去把它们一颗颗找回来,把它们重新修复、还原,重新一粒粒打磨出光华,再镶嵌到华夏文明这顶巨大的皇冠上。
这样重大的任务,自己用尽毕生的努力能做到哪一步呢?元召并没有什么信心。相比较起其余那些战争啊财富啊朝堂争斗啊什么的,这件事才是需要他最认真对待的,每次想的深远一些时,他都感到诚惶诚恐,心中没有一点的把握。
好在,现在他还有时间,因为那位儒学宗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一套理论,还并没有被刘彻所采纳。元召有时想起来,会有些暗自得意。因为,这是自己的横空出现,而改变了历史的规程。
董先生,出现在皇帝刘彻最无助的时候,他那时应该还是个有名无实的少年天子,空有大志而难以冲破重重枷锁。
自文景二帝清静无为,于民生息,取得很大的发展繁荣以来,这种政策就被当成了国策。所以,他们的那套理论也被好好的继承了下去。窦太后更是信奉黄老之术,刘彻要想折腾起浪花,何其难也。
在这样的境况下,经过董仲舒篡改的儒家学说,就被这位天子当成了救命的稻草,牢牢的抓在了手中。从此以后,儒家独大,百家晦暗。这样一株带毒的奇葩,也许会成全一家帝王的伟大,但却会毁掉整个华夏的未来,既然如此,就让它夭折吧。
不要去那个神坛上吃冷猪肉,坐在自己该在的位置,孔老夫子,如此,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