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6.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7.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28.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9.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30.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31.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32.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33.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34.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35.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36.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37.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38.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39.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4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
41.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4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6.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7.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28.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9.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30.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31.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32.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33.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34.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35.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36.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37.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38.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39.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4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
41.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4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