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玩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王雱一听,哪还知道自己上当了。他老爹早料到他要跑来找阿琰妹妹玩,都和司马光打过招呼了!什么背一段《论语》才给出门,根本是在诓他!
王雱气鼓鼓地和司马光告状:“原来爹爹早想好让我来的,他昨晚还和我说要我背《论语》才让我来,害我背了一晚上!”
司马光被王雱气呼呼的模样逗乐了,不由问:“背到哪了?”
“背到孔夫子十五岁立志要学习那句,”提到自己刚背诵完的内容,王雱兴致勃勃地给司马光做了个算术题,“司马叔父,孔夫子都十五岁才立志学习,我是不是还能再玩十二年?”
司马光:“……”
这要是自己儿子,自己肯定也会和王安石一样变着法儿坑坑他。这小子聪明是聪明,可没用对地儿啊!
小小地皮了一把,王雱热情地挥送司马光去给国子学生员们上课,进去向张氏问好。司马琰也早起来用过早饭了,这天没下雪的迹象,两个人去给暖棚掀棚顶。
播了种的泥地还是安安静静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两个人瞅了一会儿,都很清楚一时半会不可能看到韭菜种子发芽。既然不打算一装到底,王雱和司马琰便和张氏说了一声,钻进司马光的书房里找书看。
两个小孩到底才三岁,张氏煮了茶水,拿了针线活守在一边。王雱在家也是有娘专门守着的待遇,没觉得不习惯,和司马琰一起在书架前叽叽咕咕,小声讨论看什么书好。比起一穷二白经常要去借书看的王安石,司马光家底显然殷实多了,光是史书就摆了整整半架子。
王雱和司马琰说:“怪不得你爹能写出那本大部头编年史,光是看到这一架子书我就眼晕。”
司马琰深以为然。
两个人挑挑拣拣,找了些字少图多的书跑到书桌前继续叽叽咕咕地一起看。偶尔张氏给他们送些蜜饯果子时顺带瞧一眼,看到的都是各种简明易懂的插图。
晚上司马光回来,张氏与他提起两个小孩的事,说他们早上先去看种子发没发芽,随后便去书房一起看书。张氏夸道:“再没见过比这小孩更乖的男孩儿了,一点都不捣乱。”
司马光想起王安石提到过的一些“光辉事迹”,笑道:“再看看吧。”
事实证明司马光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王雱往司马光家跑没几天,就已经不满足于看看苗儿看看书。
每天结束阅读时间,王雱就开始带着司马琰去外面认识新的小伙伴。司马光家是国子学的“教师宿舍区”,租住的都是国子学的教授们,年纪有大有小,不过家里没孙子的有儿子,没儿子的有女儿。
经过王雱锲而不舍的撺掇,这些熊孩子开始准时往外跑,每天跟着王雱上房揭瓦。司马琰原本性格喜静,跟着王雱闹腾了几天也活泼多了。左右他们才三四岁,再怎么胡闹也没人会骂他们!
王安石这天正式拒了参加馆职试,回到家,便见王雱又蹬蹬蹬地腆着脸跑来给自己捏肩捶背。王安石奇道:“你又干了什么坏事?”
王雱为自己抱屈:“我是那样的人吗?”
王安石斜眼看他,意思是“你不是那样的人吗”。
唉,自己在老爹面前压根瞒不住任何事啊,太亲近了就是不好!王雱只能麻溜地从怀里掏出张纸,对王安石说:“爹您看,有个书商想买我和阿琰妹妹做的牌儿,要拿去印着卖。我叫他写了契书,您看上头写的有没有问题,没问题我和阿琰妹妹就签了,你和司马叔父当见证!”
王安石奇了,什么牌儿还能卖钱?
第二章
庆历六年冬,开封早早飘了初雪。一辆牛车辘辘地跨过护城河,驶向南熏门。守城的卫兵身穿甲衣挺立在雪中,哪怕风雪积在肩膀也不曾抬手去扫。负责核检的卫兵有条不紊地查看着进城者的“身份证”,一个一个地给他们做安检。
牛车之中坐着三个人,一个是一身文气的文士,一个是挽着妇人发髻的年轻妇人;最后一个,是个年方三四岁的男孩。他头发没有像一般小孩一样剃得剩下一小撮,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看着乖巧得很。
这一家人是从扬州任满回来的,文士名叫王安石,这三年都在扬州任签书淮南判官,干的活儿大概就是扬州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对于刚刚考上国家公务员的官场新人来说很不错的职位了。可惜的是王安石和领导韩琦不太对付,这三年干得很不得劲。
这三四岁的小童自然是王雱。王雱混混沌沌地长到能开口说话,从零开始学习大宋官话。他随着王安石在扬州长大,年纪又小,身边没什么参照物,只能摸索着学习,免得一不小心表现得太超前被人当妖怪烧了。
王雱的小心谨慎一度让母亲吴氏担心不已,觉得自己生了个傻儿子,说话比别人慢、比别人少,走路也比别人慢,不爱哭也不爱闹,每天就自己坐着发呆(王雱偶尔偷偷摊开书认字,看起来就像发呆)。
。”
王雱一听,哪还知道自己上当了。他老爹早料到他要跑来找阿琰妹妹玩,都和司马光打过招呼了!什么背一段《论语》才给出门,根本是在诓他!
王雱气鼓鼓地和司马光告状:“原来爹爹早想好让我来的,他昨晚还和我说要我背《论语》才让我来,害我背了一晚上!”
司马光被王雱气呼呼的模样逗乐了,不由问:“背到哪了?”
“背到孔夫子十五岁立志要学习那句,”提到自己刚背诵完的内容,王雱兴致勃勃地给司马光做了个算术题,“司马叔父,孔夫子都十五岁才立志学习,我是不是还能再玩十二年?”
司马光:“……”
这要是自己儿子,自己肯定也会和王安石一样变着法儿坑坑他。这小子聪明是聪明,可没用对地儿啊!
小小地皮了一把,王雱热情地挥送司马光去给国子学生员们上课,进去向张氏问好。司马琰也早起来用过早饭了,这天没下雪的迹象,两个人去给暖棚掀棚顶。
播了种的泥地还是安安静静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两个人瞅了一会儿,都很清楚一时半会不可能看到韭菜种子发芽。既然不打算一装到底,王雱和司马琰便和张氏说了一声,钻进司马光的书房里找书看。
两个小孩到底才三岁,张氏煮了茶水,拿了针线活守在一边。王雱在家也是有娘专门守着的待遇,没觉得不习惯,和司马琰一起在书架前叽叽咕咕,小声讨论看什么书好。比起一穷二白经常要去借书看的王安石,司马光家底显然殷实多了,光是史书就摆了整整半架子。
王雱和司马琰说:“怪不得你爹能写出那本大部头编年史,光是看到这一架子书我就眼晕。”
司马琰深以为然。
两个人挑挑拣拣,找了些字少图多的书跑到书桌前继续叽叽咕咕地一起看。偶尔张氏给他们送些蜜饯果子时顺带瞧一眼,看到的都是各种简明易懂的插图。
晚上司马光回来,张氏与他提起两个小孩的事,说他们早上先去看种子发没发芽,随后便去书房一起看书。张氏夸道:“再没见过比这小孩更乖的男孩儿了,一点都不捣乱。”
司马光想起王安石提到过的一些“光辉事迹”,笑道:“再看看吧。”
事实证明司马光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王雱往司马光家跑没几天,就已经不满足于看看苗儿看看书。
每天结束阅读时间,王雱就开始带着司马琰去外面认识新的小伙伴。司马光家是国子学的“教师宿舍区”,租住的都是国子学的教授们,年纪有大有小,不过家里没孙子的有儿子,没儿子的有女儿。
经过王雱锲而不舍的撺掇,这些熊孩子开始准时往外跑,每天跟着王雱上房揭瓦。司马琰原本性格喜静,跟着王雱闹腾了几天也活泼多了。左右他们才三四岁,再怎么胡闹也没人会骂他们!
王安石这天正式拒了参加馆职试,回到家,便见王雱又蹬蹬蹬地腆着脸跑来给自己捏肩捶背。王安石奇道:“你又干了什么坏事?”
王雱为自己抱屈:“我是那样的人吗?”
王安石斜眼看他,意思是“你不是那样的人吗”。
唉,自己在老爹面前压根瞒不住任何事啊,太亲近了就是不好!王雱只能麻溜地从怀里掏出张纸,对王安石说:“爹您看,有个书商想买我和阿琰妹妹做的牌儿,要拿去印着卖。我叫他写了契书,您看上头写的有没有问题,没问题我和阿琰妹妹就签了,你和司马叔父当见证!”
王安石奇了,什么牌儿还能卖钱?
第二章
庆历六年冬,开封早早飘了初雪。一辆牛车辘辘地跨过护城河,驶向南熏门。守城的卫兵身穿甲衣挺立在雪中,哪怕风雪积在肩膀也不曾抬手去扫。负责核检的卫兵有条不紊地查看着进城者的“身份证”,一个一个地给他们做安检。
牛车之中坐着三个人,一个是一身文气的文士,一个是挽着妇人发髻的年轻妇人;最后一个,是个年方三四岁的男孩。他头发没有像一般小孩一样剃得剩下一小撮,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看着乖巧得很。
这一家人是从扬州任满回来的,文士名叫王安石,这三年都在扬州任签书淮南判官,干的活儿大概就是扬州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对于刚刚考上国家公务员的官场新人来说很不错的职位了。可惜的是王安石和领导韩琦不太对付,这三年干得很不得劲。
这三四岁的小童自然是王雱。王雱混混沌沌地长到能开口说话,从零开始学习大宋官话。他随着王安石在扬州长大,年纪又小,身边没什么参照物,只能摸索着学习,免得一不小心表现得太超前被人当妖怪烧了。
王雱的小心谨慎一度让母亲吴氏担心不已,觉得自己生了个傻儿子,说话比别人慢、比别人少,走路也比别人慢,不爱哭也不爱闹,每天就自己坐着发呆(王雱偶尔偷偷摊开书认字,看起来就像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