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北朝纪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她想。
然而……这不正是她活过来时候想过的吗?她从死亡中挣扎过来,回到正始四年的初夏的那个下午。
淡绿色的樱花在窗外开得正盛。
不要与萧阮再有纠葛,无论父亲与兄长给她安排怎样一段姻缘,哪怕起初并不像她当初对萧阮,热烈如飞蛾扑火,但是细水长流,到末日来临之前,他们总多少能生出一些感情,便不够深不够真,不能够保证不离不弃。
平平常常就够了,平平常常,便是最终被放弃,也不会太伤心。
如今竟然真的到眼前来,那莫非是上天听到了她的许愿?嘉语自嘲地笑一笑。对从头来过的人生,她最大的愿望无非不要重蹈覆辙,无非是父兄不至于惨死,至于感情与姻缘,她实在没有抱太多的希望。
一个人总不能奢求太多。
她从前就是奢求了萧阮。
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妥,家世,容貌,人才,性情,触手可及的诚意。嘉语没有抬头,她知道李十二郎为这次会面,准备的不仅仅是这些说辞。他应该是着意修饰过。她从前对萧阮动心,不就因为他生得美吗?李十二郎想必是打听过,揣度过,他虽然不及萧阮的美貌,也是英俊的。
一场邂逅,安排得简直温柔多情。
从前他的家族,抛弃过她的哥哥——然而那正是他所痛恨和极力避免的。
相敬如宾,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好。并没有什么不好,嘉语在心里把这句话念了两遍。究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遗憾什么,在恐惧什么,没有什么比安安稳稳的人生更重要了。安安稳稳,一眼到头的人生。
在即将到来的动乱之中,如果父兄不死……她不过一个后宅女子,高门府邸的后宅女子,又有什么不安稳呢?
至于这终身托付的是谁,那不重要——你看,多公平的游戏,她对他不重要,他对她也同样,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现世安稳。
嘉语默默地走,不说话,李十二郎也陪着她沉默。走了有十余步,嘉语忽开口道:“李郎君该是听过我的一些传闻。”
“是,我听过。”李十二郎说。
她之前的沉默给了他极大的压力。虽然说五姓人家娶进门的公主不在少数——改朝换代对皇家是颠覆,对高门的冲击却有限——但是他终究年轻。华阳公主终于开口,是这样一句话,还是很能让他兴奋。
“前年太后千秋,进宫给太后贺寿,被于贼劫走的是我,不是表姐。”她又说。
这一段风言风语,在洛阳流传已久。当时就沸沸扬扬,去年冬又旧事重提。这样的事,对于女子来说,是极大的污点——从洛阳到信都千里迢迢,谁知道当中发生过什么,谁能保证,什么都没有发生?
李十二郎却颔首道:“我猜也是,公主大有勇气。”
嘉语:……
嘉语不得不提醒他:“是宋王救了我。”
“宋王高义。”李十二郎道,“公主没有答应宋王的求娶,是我的运气。”
嘉语:……
果然不愧是高门子弟,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嘉语当然明白,他这是在含蓄地表达他不介意。他可能不介意这个,甚至不介意她确然迷恋过萧阮,但是——
嘉语深吸一口气,说道:“那李郎君有没有想过,如果有朝一日,我父兄不再受两宫宠信——”“不再受两宫宠信”当然是虚词,这背后可以预见的朝政动荡,不必解释,李家儿郎,怎么可能不懂。
“公主误会了,我并不需要妻家的荣华!”李十二郎脱口道,“我——”
“不急,”嘉语打断他,“李郎君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说,不必急于答我。”她的父亲如今固然身居高位,但是放眼洛京,与她地位仿佛,甚至略胜一筹的宗室女并不在少数,她在其中,也算不得出色。
以李十二郎的身份与如今在朝中的势头,就是娶个正经的公主,也并非没有可能。
大约就是她不够出色,又名声有瑕,李十二郎才有这个勇气。毕竟他这番说辞,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至少、至少也须得是经历过生死之人。
嘉语微叹了口气,转身往江边去,那头欢呼一声接一声,也不知道是谁射中了,谁射空了,又谁射偏了。嘉语走近时,嘉言正凝神弯弓,甚至没有留意到她。江对面岸上的柳树,垂枝江面,随风依依。
好事少年们早遣了人过江,选三五十条柳枝,枝条上挂上数枚金铃,又每条柳枝上都削出白皮,断枝铃落水为上。
——这样豪奢的玩法,想来都是世家子弟,许这其中也有崔卢郑李,或者干脆就是宗室。
嘉语自个儿掂量,虽然这一段伊水甚窄,江面上风也不烈,但是难度仍然不小——横竖她是不能。
只听得铮然一声,长箭离弦。眼见得箭稳稳过了江,人群中就爆出一声:“好!”——箭过江已经是不易,前头射箭的少年,三人中也只有一人能够做到,更何况这么娇滴滴一个小娘子。
嘉言却面无喜色,只死死盯住对岸,箭中柳枝,柳枝摇摇,摇得金铃璎璎碎响,良久,到底没有掉下去。
而去势已经尽。
“呼——”嘉言吁了口气,实在遗憾。
边上少年七嘴八舌安慰道:“小娘子箭术已经是百里挑一,何必叹气。”
有人自嘲道:“比我强多了。”
“休说你,”有人笑,“这小娘子才多大,再过个三五年,怕我们几个,通通都不是对手。”
嘉言只是闷闷不乐,他们是不是对手有什么要紧……当年绑了她阿姐去信都的人,可不会管她是男是女,是长是幼,是百里挑一还是千里挑一,箭术不行就是不行,要哥哥或者父亲在这里,这还算事儿嘛。
忽然头上一重,有人揉了揉她的发髻,笑道:“让我试试!”
“阿姐!”嘉言喊了一声。连翘已经递过来弓箭,嘉语拉了拉弦,这弦够硬的,她素不习弓马,原也没想过要来射柳,只是看到嘉言面上大是沮丧,试着想要安慰她:“这几位郎君说得对,你还小呢。”
说着脚下扎稳,就要开弓。嘉言哪里不知道她的好意,忙伸手按住她道:“阿姐就不要试了。”
嘉语眨了眨眼睛:“给你个机会笑话我都不要?”
“……不要。”嘉言道,“阿姐不知道这上巳射柳的兆头么?”
嘉语:……
还真不知道。
“是洛阳的习俗吗?”嘉语问。实则平城也有,整个北朝都有此俗,只是始平王父子常年不在,宫姨娘又不善骑射,不曾带她们姐妹见识。后来萧阮亦无此心。周乐倒是提过,只是那时候,她心神已倦。
嘉言干咳一声,正要解释,背后已经传来男子清朗的声音:“正是。据说上巳射柳,祈福最灵。”
“怎么个灵法?”嘉语偏头,看住来人。
李十二郎容光焕发,应声道:“射柳之前,心有所想,若中,则心想事成——”
嘉语握住弓,一时游移不定,如果要射这一箭,她该……许下怎样的心愿呢?
李十二郎又道:“如公主不弃,可以弓箭许我。”
“公主”两个字落音,射柳的少年们一时哗然:这位不知道打哪里冒出来的小娘子穿戴既华丽,言语亦大方,身手更是漂亮,早让人心生好感,却不料是个公主——既然她阿姐是公主,她自然也是了。
只不知是哪位公主,一时窥测的,赞叹的,好奇的目光,应有尽有。
嘉语犹豫了一下,李十二郎的手已经伸到了面前。
“阿姐阿姐,那个李十二郎的箭……简直神了!”一直到上车,嘉言都不放弃聒噪,只是不敢让母亲听到——要让母亲听到她们这么无法无天,跑去和那些浪荡儿射柳,就算是上巳节,也非剥了她的皮不可!
连翘、紫苑两个自是不敢漏了口风,至于敢借弓箭给两个小娘子的安平、安顺,就更不敢了。
嘉语已经忍了一路,终于忍无可忍,一指戳到嘉言额上:“瞧你这点出息——没见过阿爷阿兄射箭么?”
“那怎么一样!”嘉言不服气地嘟囔道:“我哪里就见过阿爷射箭了,阿爷总说他的箭是杀人的箭,不是用来戏耍的——难不成阿姐你见过?哥哥就更别说了,今儿上巳节,他都没空出来。”
“哥哥当值呢。”嘉语漫不经心替昭熙辩解了一句,心里也有些恍惚,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她当然见过,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了。
其实嘉言说得也没有错,父亲的箭和李十二郎的箭不一样,父亲的箭更为凶悍,周乐也是,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当口想起他,正常情况下,她难道不该只记得李十二郎对她说的那句话么。
他说:“如有那一日,我会庇护你。”这句话说得又轻又快,如果不是刚刚好擦身而过,她几乎会怀疑自己并没有听到。
比如嘉言就没有听到,否则这会儿她缠着她唠叨的,就不会只是李十二郎的箭术了。
他说的那一日,是她父兄失势的那一日。
始平王府上下都沉浸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里——能不喜气么,世子的婚事已经筹备得七七八八,就等着新娘过门,如今连三娘子的婚事也有了准信。之前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替这位老出事端的三娘子担着心事。
要真许了宋王倒也罢了,偏又不是;要王爷在洛阳能多些时候也就罢了,偏又不能;王妃这做继母的,少不得劳心劳力,好容易小祖宗点了头,莫说王妃,就是宫里头那位,也是欢喜的,衣料首饰流水一样赏下来。
快马加鞭送信到青州,始平王虽然不能即时回来,也须得他点过头,才能交换庚贴。
昭熙找机会多见了李十二郎几次。虽则之前就已经见过,如今再见,感觉又不一样。好在李十二郎实在没有太多可挑剔的,莫看他上巳那日胡旋跳得欢快,素日上朝却是以端正方刚、不苟言笑著称。
哪家做哥哥的也不想自个儿妹子许个浮华子弟,不苟言笑虽然无趣了些,总好过浪荡儿。
虽然对于宋王没有做成妹婿,昭熙多少遗憾,但是既然三娘不肯松口,多半有她的理由。三娘怎么想,他反正是不懂的,索性不去伤这个脑筋。光就前程来说,李十二郎又胜过宋王良多了。
待收到始平王回信,说三儿应了,他就应了,王府上下就开始正儿八经着手准备,就连成天跑校场习骑射的嘉言都收敛了几日,说是要给阿姐绣荷包——当然这种话,始平王府上下是没个信的。
他家六娘子不给三娘子折腾出一整套的刀枪剑棒流星锤,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怎么还能指望她摸绣花针呢,那不和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稀罕么。
始平王这样的人家,嫁妆自然无须嘉语操心,便她不开口,王妃也不至于在钱财上亏了她——从前都不曾,何况这一世。
订了亲的小娘子,少不得要约齐了手帕交,办一场闺宴——也有不办的,但是始平王妃力求周全,哪里肯落下。嘉语从前在平城,来洛阳才多少时日,也就宫中小住时候认得几个贵女。
转眼两年,死了陆靖华、于樱雪、李八娘,出阁了贺兰袖,到头来这批人里进宫的竟只有穆蔚秋。
如今备嫁的倒有谢云然、郑笑薇、李九娘。郑笑薇许了广怀王的孙子、元祎修的兄长——去年西山大营之后,元祎修封了汝阳县公——论起来也是亲戚。再加上信都的崔七娘、九娘、十二娘如今都在京中。宫里慷慨,允了阳平、永泰两位公主和明月一起赴宴。
一圈子数下来,竟只有姚佳怡尚无着落。但是姚佳怡这样的近亲,怎么可能不请,只是叫嘉言多费了心。
嘉语有嘉语的费心:她要去见宫姨娘。
去年腊月殉葬的闹剧,起先宫姨娘被瞒得死死的,王府上下,从主子到奴子,从始平王到昭熙,个个都修得好闭口禅。贺兰袖又进不了门,自然无事。原本始平王父子、兄妹打的都是同一个主意:能瞒一时是一时,到贺兰袖死了,给宫姨娘报个急病暴毙,便是伤心,过一阵子也就好了。
却不料贺兰袖好手段,到底抓住了咸阳王这根救命稻草,宫姨娘这头就再瞒不住。要换了别个,没准当时就直闹到西山上,找嘉语问个明白,但是宫姨娘这鹌鹑性子,哭几场也就罢了。
——真要闹到山上,嘉语也是为难,她和贺兰袖之间的恩怨,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或者说,根本就是个闹不清楚的事。尤其和宫姨娘。便说清楚了,手心手背,心与肝,你叫她选哪个?
总共都逃不过一场痛。
贺兰袖不是从始平王府出的阁,咸阳王宅子多,任选了处,收拾出来,给贺兰袖出阁前暂住。
昭熙经不起宫姨娘再三再四地求——虽然他是实在想不明白三娘有哪里对不住阿袖,阿袖要三娘的命,她做得初一,就别怪三娘做十五——他元家,从来就不出什么道德君子。他不在乎贺兰袖有没有人送嫁,但是他在乎宫姨娘——和嘉语一样在乎。
宫姨娘母女相见,少不得又抱头痛哭一场。要换在别的日子,贺兰袖也能把嘉语所作所为抖落出来哭给母亲听——她做的事,三娘没有证据,如今三娘逼她殉葬,于情于理,总是三娘对不住她。
偏这日是她的好日子,只能哭过一场就出了门。
送过嫁,昭熙要接宫姨娘回府,宫姨娘这当口反而硬了口气,就是不肯回来。始平王素不强她,索性叫人清点了日常用物,一并给她送过去。咸阳王家大业大,也不在乎多养个丈母娘。
到年十五过完,始平王出京,咸阳王赴任,贺兰袖跟了去,就留了宫姨娘一个在洛阳——嘉语就吐槽过,洛阳满地豺狼虎豹,袖表姐倒不怕她娘被生吞了。无非是知道有他们兄妹在,总不至于不管。
如今是昭熙婚事将近,她也订了亲,虽然诸事有王妃坐镇,但真要到那一天,如果宫姨娘不在,他们兄妹心里也过不去。如果说昭熙去,宫姨娘好歹还赏个脸,嘉语去了这么多回,是连门都进不得。
当然嘉语有嘉语的法子,留了薄荷在宅子外跪了一天一夜,就是吃定了宫姨娘心软,到底把薄荷送了进去。有薄荷在,虽然仍见不到人,隔三差五地,渐渐也能进门,时长日久,不怕她不软下来。
只是……总要赶在贺兰袖回来之前。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贺兰袖再回不来。不过,嘉语可不敢抱这个希望。她的这个表姐,有着杂草一样旺盛的生命力——没拿臭虫作比,已经是尊重她们在血缘上的关系了。
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她想。
然而……这不正是她活过来时候想过的吗?她从死亡中挣扎过来,回到正始四年的初夏的那个下午。
淡绿色的樱花在窗外开得正盛。
不要与萧阮再有纠葛,无论父亲与兄长给她安排怎样一段姻缘,哪怕起初并不像她当初对萧阮,热烈如飞蛾扑火,但是细水长流,到末日来临之前,他们总多少能生出一些感情,便不够深不够真,不能够保证不离不弃。
平平常常就够了,平平常常,便是最终被放弃,也不会太伤心。
如今竟然真的到眼前来,那莫非是上天听到了她的许愿?嘉语自嘲地笑一笑。对从头来过的人生,她最大的愿望无非不要重蹈覆辙,无非是父兄不至于惨死,至于感情与姻缘,她实在没有抱太多的希望。
一个人总不能奢求太多。
她从前就是奢求了萧阮。
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妥,家世,容貌,人才,性情,触手可及的诚意。嘉语没有抬头,她知道李十二郎为这次会面,准备的不仅仅是这些说辞。他应该是着意修饰过。她从前对萧阮动心,不就因为他生得美吗?李十二郎想必是打听过,揣度过,他虽然不及萧阮的美貌,也是英俊的。
一场邂逅,安排得简直温柔多情。
从前他的家族,抛弃过她的哥哥——然而那正是他所痛恨和极力避免的。
相敬如宾,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好。并没有什么不好,嘉语在心里把这句话念了两遍。究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遗憾什么,在恐惧什么,没有什么比安安稳稳的人生更重要了。安安稳稳,一眼到头的人生。
在即将到来的动乱之中,如果父兄不死……她不过一个后宅女子,高门府邸的后宅女子,又有什么不安稳呢?
至于这终身托付的是谁,那不重要——你看,多公平的游戏,她对他不重要,他对她也同样,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现世安稳。
嘉语默默地走,不说话,李十二郎也陪着她沉默。走了有十余步,嘉语忽开口道:“李郎君该是听过我的一些传闻。”
“是,我听过。”李十二郎说。
她之前的沉默给了他极大的压力。虽然说五姓人家娶进门的公主不在少数——改朝换代对皇家是颠覆,对高门的冲击却有限——但是他终究年轻。华阳公主终于开口,是这样一句话,还是很能让他兴奋。
“前年太后千秋,进宫给太后贺寿,被于贼劫走的是我,不是表姐。”她又说。
这一段风言风语,在洛阳流传已久。当时就沸沸扬扬,去年冬又旧事重提。这样的事,对于女子来说,是极大的污点——从洛阳到信都千里迢迢,谁知道当中发生过什么,谁能保证,什么都没有发生?
李十二郎却颔首道:“我猜也是,公主大有勇气。”
嘉语:……
嘉语不得不提醒他:“是宋王救了我。”
“宋王高义。”李十二郎道,“公主没有答应宋王的求娶,是我的运气。”
嘉语:……
果然不愧是高门子弟,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嘉语当然明白,他这是在含蓄地表达他不介意。他可能不介意这个,甚至不介意她确然迷恋过萧阮,但是——
嘉语深吸一口气,说道:“那李郎君有没有想过,如果有朝一日,我父兄不再受两宫宠信——”“不再受两宫宠信”当然是虚词,这背后可以预见的朝政动荡,不必解释,李家儿郎,怎么可能不懂。
“公主误会了,我并不需要妻家的荣华!”李十二郎脱口道,“我——”
“不急,”嘉语打断他,“李郎君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说,不必急于答我。”她的父亲如今固然身居高位,但是放眼洛京,与她地位仿佛,甚至略胜一筹的宗室女并不在少数,她在其中,也算不得出色。
以李十二郎的身份与如今在朝中的势头,就是娶个正经的公主,也并非没有可能。
大约就是她不够出色,又名声有瑕,李十二郎才有这个勇气。毕竟他这番说辞,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至少、至少也须得是经历过生死之人。
嘉语微叹了口气,转身往江边去,那头欢呼一声接一声,也不知道是谁射中了,谁射空了,又谁射偏了。嘉语走近时,嘉言正凝神弯弓,甚至没有留意到她。江对面岸上的柳树,垂枝江面,随风依依。
好事少年们早遣了人过江,选三五十条柳枝,枝条上挂上数枚金铃,又每条柳枝上都削出白皮,断枝铃落水为上。
——这样豪奢的玩法,想来都是世家子弟,许这其中也有崔卢郑李,或者干脆就是宗室。
嘉语自个儿掂量,虽然这一段伊水甚窄,江面上风也不烈,但是难度仍然不小——横竖她是不能。
只听得铮然一声,长箭离弦。眼见得箭稳稳过了江,人群中就爆出一声:“好!”——箭过江已经是不易,前头射箭的少年,三人中也只有一人能够做到,更何况这么娇滴滴一个小娘子。
嘉言却面无喜色,只死死盯住对岸,箭中柳枝,柳枝摇摇,摇得金铃璎璎碎响,良久,到底没有掉下去。
而去势已经尽。
“呼——”嘉言吁了口气,实在遗憾。
边上少年七嘴八舌安慰道:“小娘子箭术已经是百里挑一,何必叹气。”
有人自嘲道:“比我强多了。”
“休说你,”有人笑,“这小娘子才多大,再过个三五年,怕我们几个,通通都不是对手。”
嘉言只是闷闷不乐,他们是不是对手有什么要紧……当年绑了她阿姐去信都的人,可不会管她是男是女,是长是幼,是百里挑一还是千里挑一,箭术不行就是不行,要哥哥或者父亲在这里,这还算事儿嘛。
忽然头上一重,有人揉了揉她的发髻,笑道:“让我试试!”
“阿姐!”嘉言喊了一声。连翘已经递过来弓箭,嘉语拉了拉弦,这弦够硬的,她素不习弓马,原也没想过要来射柳,只是看到嘉言面上大是沮丧,试着想要安慰她:“这几位郎君说得对,你还小呢。”
说着脚下扎稳,就要开弓。嘉言哪里不知道她的好意,忙伸手按住她道:“阿姐就不要试了。”
嘉语眨了眨眼睛:“给你个机会笑话我都不要?”
“……不要。”嘉言道,“阿姐不知道这上巳射柳的兆头么?”
嘉语:……
还真不知道。
“是洛阳的习俗吗?”嘉语问。实则平城也有,整个北朝都有此俗,只是始平王父子常年不在,宫姨娘又不善骑射,不曾带她们姐妹见识。后来萧阮亦无此心。周乐倒是提过,只是那时候,她心神已倦。
嘉言干咳一声,正要解释,背后已经传来男子清朗的声音:“正是。据说上巳射柳,祈福最灵。”
“怎么个灵法?”嘉语偏头,看住来人。
李十二郎容光焕发,应声道:“射柳之前,心有所想,若中,则心想事成——”
嘉语握住弓,一时游移不定,如果要射这一箭,她该……许下怎样的心愿呢?
李十二郎又道:“如公主不弃,可以弓箭许我。”
“公主”两个字落音,射柳的少年们一时哗然:这位不知道打哪里冒出来的小娘子穿戴既华丽,言语亦大方,身手更是漂亮,早让人心生好感,却不料是个公主——既然她阿姐是公主,她自然也是了。
只不知是哪位公主,一时窥测的,赞叹的,好奇的目光,应有尽有。
嘉语犹豫了一下,李十二郎的手已经伸到了面前。
“阿姐阿姐,那个李十二郎的箭……简直神了!”一直到上车,嘉言都不放弃聒噪,只是不敢让母亲听到——要让母亲听到她们这么无法无天,跑去和那些浪荡儿射柳,就算是上巳节,也非剥了她的皮不可!
连翘、紫苑两个自是不敢漏了口风,至于敢借弓箭给两个小娘子的安平、安顺,就更不敢了。
嘉语已经忍了一路,终于忍无可忍,一指戳到嘉言额上:“瞧你这点出息——没见过阿爷阿兄射箭么?”
“那怎么一样!”嘉言不服气地嘟囔道:“我哪里就见过阿爷射箭了,阿爷总说他的箭是杀人的箭,不是用来戏耍的——难不成阿姐你见过?哥哥就更别说了,今儿上巳节,他都没空出来。”
“哥哥当值呢。”嘉语漫不经心替昭熙辩解了一句,心里也有些恍惚,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她当然见过,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了。
其实嘉言说得也没有错,父亲的箭和李十二郎的箭不一样,父亲的箭更为凶悍,周乐也是,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当口想起他,正常情况下,她难道不该只记得李十二郎对她说的那句话么。
他说:“如有那一日,我会庇护你。”这句话说得又轻又快,如果不是刚刚好擦身而过,她几乎会怀疑自己并没有听到。
比如嘉言就没有听到,否则这会儿她缠着她唠叨的,就不会只是李十二郎的箭术了。
他说的那一日,是她父兄失势的那一日。
始平王府上下都沉浸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里——能不喜气么,世子的婚事已经筹备得七七八八,就等着新娘过门,如今连三娘子的婚事也有了准信。之前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替这位老出事端的三娘子担着心事。
要真许了宋王倒也罢了,偏又不是;要王爷在洛阳能多些时候也就罢了,偏又不能;王妃这做继母的,少不得劳心劳力,好容易小祖宗点了头,莫说王妃,就是宫里头那位,也是欢喜的,衣料首饰流水一样赏下来。
快马加鞭送信到青州,始平王虽然不能即时回来,也须得他点过头,才能交换庚贴。
昭熙找机会多见了李十二郎几次。虽则之前就已经见过,如今再见,感觉又不一样。好在李十二郎实在没有太多可挑剔的,莫看他上巳那日胡旋跳得欢快,素日上朝却是以端正方刚、不苟言笑著称。
哪家做哥哥的也不想自个儿妹子许个浮华子弟,不苟言笑虽然无趣了些,总好过浪荡儿。
虽然对于宋王没有做成妹婿,昭熙多少遗憾,但是既然三娘不肯松口,多半有她的理由。三娘怎么想,他反正是不懂的,索性不去伤这个脑筋。光就前程来说,李十二郎又胜过宋王良多了。
待收到始平王回信,说三儿应了,他就应了,王府上下就开始正儿八经着手准备,就连成天跑校场习骑射的嘉言都收敛了几日,说是要给阿姐绣荷包——当然这种话,始平王府上下是没个信的。
他家六娘子不给三娘子折腾出一整套的刀枪剑棒流星锤,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怎么还能指望她摸绣花针呢,那不和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稀罕么。
始平王这样的人家,嫁妆自然无须嘉语操心,便她不开口,王妃也不至于在钱财上亏了她——从前都不曾,何况这一世。
订了亲的小娘子,少不得要约齐了手帕交,办一场闺宴——也有不办的,但是始平王妃力求周全,哪里肯落下。嘉语从前在平城,来洛阳才多少时日,也就宫中小住时候认得几个贵女。
转眼两年,死了陆靖华、于樱雪、李八娘,出阁了贺兰袖,到头来这批人里进宫的竟只有穆蔚秋。
如今备嫁的倒有谢云然、郑笑薇、李九娘。郑笑薇许了广怀王的孙子、元祎修的兄长——去年西山大营之后,元祎修封了汝阳县公——论起来也是亲戚。再加上信都的崔七娘、九娘、十二娘如今都在京中。宫里慷慨,允了阳平、永泰两位公主和明月一起赴宴。
一圈子数下来,竟只有姚佳怡尚无着落。但是姚佳怡这样的近亲,怎么可能不请,只是叫嘉言多费了心。
嘉语有嘉语的费心:她要去见宫姨娘。
去年腊月殉葬的闹剧,起先宫姨娘被瞒得死死的,王府上下,从主子到奴子,从始平王到昭熙,个个都修得好闭口禅。贺兰袖又进不了门,自然无事。原本始平王父子、兄妹打的都是同一个主意:能瞒一时是一时,到贺兰袖死了,给宫姨娘报个急病暴毙,便是伤心,过一阵子也就好了。
却不料贺兰袖好手段,到底抓住了咸阳王这根救命稻草,宫姨娘这头就再瞒不住。要换了别个,没准当时就直闹到西山上,找嘉语问个明白,但是宫姨娘这鹌鹑性子,哭几场也就罢了。
——真要闹到山上,嘉语也是为难,她和贺兰袖之间的恩怨,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或者说,根本就是个闹不清楚的事。尤其和宫姨娘。便说清楚了,手心手背,心与肝,你叫她选哪个?
总共都逃不过一场痛。
贺兰袖不是从始平王府出的阁,咸阳王宅子多,任选了处,收拾出来,给贺兰袖出阁前暂住。
昭熙经不起宫姨娘再三再四地求——虽然他是实在想不明白三娘有哪里对不住阿袖,阿袖要三娘的命,她做得初一,就别怪三娘做十五——他元家,从来就不出什么道德君子。他不在乎贺兰袖有没有人送嫁,但是他在乎宫姨娘——和嘉语一样在乎。
宫姨娘母女相见,少不得又抱头痛哭一场。要换在别的日子,贺兰袖也能把嘉语所作所为抖落出来哭给母亲听——她做的事,三娘没有证据,如今三娘逼她殉葬,于情于理,总是三娘对不住她。
偏这日是她的好日子,只能哭过一场就出了门。
送过嫁,昭熙要接宫姨娘回府,宫姨娘这当口反而硬了口气,就是不肯回来。始平王素不强她,索性叫人清点了日常用物,一并给她送过去。咸阳王家大业大,也不在乎多养个丈母娘。
到年十五过完,始平王出京,咸阳王赴任,贺兰袖跟了去,就留了宫姨娘一个在洛阳——嘉语就吐槽过,洛阳满地豺狼虎豹,袖表姐倒不怕她娘被生吞了。无非是知道有他们兄妹在,总不至于不管。
如今是昭熙婚事将近,她也订了亲,虽然诸事有王妃坐镇,但真要到那一天,如果宫姨娘不在,他们兄妹心里也过不去。如果说昭熙去,宫姨娘好歹还赏个脸,嘉语去了这么多回,是连门都进不得。
当然嘉语有嘉语的法子,留了薄荷在宅子外跪了一天一夜,就是吃定了宫姨娘心软,到底把薄荷送了进去。有薄荷在,虽然仍见不到人,隔三差五地,渐渐也能进门,时长日久,不怕她不软下来。
只是……总要赶在贺兰袖回来之前。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贺兰袖再回不来。不过,嘉语可不敢抱这个希望。她的这个表姐,有着杂草一样旺盛的生命力——没拿臭虫作比,已经是尊重她们在血缘上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