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战后的请功上表是李元徽拟订的,交给裴敏之观看之后,没有任何意见的就同意联名了。
其中,裴行严是陷阵首功,张镇恶是夺旗之功,其余张世武、赵腾、马得意、王统等人都是次功。
李青莲和几个幕僚得到了策画之功。
段承徽的梁郡郡兵是助战之功。
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公允的,裴家父子挑不出任何的不是来。
对于险些生擒瓦岗猛将单雄信的张镇恶,裴行严即便平日里眼高于顶也是承认这人的勇力不在他之下。
若是李元徽让张镇恶做先锋,打出的效果也不会比他差多少。
在睢阳停留了一日,十七日船队才再度出发。
过了睢阳距离彭城就不远了,几百里的路程,不过几日的时间就到了。
彭城是徐州郡治所在,现在是裴家父子的地盘,李元徽婉拒了裴敏之邀请他到彭城转道,顺便小住几日的提议,两方人马在过了睢阳之后分道扬镳。
这里却要说下,历史上广神所开凿的通济渠是从板渚出黄河,至盱眙入淮河,经过荥阳、浚仪、杞县、睢县、宁陵、睢阳、虞城、夏邑、永城,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泗洪、最后从盱眙入淮河。
是不经过徐州彭城的。后来京城成为政治中心,运河往河洛一代的延伸就不重要了,所以才取直,改走后世京杭运河的路线。
但因为历史变化,前魏宣帝时候制定的河图,就已经开凿了后世京杭运河的部分路线,所以前魏的运河基本是照着后世京杭运河的线路开凿连通的。
而大燕慕容英开凿的运河和跟广神通济渠路线区别不大,为了连通东段运河,所以从睢阳开始可以走黄河故道可以直接从水路通往彭城,继续走通济渠则是沛郡永城一线。两条运河线路现在都在使用。
但其实在李元徽看来,东线那条后世京杭大运河路线的运河,在这时候其实作用并没有慕容英后开凿的通济渠大,因为现在的天下政治中心是洛阳、关中。而不是后世的京城一代。
从睢阳离开以后,差不多过了十日,李元徽部船队才出了通济渠入淮河,随后又沿着淮河前往钟离。
已经改名朱兴宗的老朱听说李元徽回来了,带着自己训练了将近三个月的八百淮南兵前往渡口列阵迎接。
“可把将军盼回来了。”见到李元徽,老朱是眉开眼笑兴高采烈。
李元徽没下船,反而是让老朱和陈琼登船,就在船楼上检阅了他手下的淮南兵后,还赐了个营号,“淮南左营”。还叮嘱道:“你手下这些士卒好生操练,必是天下强兵。”
江淮一带从三国开始,就是民风彪悍的四战之地。经历了前魏两百年太平,重新成为了富庶之地后,可大魏南渡变成了南魏后,南魏跟夺取中原的大燕又在淮南打了几十年。
常年的战乱又让淮南的民众不得已成为了彪悍之辈,大户聚众建坞,对抗乱军和盗匪。
直到十几年前南魏平定后,朝廷下旨禁绝坞堡,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淮南一带,屡屡跟朝廷官军对峙,后来虽然被朝廷以威压扫平了。
但淮南人尚武好战之风,却一直存在,男子多习武。
所以老朱这八百兵,李元徽一看就知道都是精悍之辈,只要训练得当,必然能成为精锐。
至于老朱会不会带兵,李元徽可是从来不会怀疑这个问题。
即便现在不会,就以他的学习能力和进化能力,也能迅速将队伍拉起来。
要不是自家二哥三哥都不是一般人,李四自己还真就未必敢用老朱这种天降猛男。
不过眼下老朱,还远远不足以让李四忌惮。
李四在码头检阅过之后,并没有去钟离县城,而... -->>
战后的请功上表是李元徽拟订的,交给裴敏之观看之后,没有任何意见的就同意联名了。
其中,裴行严是陷阵首功,张镇恶是夺旗之功,其余张世武、赵腾、马得意、王统等人都是次功。
李青莲和几个幕僚得到了策画之功。
段承徽的梁郡郡兵是助战之功。
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公允的,裴家父子挑不出任何的不是来。
对于险些生擒瓦岗猛将单雄信的张镇恶,裴行严即便平日里眼高于顶也是承认这人的勇力不在他之下。
若是李元徽让张镇恶做先锋,打出的效果也不会比他差多少。
在睢阳停留了一日,十七日船队才再度出发。
过了睢阳距离彭城就不远了,几百里的路程,不过几日的时间就到了。
彭城是徐州郡治所在,现在是裴家父子的地盘,李元徽婉拒了裴敏之邀请他到彭城转道,顺便小住几日的提议,两方人马在过了睢阳之后分道扬镳。
这里却要说下,历史上广神所开凿的通济渠是从板渚出黄河,至盱眙入淮河,经过荥阳、浚仪、杞县、睢县、宁陵、睢阳、虞城、夏邑、永城,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泗洪、最后从盱眙入淮河。
是不经过徐州彭城的。后来京城成为政治中心,运河往河洛一代的延伸就不重要了,所以才取直,改走后世京杭运河的路线。
但因为历史变化,前魏宣帝时候制定的河图,就已经开凿了后世京杭运河的部分路线,所以前魏的运河基本是照着后世京杭运河的线路开凿连通的。
而大燕慕容英开凿的运河和跟广神通济渠路线区别不大,为了连通东段运河,所以从睢阳开始可以走黄河故道可以直接从水路通往彭城,继续走通济渠则是沛郡永城一线。两条运河线路现在都在使用。
但其实在李元徽看来,东线那条后世京杭大运河路线的运河,在这时候其实作用并没有慕容英后开凿的通济渠大,因为现在的天下政治中心是洛阳、关中。而不是后世的京城一代。
从睢阳离开以后,差不多过了十日,李元徽部船队才出了通济渠入淮河,随后又沿着淮河前往钟离。
已经改名朱兴宗的老朱听说李元徽回来了,带着自己训练了将近三个月的八百淮南兵前往渡口列阵迎接。
“可把将军盼回来了。”见到李元徽,老朱是眉开眼笑兴高采烈。
李元徽没下船,反而是让老朱和陈琼登船,就在船楼上检阅了他手下的淮南兵后,还赐了个营号,“淮南左营”。还叮嘱道:“你手下这些士卒好生操练,必是天下强兵。”
江淮一带从三国开始,就是民风彪悍的四战之地。经历了前魏两百年太平,重新成为了富庶之地后,可大魏南渡变成了南魏后,南魏跟夺取中原的大燕又在淮南打了几十年。
常年的战乱又让淮南的民众不得已成为了彪悍之辈,大户聚众建坞,对抗乱军和盗匪。
直到十几年前南魏平定后,朝廷下旨禁绝坞堡,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淮南一带,屡屡跟朝廷官军对峙,后来虽然被朝廷以威压扫平了。
但淮南人尚武好战之风,却一直存在,男子多习武。
所以老朱这八百兵,李元徽一看就知道都是精悍之辈,只要训练得当,必然能成为精锐。
至于老朱会不会带兵,李元徽可是从来不会怀疑这个问题。
即便现在不会,就以他的学习能力和进化能力,也能迅速将队伍拉起来。
要不是自家二哥三哥都不是一般人,李四自己还真就未必敢用老朱这种天降猛男。
不过眼下老朱,还远远不足以让李四忌惮。
李四在码头检阅过之后,并没有去钟离县城,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