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今,就隋朝的势力而言,南面还有扬州的隋炀帝,北面还有洛阳的王世充。就各路的义军而言:李密如果被王世充击溃,也还有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等,他们哪一路,现在都可以与李渊抗衡的,如果此时就做了皇帝,此不是自己找事站到靶心,去让众人射击?李渊想到这里,摇摇头,把折子扔在一边,还是按照原来自己想好了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他首先宣布,废除以前的一切苛法暴令,然后重新与民约法十二条。这一举动,深得关中地主绅士的支持和拥护。李渊的声誉,立刻在关中排到了第一位。在盛誉之下,李渊由长乐宫入主大兴殿,使杨侑任他为大丞相,晋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同时封他李家的后代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最后让杨侑下诏:
“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罚赏,咸归相府。”并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
至此,长安隋朝的军政大权,全数归了李渊,皇帝就只剩了“郊祀天地”,与鬼神打交道的份了。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佩服父亲手段高明。
5
世民心中敬服父亲,常往大兴殿与李渊深谈,讨教有关军事政务。此时,李渊虽说还没有做皇帝,早俨然以皇帝的身份来考虑天下的事情。他雄心勃勃,对于政事,有许多想法。身边虽有裴寂、唐剑等一班亲信,但许多想法,与儿子谈起来,更可以尽兴。这日谈起用人的事,李渊感慨颇多,对李世民说:
“隋末无道,上下互相蒙蔽,皇上骄横,臣下谄媚奸佞之徒不断。皇上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错误,臣子不为国尽忠,最终使国家危难,自己也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我现在要拨乱反正,志在安邦定国。如今平定乱世,非有武将不可;今后守成治国,就要靠文臣。只有使文臣各尽其才,国家才能稳定发展。”
李世民听了,连连点头,说:“父皇所思,胜于古代圣君,待我们平定天下之后,定可开创一代伟业。”
李渊听了,非常高兴,进一步深谈自己治国的想法,说:“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不仅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还要为君者自己处处带头,严于律己,节俭奉公。上行下效,才可以使人才不致腐化。隋末就因为奢侈浪费,喜好奇珍异宝,致使臣下纷纷进献,结果闹得民怨沸腾,国破家亡。从现在开始,我现在要禁止进献珍奇之物,以免玩物丧志。”
李世民端坐于李渊右侧,眼都不眨一下,聆听父皇的治国之道。李渊见儿子听得认真,逾发谈兴大起,讲完用人,又讲爱民。
“为君之道,要能长久,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人民的拥戴。”李渊说:“隋帝之所以国家已毁,人也将亡,并不是我李渊推翻他的,完全是他自己推翻自己。他把人民作为畜牲一样驱使,搞得天下人怒恨,这才纷纷起来造反。我今后做了皇帝,一定要尊民、爱民,要让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如今,裴寂正按我的意思,拟定‘均田制’和‘租佣调制’。我要给丁男和十八岁以上中男每人授田一顷,给六十岁以上老男、笃疾、废疾的人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对于贵族田地,要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降到五顷。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八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
李渊兴致勃勃地谈着,李世民认认真真地听着,不时表现出由衷地赞赏。父子俩一谈便去了几个钟头,竟都没有半点倦意。就在这时候,侍从来报:
“抓到了李靖。”
早在太原时,李靖断定李渊要谋反后,连夜出了太原,想去扬州面见圣上。结果,真如李世民所料,兵荒马乱中,李靖到了长安就再也不能向前。长安被李渊团团围住,后来又破了城,李靖料定李渊捉住他不会放过,东躲西藏几月,硬着头皮想混出城去,不料给卫兵逮了个正着。原来,李渊一直“挂念”李靖,早就让人画了他的头像,令守城卫兵严加寻查。
李靖被五花大绑,推到李渊脚下。李渊正与儿子讨论治国之道,心里高兴,也不想羞辱李靖,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挥挥手说:
“拖出去,斩了。”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不仅人长得仪表魁伟,更具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一直怀才不遇,终为隋朝一小史。如今正值壮年之时,一腔热血,壮志未酬,却要被斩,他怎么也不甘心。在武士拖他出殿外时,李靖突然大声疾呼:“唐公起兵,本来就是为天下清除暴乱,想成就一番大事,怎么可以因为私怨而斩杀贤士呢?!”
对于李靖,李渊父子都早有耳闻,知他是个能人。只因李靖要去告秘,要置他们于死地,这才有了斩杀之心。如今听李靖一番呼唤,李世民敬重他的才识和胆气,忍不住对父亲说:
“此人留下为我所用,定能建功立业。”
“只是他的所为,实在可恨。”李渊叹一口气说。
“当初是各为其主,也足见他是个忠臣,父王……”
“好吧,就饶了他一命,留在你秦公府听用吧。”
李世民一听,忙高声喊道:
“刀下留人!”
此时的李渊,已收揽了朝廷中的许多元老,如萧瑀、陈叔达等,对于李靖,由于原来的那点反感,他不愿留在身边。于是,李渊将李靖交给世民,让他召入幕府,充做三卫。
5
隋炀帝自从雁门解围之后,在宇文述的建议下来到扬州。只因各地起义不断,叛乱不断,而扬州又十分温暖安适,隋炀帝心存留恋,一直不肯回长安。可是,他的被称为“骁果”的随从禁卫却都是关中人,有些受不了这长年远离家乡的孤苦的生活了。
按皇权的规矩:天下乃皇帝之天下,天下万物归皇帝所有。天下的女人,皇帝都可以享用。如此一来,隋炀帝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扬州,都能过着一样的生活。享尽扬州之美味佳肴,享用扬州之绝世美女。可是,跟隋炀帝久驻扬州的随从禁卫,却要受到与家人、亲友长期相离的痛苦。日复一日,这痛苦渐渐变成了不满。随着时间的拉长,这不满又变成了愤怒。
随从禁卫们的不满与愤怒,都被他们的统领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看得清清楚楚。比之一般的随从禁军而言,他的生活要优裕的多。因此,司马德戡开始试图用劝说的办法,来平息卫兵们的愤怒。随着卫兵们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他终于没有办法来平息。就在这时候,传来李渊攻占长安的消息。这对于这些炀帝身边的随从禁卫来说,不谛是一声炸雷。一个无情的声音在宣布:从此,他们将永远回不了家!
随从们怒吼了,禁卫们拔出了自己的剑。他们都认为,这一切,都是炀帝造成的。眼看一场兵乱就要发生,司马德戡在万般无奈之... -->>
如今,就隋朝的势力而言,南面还有扬州的隋炀帝,北面还有洛阳的王世充。就各路的义军而言:李密如果被王世充击溃,也还有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等,他们哪一路,现在都可以与李渊抗衡的,如果此时就做了皇帝,此不是自己找事站到靶心,去让众人射击?李渊想到这里,摇摇头,把折子扔在一边,还是按照原来自己想好了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他首先宣布,废除以前的一切苛法暴令,然后重新与民约法十二条。这一举动,深得关中地主绅士的支持和拥护。李渊的声誉,立刻在关中排到了第一位。在盛誉之下,李渊由长乐宫入主大兴殿,使杨侑任他为大丞相,晋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同时封他李家的后代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最后让杨侑下诏:
“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罚赏,咸归相府。”并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
至此,长安隋朝的军政大权,全数归了李渊,皇帝就只剩了“郊祀天地”,与鬼神打交道的份了。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佩服父亲手段高明。
5
世民心中敬服父亲,常往大兴殿与李渊深谈,讨教有关军事政务。此时,李渊虽说还没有做皇帝,早俨然以皇帝的身份来考虑天下的事情。他雄心勃勃,对于政事,有许多想法。身边虽有裴寂、唐剑等一班亲信,但许多想法,与儿子谈起来,更可以尽兴。这日谈起用人的事,李渊感慨颇多,对李世民说:
“隋末无道,上下互相蒙蔽,皇上骄横,臣下谄媚奸佞之徒不断。皇上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错误,臣子不为国尽忠,最终使国家危难,自己也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我现在要拨乱反正,志在安邦定国。如今平定乱世,非有武将不可;今后守成治国,就要靠文臣。只有使文臣各尽其才,国家才能稳定发展。”
李世民听了,连连点头,说:“父皇所思,胜于古代圣君,待我们平定天下之后,定可开创一代伟业。”
李渊听了,非常高兴,进一步深谈自己治国的想法,说:“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不仅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还要为君者自己处处带头,严于律己,节俭奉公。上行下效,才可以使人才不致腐化。隋末就因为奢侈浪费,喜好奇珍异宝,致使臣下纷纷进献,结果闹得民怨沸腾,国破家亡。从现在开始,我现在要禁止进献珍奇之物,以免玩物丧志。”
李世民端坐于李渊右侧,眼都不眨一下,聆听父皇的治国之道。李渊见儿子听得认真,逾发谈兴大起,讲完用人,又讲爱民。
“为君之道,要能长久,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人民的拥戴。”李渊说:“隋帝之所以国家已毁,人也将亡,并不是我李渊推翻他的,完全是他自己推翻自己。他把人民作为畜牲一样驱使,搞得天下人怒恨,这才纷纷起来造反。我今后做了皇帝,一定要尊民、爱民,要让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如今,裴寂正按我的意思,拟定‘均田制’和‘租佣调制’。我要给丁男和十八岁以上中男每人授田一顷,给六十岁以上老男、笃疾、废疾的人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对于贵族田地,要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降到五顷。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八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
李渊兴致勃勃地谈着,李世民认认真真地听着,不时表现出由衷地赞赏。父子俩一谈便去了几个钟头,竟都没有半点倦意。就在这时候,侍从来报:
“抓到了李靖。”
早在太原时,李靖断定李渊要谋反后,连夜出了太原,想去扬州面见圣上。结果,真如李世民所料,兵荒马乱中,李靖到了长安就再也不能向前。长安被李渊团团围住,后来又破了城,李靖料定李渊捉住他不会放过,东躲西藏几月,硬着头皮想混出城去,不料给卫兵逮了个正着。原来,李渊一直“挂念”李靖,早就让人画了他的头像,令守城卫兵严加寻查。
李靖被五花大绑,推到李渊脚下。李渊正与儿子讨论治国之道,心里高兴,也不想羞辱李靖,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挥挥手说:
“拖出去,斩了。”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不仅人长得仪表魁伟,更具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一直怀才不遇,终为隋朝一小史。如今正值壮年之时,一腔热血,壮志未酬,却要被斩,他怎么也不甘心。在武士拖他出殿外时,李靖突然大声疾呼:“唐公起兵,本来就是为天下清除暴乱,想成就一番大事,怎么可以因为私怨而斩杀贤士呢?!”
对于李靖,李渊父子都早有耳闻,知他是个能人。只因李靖要去告秘,要置他们于死地,这才有了斩杀之心。如今听李靖一番呼唤,李世民敬重他的才识和胆气,忍不住对父亲说:
“此人留下为我所用,定能建功立业。”
“只是他的所为,实在可恨。”李渊叹一口气说。
“当初是各为其主,也足见他是个忠臣,父王……”
“好吧,就饶了他一命,留在你秦公府听用吧。”
李世民一听,忙高声喊道:
“刀下留人!”
此时的李渊,已收揽了朝廷中的许多元老,如萧瑀、陈叔达等,对于李靖,由于原来的那点反感,他不愿留在身边。于是,李渊将李靖交给世民,让他召入幕府,充做三卫。
5
隋炀帝自从雁门解围之后,在宇文述的建议下来到扬州。只因各地起义不断,叛乱不断,而扬州又十分温暖安适,隋炀帝心存留恋,一直不肯回长安。可是,他的被称为“骁果”的随从禁卫却都是关中人,有些受不了这长年远离家乡的孤苦的生活了。
按皇权的规矩:天下乃皇帝之天下,天下万物归皇帝所有。天下的女人,皇帝都可以享用。如此一来,隋炀帝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扬州,都能过着一样的生活。享尽扬州之美味佳肴,享用扬州之绝世美女。可是,跟隋炀帝久驻扬州的随从禁卫,却要受到与家人、亲友长期相离的痛苦。日复一日,这痛苦渐渐变成了不满。随着时间的拉长,这不满又变成了愤怒。
随从禁卫们的不满与愤怒,都被他们的统领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看得清清楚楚。比之一般的随从禁军而言,他的生活要优裕的多。因此,司马德戡开始试图用劝说的办法,来平息卫兵们的愤怒。随着卫兵们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他终于没有办法来平息。就在这时候,传来李渊攻占长安的消息。这对于这些炀帝身边的随从禁卫来说,不谛是一声炸雷。一个无情的声音在宣布:从此,他们将永远回不了家!
随从们怒吼了,禁卫们拔出了自己的剑。他们都认为,这一切,都是炀帝造成的。眼看一场兵乱就要发生,司马德戡在万般无奈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