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汉末独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孟达造反了,这个曾经的西川大将,这个曾经的荆州大将,这个曾经的曹丕麾下大将,然后再再再一次的造反了。
这一次,他是造的曹叡的反!
说实话,孟获在上庸郡造反,这件事真的让曹叡很难看!
曹叡是一个骄傲的人,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这曹魏的皇帝,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司马懿等人也不过就是他的势力罢了!
哪怕现在他们的这些势力,有些猖狂,有些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过他也是依旧这般认为!
可是孟达的反叛真的是让他彻底的愤怒了起来,彻彻底底的将曹叡激怒了!
他曹叡一直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就算不能超宗越祖,好歹也要和先帝齐平才是,看看先帝在的时候,总共不过就七年的时间,最后还落了个惨淡收场。
本来曹叡觉得这般本事也就是他那父皇曹丕的极致了,可是现在这么一看,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他的父皇当初还只是魏王的时候,就在一年的时间里,给自己打下了结结实实的基础。
延康元年正月,曹叡当时应该称之为父王的曹丕就接过了权利,接过了魏王的王位,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延康元年二月,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
已卯,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同时,异族之中的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
五月,册封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为列侯,又命苏则督军平定武威、酒泉和张掖的叛乱。
与此同时,在延康元年七月的时候,江东的那位反复无常的江东之主孙权就遣使奉献了。
同月,曹丕命夏侯尚、徐晃与蜀将孟达里应外合,收复上庸三郡,完成了第一次对内的进攻大胜。
同时在益州与雍凉之地都十分著名的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甲午之时,曹丕再次带着军队驻扎在谯,在邑东以酒食慰劳六军和谯郡父老。
延康元年十月初一,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
等到十三日的时候,汉帝刘协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之后,终于在二十九日的时候,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从延康元年正月开始,到延康元年十一月底,一共满打满算是一个月的时间。
他的父王曹丕就变成了父皇曹丕,这个过程之中,他的那位父皇没有弄出任何动荡来,汉室到大魏,基本上被平稳度过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动荡的话,他的那个叔叔和苏则先生给汉室哭了个丧,仅此而已。
在这十一个月的时间里,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最先宣布臣服,凉州的叛乱初步平定,江东孙权派遣使臣前来称臣,夏侯尚叔父直接和老将军徐晃拿下了属于蜀汉的上庸。
武都的氐王杨仆直接宣布带着大军前来投靠,最后汉帝顺顺利利的禅让。
在当初的曹叡眼中,曹丕做到的这一切,仿佛就是在一步步的接手而已,曹叡不知道曹丕付出了多少,他只觉得,那些异族都是被自己的那位英明神武的祖父打怕了,江东也被打怕了。
而且在曹叡记事儿开始,一说曹家诸多的孩子。
曹昂英年早逝,可惜了。
曹植文采惊天动地,被称之为天下翘楚一般。
曹彰勇武非凡,一条方天画戟,一匹塞外宝驹,便是当初的那些曹氏夏侯氏的第一代重臣名将,都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曹冲聪慧异常,虽然只是妾室所生,但是天下第一神童之名,几乎算是被板上钉钉了,这般才学着实惊人。
但是到了自己的父皇那里,曹丕,曹子桓嘛,剑术不错!
若非是因为他曹子桓乃是魏王的儿子,那些剑术名家怎么会一一落败,也就是自己的父亲这般的沾沾自喜。
所以,曹叡很是看不起自己的父亲,亲自征伐了三次江东,最后的结果,不过如此罢了。
他觉得自己上位了,他就一定能够做的别曹丕更好,他一定能够超过自己的父亲,或许赶不上自己的太祖,但是他一定要成为比自己的父亲更加厉害的人物!
至少,比他更加厉害的皇帝!
所以他也选择了和他的父皇一样的前期,尊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追谥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封其弟曹蕤为阳平王。
曹丕当初先是大封功臣,而曹叡则是没有,他是先封了内宫之人,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后面就是封赏臣子了,当然,还有就是等着各个异族的首领还有那江东之人前来恭贺自己。
但是,他却是没有等到那些人的迎合。
五月中的时候,他接替了他的父皇曹丕,等到了八月,孙权进攻江夏的消息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江东知道了这件事就开始了动手,孙权啊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就直接开始了准备和进攻!
这就是当初在他父皇在位的时候,被打的俯首称臣的江东,对他竟然这般的不恭敬。
也幸亏江夏的文聘是一名老将了,建安十三年的时候,他跟随荆州那位小刺史投降了曹氏。
当初荆州老刺史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
当时曹叡的祖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
可是当初的文聘却是说:“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
直到曹叡的祖父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才往见曹操,曹操问道:“为甚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辅弼刘荆州一起侍奉国家。
如今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却常希望能据守汉川,保全土境,这样我才生不负于孤弱,死亦无愧于地下,然而现在所设想的不能实现,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聘的心里实在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来进见明公而已。”
说罢文聘还唏嘘饮泣。便是曹叡的那位祖父曹操都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
于是以厚礼招待文聘。又以军队授予文聘,令他与曹纯往长坂坡追讨刘备。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之战,太祖战败,但仍掌握荆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与东吴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文聘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边防重任,赐爵关内侯。
在刘备离开南郡而率军入蜀后,襄阳的乐进、江夏的文聘趁着刘备入蜀而开始进击南郡,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关云长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建安十八年正月的时候,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想要进取的关羽。
关羽向西南方向退却至寻口的时候,这个时候,文聘也上场了,乐进、文聘二人联手与关羽交战于寻口。
最后他们也算是不胜不败,他们将关羽打了回去,这是事实,文聘因为在此战中表现出色而被晋升为延寿亭侯、讨逆将军,不过乐进突击的时候还被关羽给打回来了,让他明白了一些自己的实力。
不过最后文聘还顺手将关羽的战船给烧了。
当初先帝曹丕大举南征孙吴的时候,夏侯尚围江陵时,使文聘引一军别屯于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也幸亏在江夏的还是这位老将,黄初七年,曹叡刚刚继承皇位,年号都还没有改呢,孙权就已经出现了。
八月,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情况急殆;但文聘坚守于城中不动,孙权屡攻不下,驻扎了二十馀日也没有成果,唯有撤去军马。
这个时候,文聘才和之前敢来犒赏的治书侍御史荀禹一起,追击了一次江东大军,大破吴军而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
(关于这场战事,《魏略》有另一番记载: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
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
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认为此人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
这也就是空城计的原点了,但是这个却是和《三国志》记载的并不一样。
《三国志》: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馀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魏略》曰: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不过虽然有所出入,但是却可以见到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
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
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想趁我方不备掩进而已。如今他的军队已经与文聘相持,现在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孙权最后必不敢久留。”此言除了说明曹叡见事之明外,亦可见曹家是如何的信任文聘。)
之后,曹叡再次曹叡封皇子曹冏为清河王,然后江东在江夏吃的亏,想要再次在襄阳找回来!
在他儿子成为清河王的时候,几乎同时,东吴将军诸葛瑾、张霸等又率部进犯襄阳。
江东吴国的黄武五年,孙权得知亚了他好多年的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的文聘。
幸亏最后曹叡不傻,直接将抚军大将军司马懿指挥魏军大破吴军,斩张霸。征东大将军曹休也在寻阳击败了其他东吴军队,吴将审德屯驻皖城,曹休将其击破,斩杀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这才保住了曹魏南疆的脸面。
(《晋书·宣帝纪》: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及孙权围江夏,遣其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督诸军讨权,走之。进击,败瑾,斩霸,并首级千余。迁骠骑将军。)
当然,在江东吴国的十二月,诸葛瑾,也就是开始了升官发财,成为了吴国的骠骑将军。
(在这里,不得不说,这就是江东要翻脸的前奏了,这一段在《三国志》上面的记载也是十分明确的。
《三国志》记载:权别咨瑾曰:“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
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孤以为不然。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闲人骨肉,以为酷耳。
至于御将,自古少有。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宁是兴隆之渐邪!
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余,非不敦睦,至于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又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逮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
今睿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一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
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子瑜,卿但侧耳听之,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然后曹叡在黄初七年十月的时候,自己的亲生儿子,刚刚成为清河王的曹冏病逝了。
自己的儿子什么模样自己不知道么,平素里壮的和一个小牛犊子一样,最是虎头虎脑的让自己喜欢,可是子啊封了清河王之后,就死了。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想干什么,他突然想到了几个人,自己的那几个兄弟。
死在了黄初四年的,赞哀王曹协,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还有那个差点就成为了曹魏皇帝的,死在了额黄初六年的东武阳怀王曹鉴。
这些,都是怎么死得,他曹叡比谁都清楚,或许在黄初四年的时候,自己也该死了,或许在黄初六年的时候,自己也该死了,是某个对不起自己母亲的女人,为了让她自己心安,为了让在父王觉得她是个什么好东西,才将自己保了下来。
终于在十二月曹叡大封群臣,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大人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这些人要么是支持自己的,要么是必须支持自己的,给了他们好处,顺带拉了一把曹真,也算是能够让他对这些人有了一个交代了。
曹叡本来是想要在自己更改了年号之后,正式册封他们这些的,但是看这个样子,他们似乎,不是很同意这种做法的。
但是哪怕是如此,他似乎还是得不到承认。
江东事情好不容易结束了,司马懿震慑住了江东,诸葛孔明正是在汉中屯驻兵马,这一下子让中原都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为了不再西边出现什么问题。
曹叡只能让曹真回到雍凉去解决凉州的问题,然后同时防范汉中的诸葛亮。
同时江东和汉中的事情,也算是让曹叡明白了一件事情,当初自己
的父亲让这群大将常年领兵在外,并非是任用自家亲将,使用亲信之人,而是因为不得不如此。
此时他想要人尽其用,结果就让司马仲达开始了尾大不掉之势力,对于这件事情,曹叡说不后悔是假的,哪怕司马懿这厮在自己登上皇位的这件事情上,他是出力极大,曹叡仍然很后悔。
所以他在荆州再一次平定了之后,选择了将司马懿收回朝堂,虽然没有去掉他的兵权,但是他在筹谋,如何能够换掉荆州大都督。
但是,在这个关键的似乎,蜀汉大军还没有从汉中动静儿,但是,孟达反了!
孟达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不是什么秘密了。
孟达原来就是刘璋的部将,因为自己的好友法正,所以投降了刘玄德,但是当法正死了之后,孟达选择了投降曹氏,这种事情并非不能够理解。
这就是单纯的靠山倒了而已,孟达也可以解释成,他不想送死!
而现在,他在曹氏的靠山也倒了!
孟达在曹氏之中,靠山有三个,恒阶,夏侯尚,曹丕,如今他们三个都不再了,占据正新城这么偌大的地方,孟达不想成为牺牲品,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只不过曹叡没有想到,这厮会是这么快。
孟达投降曹魏后,在曹丕时受到重用,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达且与桓阶和夏侯尚亲善,所以在曹氏,他做的是相当的好。
(在这一点上门,作为为孟达说个委屈,他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反叛刘备,反叛曹氏,这个东西,他没有办法啊。
孟达和法正交厚,说白了就是孟达的靠山是法正,这一点没有人有意见吧。
但是法正是什么人?当时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在内仍然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甚至都有人实在是受不了了,向诸葛亮告发法孝直,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
《三国志》: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这种人得罪了多少人,可想而知,当法孝直死了之后,并不得刘玄德喜欢的孟达会是什么后果,这也不需要多说,所以孟达当时不投降反叛,那就是赤裸裸的找死了。
然后再说他投降了曹丕,头像曹丕,这也没有办法。
《魏略》记载: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达。
逆与达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於卿,情过於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
文帝又曰:“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质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
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
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
第一为了拉拢孟达,整个西南之事,他全都交了出去,也就是说,孟达的上庸三郡直接合并成为了新城,而这新城都督,总管内外诸多大小事情的就是他孟达。
而且孟达也没有让曹丕失望,这七年的时间,孙刘双方就真的对这个家伙没有意见,只不过大家谁都打不进去罢了。
再说恒阶和夏侯尚,一个荆州牧,主掌荆州军事,说白了就就是孟达的盟友,和他孟达守望相助的存在。
第二个朋友,也就是靠山恒阶,曹丕的铁杆心腹,这自然不用多说,这么多年为了曹丕也算是出生入死的。
曹操没有确立世子的时候,他上书建议立曹丕为世子。他认为曹丕年长,品德优秀应该立为世子。
丁仪的父亲与曹操是挚友,他受到重用。曹操曾经想将女儿,许配给丁仪为妻。因为曹丕的反对而作罢,丁仪心生怨恨。他陷害支持曹丕的毛玠入狱,险些被杀。毛玠在他的帮助下,死里逃生。
当黄初初年的时候,曹魏正式代汉曹丕登基。曹丕升任他为尚书令,高乡亭侯。他成为总揽政令的最高官员,成为实际的丞相。
不过这个家伙命不好,第二年重病,然后不就就去世了。
而恒阶死去之后,孟达还有和他唇齿相依的夏侯尚,结果夏侯尚黄初七年也死了,孟达就只能依靠那位皇帝大人曹丕了,但是谁知道,曹丕在黄初七年五月也死了。
天地良心的,这个时候的荆州是归在了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的手中,他孟达不反,等着司马懿将他收了么,还是指望曹叡和他一样?)
孟达在太和元年的十二月,终于造反了,而司马懿也得意了。
新城太守孟达叛乱,曹叡只能再次诏令骠骑将军司马懿出征荆州,讨伐孟达。
而此时的孟达,尚且不知道自己要面临着什么。
他只知道自己已经去信成都,请求归降,他会在这里等着他们的到来,他会在这里,带着新城,或者说带着上庸三郡,再次回到蜀汉的怀抱之中,而诸葛孔明,也答应了他!
但是这个时候,他发誓他绝对没有反叛,他也绝对没有任何的想要反叛的意思,因为蜀汉大军还没有来到,因为曹氏的大军就在不远处的荆州之处,汉中还没有动静儿,可是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此时魏兴郡的太守府,曾经上庸之地的豪杰之一,上庸第一家族申家的家主,魏兴太守申仪正在喝着香醇的美酒。
而他的面前,就是他这次想要款待的客人,也是给他带来这么一份儿惊喜的人,他的好朋友,蒯蒙!
“蒯蒙公子啊,没想到您还真是对他孟达念念不忘,这么多年了,某家要多谢您了,让某家除了孟达这祸患,当然,也恭喜蒯公子,能够报的这大仇。”
>
孟达造反了,这个曾经的西川大将,这个曾经的荆州大将,这个曾经的曹丕麾下大将,然后再再再一次的造反了。
这一次,他是造的曹叡的反!
说实话,孟获在上庸郡造反,这件事真的让曹叡很难看!
曹叡是一个骄傲的人,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这曹魏的皇帝,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司马懿等人也不过就是他的势力罢了!
哪怕现在他们的这些势力,有些猖狂,有些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过他也是依旧这般认为!
可是孟达的反叛真的是让他彻底的愤怒了起来,彻彻底底的将曹叡激怒了!
他曹叡一直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就算不能超宗越祖,好歹也要和先帝齐平才是,看看先帝在的时候,总共不过就七年的时间,最后还落了个惨淡收场。
本来曹叡觉得这般本事也就是他那父皇曹丕的极致了,可是现在这么一看,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他的父皇当初还只是魏王的时候,就在一年的时间里,给自己打下了结结实实的基础。
延康元年正月,曹叡当时应该称之为父王的曹丕就接过了权利,接过了魏王的王位,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延康元年二月,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
已卯,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同时,异族之中的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
五月,册封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为列侯,又命苏则督军平定武威、酒泉和张掖的叛乱。
与此同时,在延康元年七月的时候,江东的那位反复无常的江东之主孙权就遣使奉献了。
同月,曹丕命夏侯尚、徐晃与蜀将孟达里应外合,收复上庸三郡,完成了第一次对内的进攻大胜。
同时在益州与雍凉之地都十分著名的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甲午之时,曹丕再次带着军队驻扎在谯,在邑东以酒食慰劳六军和谯郡父老。
延康元年十月初一,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
等到十三日的时候,汉帝刘协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之后,终于在二十九日的时候,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从延康元年正月开始,到延康元年十一月底,一共满打满算是一个月的时间。
他的父王曹丕就变成了父皇曹丕,这个过程之中,他的那位父皇没有弄出任何动荡来,汉室到大魏,基本上被平稳度过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动荡的话,他的那个叔叔和苏则先生给汉室哭了个丧,仅此而已。
在这十一个月的时间里,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最先宣布臣服,凉州的叛乱初步平定,江东孙权派遣使臣前来称臣,夏侯尚叔父直接和老将军徐晃拿下了属于蜀汉的上庸。
武都的氐王杨仆直接宣布带着大军前来投靠,最后汉帝顺顺利利的禅让。
在当初的曹叡眼中,曹丕做到的这一切,仿佛就是在一步步的接手而已,曹叡不知道曹丕付出了多少,他只觉得,那些异族都是被自己的那位英明神武的祖父打怕了,江东也被打怕了。
而且在曹叡记事儿开始,一说曹家诸多的孩子。
曹昂英年早逝,可惜了。
曹植文采惊天动地,被称之为天下翘楚一般。
曹彰勇武非凡,一条方天画戟,一匹塞外宝驹,便是当初的那些曹氏夏侯氏的第一代重臣名将,都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曹冲聪慧异常,虽然只是妾室所生,但是天下第一神童之名,几乎算是被板上钉钉了,这般才学着实惊人。
但是到了自己的父皇那里,曹丕,曹子桓嘛,剑术不错!
若非是因为他曹子桓乃是魏王的儿子,那些剑术名家怎么会一一落败,也就是自己的父亲这般的沾沾自喜。
所以,曹叡很是看不起自己的父亲,亲自征伐了三次江东,最后的结果,不过如此罢了。
他觉得自己上位了,他就一定能够做的别曹丕更好,他一定能够超过自己的父亲,或许赶不上自己的太祖,但是他一定要成为比自己的父亲更加厉害的人物!
至少,比他更加厉害的皇帝!
所以他也选择了和他的父皇一样的前期,尊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追谥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封其弟曹蕤为阳平王。
曹丕当初先是大封功臣,而曹叡则是没有,他是先封了内宫之人,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后面就是封赏臣子了,当然,还有就是等着各个异族的首领还有那江东之人前来恭贺自己。
但是,他却是没有等到那些人的迎合。
五月中的时候,他接替了他的父皇曹丕,等到了八月,孙权进攻江夏的消息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江东知道了这件事就开始了动手,孙权啊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就直接开始了准备和进攻!
这就是当初在他父皇在位的时候,被打的俯首称臣的江东,对他竟然这般的不恭敬。
也幸亏江夏的文聘是一名老将了,建安十三年的时候,他跟随荆州那位小刺史投降了曹氏。
当初荆州老刺史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
当时曹叡的祖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
可是当初的文聘却是说:“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
直到曹叡的祖父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才往见曹操,曹操问道:“为甚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辅弼刘荆州一起侍奉国家。
如今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却常希望能据守汉川,保全土境,这样我才生不负于孤弱,死亦无愧于地下,然而现在所设想的不能实现,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聘的心里实在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来进见明公而已。”
说罢文聘还唏嘘饮泣。便是曹叡的那位祖父曹操都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
于是以厚礼招待文聘。又以军队授予文聘,令他与曹纯往长坂坡追讨刘备。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之战,太祖战败,但仍掌握荆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与东吴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文聘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边防重任,赐爵关内侯。
在刘备离开南郡而率军入蜀后,襄阳的乐进、江夏的文聘趁着刘备入蜀而开始进击南郡,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关云长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建安十八年正月的时候,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想要进取的关羽。
关羽向西南方向退却至寻口的时候,这个时候,文聘也上场了,乐进、文聘二人联手与关羽交战于寻口。
最后他们也算是不胜不败,他们将关羽打了回去,这是事实,文聘因为在此战中表现出色而被晋升为延寿亭侯、讨逆将军,不过乐进突击的时候还被关羽给打回来了,让他明白了一些自己的实力。
不过最后文聘还顺手将关羽的战船给烧了。
当初先帝曹丕大举南征孙吴的时候,夏侯尚围江陵时,使文聘引一军别屯于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也幸亏在江夏的还是这位老将,黄初七年,曹叡刚刚继承皇位,年号都还没有改呢,孙权就已经出现了。
八月,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情况急殆;但文聘坚守于城中不动,孙权屡攻不下,驻扎了二十馀日也没有成果,唯有撤去军马。
这个时候,文聘才和之前敢来犒赏的治书侍御史荀禹一起,追击了一次江东大军,大破吴军而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
(关于这场战事,《魏略》有另一番记载: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
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
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认为此人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
这也就是空城计的原点了,但是这个却是和《三国志》记载的并不一样。
《三国志》: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馀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魏略》曰: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不过虽然有所出入,但是却可以见到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
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
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想趁我方不备掩进而已。如今他的军队已经与文聘相持,现在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孙权最后必不敢久留。”此言除了说明曹叡见事之明外,亦可见曹家是如何的信任文聘。)
之后,曹叡再次曹叡封皇子曹冏为清河王,然后江东在江夏吃的亏,想要再次在襄阳找回来!
在他儿子成为清河王的时候,几乎同时,东吴将军诸葛瑾、张霸等又率部进犯襄阳。
江东吴国的黄武五年,孙权得知亚了他好多年的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的文聘。
幸亏最后曹叡不傻,直接将抚军大将军司马懿指挥魏军大破吴军,斩张霸。征东大将军曹休也在寻阳击败了其他东吴军队,吴将审德屯驻皖城,曹休将其击破,斩杀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这才保住了曹魏南疆的脸面。
(《晋书·宣帝纪》: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及孙权围江夏,遣其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督诸军讨权,走之。进击,败瑾,斩霸,并首级千余。迁骠骑将军。)
当然,在江东吴国的十二月,诸葛瑾,也就是开始了升官发财,成为了吴国的骠骑将军。
(在这里,不得不说,这就是江东要翻脸的前奏了,这一段在《三国志》上面的记载也是十分明确的。
《三国志》记载:权别咨瑾曰:“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
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孤以为不然。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闲人骨肉,以为酷耳。
至于御将,自古少有。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宁是兴隆之渐邪!
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余,非不敦睦,至于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又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逮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
今睿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一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
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子瑜,卿但侧耳听之,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然后曹叡在黄初七年十月的时候,自己的亲生儿子,刚刚成为清河王的曹冏病逝了。
自己的儿子什么模样自己不知道么,平素里壮的和一个小牛犊子一样,最是虎头虎脑的让自己喜欢,可是子啊封了清河王之后,就死了。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想干什么,他突然想到了几个人,自己的那几个兄弟。
死在了黄初四年的,赞哀王曹协,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还有那个差点就成为了曹魏皇帝的,死在了额黄初六年的东武阳怀王曹鉴。
这些,都是怎么死得,他曹叡比谁都清楚,或许在黄初四年的时候,自己也该死了,或许在黄初六年的时候,自己也该死了,是某个对不起自己母亲的女人,为了让她自己心安,为了让在父王觉得她是个什么好东西,才将自己保了下来。
终于在十二月曹叡大封群臣,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大人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这些人要么是支持自己的,要么是必须支持自己的,给了他们好处,顺带拉了一把曹真,也算是能够让他对这些人有了一个交代了。
曹叡本来是想要在自己更改了年号之后,正式册封他们这些的,但是看这个样子,他们似乎,不是很同意这种做法的。
但是哪怕是如此,他似乎还是得不到承认。
江东事情好不容易结束了,司马懿震慑住了江东,诸葛孔明正是在汉中屯驻兵马,这一下子让中原都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为了不再西边出现什么问题。
曹叡只能让曹真回到雍凉去解决凉州的问题,然后同时防范汉中的诸葛亮。
同时江东和汉中的事情,也算是让曹叡明白了一件事情,当初自己
的父亲让这群大将常年领兵在外,并非是任用自家亲将,使用亲信之人,而是因为不得不如此。
此时他想要人尽其用,结果就让司马仲达开始了尾大不掉之势力,对于这件事情,曹叡说不后悔是假的,哪怕司马懿这厮在自己登上皇位的这件事情上,他是出力极大,曹叡仍然很后悔。
所以他在荆州再一次平定了之后,选择了将司马懿收回朝堂,虽然没有去掉他的兵权,但是他在筹谋,如何能够换掉荆州大都督。
但是,在这个关键的似乎,蜀汉大军还没有从汉中动静儿,但是,孟达反了!
孟达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不是什么秘密了。
孟达原来就是刘璋的部将,因为自己的好友法正,所以投降了刘玄德,但是当法正死了之后,孟达选择了投降曹氏,这种事情并非不能够理解。
这就是单纯的靠山倒了而已,孟达也可以解释成,他不想送死!
而现在,他在曹氏的靠山也倒了!
孟达在曹氏之中,靠山有三个,恒阶,夏侯尚,曹丕,如今他们三个都不再了,占据正新城这么偌大的地方,孟达不想成为牺牲品,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只不过曹叡没有想到,这厮会是这么快。
孟达投降曹魏后,在曹丕时受到重用,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达且与桓阶和夏侯尚亲善,所以在曹氏,他做的是相当的好。
(在这一点上门,作为为孟达说个委屈,他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反叛刘备,反叛曹氏,这个东西,他没有办法啊。
孟达和法正交厚,说白了就是孟达的靠山是法正,这一点没有人有意见吧。
但是法正是什么人?当时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在内仍然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甚至都有人实在是受不了了,向诸葛亮告发法孝直,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
《三国志》: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这种人得罪了多少人,可想而知,当法孝直死了之后,并不得刘玄德喜欢的孟达会是什么后果,这也不需要多说,所以孟达当时不投降反叛,那就是赤裸裸的找死了。
然后再说他投降了曹丕,头像曹丕,这也没有办法。
《魏略》记载: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达。
逆与达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於卿,情过於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
文帝又曰:“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质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
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
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
第一为了拉拢孟达,整个西南之事,他全都交了出去,也就是说,孟达的上庸三郡直接合并成为了新城,而这新城都督,总管内外诸多大小事情的就是他孟达。
而且孟达也没有让曹丕失望,这七年的时间,孙刘双方就真的对这个家伙没有意见,只不过大家谁都打不进去罢了。
再说恒阶和夏侯尚,一个荆州牧,主掌荆州军事,说白了就就是孟达的盟友,和他孟达守望相助的存在。
第二个朋友,也就是靠山恒阶,曹丕的铁杆心腹,这自然不用多说,这么多年为了曹丕也算是出生入死的。
曹操没有确立世子的时候,他上书建议立曹丕为世子。他认为曹丕年长,品德优秀应该立为世子。
丁仪的父亲与曹操是挚友,他受到重用。曹操曾经想将女儿,许配给丁仪为妻。因为曹丕的反对而作罢,丁仪心生怨恨。他陷害支持曹丕的毛玠入狱,险些被杀。毛玠在他的帮助下,死里逃生。
当黄初初年的时候,曹魏正式代汉曹丕登基。曹丕升任他为尚书令,高乡亭侯。他成为总揽政令的最高官员,成为实际的丞相。
不过这个家伙命不好,第二年重病,然后不就就去世了。
而恒阶死去之后,孟达还有和他唇齿相依的夏侯尚,结果夏侯尚黄初七年也死了,孟达就只能依靠那位皇帝大人曹丕了,但是谁知道,曹丕在黄初七年五月也死了。
天地良心的,这个时候的荆州是归在了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的手中,他孟达不反,等着司马懿将他收了么,还是指望曹叡和他一样?)
孟达在太和元年的十二月,终于造反了,而司马懿也得意了。
新城太守孟达叛乱,曹叡只能再次诏令骠骑将军司马懿出征荆州,讨伐孟达。
而此时的孟达,尚且不知道自己要面临着什么。
他只知道自己已经去信成都,请求归降,他会在这里等着他们的到来,他会在这里,带着新城,或者说带着上庸三郡,再次回到蜀汉的怀抱之中,而诸葛孔明,也答应了他!
但是这个时候,他发誓他绝对没有反叛,他也绝对没有任何的想要反叛的意思,因为蜀汉大军还没有来到,因为曹氏的大军就在不远处的荆州之处,汉中还没有动静儿,可是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此时魏兴郡的太守府,曾经上庸之地的豪杰之一,上庸第一家族申家的家主,魏兴太守申仪正在喝着香醇的美酒。
而他的面前,就是他这次想要款待的客人,也是给他带来这么一份儿惊喜的人,他的好朋友,蒯蒙!
“蒯蒙公子啊,没想到您还真是对他孟达念念不忘,这么多年了,某家要多谢您了,让某家除了孟达这祸患,当然,也恭喜蒯公子,能够报的这大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