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炮火190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巨款啊。
而且,向英法美三国银行团借的债年利率高达七厘,分十年还清,这个就更加的恐怖。
要知道国际大笔拆借年利率五厘就非常不错,更何况七厘,更为恐怖的是分十年还清,说句实在话,这么大一笔款子,分个二三十年还清都算正常。
英法美三国不在乎还款年限,其实也是看中了东北的还债能力,想着要在将来继续借款而已。
不要折扣的话,七厘还是非常高的利率,基本能让英法美三国满意,但是英法美居然不要折扣,不借着这个机会控制东北的海关与铁路,也是奇怪。
这个谈判过程想必也是一波三折惊险无比,可见李安生手下能人辈出。
东北的海关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英法也知道这一点,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资本生利,关键是这么大的款子,这么高的利息,上哪去找?东北的还债能力又没有问题。
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李安生提出向英法购买大批的机器设备,尤其是采矿工业、造船工业、军工体系的设备,英法还是有竞争力的,更何况东北还将在两年内向英法美进口价值1千万英镑的钢材。
李安生也保证今后东北工业振兴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钢材等,必须要有部分份额提供给英法美三国。
当时李安生嘴都笑歪了,一战开打,许多东西都要推倒重来。
不仅机器设备与钢材等工业品要大幅涨价,而且货币汇率也能做手脚,到时候英法不仅要倒过来向东北借债,这次的借款,东北所要付出的极少,甚至还有赚头。
既用英法提供的借款发展了东北的工业,又不用支付多少利息,或许还能够凭借英法货币的贬值,振兴元的升值倒过来坑对方一把——这是肯定的,在战争时期,李安生能够很轻易的做到这一点。
蔡锷的嘴巴张大着,他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英法居然敢借这么大一笔款子。
其实这很容易想通,要是借个三五百万英镑,说不定英法还要犹豫还要提条件,甚至要抵押、折扣等,但是这500万英镑的巨款,国际上很少见,没有哪个国家或者政权会如此的疯狂,光是凭借资本生利与购买英法美工业品就很可观。
蒋方震在德国留过学,清楚德国国内的状况,对于李安生能够轻松从德国手中借到一亿五千万马克也很是吃惊,这需要多么巨大的信誉以及运作能力啊。
东北不声不响之间,就背负了四亿多元的债务,甚至之前还已经发行了数亿元的债券,这么多的债务,可真叫债多不愁了。
"本来这个借款合同是要公布的,但是英法却准备到下个月公布,呵呵,中央政府与英法等五国银行团准备签订借款合同,想必你们还不清楚。"
李安生轻描淡写的说着,却让蔡锷与蒋方震再次惊愕,好好的谈着军务,忽然间就扯到了这上头,而且还让他们彻底震惊。
连中央政府也要跟列强银行团借款?
其实袁世凯一直在准备借款,想要整顿中央军,好跟东北抗衡,只是给李安生一直在干扰着罢了。
他可是准备将清政府在宣统三年与美国资本团、 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签订的清政府为改革币制和振兴实业借款1000万镑的合同(资金到位仅10万镑清政府就垮台了),改为民国北洋政府的"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许诺借款以盐税为担保,并把四国银行团列为北洋政府借款的优先权国家,现在又加上了日本。
东北飞速壮大着经济实力,无论是工业还是教育,军队,都投入了巨款,让袁世凯气闷不已,也想着要借款,满足中央政府的财政需求,还想着要发展经济。
再这么下去,只怕东北实力越来越强,而中央政府越来越弱。
"老袁也好意思哭穷,这次跟俄国宣战,取消了俄国在华特权,取消了欠俄债务,还是我推动的,实惠却是他老袁的。更何况,中央政府可是没收了不少俄国资产,恐怕数额不下一亿元。好处都是他,我们在前线打生打死,他还要哭穷。也好,他要借,就由他去借。东北跟南边正好有借口借债,不用向中央政府上交国库。"
说来说去,都是在为自己打算,中央在算计地方,地方则在算计中央。
蔡锷等人也清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那些龌龊,他作为云贵都督,虽然尊奉中央,但是还是保留了一些相对自由的自治权,也不会全额提供中央规定的上缴款。
对于李安生对老袁的牢骚,他是深有体会,并不见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的巨款啊。
而且,向英法美三国银行团借的债年利率高达七厘,分十年还清,这个就更加的恐怖。
要知道国际大笔拆借年利率五厘就非常不错,更何况七厘,更为恐怖的是分十年还清,说句实在话,这么大一笔款子,分个二三十年还清都算正常。
英法美三国不在乎还款年限,其实也是看中了东北的还债能力,想着要在将来继续借款而已。
不要折扣的话,七厘还是非常高的利率,基本能让英法美三国满意,但是英法美居然不要折扣,不借着这个机会控制东北的海关与铁路,也是奇怪。
这个谈判过程想必也是一波三折惊险无比,可见李安生手下能人辈出。
东北的海关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英法也知道这一点,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资本生利,关键是这么大的款子,这么高的利息,上哪去找?东北的还债能力又没有问题。
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李安生提出向英法购买大批的机器设备,尤其是采矿工业、造船工业、军工体系的设备,英法还是有竞争力的,更何况东北还将在两年内向英法美进口价值1千万英镑的钢材。
李安生也保证今后东北工业振兴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钢材等,必须要有部分份额提供给英法美三国。
当时李安生嘴都笑歪了,一战开打,许多东西都要推倒重来。
不仅机器设备与钢材等工业品要大幅涨价,而且货币汇率也能做手脚,到时候英法不仅要倒过来向东北借债,这次的借款,东北所要付出的极少,甚至还有赚头。
既用英法提供的借款发展了东北的工业,又不用支付多少利息,或许还能够凭借英法货币的贬值,振兴元的升值倒过来坑对方一把——这是肯定的,在战争时期,李安生能够很轻易的做到这一点。
蔡锷的嘴巴张大着,他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英法居然敢借这么大一笔款子。
其实这很容易想通,要是借个三五百万英镑,说不定英法还要犹豫还要提条件,甚至要抵押、折扣等,但是这500万英镑的巨款,国际上很少见,没有哪个国家或者政权会如此的疯狂,光是凭借资本生利与购买英法美工业品就很可观。
蒋方震在德国留过学,清楚德国国内的状况,对于李安生能够轻松从德国手中借到一亿五千万马克也很是吃惊,这需要多么巨大的信誉以及运作能力啊。
东北不声不响之间,就背负了四亿多元的债务,甚至之前还已经发行了数亿元的债券,这么多的债务,可真叫债多不愁了。
"本来这个借款合同是要公布的,但是英法却准备到下个月公布,呵呵,中央政府与英法等五国银行团准备签订借款合同,想必你们还不清楚。"
李安生轻描淡写的说着,却让蔡锷与蒋方震再次惊愕,好好的谈着军务,忽然间就扯到了这上头,而且还让他们彻底震惊。
连中央政府也要跟列强银行团借款?
其实袁世凯一直在准备借款,想要整顿中央军,好跟东北抗衡,只是给李安生一直在干扰着罢了。
他可是准备将清政府在宣统三年与美国资本团、 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签订的清政府为改革币制和振兴实业借款1000万镑的合同(资金到位仅10万镑清政府就垮台了),改为民国北洋政府的"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许诺借款以盐税为担保,并把四国银行团列为北洋政府借款的优先权国家,现在又加上了日本。
东北飞速壮大着经济实力,无论是工业还是教育,军队,都投入了巨款,让袁世凯气闷不已,也想着要借款,满足中央政府的财政需求,还想着要发展经济。
再这么下去,只怕东北实力越来越强,而中央政府越来越弱。
"老袁也好意思哭穷,这次跟俄国宣战,取消了俄国在华特权,取消了欠俄债务,还是我推动的,实惠却是他老袁的。更何况,中央政府可是没收了不少俄国资产,恐怕数额不下一亿元。好处都是他,我们在前线打生打死,他还要哭穷。也好,他要借,就由他去借。东北跟南边正好有借口借债,不用向中央政府上交国库。"
说来说去,都是在为自己打算,中央在算计地方,地方则在算计中央。
蔡锷等人也清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那些龌龊,他作为云贵都督,虽然尊奉中央,但是还是保留了一些相对自由的自治权,也不会全额提供中央规定的上缴款。
对于李安生对老袁的牢骚,他是深有体会,并不见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