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炮火190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德国方面也拭目以待,如果这批船厂工人真的能够帮上忙,他们不介意继续聘用大批华工,华工在国际上的声誉还是相当高的。
"当然,我们同样愿意接收造船工人,帮助贵国培养一批人才。只要向我国订造战舰,我们同样愿意提供全套的图纸。至于舰炮制造技术以及蒸汽轮机技术,我想,这还是属于核心技术的。"
"可是,日本不是得到了这些技术,这对我们不公平。"
朱尔典不动声色的笑了笑,说道:"日本是我们的盟友,可贵国不是。"
李安生不屑一顾的说道:"对于我来说,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难道我们应该向敌人订造战舰?鬼才相信敌人会将最好的技术提供给我们。公使先生,我认为你这趟来的毫无意义。"
朱尔典跟袁世凯是好朋友,自然很清楚李安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狂人,一根筋的死脑筋之人。
朱尔典一直致力于稳固袁世凯的位子,作为中国通,他很清楚清廷接下来的走向,袁世凯是个很好的代言人,也是将来中国政局最好的掌舵者。
两人私下里有协议,将来如果时局有变,英国支持袁世凯上台执政。
袁世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立宪,他为首任内阁元首,那么李安生是当之无愧的继任者,但是,李安生过于强硬的为人,以及铁血手段,将是列强的灾难,或许也是中国人民的灾难。中国要么强势崛起,要么陷入更大的灾难。
要不是李安生屡屡创造奇迹,袁世凯根本就不会这么看重他,也隐隐期盼李安生能够给中国真正带来点崛起的希望。
有一点是肯定的,袁世凯与李安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日本视为生死大敌,日本不除,中国永远没有崛起的机会。
袁世凯常常忧心忡忡,但是朱尔典常常劝他暂时隐忍,有机会真正执掌中国的大权再说。
李安生是袁世凯重要的依仗,不亚于北洋六镇,而且羽翼已成,朱尔典深知将来中国的政坛必定有李安生的一席之地,英国如何选择与这位政治狂人的关系,这很重要。
之前英国吃了几个哑巴亏,换做从前,早就派出舰队以及陆军,将整个江苏变成势力范围,可是,现在英国为欧洲的局势所牵绊,只能封锁消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敌人?李大人就是这样看待贵国与大英帝国的关系的?"
李安生冷漠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不错,日本亡我中国之心不死,英国作为日本的同盟,是日本最大的帮凶。若是将来中国对日作战,不介意多上一个没落的大英帝国。"
"可笑,实在是可笑。这就是一个一省巡抚的政治涵养?没落的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的光芒仍然照耀世界,李大人简直就是一只萤火虫,看不清形势。中国想要重新振作,达到对日作战的地步,没有几十年是不可能的。不知那个时候李大人还能不能执掌大权?"
作为一个英国人,朱尔典生命中倒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以至于身上都有了许多中国的痕迹。比如他的名字"朱尔典":朱颜鹤发的朱,卓尔不群的尔,雍容典雅的典,虽是音译,却十足的中国味道,可谓既达且雅。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通,自然清楚李安生玩的是欲扬先抑的招数,岔开话题,是想要漫天要价。
不过,从英国的在华利益来看,李安生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执掌中国政权的,后果不堪设想。
也幸好只是个江苏巡抚,或许还能影响两江总督程德全,对于重新崭露头角的南洋衙门有着无比重要的话语权,仅此而已。
英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从清政府转移到袁世凯身上,这是既定的路线,李安生根本就不在朱尔典的视线之中。
但是现在,他有必要与这个政治狂人打打交道,摸清对方的底线。
二十世纪初的日不落帝国,虽不能说日薄西山,但较之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盛,已是今非昔比。美国的崛起,从经济方面超过了英国,而外交方面也不乐观,德国愈发咄咄逼人,在巴尔干、北非、巴勒斯坦,不断制造麻烦。英国国内,议会正为了向富人阶级增税的《预算法案》吵得不可开交。
对于中国的局势,英国实在没有精力顾及,有些地方越来越倚重盟友日本,这样的利益关系和现实情势,决定了英国对华政策的基调:稳定压倒一切。
维持中国政权的稳定,维持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以日本为远东利益的保护者,形成日本对美国的制衡,维持中日关系的稳定,这是英国的三大稳定要素。
李安生早就知道朱尔典与袁世凯密切的私交,知道对方是在戏耍自己,也不动怒,慢条斯理的说道:"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即便不能如同日本一样脱亚入欧没,迅速成为强国俱乐部的一员,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中国的潜力巨大,未必没有那么一天。正如今日英国与日本结为同盟一样,将来中国未必不能让大英帝国为之侧目,重新审视双方关系。如果现在英国给予弱小的中国一点好感,那么将来收获的将会更多。如果英国不能慷慨一些,那么我想,没有向英国订造战列舰的需要。"
朱尔典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那么,请说吧,大英帝国需要如何慷慨一些?英国船厂愿意接受造船工人,培养造舰人才,提供造舰图纸,这还不够吗?"
李安生摇头说道:"不够,蒸汽轮机制造技术可以不给我们,但是燃油锅炉的技术要援助我们,以便于将来我们自己建造燃油锅炉。另外,我们的战舰上要安装最新的火控系统。"
"不,不,火控系统还不成熟,这个有些为难。"作为全权委托者,朱尔典很清楚英国本土给出的底线,火控系统是唯一超过德国的技术,绝对不能给中国,就算是日本也没有得到这项技术。
其实,李安生这是在故意戏耍对方,他最不想要的就是火控系统,有了胖叮当,这个时代的火控系统是如此的低级,可以说,将来中国战舰的火控系统才是最先进的。
"那么,燃油锅炉,一定要给我们订造的战舰全部装上燃油锅炉。"
朱尔典简直要忍不住狂笑起来,作为殖民地遍布世界的霸主,大英帝国也不敢全部建造燃油锅炉战舰,只是尝试油煤混合动力,这一艘战舰要消耗的重油可是海量。
中国不仅是个贫油国,更是个无油国,这么一个国家,居然要在花费巨资订造的战舰上使用燃油锅炉,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据他所知,中国准备向德国订造的战舰也是要求油煤混合动力,消息传出来后,中国已经沦为了国际的笑柄。
要是发生战争,这些战舰难道要全部集体趴窝在军港内,被敌国轻松俘获吗?
慷慨,真是慷慨,这中国简直就是个冤大头,这李安生就是个冤大头。
这个政治狂人同时也是个外行,这样的人最好驾驭。
朱尔典想起了他跟袁世凯初识的时候,袁世凯也是个政治狂人,不知天高地厚,激进狂妄,锐意进取,跟李安生颇有相似之处,也许正因为有许多的相同点,两人才能互相扶持。
朱尔典跟袁世凯的交往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前袁世凯在朝鲜任职期间,是他影响了袁世凯,使对方认识到了大英帝国的强大与先进,从此成为了坚定的英国人的朋友。
袁世凯也是这样,在许多地方有天才,同时又在许多地方很是外行。
这正是他能够加以引导与利用的地方,他们两人是一样的人,对于李安生而言,只要让他认识到大英帝国的不可战胜,以及强大的实力,必定会跟袁世凯一样,折服于大英帝国的荣耀之下。
英国扶持日本,是为了制衡日益强大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但是他也怕日本势大难制,在中国利益上会反过来损害英国。
这在英国本土有一致的共识,所以,在中国利益的保证,也需要中国逐渐的壮大些实力,更加开放更加的民主,这是英国乐于见到的。
英国在中国市场上的贸易份额,当时中国的进口产品中,七成以上来自英国(含香港),在华的外企,60%以上是英国或英国参股的,而且自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实施关税保护,欧洲列强起而效仿以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挑战,因此东方市场对帝国更显重要。
朱尔典很希望能够尽快的像当年他引导袁世凯一样,能够将李安生说服。
最起码,这是个手段非凡的人物,在上海的这么短时间内,风生水起。
耶松船厂的悲剧不能不防备,英国资本在上海以及长江流域的实力,很有可能因为李安生而发生大的变故。
英国金融界的在华投资,近十余年来,汇丰等英国银行在华放贷额达白银.06亿两,英国"炒房团"在华房地产投资达5100.5万美元,到目前为止,英国握有清政府.亿的"欠条",是中国头号债主。
这些利益都需要一个稳固的统治阶层来保证,中国首先不能乱,英国在华利益代言人必须要可靠。
李安生并不清楚,朱尔典打起了他的主意,想要将他引导为大英帝国的粉丝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sp;德国方面也拭目以待,如果这批船厂工人真的能够帮上忙,他们不介意继续聘用大批华工,华工在国际上的声誉还是相当高的。
"当然,我们同样愿意接收造船工人,帮助贵国培养一批人才。只要向我国订造战舰,我们同样愿意提供全套的图纸。至于舰炮制造技术以及蒸汽轮机技术,我想,这还是属于核心技术的。"
"可是,日本不是得到了这些技术,这对我们不公平。"
朱尔典不动声色的笑了笑,说道:"日本是我们的盟友,可贵国不是。"
李安生不屑一顾的说道:"对于我来说,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难道我们应该向敌人订造战舰?鬼才相信敌人会将最好的技术提供给我们。公使先生,我认为你这趟来的毫无意义。"
朱尔典跟袁世凯是好朋友,自然很清楚李安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狂人,一根筋的死脑筋之人。
朱尔典一直致力于稳固袁世凯的位子,作为中国通,他很清楚清廷接下来的走向,袁世凯是个很好的代言人,也是将来中国政局最好的掌舵者。
两人私下里有协议,将来如果时局有变,英国支持袁世凯上台执政。
袁世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立宪,他为首任内阁元首,那么李安生是当之无愧的继任者,但是,李安生过于强硬的为人,以及铁血手段,将是列强的灾难,或许也是中国人民的灾难。中国要么强势崛起,要么陷入更大的灾难。
要不是李安生屡屡创造奇迹,袁世凯根本就不会这么看重他,也隐隐期盼李安生能够给中国真正带来点崛起的希望。
有一点是肯定的,袁世凯与李安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日本视为生死大敌,日本不除,中国永远没有崛起的机会。
袁世凯常常忧心忡忡,但是朱尔典常常劝他暂时隐忍,有机会真正执掌中国的大权再说。
李安生是袁世凯重要的依仗,不亚于北洋六镇,而且羽翼已成,朱尔典深知将来中国的政坛必定有李安生的一席之地,英国如何选择与这位政治狂人的关系,这很重要。
之前英国吃了几个哑巴亏,换做从前,早就派出舰队以及陆军,将整个江苏变成势力范围,可是,现在英国为欧洲的局势所牵绊,只能封锁消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敌人?李大人就是这样看待贵国与大英帝国的关系的?"
李安生冷漠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不错,日本亡我中国之心不死,英国作为日本的同盟,是日本最大的帮凶。若是将来中国对日作战,不介意多上一个没落的大英帝国。"
"可笑,实在是可笑。这就是一个一省巡抚的政治涵养?没落的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的光芒仍然照耀世界,李大人简直就是一只萤火虫,看不清形势。中国想要重新振作,达到对日作战的地步,没有几十年是不可能的。不知那个时候李大人还能不能执掌大权?"
作为一个英国人,朱尔典生命中倒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以至于身上都有了许多中国的痕迹。比如他的名字"朱尔典":朱颜鹤发的朱,卓尔不群的尔,雍容典雅的典,虽是音译,却十足的中国味道,可谓既达且雅。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通,自然清楚李安生玩的是欲扬先抑的招数,岔开话题,是想要漫天要价。
不过,从英国的在华利益来看,李安生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执掌中国政权的,后果不堪设想。
也幸好只是个江苏巡抚,或许还能影响两江总督程德全,对于重新崭露头角的南洋衙门有着无比重要的话语权,仅此而已。
英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从清政府转移到袁世凯身上,这是既定的路线,李安生根本就不在朱尔典的视线之中。
但是现在,他有必要与这个政治狂人打打交道,摸清对方的底线。
二十世纪初的日不落帝国,虽不能说日薄西山,但较之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盛,已是今非昔比。美国的崛起,从经济方面超过了英国,而外交方面也不乐观,德国愈发咄咄逼人,在巴尔干、北非、巴勒斯坦,不断制造麻烦。英国国内,议会正为了向富人阶级增税的《预算法案》吵得不可开交。
对于中国的局势,英国实在没有精力顾及,有些地方越来越倚重盟友日本,这样的利益关系和现实情势,决定了英国对华政策的基调:稳定压倒一切。
维持中国政权的稳定,维持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以日本为远东利益的保护者,形成日本对美国的制衡,维持中日关系的稳定,这是英国的三大稳定要素。
李安生早就知道朱尔典与袁世凯密切的私交,知道对方是在戏耍自己,也不动怒,慢条斯理的说道:"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即便不能如同日本一样脱亚入欧没,迅速成为强国俱乐部的一员,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中国的潜力巨大,未必没有那么一天。正如今日英国与日本结为同盟一样,将来中国未必不能让大英帝国为之侧目,重新审视双方关系。如果现在英国给予弱小的中国一点好感,那么将来收获的将会更多。如果英国不能慷慨一些,那么我想,没有向英国订造战列舰的需要。"
朱尔典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那么,请说吧,大英帝国需要如何慷慨一些?英国船厂愿意接受造船工人,培养造舰人才,提供造舰图纸,这还不够吗?"
李安生摇头说道:"不够,蒸汽轮机制造技术可以不给我们,但是燃油锅炉的技术要援助我们,以便于将来我们自己建造燃油锅炉。另外,我们的战舰上要安装最新的火控系统。"
"不,不,火控系统还不成熟,这个有些为难。"作为全权委托者,朱尔典很清楚英国本土给出的底线,火控系统是唯一超过德国的技术,绝对不能给中国,就算是日本也没有得到这项技术。
其实,李安生这是在故意戏耍对方,他最不想要的就是火控系统,有了胖叮当,这个时代的火控系统是如此的低级,可以说,将来中国战舰的火控系统才是最先进的。
"那么,燃油锅炉,一定要给我们订造的战舰全部装上燃油锅炉。"
朱尔典简直要忍不住狂笑起来,作为殖民地遍布世界的霸主,大英帝国也不敢全部建造燃油锅炉战舰,只是尝试油煤混合动力,这一艘战舰要消耗的重油可是海量。
中国不仅是个贫油国,更是个无油国,这么一个国家,居然要在花费巨资订造的战舰上使用燃油锅炉,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据他所知,中国准备向德国订造的战舰也是要求油煤混合动力,消息传出来后,中国已经沦为了国际的笑柄。
要是发生战争,这些战舰难道要全部集体趴窝在军港内,被敌国轻松俘获吗?
慷慨,真是慷慨,这中国简直就是个冤大头,这李安生就是个冤大头。
这个政治狂人同时也是个外行,这样的人最好驾驭。
朱尔典想起了他跟袁世凯初识的时候,袁世凯也是个政治狂人,不知天高地厚,激进狂妄,锐意进取,跟李安生颇有相似之处,也许正因为有许多的相同点,两人才能互相扶持。
朱尔典跟袁世凯的交往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前袁世凯在朝鲜任职期间,是他影响了袁世凯,使对方认识到了大英帝国的强大与先进,从此成为了坚定的英国人的朋友。
袁世凯也是这样,在许多地方有天才,同时又在许多地方很是外行。
这正是他能够加以引导与利用的地方,他们两人是一样的人,对于李安生而言,只要让他认识到大英帝国的不可战胜,以及强大的实力,必定会跟袁世凯一样,折服于大英帝国的荣耀之下。
英国扶持日本,是为了制衡日益强大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但是他也怕日本势大难制,在中国利益上会反过来损害英国。
这在英国本土有一致的共识,所以,在中国利益的保证,也需要中国逐渐的壮大些实力,更加开放更加的民主,这是英国乐于见到的。
英国在中国市场上的贸易份额,当时中国的进口产品中,七成以上来自英国(含香港),在华的外企,60%以上是英国或英国参股的,而且自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实施关税保护,欧洲列强起而效仿以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挑战,因此东方市场对帝国更显重要。
朱尔典很希望能够尽快的像当年他引导袁世凯一样,能够将李安生说服。
最起码,这是个手段非凡的人物,在上海的这么短时间内,风生水起。
耶松船厂的悲剧不能不防备,英国资本在上海以及长江流域的实力,很有可能因为李安生而发生大的变故。
英国金融界的在华投资,近十余年来,汇丰等英国银行在华放贷额达白银.06亿两,英国"炒房团"在华房地产投资达5100.5万美元,到目前为止,英国握有清政府.亿的"欠条",是中国头号债主。
这些利益都需要一个稳固的统治阶层来保证,中国首先不能乱,英国在华利益代言人必须要可靠。
李安生并不清楚,朱尔典打起了他的主意,想要将他引导为大英帝国的粉丝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