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比起荣府老太君大寿绝对是远远过之,贺客接踵盈门,账房写礼单都写不及。
偏偏这时内奏事处太监给皇帝送来一份加急奏折,说是江宁织造局的工人闹事,砸坏了织机,殴打了厂主。江苏巡抚将此事件定性为造反,急递在三天前送往通政司。
不要问三天前的奏折为什么现在才送到皇帝跟前,总之皇帝一见有造反事件发生大急,再看拜折日期又大怒:“人都死哪去了?这么要紧的折子现在才送来。”
皇帝发完火又急命人去内阁找人,去六部找人,找内阁辅臣,找六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都察院御史,找了一圈,夏秉忠独自匆匆赶回,道:“诸位大人们都不在衙门,奴才已经派人分头去家里找了。”
皇帝一看殿里的自鸣钟指着三点一刻,还没到下班时间呢。登时火冒三丈,怒道:“简直要反了,几天没敲打,居然如此懈怠公事。”
跟现代差不多,古代官员们迟到早退也不是稀罕事,领导查得不严,各官干完该干的活早走一会儿,遇上突发事件没干完就晚走一会儿,有私事请个假,也是常见现象。只有象贾环这样的新人,想落个勤谨的好印象,会按时上下班。那些干了多年的老家伙一般会提前走,甚至来衙门点个名就开溜,也是不成文的惯例。只要不耽误事,领导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如果夏秉忠如实说:“官当久了难免懈怠,训斥几回就好了。”那么皇帝还不至于有多余想法。
可是夏秉忠事先得到某人暗示,所以这样说:“各位大人向来勤谨,不敢不勤劳王事,可是今天是胡相爷大寿,他们都去拜寿了。”
皇帝更不高兴了,这帮家伙为了巴结胡相爷都脱岗了,看来加急奏折迟了三天才送到也是他们只顾着巴结没顾上工作所致,以为巴结好了老胡就可以不好好工作也能照常升官了。
皇帝脸色很不好看:“拜寿不能空着手去吧?”
“那是自然,而且礼还不能薄了,胡府给京里所有官员都送了请贴,难怪京城的古玩字画店的货价格翻了倍,就这样还不一定有货呢。”
夏秉忠点到即止,不再多说。皇帝开始脑补,想象胡府堆满金山银山,胡氏家人仆从张狂得意的状况,真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黄土埋半截的人还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太贪得无厌。
“现在内阁就没有值班的了?”皇帝又问。
夏秉忠答道:“詹事府小贾大人在,他不是正式阁臣,只是在内阁行走学习理政,所以奴才没有叫他过来。”
皇帝一想也是,贾环目前虽有三品侍郎衔,却是个虚衔没有实职,部里和内阁没有位子空出来,所以仍然只是转部学习,在内阁跑腿打杂,实在有些委屈了,谁见过三品高官还干跑腿传话的差事,可是他却毫无怨言,老老实实地干活熬资格,并没有因为立下不世奇功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相比那个小胡实在不象话,自己没立过什么功,只仗着老子的势就这般猖狂。
夏秉忠揣摩皇帝的意思,问道:“是不是叫他过来?”
“不必了,朕出去走走。”皇帝心想越过正式阁臣,召一个小小中书来议事不大妥,而且也让对方难做,索性去瞧瞧他在做什么。
各衙门都位于皇城之外,环绕拱卫整皇宫,唯有内阁位于皇宫之内,一是为了方便皇帝随时咨询,二是为了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所以内阁的办公地点就在离皇帝寝宫很近的乾清门外,显示了与其它国家部门截然不同的尊贵和威严。
皇帝只当饭后散步,就溜哒着到了内阁,只听得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音韵铿锵,气势充沛,仿佛江水出峡,汪洋恣肆,奔腾千里,再加上诵读者声音清朗,聆听这样的朗诵真是一种享受。所以皇帝没出声,一直在窗外听着,等里面的人读完了,夏秉忠才扯了一嗓子:“皇上驾到。”
里面诵读的人不用说正是贾环,听得通报,赶紧出迎行礼。
“平身吧。你刚才读的是什么文章?朕从来没听说过。”
贾环心说梁启超的大作你当然没听说了,把桌上报纸拿来,道:“是饮冰室主人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很受读者喜欢。”
这篇文并不是原本,被某人删节修改过。皇帝略略把文章浏览一遍,见里面有这样的字句:“老年人常思既往,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故保守;故永旧;事事惟知照例;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故进取。故日新。故常敢破格。”
皇帝看了若有所思,不由得连连点头,心说:“的确,当官当的久了,最初的勤谨也没了,越来越舍不得来之不易的官位,只图无事以保权位,完全没了当初的干劲,年轻人如乳虎幼龙,勇敢无畏,不怕任怨不惧辛苦。新老交替是保证国家活力的好法,只是那些年迈昏庸的官们占着茅坑不拉屎,哪里肯让出位子给新人,比如小贾才德兼备能干实事还立下大功却没有位子,老胡都八十了,早过了致仕年龄,仍然恋着官位,其它官员自然效法。”
皇帝放下报纸,问道:“听说全京城的大小官员都为胡相祝寿去了,你为何不去?”
贾环说:“大家都去了,这屋子交给谁?万一出个什么事,皇上找不着人岂不是事大。”
皇帝听了心里舒服,又说:“胡相势大,无人不敢不巴结,你年纪轻轻就敢这般托大。”
贾环认真道:“不是臣不敬前辈,臣只求办好该办的事,何必去巴结人,只要好好做事,皇上自会看在眼里有所提拔,何苦去看他人的脸色,毕竟这个家皇上才是主子。”
这话虽然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表忠心的话,却是很实在,皇帝听了感动,心道:还是这小子眼里有朕。
命人把加急奏折拿给他看,道:“你既然想好好做事,且说说这事怎么办?”
比起荣府老太君大寿绝对是远远过之,贺客接踵盈门,账房写礼单都写不及。
偏偏这时内奏事处太监给皇帝送来一份加急奏折,说是江宁织造局的工人闹事,砸坏了织机,殴打了厂主。江苏巡抚将此事件定性为造反,急递在三天前送往通政司。
不要问三天前的奏折为什么现在才送到皇帝跟前,总之皇帝一见有造反事件发生大急,再看拜折日期又大怒:“人都死哪去了?这么要紧的折子现在才送来。”
皇帝发完火又急命人去内阁找人,去六部找人,找内阁辅臣,找六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都察院御史,找了一圈,夏秉忠独自匆匆赶回,道:“诸位大人们都不在衙门,奴才已经派人分头去家里找了。”
皇帝一看殿里的自鸣钟指着三点一刻,还没到下班时间呢。登时火冒三丈,怒道:“简直要反了,几天没敲打,居然如此懈怠公事。”
跟现代差不多,古代官员们迟到早退也不是稀罕事,领导查得不严,各官干完该干的活早走一会儿,遇上突发事件没干完就晚走一会儿,有私事请个假,也是常见现象。只有象贾环这样的新人,想落个勤谨的好印象,会按时上下班。那些干了多年的老家伙一般会提前走,甚至来衙门点个名就开溜,也是不成文的惯例。只要不耽误事,领导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如果夏秉忠如实说:“官当久了难免懈怠,训斥几回就好了。”那么皇帝还不至于有多余想法。
可是夏秉忠事先得到某人暗示,所以这样说:“各位大人向来勤谨,不敢不勤劳王事,可是今天是胡相爷大寿,他们都去拜寿了。”
皇帝更不高兴了,这帮家伙为了巴结胡相爷都脱岗了,看来加急奏折迟了三天才送到也是他们只顾着巴结没顾上工作所致,以为巴结好了老胡就可以不好好工作也能照常升官了。
皇帝脸色很不好看:“拜寿不能空着手去吧?”
“那是自然,而且礼还不能薄了,胡府给京里所有官员都送了请贴,难怪京城的古玩字画店的货价格翻了倍,就这样还不一定有货呢。”
夏秉忠点到即止,不再多说。皇帝开始脑补,想象胡府堆满金山银山,胡氏家人仆从张狂得意的状况,真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黄土埋半截的人还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太贪得无厌。
“现在内阁就没有值班的了?”皇帝又问。
夏秉忠答道:“詹事府小贾大人在,他不是正式阁臣,只是在内阁行走学习理政,所以奴才没有叫他过来。”
皇帝一想也是,贾环目前虽有三品侍郎衔,却是个虚衔没有实职,部里和内阁没有位子空出来,所以仍然只是转部学习,在内阁跑腿打杂,实在有些委屈了,谁见过三品高官还干跑腿传话的差事,可是他却毫无怨言,老老实实地干活熬资格,并没有因为立下不世奇功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相比那个小胡实在不象话,自己没立过什么功,只仗着老子的势就这般猖狂。
夏秉忠揣摩皇帝的意思,问道:“是不是叫他过来?”
“不必了,朕出去走走。”皇帝心想越过正式阁臣,召一个小小中书来议事不大妥,而且也让对方难做,索性去瞧瞧他在做什么。
各衙门都位于皇城之外,环绕拱卫整皇宫,唯有内阁位于皇宫之内,一是为了方便皇帝随时咨询,二是为了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所以内阁的办公地点就在离皇帝寝宫很近的乾清门外,显示了与其它国家部门截然不同的尊贵和威严。
皇帝只当饭后散步,就溜哒着到了内阁,只听得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音韵铿锵,气势充沛,仿佛江水出峡,汪洋恣肆,奔腾千里,再加上诵读者声音清朗,聆听这样的朗诵真是一种享受。所以皇帝没出声,一直在窗外听着,等里面的人读完了,夏秉忠才扯了一嗓子:“皇上驾到。”
里面诵读的人不用说正是贾环,听得通报,赶紧出迎行礼。
“平身吧。你刚才读的是什么文章?朕从来没听说过。”
贾环心说梁启超的大作你当然没听说了,把桌上报纸拿来,道:“是饮冰室主人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很受读者喜欢。”
这篇文并不是原本,被某人删节修改过。皇帝略略把文章浏览一遍,见里面有这样的字句:“老年人常思既往,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故保守;故永旧;事事惟知照例;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故进取。故日新。故常敢破格。”
皇帝看了若有所思,不由得连连点头,心说:“的确,当官当的久了,最初的勤谨也没了,越来越舍不得来之不易的官位,只图无事以保权位,完全没了当初的干劲,年轻人如乳虎幼龙,勇敢无畏,不怕任怨不惧辛苦。新老交替是保证国家活力的好法,只是那些年迈昏庸的官们占着茅坑不拉屎,哪里肯让出位子给新人,比如小贾才德兼备能干实事还立下大功却没有位子,老胡都八十了,早过了致仕年龄,仍然恋着官位,其它官员自然效法。”
皇帝放下报纸,问道:“听说全京城的大小官员都为胡相祝寿去了,你为何不去?”
贾环说:“大家都去了,这屋子交给谁?万一出个什么事,皇上找不着人岂不是事大。”
皇帝听了心里舒服,又说:“胡相势大,无人不敢不巴结,你年纪轻轻就敢这般托大。”
贾环认真道:“不是臣不敬前辈,臣只求办好该办的事,何必去巴结人,只要好好做事,皇上自会看在眼里有所提拔,何苦去看他人的脸色,毕竟这个家皇上才是主子。”
这话虽然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表忠心的话,却是很实在,皇帝听了感动,心道:还是这小子眼里有朕。
命人把加急奏折拿给他看,道:“你既然想好好做事,且说说这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