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侣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我们就留在家里,帮女主人做晚饭。他们家的儿子不太说话,一直窝在沙发上看碟,好莱坞大片《金刚》,每次大猩猩出场的时候,他都很兴奋。女主人说,这孩子得了脑膜炎,很少出门。他最喜欢的,就是《金刚》,可惜他家里的这一版很不清晰。
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盯着屏幕,目不转睛,脸上的表情随着金刚出没而变化,只有欢喜,不见哀愁。
我承诺,回北京了给他弄一盘高清的。
喂马、劈柴、捕鱼,做一天寒极人
“今天只有零下53℃,是个好天气。”
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我跟着阿里里来到村里的气象站——村头高地上支着的一个箱子,里面挂着两个略显硕大的温度计;上面一个是“常用”的,记录零下20℃到零上40℃。下面一个,则是记录零下20℃以下,最低刻度,是零下75℃。
阿里里是奥伊米亚康的气象播报员,每天早上六点半,必须来气象站查看当天温度。如果当天温度降到零下54℃,那学校低年级的学生就停课,高年级的继续上课。
在我们的要求之下,阿里里答应,带着我们完完整整地体验寒极人的一天。
从气象站出来,天还没亮。白皑皑的雪地里,夜晚依然有一定的能见度。
来到牛棚,门一打开,我们就被里面那张动物脸吓了一跳是牛的模样,但硕大的身躯是我们见所未见的,一堵墙一般牛头比门还大,得侧着犄角才出得来。再看牛棚,那就是一小盒子。
我们钻进去,里面还有几头小牛,也很暖和。阿里里搬来家里的生活用水剩水,掺杂着剩饭剩菜,倒进一个槽子里这些就是牛的早餐。
还有马,在另外一个“大盒子”里。
说牛个儿大我们没见过,这儿的马个儿小得更新鲜。比我们常见的马矮了一大截,腿短、毛厚,跟骏不沾边儿,胖乎乎的,敦实。脑袋下面的毛特多,脖子都给淹了。
形象很卡哇伊,梁红说这是宠物马吧?阿里里说它们是雅库特马,就这个自治州有,其他地方见不到。
因为毛厚,它们也不怕冷。吃的待遇跟牛一样,风马牛终于相及了。饭后它们就在雪地里溜达,留下一路蹄印。
天终于亮了,时针指到十点位置。阿里里牵出来那头庞然大牛,在后面绑上一牛车。
“寒极人”生活的一天。
“要去滑雪吗?”
阿里里一笑,等会儿就知道了。他说这牛温顺,没脾气,我可以骑。穿的衣服太多,我爬上去费了点劲儿。牛的毛也厚,不硌人,还挺暖和,比雪地摩托舒服。一头牛胖子载着个张胖子,往村外赶。
下牛之后,阿里里扔给我一把斧头,然后指了指地上的冰。我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是要砍冰,这牛车是来运冰的。
用斧柄把上面一层积雪扫开,举着斧头就开始砍。冰层太厚,震得手发麻。好不容易敲下来五大块冰,晶莹剔透,像巨型钻石。装车的时候,阿里里说,这些冰搬回家,扔到缸里,融化后就是他们的生活用水。这五块冰,差不多化300公斤水,够他们家用10天的。在城市里,可能就一天。
接下来是劈柴,他们每天要劈出来当天做饭、燃烧供暖的柴火。
在院子后侧,堆着许多已经锯好的木墩子。我自告奋勇地接过斧头。见我劈得挺欢,阿里里喊我过去,指着面前的大木墩子,笑着让我试试这个。我当时就疯了,还比画了一下,差不多有我三个腰那么粗。一斧头砸下去,跟敲在铁上一样,纹丝不动,差点没把胳膊弹脱臼。
完事后,阿里里催促我先回屋子里去换衣服。我刚才流汗了,这会儿脸上都是冰晶。衣服也汗湿了,如果不马上换掉,汗水很快就会在衣服里面凝结成冰。
“带你们去钓鱼!”
到处都是冰封的,哪儿还有鱼啊?那个零度温泉里,鱼也生存不了。阿里里一副“你们就跟着瞧好吧”的样子。
原来他们钓鱼不是用鱼钩,而是用渔网捕鱼,但是他并没带网。我想起昨天傍晚他已经把网背出去了。
来到一条全冻河上,中间立着根木头,那是下网地方的标记。那木镰枪这会儿派上用场了,围着标木开始凿。冰太厚凿穿费了不少劲儿。最后破冰那一刻,木镰枪滑了出去,掉进冰窟窿里了。
阿里里急了,非要把那东西捞上来,说那东西非常难做村里没几杆。隔着冰,窟窿很小,不好捞。我们用了不少办法趴在冰面上用铁丝钩也没成功,耳朵几乎冻掉。最后做了个绳扣,终于让那镰枪重见天日。
那根标木下面捆着渔网,河下面的水依然是流动的,水流会把网铺开,有鱼路过沾上就跑不掉了。
拉起网来,还真有收获,几条梭子鱼上网了。出水时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把它摘下来,扔雪地里,不到三分钟,速冻成了硬邦邦的冰鱼。这也是一大奇观。
“长见识了吧?”我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几个读书的时候没用功,那就辛苦点儿走万里路吧。先人没骗我确实见到了大自然另类、奇美的一面。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在这里不太能分清楚早晨、中午晚上,太阳永远是夕阳的感觉,远远地挂着,绝不往上爬。
骑牛去村外。
劈柴、捕鱼、滑雪,老张我玩儿嗨了。
余晖下,纯净的冷空气像一柄三棱镜,阳光不止有一种颜色,夕阳翻过山丘,穿过树林,绚烂地覆盖在雪野上。皑皑白雪瞬间变得丰富多彩,虽然荒无人烟,却能听见静谧天籁。(未完待续)
bsp; 我们就留在家里,帮女主人做晚饭。他们家的儿子不太说话,一直窝在沙发上看碟,好莱坞大片《金刚》,每次大猩猩出场的时候,他都很兴奋。女主人说,这孩子得了脑膜炎,很少出门。他最喜欢的,就是《金刚》,可惜他家里的这一版很不清晰。
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盯着屏幕,目不转睛,脸上的表情随着金刚出没而变化,只有欢喜,不见哀愁。
我承诺,回北京了给他弄一盘高清的。
喂马、劈柴、捕鱼,做一天寒极人
“今天只有零下53℃,是个好天气。”
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我跟着阿里里来到村里的气象站——村头高地上支着的一个箱子,里面挂着两个略显硕大的温度计;上面一个是“常用”的,记录零下20℃到零上40℃。下面一个,则是记录零下20℃以下,最低刻度,是零下75℃。
阿里里是奥伊米亚康的气象播报员,每天早上六点半,必须来气象站查看当天温度。如果当天温度降到零下54℃,那学校低年级的学生就停课,高年级的继续上课。
在我们的要求之下,阿里里答应,带着我们完完整整地体验寒极人的一天。
从气象站出来,天还没亮。白皑皑的雪地里,夜晚依然有一定的能见度。
来到牛棚,门一打开,我们就被里面那张动物脸吓了一跳是牛的模样,但硕大的身躯是我们见所未见的,一堵墙一般牛头比门还大,得侧着犄角才出得来。再看牛棚,那就是一小盒子。
我们钻进去,里面还有几头小牛,也很暖和。阿里里搬来家里的生活用水剩水,掺杂着剩饭剩菜,倒进一个槽子里这些就是牛的早餐。
还有马,在另外一个“大盒子”里。
说牛个儿大我们没见过,这儿的马个儿小得更新鲜。比我们常见的马矮了一大截,腿短、毛厚,跟骏不沾边儿,胖乎乎的,敦实。脑袋下面的毛特多,脖子都给淹了。
形象很卡哇伊,梁红说这是宠物马吧?阿里里说它们是雅库特马,就这个自治州有,其他地方见不到。
因为毛厚,它们也不怕冷。吃的待遇跟牛一样,风马牛终于相及了。饭后它们就在雪地里溜达,留下一路蹄印。
天终于亮了,时针指到十点位置。阿里里牵出来那头庞然大牛,在后面绑上一牛车。
“寒极人”生活的一天。
“要去滑雪吗?”
阿里里一笑,等会儿就知道了。他说这牛温顺,没脾气,我可以骑。穿的衣服太多,我爬上去费了点劲儿。牛的毛也厚,不硌人,还挺暖和,比雪地摩托舒服。一头牛胖子载着个张胖子,往村外赶。
下牛之后,阿里里扔给我一把斧头,然后指了指地上的冰。我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是要砍冰,这牛车是来运冰的。
用斧柄把上面一层积雪扫开,举着斧头就开始砍。冰层太厚,震得手发麻。好不容易敲下来五大块冰,晶莹剔透,像巨型钻石。装车的时候,阿里里说,这些冰搬回家,扔到缸里,融化后就是他们的生活用水。这五块冰,差不多化300公斤水,够他们家用10天的。在城市里,可能就一天。
接下来是劈柴,他们每天要劈出来当天做饭、燃烧供暖的柴火。
在院子后侧,堆着许多已经锯好的木墩子。我自告奋勇地接过斧头。见我劈得挺欢,阿里里喊我过去,指着面前的大木墩子,笑着让我试试这个。我当时就疯了,还比画了一下,差不多有我三个腰那么粗。一斧头砸下去,跟敲在铁上一样,纹丝不动,差点没把胳膊弹脱臼。
完事后,阿里里催促我先回屋子里去换衣服。我刚才流汗了,这会儿脸上都是冰晶。衣服也汗湿了,如果不马上换掉,汗水很快就会在衣服里面凝结成冰。
“带你们去钓鱼!”
到处都是冰封的,哪儿还有鱼啊?那个零度温泉里,鱼也生存不了。阿里里一副“你们就跟着瞧好吧”的样子。
原来他们钓鱼不是用鱼钩,而是用渔网捕鱼,但是他并没带网。我想起昨天傍晚他已经把网背出去了。
来到一条全冻河上,中间立着根木头,那是下网地方的标记。那木镰枪这会儿派上用场了,围着标木开始凿。冰太厚凿穿费了不少劲儿。最后破冰那一刻,木镰枪滑了出去,掉进冰窟窿里了。
阿里里急了,非要把那东西捞上来,说那东西非常难做村里没几杆。隔着冰,窟窿很小,不好捞。我们用了不少办法趴在冰面上用铁丝钩也没成功,耳朵几乎冻掉。最后做了个绳扣,终于让那镰枪重见天日。
那根标木下面捆着渔网,河下面的水依然是流动的,水流会把网铺开,有鱼路过沾上就跑不掉了。
拉起网来,还真有收获,几条梭子鱼上网了。出水时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把它摘下来,扔雪地里,不到三分钟,速冻成了硬邦邦的冰鱼。这也是一大奇观。
“长见识了吧?”我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几个读书的时候没用功,那就辛苦点儿走万里路吧。先人没骗我确实见到了大自然另类、奇美的一面。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在这里不太能分清楚早晨、中午晚上,太阳永远是夕阳的感觉,远远地挂着,绝不往上爬。
骑牛去村外。
劈柴、捕鱼、滑雪,老张我玩儿嗨了。
余晖下,纯净的冷空气像一柄三棱镜,阳光不止有一种颜色,夕阳翻过山丘,穿过树林,绚烂地覆盖在雪野上。皑皑白雪瞬间变得丰富多彩,虽然荒无人烟,却能听见静谧天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