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23wx.cx,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密切相关。刘禹锡有一篇《辨迹论》,举出这样的事情: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李世民要大举进攻吐谷浑,他希望李靖出任统帅。而当时李靖已因老疾退休,对李靖来说,出征吐谷浑应该是顾虑重重的。因为李靖此前曾经击灭江南的两大割据势力,又曾击灭亚洲最大的游牧帝国突厥汗国,声名之显赫无与伦比。自己又官至宰臣,爵至国公,名位已至顶点。出征胜利,对自己不会再增添什么,只会增加皇帝对自己威望的疑忌。一旦失利,可能会招致身败名裂,前功尽弃。然而,房玄龄到李清家中,一言之下,李靖便精神抖擞,次日上朝,请缨出征。《辨迹论》赞扬他们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历史上奸相在朝,大将冤死疆场者比比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房玄龄是个忌才害能之辈,李靖会采取何种行动?《尚书·秦誓》说秦穆公有这样一段话:“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其中大意是:我暗中思量,如有一个大臣,诚实专一,却没有其他技能,但他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别人有技能,他为之高兴,如同自己有此技能一样;别人的美好明哲,他心向往之,不仅是口头赞扬。这样的人对保我子孙后代和黎民百姓是大大有利的。房玄龄正是这样的人物。唐代史学家柳芳评论说:“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虽然看不到房玄龄到底干了些什么,其实他的“迹”,就是他的器度。史书上说房玄龄“人有一善,若己有之”。他人有什么成绩优点,房玄龄为之欢欣鼓舞,好像那个成绩优点是自己具有的一般。这个道德品质,古人早有论述,但要贯彻到个人的实践中去却并非易事。常见一些人,正是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当做自己欢乐的营养。听到别人的缺点错误,便眉飞色舞,广为宣传;听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紧皱眉头,如同吃了黄连一般。若是这种人做了宰相,便会专门欣赏在耳旁嘀嘀咕咕、挑三剔四打小报告的人。正直之士在这种人手下做官,难免忧心忡忡,如芒刺在背。而与房玄龄共事,人们就会心情舒畅,“得其所哉!”柳芳又曾评论说:“太宗定祸乱,而房、杜(如晦)不言功;王(珪)、魏(徵)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李勣)、卫(李靖)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这就是房玄龄的器度,他的内在本领。
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诸葛亮,为当时所称道,为后世所景仰。不久,孙吴也有一个宰相诸葛恪(公元203年—公元253年),是诸葛亮的侄子。但此诸葛不如彼诸葛。公元252年,吴国君主孙权病危时,遗命诸葛恪执掌国政。论才华,诸葛恪并不逊于乃叔诸葛亮,但他缺乏的是宰相的器度。宰相要宽容大度,能容人,而诸葛恪“刚愎自用”(孙权语),自负才高,目中无人,不能团结群僚。孔子早就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个人通达,也要使他人通达。诸葛恪没有这个器量。东吴的大将陆逊曾告诫诸葛恪:“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作为宰臣,对同僚应相互支持,共同升进,对部下要扶持教导。做宰相不应企望自己一枝独秀,要在相互簇拥中众花齐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所推荐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都是他的同僚,希望皇帝同样“亲之信之”。而诸葛恪却“气陵其上,意蔑乎下”,显然有悖此道。孙权临终前指定的顾命大臣还有孙峻、孙弘、滕胤、吕据等人,但诸葛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毫无尊重之意,而是大权独揽。公元252年,曹魏大军南侵,诸葛恪率众迎敌,大败魏军于东兴(今安徽巢县、无为间)。于是,诸葛恪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魏国不足平,一心想学诸葛亮,不听他人劝阻,于次年倾全国兵力向曹魏发起进攻。大军围攻合肥,敌军坚守,数月不下,士兵疾疫大半,死伤遍地。曹魏大军来援,诸葛恪不得不引军撤退,沿途死伤及被俘者不计其数,国家元气大伤。诸葛恪不但不引咎自省,反而对部下大加责罚,大树个人威信。胜利的功劳是我的,失败的罪责是你们的,这种态度焉能使众人信服。反观他的叔父诸葛亮,街亭一败,自贬三等。同时的曹魏统帅司马师,因两次战役不利,主动承担责任,对部下则不予追究,这正反映了一个宰臣的器度。后来,孙峻利用人心的不满,袭杀诸葛恪及其亲族,诸葛恪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未完待续)
密切相关。刘禹锡有一篇《辨迹论》,举出这样的事情: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李世民要大举进攻吐谷浑,他希望李靖出任统帅。而当时李靖已因老疾退休,对李靖来说,出征吐谷浑应该是顾虑重重的。因为李靖此前曾经击灭江南的两大割据势力,又曾击灭亚洲最大的游牧帝国突厥汗国,声名之显赫无与伦比。自己又官至宰臣,爵至国公,名位已至顶点。出征胜利,对自己不会再增添什么,只会增加皇帝对自己威望的疑忌。一旦失利,可能会招致身败名裂,前功尽弃。然而,房玄龄到李清家中,一言之下,李靖便精神抖擞,次日上朝,请缨出征。《辨迹论》赞扬他们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历史上奸相在朝,大将冤死疆场者比比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房玄龄是个忌才害能之辈,李靖会采取何种行动?《尚书·秦誓》说秦穆公有这样一段话:“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其中大意是:我暗中思量,如有一个大臣,诚实专一,却没有其他技能,但他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别人有技能,他为之高兴,如同自己有此技能一样;别人的美好明哲,他心向往之,不仅是口头赞扬。这样的人对保我子孙后代和黎民百姓是大大有利的。房玄龄正是这样的人物。唐代史学家柳芳评论说:“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虽然看不到房玄龄到底干了些什么,其实他的“迹”,就是他的器度。史书上说房玄龄“人有一善,若己有之”。他人有什么成绩优点,房玄龄为之欢欣鼓舞,好像那个成绩优点是自己具有的一般。这个道德品质,古人早有论述,但要贯彻到个人的实践中去却并非易事。常见一些人,正是把别人的缺点错误,当做自己欢乐的营养。听到别人的缺点错误,便眉飞色舞,广为宣传;听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紧皱眉头,如同吃了黄连一般。若是这种人做了宰相,便会专门欣赏在耳旁嘀嘀咕咕、挑三剔四打小报告的人。正直之士在这种人手下做官,难免忧心忡忡,如芒刺在背。而与房玄龄共事,人们就会心情舒畅,“得其所哉!”柳芳又曾评论说:“太宗定祸乱,而房、杜(如晦)不言功;王(珪)、魏(徵)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李勣)、卫(李靖)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这就是房玄龄的器度,他的内在本领。
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诸葛亮,为当时所称道,为后世所景仰。不久,孙吴也有一个宰相诸葛恪(公元203年—公元253年),是诸葛亮的侄子。但此诸葛不如彼诸葛。公元252年,吴国君主孙权病危时,遗命诸葛恪执掌国政。论才华,诸葛恪并不逊于乃叔诸葛亮,但他缺乏的是宰相的器度。宰相要宽容大度,能容人,而诸葛恪“刚愎自用”(孙权语),自负才高,目中无人,不能团结群僚。孔子早就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个人通达,也要使他人通达。诸葛恪没有这个器量。东吴的大将陆逊曾告诫诸葛恪:“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作为宰臣,对同僚应相互支持,共同升进,对部下要扶持教导。做宰相不应企望自己一枝独秀,要在相互簇拥中众花齐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所推荐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都是他的同僚,希望皇帝同样“亲之信之”。而诸葛恪却“气陵其上,意蔑乎下”,显然有悖此道。孙权临终前指定的顾命大臣还有孙峻、孙弘、滕胤、吕据等人,但诸葛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毫无尊重之意,而是大权独揽。公元252年,曹魏大军南侵,诸葛恪率众迎敌,大败魏军于东兴(今安徽巢县、无为间)。于是,诸葛恪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魏国不足平,一心想学诸葛亮,不听他人劝阻,于次年倾全国兵力向曹魏发起进攻。大军围攻合肥,敌军坚守,数月不下,士兵疾疫大半,死伤遍地。曹魏大军来援,诸葛恪不得不引军撤退,沿途死伤及被俘者不计其数,国家元气大伤。诸葛恪不但不引咎自省,反而对部下大加责罚,大树个人威信。胜利的功劳是我的,失败的罪责是你们的,这种态度焉能使众人信服。反观他的叔父诸葛亮,街亭一败,自贬三等。同时的曹魏统帅司马师,因两次战役不利,主动承担责任,对部下则不予追究,这正反映了一个宰臣的器度。后来,孙峻利用人心的不满,袭杀诸葛恪及其亲族,诸葛恪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