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这个男人不太冷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68章 大市场
总的来说,这次出行一周,还算满意。
首次来华中重镇,周围的乡土人情,也大致了解了。
和北方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和东南沿海,西南风土也大相径庭。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金尚倒是觉得本地人的性格,和豫西、三秦、川北等地有点类似,爽朗且不拘小节,知大义且顾全小节,容易意气用事,好面子,知晓其性情后,特别好拿捏,可一旦闹起别扭,就很不好哄了。
这样的作风,在时下的经济氛围中,很难诞生出真正顶尖的企业家和大富翁,可是,起步阶段很容易得到乡人提携,抱团取暖,异地打拼的成功率很高。
不止是在京城,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东南亚一带,金尚也听说过一些鄂北老乡在当地建的“纺织镇”,“制鞋城”,“成衣一条街”之类地方,但凡有哪个同乡在外地站稳脚跟,准备做大做强,就会带上家里的一票穷亲戚一起去打拼,然后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规模。
这样的模式,好处显而易见,迈出第一步,积累第一桶金相对轻松,可坏处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很难转型为现代化的大型公司。
上至财务人事,下到门岗大爷,都是拐着弯的亲戚,很容易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抱团内斗,山头林立,精力都浪费在内耗上了,什么开拓业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无从谈起了,老板天天平衡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再创辉煌?
吃过晚饭,外面蚊虫肆虐,金尚陪着李乐平在顶楼阳台纳凉,点上两盘蚊香,夜风徐徐,倒也不觉得燥热,反而有一股难得的惬意感。
一老一少从本地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历史文化,一直聊到经济发展,施政举措,得失利弊等。
国家大事,古今中外,李乐平的兴趣一点都不少,可见平日和村里的小老头也没少瞎侃。
月上中天,看着时间也不早了,李乐平才停下了兴致勃勃的话。
“小金,明早就走吧?”
“嗯!吃了早餐就出发,上午有时间,去汉阳逛逛,下午去看看本地的旗舰店,买下来有一段时间了,还没仔细看过,这次是个好机会……”
下次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正事要紧,就不多留你了。萱萱也说了,最近公司发展到了紧要关头,几千万上亿的投入,确实得盯着点。”
李乐平脸色稍微肃穆了一点,
“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不需要听人劝。但是,聪明不代表人性的选择就一定会对,如果事有不协,该认输,还是得认,沉没成本再高,错了就不要执迷不悟。”
“嗯!我明白!年轻,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这就对了!几千万上亿的投入,成了肯定不得了,败了,一般人家肯定是一辈子无望翻身了。咱们这样的家庭,还不至于一蹶不振,也就是多过些年的苦日子。”
伤筋动骨是肯定的,离家破人亡的程度还有点距离。
真要是没办法,金尚也只能化身“文抄公”,当个“两界搬运工”,不管不顾,好好捞一笔再说。
“明天,让李亢开车带你们去汉阳逛一逛,那地方虽然也没啥可玩的,到底比云梦县城热闹多了。年轻人到底还是喜欢大城市的喧嚣,只有我这样上了年纪的,才中意山水之间的田园牧歌。人间烟火,这里才是咱们扎根的地方碍…”
感慨了几句后,两人各自回房休息。
金尚躺在床头,默默地思索着。
如李乐平这般,以家中长辈的身份,和自己肆意攀谈,这还是第一次。
小时候,金尚和金时两人相依为命,管家老边也只是做好分内之事,从不逾矩。
父子两人相处的方式,更像是忘年交,年纪相差较大的兄弟。
如此这般的长辈谆谆教诲,上次,还是上辈子吧!
『人呐,到底还是有家老子兜底,更加踏实一点。再自诩为独立自主的人格,偶尔也有心软的时候啊;
这辈子,金尚的爷爷,面都没见着,奶奶是神仙中人,见首不见尾,母亲在成长年代,只存在相片里,父亲嘛,尽职尽责,但是说实话,有点半吊子,一家之主,连维持家庭完整都做不到,着实有点拉胯,要不是辛辛苦苦将儿子拉扯大也算不容易,也没让梅杏红真的破门而出,给他个不及格都算抬举了。
想着过去的陈年往事,迷迷糊糊睡着的金尚,再次睁眼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了。
“今天,倒是难得睡了个懒觉啊1
虽然有点心事,睡眠质量还是不错的,起床后,精神焕发。
外面温度已经有点高了,再去锻炼似乎太热了。
“偷懒一天,也不要紧吧1
自嘲地笑了笑的金尚,洗漱完毕后,下楼居然看到李萱正在就豆浆啃油条。
“诶,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曹女士说要出门,准备提前量,免得我赖床……”
“曹女士?”
起床气还没消退之下,居然这么称呼自己的母亲?看来昨天被教训的事,已经忘光了。
还好母亲曹恒不在边上,没听见。
“你呢?今天居然睡了个懒觉……”
“偶尔,被子太软,太舒服吧1
“嗯1
没怎么计较的李萱,现在脑子还不是特别精神,喝了几口甜甜的豆浆,
“待会早点走,趁着不太热,还能去汉阳那边逛逛。我也有好多年没回来了,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变样。”
“你以前经常去玩吗?”
“江汉码头,汉正街,几百年的繁华之地了,附近不太远的区县,基本都是在那进货。现在嘛……”
经济中心南移,江汉平原的区位优势,不如以前那么明显,肯定和以前不能比,但也是很不错的地方。
“听我爷爷说,早些年,那里还残留着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构建的‘江湖’文化,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有些不同,倒像是各种自治团体抱团取暖的产物。你家在京城,应该知道,早期漕运有几股大势力组建而成的‘漕帮’,‘票行’,‘盐船队’之类的,江汉码头也到处是地域码头工、船工团体,车马行等,就连挨家挨户送水送油的,都是有组织的……”
>
第168章 大市场
总的来说,这次出行一周,还算满意。
首次来华中重镇,周围的乡土人情,也大致了解了。
和北方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和东南沿海,西南风土也大相径庭。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金尚倒是觉得本地人的性格,和豫西、三秦、川北等地有点类似,爽朗且不拘小节,知大义且顾全小节,容易意气用事,好面子,知晓其性情后,特别好拿捏,可一旦闹起别扭,就很不好哄了。
这样的作风,在时下的经济氛围中,很难诞生出真正顶尖的企业家和大富翁,可是,起步阶段很容易得到乡人提携,抱团取暖,异地打拼的成功率很高。
不止是在京城,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东南亚一带,金尚也听说过一些鄂北老乡在当地建的“纺织镇”,“制鞋城”,“成衣一条街”之类地方,但凡有哪个同乡在外地站稳脚跟,准备做大做强,就会带上家里的一票穷亲戚一起去打拼,然后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规模。
这样的模式,好处显而易见,迈出第一步,积累第一桶金相对轻松,可坏处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很难转型为现代化的大型公司。
上至财务人事,下到门岗大爷,都是拐着弯的亲戚,很容易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抱团内斗,山头林立,精力都浪费在内耗上了,什么开拓业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无从谈起了,老板天天平衡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再创辉煌?
吃过晚饭,外面蚊虫肆虐,金尚陪着李乐平在顶楼阳台纳凉,点上两盘蚊香,夜风徐徐,倒也不觉得燥热,反而有一股难得的惬意感。
一老一少从本地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历史文化,一直聊到经济发展,施政举措,得失利弊等。
国家大事,古今中外,李乐平的兴趣一点都不少,可见平日和村里的小老头也没少瞎侃。
月上中天,看着时间也不早了,李乐平才停下了兴致勃勃的话。
“小金,明早就走吧?”
“嗯!吃了早餐就出发,上午有时间,去汉阳逛逛,下午去看看本地的旗舰店,买下来有一段时间了,还没仔细看过,这次是个好机会……”
下次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正事要紧,就不多留你了。萱萱也说了,最近公司发展到了紧要关头,几千万上亿的投入,确实得盯着点。”
李乐平脸色稍微肃穆了一点,
“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不需要听人劝。但是,聪明不代表人性的选择就一定会对,如果事有不协,该认输,还是得认,沉没成本再高,错了就不要执迷不悟。”
“嗯!我明白!年轻,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这就对了!几千万上亿的投入,成了肯定不得了,败了,一般人家肯定是一辈子无望翻身了。咱们这样的家庭,还不至于一蹶不振,也就是多过些年的苦日子。”
伤筋动骨是肯定的,离家破人亡的程度还有点距离。
真要是没办法,金尚也只能化身“文抄公”,当个“两界搬运工”,不管不顾,好好捞一笔再说。
“明天,让李亢开车带你们去汉阳逛一逛,那地方虽然也没啥可玩的,到底比云梦县城热闹多了。年轻人到底还是喜欢大城市的喧嚣,只有我这样上了年纪的,才中意山水之间的田园牧歌。人间烟火,这里才是咱们扎根的地方碍…”
感慨了几句后,两人各自回房休息。
金尚躺在床头,默默地思索着。
如李乐平这般,以家中长辈的身份,和自己肆意攀谈,这还是第一次。
小时候,金尚和金时两人相依为命,管家老边也只是做好分内之事,从不逾矩。
父子两人相处的方式,更像是忘年交,年纪相差较大的兄弟。
如此这般的长辈谆谆教诲,上次,还是上辈子吧!
『人呐,到底还是有家老子兜底,更加踏实一点。再自诩为独立自主的人格,偶尔也有心软的时候啊;
这辈子,金尚的爷爷,面都没见着,奶奶是神仙中人,见首不见尾,母亲在成长年代,只存在相片里,父亲嘛,尽职尽责,但是说实话,有点半吊子,一家之主,连维持家庭完整都做不到,着实有点拉胯,要不是辛辛苦苦将儿子拉扯大也算不容易,也没让梅杏红真的破门而出,给他个不及格都算抬举了。
想着过去的陈年往事,迷迷糊糊睡着的金尚,再次睁眼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了。
“今天,倒是难得睡了个懒觉啊1
虽然有点心事,睡眠质量还是不错的,起床后,精神焕发。
外面温度已经有点高了,再去锻炼似乎太热了。
“偷懒一天,也不要紧吧1
自嘲地笑了笑的金尚,洗漱完毕后,下楼居然看到李萱正在就豆浆啃油条。
“诶,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曹女士说要出门,准备提前量,免得我赖床……”
“曹女士?”
起床气还没消退之下,居然这么称呼自己的母亲?看来昨天被教训的事,已经忘光了。
还好母亲曹恒不在边上,没听见。
“你呢?今天居然睡了个懒觉……”
“偶尔,被子太软,太舒服吧1
“嗯1
没怎么计较的李萱,现在脑子还不是特别精神,喝了几口甜甜的豆浆,
“待会早点走,趁着不太热,还能去汉阳那边逛逛。我也有好多年没回来了,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变样。”
“你以前经常去玩吗?”
“江汉码头,汉正街,几百年的繁华之地了,附近不太远的区县,基本都是在那进货。现在嘛……”
经济中心南移,江汉平原的区位优势,不如以前那么明显,肯定和以前不能比,但也是很不错的地方。
“听我爷爷说,早些年,那里还残留着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构建的‘江湖’文化,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有些不同,倒像是各种自治团体抱团取暖的产物。你家在京城,应该知道,早期漕运有几股大势力组建而成的‘漕帮’,‘票行’,‘盐船队’之类的,江汉码头也到处是地域码头工、船工团体,车马行等,就连挨家挨户送水送油的,都是有组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