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帝国玩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不可能把产业命脉交给西方国家,也没有像苏联一样本身丰厚的积累。
但说实话,这个待遇其他国家想要都没有。不是大流氓,谁稀罕封锁你啊!谁又有这个心气,要自己从头到尾啃下一个产业链来?
总之,大大超支的晶圆厂项目,如今仍然像是个黑洞一般吞噬着新科公司的财富。但胡文海仍然是发了话,新科晶圆厂的任何申请,集团都必须同意。
有些项目为了激励国企和国家研究所的工作热情,新科公司甚至是以美元支付的劳动报酬。仅仅1986年的下半年,电子工业部的账面上就多了八千万美元的收入。要知道往常里,电子工业部是出口没它份,外汇却像黄河入海一样的往外流。这么多年,差不多是头一次见到回头钱啊!
这么大的支出新科公司虽然还算能挺的住,但不拿出个新的盈利增长点是实在不行了。尤其是外汇收入的增长,如果再没有新的方向,年盈利跌下十位数是指日可待。
可以说所有新科的员工,甚至是所有对新科公司有所了解的人,都在等待着胡文海,对他还能创造什么奇迹拭目以待。
过了绣城的南桥,胡文海新家往东,是一片小凌河与女儿河交汇的三角洲。这里原本只是一片荒地,然而从去年起一支工程队就开了过来,以一日一变的速度将这里建出了一片花园般的建筑。
如今,这个建筑群之中已经是人烟辐辏,每日里往返此处的人不知凡几。
出入于此的人群,往往并不像是工人或者公务人员,反而多数带了一身的学者气息。不用问,这里就是新科集团最受胡文海重视的单位,新科科学院了。
从去年胡文海发布“召集令”之后,电子、机械、材料和化学这些领域,有不少学者都过来碰了碰运气。
这其中有不少人,都从新科科学院得到了支持。自己带项目来的,新科如果感兴趣可以提供注资。如果是想做新科科学院的项目,那就要到绣城来工作了。
新科科学院的计划是要投入少说五十亿人民币,这么一大笔钱,实际上对新科科学院来说竟然还有些捉襟见肘。
原因嘛,很简单,胡总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新科科学院的计划是两院两所两中心,电子研究院和动力研究院,一个材料研发中心、一个超算中心,光电研究所和电池研究所。
这六个机构,主要部门就在胡文海的家门口驻扎,可见胡文海对新科科学院的重视。
然而原本已经是往宽裕方向打了不少冗余的预算,却正验证了那么一句话——计划比不了变化快。
谁也没想到,胡文海当初不过是和蓝秘书提了一下,询问魔都的大学有没有兴趣到绣城来开分校区的。
结果消息传出去之后——事情立刻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过去。魔都的四大高校当然非常有兴趣,虽然要提供一部分师资力量,但建设资金由新科提供这要的好事到哪去找?何况如果能把胡文海招到自己的学校里来,光是想想就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胡文海低估了这年月中国高校的日子有多辛苦了。
哪怕是魔都的大学,其实也缺钱缺的厉害。不,应该说全中国的大学,全都缺钱缺的厉害。
1985年中国财政教育拨款是224亿人民币,小学教育支出是47亿人民币,初、高中支出128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忽略其他特殊教育支出,高校教育财政拨款经费是49亿人民币。到1986年,财政上开始执行1985年制定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大意基本上就是鼓励学校自筹资金办教育。倒还不是像后来那样搞教育产业化,而是鼓励学校向地方伸手,所谓“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眼看着原本就没什么富裕的财政拨款,又要再砍一块。
这样一来,魔都市府对各大高校的影响力就迅速的提升了。不仅如此,这种情况下开分校区,简直就好像是开玩游戏开分基地——能够获得双倍的资源。
绣城开特区的进展此时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据说在今年肯定就能通过决策程序,成为北方独一份特区。
在绣城开分校,想来未来的“特区”政府肯定不会太吝啬吧?看看人家深土川,成为特区才多久,眼看着就发达起来了。
有大名鼎鼎的新科公司出钱,白捡一分基地,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不仅是胡文海点名的那四家学校,魔都但凡消息灵通点的高校没有不抓住这个机会的。到最后消息传的更广了,就连其他地方的知名高校也闻着味挤了进来。就连北航、中传这些老熟人,干脆直接找上门来,主动要求在绣城建设分校。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绣城大学院从四所翻了一番,变成了八所高校。北航和绣城航校合并成了北航绣城分校,中传和绣城广播电视大学合办了中传的绣城传媒分院,华东理工合并了渤海工学院,剩下绣城“最好的”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也没躲过“毒手”,被人瓜分了个干净。
虽说都是合并,但原校区的建设水平肯定满足不了这些大学的要求。于是绣城市府专门在女儿河以南划出了一大片土地,用于建设一座崭新的大学城。
新科新城和大学城与新科公司工业区三者,俨然将绣城扩大了一倍,提前将绣城新城的轮廓给勾勒了出来。
这么多嗷嗷待哺的项目都摆在新科集团投资部的案头上,就是金山银山眼看着也要架不住消耗了。
陷入财务危机的新科公司虽然并非没钱,但胡文海自己也要对目前的支出有些心惊胆战,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开辟新的财源了。(未完待续。)
既不可能把产业命脉交给西方国家,也没有像苏联一样本身丰厚的积累。
但说实话,这个待遇其他国家想要都没有。不是大流氓,谁稀罕封锁你啊!谁又有这个心气,要自己从头到尾啃下一个产业链来?
总之,大大超支的晶圆厂项目,如今仍然像是个黑洞一般吞噬着新科公司的财富。但胡文海仍然是发了话,新科晶圆厂的任何申请,集团都必须同意。
有些项目为了激励国企和国家研究所的工作热情,新科公司甚至是以美元支付的劳动报酬。仅仅1986年的下半年,电子工业部的账面上就多了八千万美元的收入。要知道往常里,电子工业部是出口没它份,外汇却像黄河入海一样的往外流。这么多年,差不多是头一次见到回头钱啊!
这么大的支出新科公司虽然还算能挺的住,但不拿出个新的盈利增长点是实在不行了。尤其是外汇收入的增长,如果再没有新的方向,年盈利跌下十位数是指日可待。
可以说所有新科的员工,甚至是所有对新科公司有所了解的人,都在等待着胡文海,对他还能创造什么奇迹拭目以待。
过了绣城的南桥,胡文海新家往东,是一片小凌河与女儿河交汇的三角洲。这里原本只是一片荒地,然而从去年起一支工程队就开了过来,以一日一变的速度将这里建出了一片花园般的建筑。
如今,这个建筑群之中已经是人烟辐辏,每日里往返此处的人不知凡几。
出入于此的人群,往往并不像是工人或者公务人员,反而多数带了一身的学者气息。不用问,这里就是新科集团最受胡文海重视的单位,新科科学院了。
从去年胡文海发布“召集令”之后,电子、机械、材料和化学这些领域,有不少学者都过来碰了碰运气。
这其中有不少人,都从新科科学院得到了支持。自己带项目来的,新科如果感兴趣可以提供注资。如果是想做新科科学院的项目,那就要到绣城来工作了。
新科科学院的计划是要投入少说五十亿人民币,这么一大笔钱,实际上对新科科学院来说竟然还有些捉襟见肘。
原因嘛,很简单,胡总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新科科学院的计划是两院两所两中心,电子研究院和动力研究院,一个材料研发中心、一个超算中心,光电研究所和电池研究所。
这六个机构,主要部门就在胡文海的家门口驻扎,可见胡文海对新科科学院的重视。
然而原本已经是往宽裕方向打了不少冗余的预算,却正验证了那么一句话——计划比不了变化快。
谁也没想到,胡文海当初不过是和蓝秘书提了一下,询问魔都的大学有没有兴趣到绣城来开分校区的。
结果消息传出去之后——事情立刻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过去。魔都的四大高校当然非常有兴趣,虽然要提供一部分师资力量,但建设资金由新科提供这要的好事到哪去找?何况如果能把胡文海招到自己的学校里来,光是想想就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胡文海低估了这年月中国高校的日子有多辛苦了。
哪怕是魔都的大学,其实也缺钱缺的厉害。不,应该说全中国的大学,全都缺钱缺的厉害。
1985年中国财政教育拨款是224亿人民币,小学教育支出是47亿人民币,初、高中支出128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忽略其他特殊教育支出,高校教育财政拨款经费是49亿人民币。到1986年,财政上开始执行1985年制定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大意基本上就是鼓励学校自筹资金办教育。倒还不是像后来那样搞教育产业化,而是鼓励学校向地方伸手,所谓“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眼看着原本就没什么富裕的财政拨款,又要再砍一块。
这样一来,魔都市府对各大高校的影响力就迅速的提升了。不仅如此,这种情况下开分校区,简直就好像是开玩游戏开分基地——能够获得双倍的资源。
绣城开特区的进展此时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据说在今年肯定就能通过决策程序,成为北方独一份特区。
在绣城开分校,想来未来的“特区”政府肯定不会太吝啬吧?看看人家深土川,成为特区才多久,眼看着就发达起来了。
有大名鼎鼎的新科公司出钱,白捡一分基地,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不仅是胡文海点名的那四家学校,魔都但凡消息灵通点的高校没有不抓住这个机会的。到最后消息传的更广了,就连其他地方的知名高校也闻着味挤了进来。就连北航、中传这些老熟人,干脆直接找上门来,主动要求在绣城建设分校。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绣城大学院从四所翻了一番,变成了八所高校。北航和绣城航校合并成了北航绣城分校,中传和绣城广播电视大学合办了中传的绣城传媒分院,华东理工合并了渤海工学院,剩下绣城“最好的”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也没躲过“毒手”,被人瓜分了个干净。
虽说都是合并,但原校区的建设水平肯定满足不了这些大学的要求。于是绣城市府专门在女儿河以南划出了一大片土地,用于建设一座崭新的大学城。
新科新城和大学城与新科公司工业区三者,俨然将绣城扩大了一倍,提前将绣城新城的轮廓给勾勒了出来。
这么多嗷嗷待哺的项目都摆在新科集团投资部的案头上,就是金山银山眼看着也要架不住消耗了。
陷入财务危机的新科公司虽然并非没钱,但胡文海自己也要对目前的支出有些心惊胆战,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开辟新的财源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