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陛下,关于这投献,微臣也有疑惑。臣是西洋人,对大明的事情,确实还不完全理解。”
“什么疑惑?”朱由检硬着头皮道,他被连续驳斥了好多次,有些怕了。
“这投献说是某人自愿将田地献给那些有优免特权的官绅或勋贵,然后甘愿当佃农,以逃避徭役,是也不是?”罗雅谷问道。
“嗯,应该是如此吧!”朱由检点点头,至少他在后世看到的关于投献的说法就是如此。
“那臣就实在不解了。这大明田地对应的徭役税按每亩三升来算,不过是南方亩产量百分之一以下,北方亩产量也不过是三十分之一不到。
“而佃农要交纳田租,一般是五五分成,就算再轻,也七三分成。为了逃避这么一点徭役税,却宁可付五成或三成的田租,这让微臣实在理解不了。”罗雅谷一脸疑惑的表情,看来他确实是真心疑惑。
“呃……”朱由检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对这个问题,他实在没有真正思考过。
若按后世说法,只要说成徭役太沉重,就行了。
但若说徭役税沉重到能超过田租的五成比例,那朱由检也实在说服不了自己。
“这……,”朱由检支吾了片刻,终于想到了一个解释:
“或许如刚才李爱卿说的,一些投献只是挂个名,给被投献的官绅或勋贵支付一笔小于徭役税的钱就行了,比如原先一百亩土地要缴纳三到五两银子的徭役税,投献之后,只给被投献的官绅交一两银子就行。对外说是投献,其实只是挂名。这样双方都得利。”
罗雅谷点点头:
“陛下这个解释很合理。不过微臣也有一个解释不知道对不对?”
“说!”朱由检已经有些累了,便用了最简短的一个字催促。
“微臣这个解释是从刚才关于收租难的讨论中得到的启发。微臣猜测有些投献的人,并不是自耕农,而是地主。这些地主没有多少权势,佃户常常故意拖欠田租。田主要去打官司,也不容易赢。这样的地主,若是把田地投献给官绅,让有权有势,有家丁的官绅收租,他再从中分利,既免了收租烦难之苦,又能有稳定收入。这样的投献还是有利可图的。”罗雅谷眼中闪着光,显然他觉得自己的解释很有道理。
朱由检默然,以他的知识,实在无法判断这罗雅谷的说法是否符合事实。
罗雅谷把朱由检的沉默当成了默认,更兴奋了起来,继续说道:
“微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真正制约土地兼并规模的,是田主的收租能力。收租能力越强大,他可以兼并的土地数量也就越大。所以微臣认为大明的土地兼并是不可能和欧罗巴各国相比的。
“欧罗巴的贵族往往有自己的城堡,甚至自己的军队。领地上的农民大多是农奴,所以欧罗巴的贵族拥有的收租能力,远远高于大明。土地兼并自然也更大。”
“大明的藩王和勋贵都没有实权,甚至发不出自己的声音,经常处在文官的围攻之中。
“以他们的权力不可能拥有很大的收租能力。”
“大明的读书人中了举人、进士,就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人脉。打官司更容易获胜。所以大明的读书人,只要中了举人和进士,就会有人自愿来投献土地。至于级别更高的官绅,收租能力更大,能接受投献的土地也更多。
“只是大明官绅的权力毕竟也受约束,也经常会被弹劾,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军队。大明佃户的地位又比农奴高得多,这收租能力的上限还是比欧罗巴的贵族要小,兼并土地的规模自然也不如。微臣听说那位徐阶徐阁老回乡之后就是接连被弹劾,最后不得不清退土地。”
罗雅谷越是说到后来,越是眉飞色舞,似乎觉得自己的理论很高明,可以完美解释大明土地兼并为何不如欧洲。
朱由检对这罗雅谷的自我感觉良好,非常无语,这西洋人还真是敢想敢说,肆无忌惮。
扯了一大堆,倒像是真的一样。
虽然他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但事情岂会那么简单?
汪汝淳倒似对罗雅谷说的内容很欣赏,不断颔首,等罗雅谷说完,便开口道:
“还有一点,我大明的土地继承和财产继承一样,是诸子均分,就算这一代土地兼并颇多,到下一代,就马上平分了,到第三代就分得更少了,所以土地分散的速度也很快。若是不善经营,分散败落得还会更快,故此我大明耕地实在兼并不起来。”
罗雅谷连连点头:
“欧罗巴近几百年都是长子继承,土地兼并的规模才能维持并扩大。”
朱由检见这两人一唱一和,几句话说得倒好像明朝土地不够兼并成了事实。
不过他一时之间,也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
只得一挥手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
“这土地兼并也罢,不兼并也罢!关键是田地赋税,朕觉得大明现在这点农业税实在和如此大的国土不相配,但要加税,却又阻力重重,卿等可有良策?”
李之藻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发现皇帝的脸色异样,显然是因为刚才辩驳多次处于下风所致。
他想着如何措辞,才能不至于让陛下太难堪。
汪汝淳却已经先开口:
“陛下此言差矣,汝淳觉得这土地兼并,和赋税颇有关系。臣以为若是土地兼并规模大一些,这赋税征收起来就容易很多。”
朱由检无奈苦笑。
看来今天这汪汝淳是要和自己唱反调唱到底了?
居然说土地兼并了,赋税征收起来更容易?
汪汝淳却又是自管自说了下去:
“这土地兼并,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地方上征税只要盯着若干大户就行。对分散农户的收税,大户在对佃户收租之时便已替朝廷解决。而且大户一举一动引人瞩目,若有不轨,朝廷严厉惩治也可得小民拥戴。
“第二,土地兼并也可把土地集中在更擅长经营管理者的手中,可以把更优良的种田之法,种田器具迅速推广。若是天下人人都是自耕农,则效率必定低下,许多不擅种田者也不得不种田。”
朱由检沉默不语,这和自己后世得来的土地兼并是万恶之源的观念,完全对立。
李之藻见皇帝脸色不对,连忙打圆场:
“陛下,我等其实对田地之事了解也不多。
“汝淳更不过是一商人游走江湖,陛下对他的话,听听就罢了。这田地之事,臣推荐前户部侍郎董应举,在天启时曾奉命兴办屯田,对种田收租收税之事都曾切实查办过。田地赋税究竟如何增加,陛下若是咨询他,必定可得善策。他在去年因不被阉党所喜,去官回乡。陛下召他回来即可。”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同意。
事实上他早就知道董应举,一开始就派王世德去找了。
他下令散会。
这土地问题,短时间内看来是讨论不出什么来了。
眼下还是要看茅元仪的酒税征收进展如何。
p; “陛下,关于这投献,微臣也有疑惑。臣是西洋人,对大明的事情,确实还不完全理解。”
“什么疑惑?”朱由检硬着头皮道,他被连续驳斥了好多次,有些怕了。
“这投献说是某人自愿将田地献给那些有优免特权的官绅或勋贵,然后甘愿当佃农,以逃避徭役,是也不是?”罗雅谷问道。
“嗯,应该是如此吧!”朱由检点点头,至少他在后世看到的关于投献的说法就是如此。
“那臣就实在不解了。这大明田地对应的徭役税按每亩三升来算,不过是南方亩产量百分之一以下,北方亩产量也不过是三十分之一不到。
“而佃农要交纳田租,一般是五五分成,就算再轻,也七三分成。为了逃避这么一点徭役税,却宁可付五成或三成的田租,这让微臣实在理解不了。”罗雅谷一脸疑惑的表情,看来他确实是真心疑惑。
“呃……”朱由检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对这个问题,他实在没有真正思考过。
若按后世说法,只要说成徭役太沉重,就行了。
但若说徭役税沉重到能超过田租的五成比例,那朱由检也实在说服不了自己。
“这……,”朱由检支吾了片刻,终于想到了一个解释:
“或许如刚才李爱卿说的,一些投献只是挂个名,给被投献的官绅或勋贵支付一笔小于徭役税的钱就行了,比如原先一百亩土地要缴纳三到五两银子的徭役税,投献之后,只给被投献的官绅交一两银子就行。对外说是投献,其实只是挂名。这样双方都得利。”
罗雅谷点点头:
“陛下这个解释很合理。不过微臣也有一个解释不知道对不对?”
“说!”朱由检已经有些累了,便用了最简短的一个字催促。
“微臣这个解释是从刚才关于收租难的讨论中得到的启发。微臣猜测有些投献的人,并不是自耕农,而是地主。这些地主没有多少权势,佃户常常故意拖欠田租。田主要去打官司,也不容易赢。这样的地主,若是把田地投献给官绅,让有权有势,有家丁的官绅收租,他再从中分利,既免了收租烦难之苦,又能有稳定收入。这样的投献还是有利可图的。”罗雅谷眼中闪着光,显然他觉得自己的解释很有道理。
朱由检默然,以他的知识,实在无法判断这罗雅谷的说法是否符合事实。
罗雅谷把朱由检的沉默当成了默认,更兴奋了起来,继续说道:
“微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真正制约土地兼并规模的,是田主的收租能力。收租能力越强大,他可以兼并的土地数量也就越大。所以微臣认为大明的土地兼并是不可能和欧罗巴各国相比的。
“欧罗巴的贵族往往有自己的城堡,甚至自己的军队。领地上的农民大多是农奴,所以欧罗巴的贵族拥有的收租能力,远远高于大明。土地兼并自然也更大。”
“大明的藩王和勋贵都没有实权,甚至发不出自己的声音,经常处在文官的围攻之中。
“以他们的权力不可能拥有很大的收租能力。”
“大明的读书人中了举人、进士,就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人脉。打官司更容易获胜。所以大明的读书人,只要中了举人和进士,就会有人自愿来投献土地。至于级别更高的官绅,收租能力更大,能接受投献的土地也更多。
“只是大明官绅的权力毕竟也受约束,也经常会被弹劾,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军队。大明佃户的地位又比农奴高得多,这收租能力的上限还是比欧罗巴的贵族要小,兼并土地的规模自然也不如。微臣听说那位徐阶徐阁老回乡之后就是接连被弹劾,最后不得不清退土地。”
罗雅谷越是说到后来,越是眉飞色舞,似乎觉得自己的理论很高明,可以完美解释大明土地兼并为何不如欧洲。
朱由检对这罗雅谷的自我感觉良好,非常无语,这西洋人还真是敢想敢说,肆无忌惮。
扯了一大堆,倒像是真的一样。
虽然他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但事情岂会那么简单?
汪汝淳倒似对罗雅谷说的内容很欣赏,不断颔首,等罗雅谷说完,便开口道:
“还有一点,我大明的土地继承和财产继承一样,是诸子均分,就算这一代土地兼并颇多,到下一代,就马上平分了,到第三代就分得更少了,所以土地分散的速度也很快。若是不善经营,分散败落得还会更快,故此我大明耕地实在兼并不起来。”
罗雅谷连连点头:
“欧罗巴近几百年都是长子继承,土地兼并的规模才能维持并扩大。”
朱由检见这两人一唱一和,几句话说得倒好像明朝土地不够兼并成了事实。
不过他一时之间,也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
只得一挥手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
“这土地兼并也罢,不兼并也罢!关键是田地赋税,朕觉得大明现在这点农业税实在和如此大的国土不相配,但要加税,却又阻力重重,卿等可有良策?”
李之藻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发现皇帝的脸色异样,显然是因为刚才辩驳多次处于下风所致。
他想着如何措辞,才能不至于让陛下太难堪。
汪汝淳却已经先开口:
“陛下此言差矣,汝淳觉得这土地兼并,和赋税颇有关系。臣以为若是土地兼并规模大一些,这赋税征收起来就容易很多。”
朱由检无奈苦笑。
看来今天这汪汝淳是要和自己唱反调唱到底了?
居然说土地兼并了,赋税征收起来更容易?
汪汝淳却又是自管自说了下去:
“这土地兼并,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地方上征税只要盯着若干大户就行。对分散农户的收税,大户在对佃户收租之时便已替朝廷解决。而且大户一举一动引人瞩目,若有不轨,朝廷严厉惩治也可得小民拥戴。
“第二,土地兼并也可把土地集中在更擅长经营管理者的手中,可以把更优良的种田之法,种田器具迅速推广。若是天下人人都是自耕农,则效率必定低下,许多不擅种田者也不得不种田。”
朱由检沉默不语,这和自己后世得来的土地兼并是万恶之源的观念,完全对立。
李之藻见皇帝脸色不对,连忙打圆场:
“陛下,我等其实对田地之事了解也不多。
“汝淳更不过是一商人游走江湖,陛下对他的话,听听就罢了。这田地之事,臣推荐前户部侍郎董应举,在天启时曾奉命兴办屯田,对种田收租收税之事都曾切实查办过。田地赋税究竟如何增加,陛下若是咨询他,必定可得善策。他在去年因不被阉党所喜,去官回乡。陛下召他回来即可。”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同意。
事实上他早就知道董应举,一开始就派王世德去找了。
他下令散会。
这土地问题,短时间内看来是讨论不出什么来了。
眼下还是要看茅元仪的酒税征收进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