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刘爱雨做公益 (2/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喧嚣之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们的脑袋!”
没人吭声,谁先出声,谁就是挨枪的靶子,就都垂着脑袋抽烟,屋子里烟雾笼罩。
东亮气恼地问:“这个线路到底改不改?”
有人说改也行,不改也行,这么些年都过来了,凑合吧。
有人问东亮:“你急得上火,是不是从中捞了点好处?”
东亮气得甩手而去。
众人的表现,刘爱雨都看清楚了,她心里愤怒悲哀,但又无可奈何,这个项目是她争取来的,现在半路夭折了,不但丢了自己的脸,也扫了李县长的兴。
刘爱雨说:“这样吧,需要砍的树头给点赔偿,钱我出。”
刘麦秆一下子跳了起来:“凭啥你掏钱?你常年住在北京,用不上村里的电,他们自己都不着急,你急啥?弄不成就拉倒,你当啥冤大头?”
刘爱雨白了他一眼,转头对大伙说:“就这样,钱我赔,树你们砍。”
众人马上活跃起来,一个个眉开眼笑,有人问:“一棵树赔多少钱?”
刘爱雨问:“你想要多少?”
几个人咬了一阵耳朵说:“大树每棵200?、中树100?、小树50。”
刘麦秆火了:“狮子大开口,你们是土匪,是趁火打劫!”
有人说:“砍了树头,就等于砍了树,人没头能活吗?”
在确定赔偿标准上,又吵成了一锅粥。
树和树不一样,松树柏树比杨树柳树值钱;核桃树、杏树、苹果树、梨树有经济效益,赔偿要高;有的树早就死了,能烧柴火了,就该一分钱不赔。
于是重新核定赔偿标准,但新标准又引发新一轮争议。
重新回来的东亮,苦笑着对刘爱雨说:“看看,就这素质,给他们自己办事,却不知好歹,漫天要价,真是贱骨头,活该让他们点着煤油灯,吃着红薯干,过苦日子。”
刘爱雨叹口气,没想到,自己一片好心,却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商议了大半夜,终于达成了方案,众人散去,有人喜欢有人抱怨。
第二天,开始砍树头了,量尺寸时,有的说尺子拉歪了,差一苍蝇卵就是大树,少了一百元。
争吵不休,撒泼打滚,闹得不可开交,劝的劝骂的骂,没有一家省事的。
整整一天,才砍了十几棵树头,而整个线路上,需要砍掉200多个树头。
刘麦秆阴沉着脸抽烟叹气,刘爱雨真正后悔了,可惜买不到后悔药,只能咬牙坚持。
磕磕碰碰的,线路改造终于完成了,全村安置了四台变压器,电压足了,电灯亮了,啥机器都能转动了,大家伙都兴高采烈的。
刘麦秆家没有一丝喜庆的气象,刘麦秆因为刘爱雨乱出头,不但花了冤枉钱,还挨了骂,太亏了。
刘爱雨却想的是,做件事怎么就这么难?以后还做不做?怎么做?
接下来的自来水管道的铺设,村道的改造,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自来水公司召集村民开会,说主线支线的管道和配件是免费的,进户以后的水表和相应配件需要用户自己承担。
有人算了一笔帐,说花下来得四五百块钱,还不如吃井水河水,便不愿意压自来水了。
有人则拒绝自来水管道从自己家的地界上通过,说会坏了风水,要赔钱。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一群狗乱咬。
东亮看得清,说:“他们闹的目的,还是为了钱,他们像狗一样,尝到甜头了,你不给根骨头,他们就乱咬,这事也就弄不成。”
刘爱雨便掏自己的腰包,让大家心满意足。
通水的那天,村里响了鞭炮,有了自来水,好多人家就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像城里人一样,天天洗澡了。
东亮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应该感谢谁啊?”
人们说:“感谢政府。”
通电和通水,刘爱雨一共赔偿了十多万,却没落个夸奖,刘麦秆心里有气,说:“前几年哭爹喊娘的,咋不见政府?还不是享我闺女的福。”
陈背篓顶了一句:“她有钱了,给大伙半点事就亏了?就有功劳了?还不知道她那钱是不是干净的。”
此时,刘爱雨正在回北京的路上,她搭了去咸阳的班车,然后从咸阳机场飞往北京,本来她没有急着要走,但是通电和通水这两件事,让她心身疲惫,苦不堪言。
第二年春天,村里的路如期动工,村里人又故伎重演,线路如果沾上了自己的地界,就耍赖、要求赔钱,不赔钱就不让动工。
有的躺在挖掘机前面,有的抱着卡车的轮子,吵着吵着打了起来,有两个重伤。
派出所来了,乡政府来了,这次,政府来硬的了,该拘留的拘留,该罚款的罚款。
乡政府派驻了工作组,施工队划了白线,白线之内的建筑、树木、障碍物,无条件拆除,无理取闹的,立即拘留。
看政府动真的了,村里人这才老实了,没有人再阻挠,工程进展顺利。
很多人因此没有拿到赔偿,而怨恨刘爱雨,都说她逞能显摆,修什么路?刘爱雨新修的洋楼上的玻璃,被人晚上砸了。
刘爱雨将老家的事说给孙教授和赵波听,孙教授沉默了好久说:“大多数人自私、短见、狭隘、愚昧,鲁迅批判的国民的劣根性,任重道远啊!”
赵波说起了他做过的一件事。
他给家乡的小学校捐了十台电脑,但这些电脑根本就没打开,而是转手卖了出去,用卖得的钱,支付了学校的招待费。
他捐了1000本书,学校都懒得拆包装,管理图书的老师抱怨要登记要借阅,太麻烦了,不如捐成现金实惠。
赵波说:“我们看起来是富了,但是人的素养没有根本性的提高,这是个畸形的现象。”
刘爱雨伤感地说:“我们逃出了老家,但又忘不了老家,我们爱它,又恨它,该拿它怎么办?”
你们的脑袋!”
没人吭声,谁先出声,谁就是挨枪的靶子,就都垂着脑袋抽烟,屋子里烟雾笼罩。
东亮气恼地问:“这个线路到底改不改?”
有人说改也行,不改也行,这么些年都过来了,凑合吧。
有人问东亮:“你急得上火,是不是从中捞了点好处?”
东亮气得甩手而去。
众人的表现,刘爱雨都看清楚了,她心里愤怒悲哀,但又无可奈何,这个项目是她争取来的,现在半路夭折了,不但丢了自己的脸,也扫了李县长的兴。
刘爱雨说:“这样吧,需要砍的树头给点赔偿,钱我出。”
刘麦秆一下子跳了起来:“凭啥你掏钱?你常年住在北京,用不上村里的电,他们自己都不着急,你急啥?弄不成就拉倒,你当啥冤大头?”
刘爱雨白了他一眼,转头对大伙说:“就这样,钱我赔,树你们砍。”
众人马上活跃起来,一个个眉开眼笑,有人问:“一棵树赔多少钱?”
刘爱雨问:“你想要多少?”
几个人咬了一阵耳朵说:“大树每棵200?、中树100?、小树50。”
刘麦秆火了:“狮子大开口,你们是土匪,是趁火打劫!”
有人说:“砍了树头,就等于砍了树,人没头能活吗?”
在确定赔偿标准上,又吵成了一锅粥。
树和树不一样,松树柏树比杨树柳树值钱;核桃树、杏树、苹果树、梨树有经济效益,赔偿要高;有的树早就死了,能烧柴火了,就该一分钱不赔。
于是重新核定赔偿标准,但新标准又引发新一轮争议。
重新回来的东亮,苦笑着对刘爱雨说:“看看,就这素质,给他们自己办事,却不知好歹,漫天要价,真是贱骨头,活该让他们点着煤油灯,吃着红薯干,过苦日子。”
刘爱雨叹口气,没想到,自己一片好心,却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商议了大半夜,终于达成了方案,众人散去,有人喜欢有人抱怨。
第二天,开始砍树头了,量尺寸时,有的说尺子拉歪了,差一苍蝇卵就是大树,少了一百元。
争吵不休,撒泼打滚,闹得不可开交,劝的劝骂的骂,没有一家省事的。
整整一天,才砍了十几棵树头,而整个线路上,需要砍掉200多个树头。
刘麦秆阴沉着脸抽烟叹气,刘爱雨真正后悔了,可惜买不到后悔药,只能咬牙坚持。
磕磕碰碰的,线路改造终于完成了,全村安置了四台变压器,电压足了,电灯亮了,啥机器都能转动了,大家伙都兴高采烈的。
刘麦秆家没有一丝喜庆的气象,刘麦秆因为刘爱雨乱出头,不但花了冤枉钱,还挨了骂,太亏了。
刘爱雨却想的是,做件事怎么就这么难?以后还做不做?怎么做?
接下来的自来水管道的铺设,村道的改造,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自来水公司召集村民开会,说主线支线的管道和配件是免费的,进户以后的水表和相应配件需要用户自己承担。
有人算了一笔帐,说花下来得四五百块钱,还不如吃井水河水,便不愿意压自来水了。
有人则拒绝自来水管道从自己家的地界上通过,说会坏了风水,要赔钱。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一群狗乱咬。
东亮看得清,说:“他们闹的目的,还是为了钱,他们像狗一样,尝到甜头了,你不给根骨头,他们就乱咬,这事也就弄不成。”
刘爱雨便掏自己的腰包,让大家心满意足。
通水的那天,村里响了鞭炮,有了自来水,好多人家就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像城里人一样,天天洗澡了。
东亮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应该感谢谁啊?”
人们说:“感谢政府。”
通电和通水,刘爱雨一共赔偿了十多万,却没落个夸奖,刘麦秆心里有气,说:“前几年哭爹喊娘的,咋不见政府?还不是享我闺女的福。”
陈背篓顶了一句:“她有钱了,给大伙半点事就亏了?就有功劳了?还不知道她那钱是不是干净的。”
此时,刘爱雨正在回北京的路上,她搭了去咸阳的班车,然后从咸阳机场飞往北京,本来她没有急着要走,但是通电和通水这两件事,让她心身疲惫,苦不堪言。
第二年春天,村里的路如期动工,村里人又故伎重演,线路如果沾上了自己的地界,就耍赖、要求赔钱,不赔钱就不让动工。
有的躺在挖掘机前面,有的抱着卡车的轮子,吵着吵着打了起来,有两个重伤。
派出所来了,乡政府来了,这次,政府来硬的了,该拘留的拘留,该罚款的罚款。
乡政府派驻了工作组,施工队划了白线,白线之内的建筑、树木、障碍物,无条件拆除,无理取闹的,立即拘留。
看政府动真的了,村里人这才老实了,没有人再阻挠,工程进展顺利。
很多人因此没有拿到赔偿,而怨恨刘爱雨,都说她逞能显摆,修什么路?刘爱雨新修的洋楼上的玻璃,被人晚上砸了。
刘爱雨将老家的事说给孙教授和赵波听,孙教授沉默了好久说:“大多数人自私、短见、狭隘、愚昧,鲁迅批判的国民的劣根性,任重道远啊!”
赵波说起了他做过的一件事。
他给家乡的小学校捐了十台电脑,但这些电脑根本就没打开,而是转手卖了出去,用卖得的钱,支付了学校的招待费。
他捐了1000本书,学校都懒得拆包装,管理图书的老师抱怨要登记要借阅,太麻烦了,不如捐成现金实惠。
赵波说:“我们看起来是富了,但是人的素养没有根本性的提高,这是个畸形的现象。”
刘爱雨伤感地说:“我们逃出了老家,但又忘不了老家,我们爱它,又恨它,该拿它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