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按照计划的时间,郑雨正好赶上送卢佩姗去襄樊大学报到。

    离开上海的前一天晚上,他和何志彬、楚如白逛五角场的时候,看到一条紫色围巾,觉得很适合卢佩姗,就买了一条。在他记忆中,这是他买给卢佩姗的第一件礼物,买礼物的钱原本是郭春华让他带在身边用的,不过一路上何志彬没让他花一分钱,倒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楚如白也买了一条粉色的围巾,没说送给谁,何志彬和郑雨也不好意思问,但他们猜想着,应该是送给女朋友的吧。

    这两人的行为让何志彬颇为感慨,看来只有自己,高中三年,就知道读书了。想想也不对,三年的时间里明明都有陈晓娜,却好像又没有,他觉得楚如白的眼光和自己不相上下,楚如白选中的那条围巾,很适合陈晓娜。

    卢佩姗很喜欢那条围巾,去学校报到那天就要围上,被郑雨笑着强取了下来。

    郑雨取笑她是个疯子,哪有大热天围条围巾。卢佩姗才不管这些,谁让这是郑雨买的呢,最紧要的,这是郑雨买给她的第一件礼物。

    这条围巾让卢佩姗觉得上海真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连郑雨这种木头去了那里都开窍了,她不禁也有些向往那个地方了。

    卢佩姗的入学礼,陈晓娜人没到,不过却从宜昌寄来了一封信。

    《汉水谣》在沙市巡演备受欢迎,连续加演了三场才被当地的文化部门“放行”,这样一来,他们到宜昌巡演的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周。

    陈晓娜告诉卢佩姗,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代她在校园里享受一切,而自己也会加倍努力,等到十月份回到襄樊,再好好交换心得。

    郑雨送完卢佩姗就赶紧赶回南漳,这几天的经历不断刺激着他,他觉得自己要比以前更加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像何志彬、卢佩姗、楚如白他们一样,站在校园里,享受着周围的一切。

    他来不及在家休整,只是把何志彬带给郑晨他们的礼物放下就匆忙回到了学校。

    刘长庚见他准时返校,甚是满意。晚自习的时候,他特意去教室外面巡视,看到郑雨正埋头学习,这让他备感意外,看来自己的决定正确的,此次上海之行,对郑雨无疑起到了正面的刺激作用。

    下晚自习的时候,郑雨在校门口碰见何妈妈。

    这并不是个偶遇。郑雨回来的前一天,何志彬就打电话给闫彩英,特别交待今天务必将留在家里的那台小型收录机送给郑雨。何志彬知道,如果自己把那台收录机交给郑雨,他一定不会接受,只有妈妈亲自出面,郑雨才不会拒绝。在何志彬看来,他能帮到郑雨的,也只有这件事了。

    郑雨无法拒绝何妈妈,不过,还有一件事也是他没有办法拒绝的。晚上回到家里,郭春华让他明天开始住到何家去,追问了半天,郑雨才知道这也是何志彬的主意。何家离学校近,而且何志彬的复习资料在他离家前就已经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了,而且还特意在关键的地方做了批注,何志彬想用这种方式帮郑雨提升文化课,当然,何志彬不太擅长的理化课还得靠郑雨自己想办法去提升。

    闫彩英和何博文都觉得儿子的提议很好。一来,何志彬一走,家里顿时空了许多;二来,何博文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山里,诺大个何宅就只有闫彩英一人,难免会有些孤单。只是两人都有些吃不准,不知道郭春华会不会接受这个建议。

    在郑雨送何志彬去上海的这几天,闫彩英和何博文特意买了些营养品去了郑家,没想到郭春华一口答应了这事。在郭春华看来,闫彩英夫妻的建议完全是替郑雨的未来着想,她没有理由拒绝,而郑雨也的确在这个时期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好让他专心备考。

    就这样,郑雨在周末的时候住进了何家,何志彬留下的那些资料的确为他备考提供了不少帮助。

    周末的时候,郭春华也不让郑雨回家,她让郑霜照看着生意,一大早就从菜市场买好菜来到何家。整个上午,不管何博文在不在,她都不让闫彩英干任何一件家务,她能把何宅从里到外打扫个遍,然后又把饭菜做好,自己也不留下用饭,又匆忙赶回家去给另外三个孩子做饭。

    这样的日子很有规律,也让郑、何两家越走越近,郑雨就像是另一个何志彬,令闫彩英重复着以往的快乐。

    说到郑霜,自从进到二缫厂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堆儿里混,身上很快就褪去了学生的青涩,整个人变得成熟许多。生活的不易,让她变得坚强,也让她学会了珍惜。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已经成为她生活的日常,即便是周末要去帮郭春华照看生意,时间也能被她安排地极富条理。

    郑霜是个聪明的姑娘,她总是能在师傅的点拨间瞬间提升,并且总会琢磨着加以改进;她又是个很谦虚的姑娘,即便是在技术上做了新的改进也从不张扬,直到被人发现,甚至表扬时,她才会谦虚地毫无保留将自己改进的成果传授给别人。

    二缫厂虽然是县里新成立的企业,但是管理和销售的人员都是从一缫厂抽调过来的,还特意从上海丝织厂请来了技术过硬的师傅来做培训,再加上所用的设备都是从国外最新引进的,所以效益上很快就在县里露了尖。

    从六月份开始,各车间开始推行技术比武,郑霜所在的一车间总是能拔得头筹,而郑霜也一直位居车间标兵首位。技术如此,学习上更是令职校的老师刮目。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的姑娘没有继续读书实属可惜。也正因为如此,老师们也充满了自豪感,觉得如果有一天郑霜能从夜校中走出去,到关键的岗位上工作,那将也是一份荣耀。

    对于这样优秀的姑娘,厂里自然是加以关注。上到厂里领导,下到车间主任,无不时刻关注着郑霜的工作动态,再加上郑霜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写得很好,车间主任自是不会放过这种“宝贝”,把车间所有与厂里宣传部门对接的事情交给了郑霜,这样一来,郑霜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了。

    当然,厂里有这么出众的姑娘,早已引起了那些单身小伙儿的关注。不过,二缫厂的小伙儿像是被筛选后聚集的一帮群体,要么显得轻浮、要么显得呆板,很难有入得了郑霜眼的,再加上家里的情况,郑霜始终觉得自己还没有到谈朋友的年龄,也就对那些小伙儿们抛过来的丘比特之箭视而不见。

    原本郭春华对郑霜这样白天上班、晚上读书的生活不太放心。二缫厂建在花石桥,而职业中学在县一中旁边,中间隔着很长的距离,虽说来回有自行车,毕竟一个女孩子,晚上下课的时候总归是有些让人担心的,再加上便河路末端都是菜地,那一片几乎没有路灯,有担心也在所难免。

    起初郭春华坚持每天要接郑霜下课回家,郑霜推辞了几次,终还是拗不过郭春华,也就随她意了。毕竟是上了年龄的人,经不起这样来回折腾,郑雨放暑假前,郭春华大病一场,之后,郑霜再也不让郭春华来接自己了。这个担子自然落在郑雨身上,他去上海的这段时间,接郑霜放学的责任就交给了郑晨,好在郑晨的学校离职校不远,下晚自习的时间也和郑霜的差不太多,郭春华这才放心。

    二缫厂和郑霜一起上夜校的还有一位叫秦晓曦的女生,和郑霜的年龄一般大,也是同一时间进厂的,只是两个分属不同车间。

    秦晓曦和郑霜一样,属于单亲家庭。家住易家巷,两三间砖瓦房带个小前院,也算是秦家几代人传下来的。和郑霜不同的是,他们家是父亲秦茂生健在,母亲早在三年前得肝病走了。秦茂生有三个孩子,长子秦大东,女儿秦晓曦,小儿子秦大磊。

    原本秦茂生和妻子两个人的工资足以让秦家过得和美幸福,妻子一走,单靠秦茂生在机械厂的那点儿工资,供三个孩子读书,愈发显得捉襟见肘。

    秦大东与秦晓曦相差五岁,母亲过世后,他见秦茂生养家艰难,就借口学不进去,早早辍学。正好那时一缫厂招工,他凭借健壮的体格被录用了,这才让秦茂生松了口气。全家人本以为这样一来,生活就会有所改善,没想到,在秦大东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一场工作事故,让秦茂生的腿受到了挫伤,他不得不从车间里退下来,转到后勤工作。后勤的收入自然比不上车间,而秦大东还未出师,学徒工本资就不高,秦家生计再次陷入艰难之境。

    秦晓曦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子,论成绩比郑霜还好一些,不过,两人一样的命运,都是在高一这年退的学,不同的是,秦晓曦是从县一中退下的,同样是令老师们惋惜。

    秦晓曦也是不愿意看到大哥和父亲那样辛苦,更怜惜弟弟秦大磊。她和大哥合计了一下,两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