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在路上:生活和思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言,感性思维、感性素质就更为重要。理性思维的过度覆盖几乎已经剥夺和淹没了我们无比珍贵的天性。我们拥有了成功、财富,却没有了幸福的感受。模式化、机械化的人生就如我们格式化、单调化的生活,虚幻的所有就如我们虚无的心灵,没有味道、没有色彩。我们之所以重提感性思维,就是要去掉过度世俗化的烙印,恢复生活的本来面目。感性思维、感性素质其实就是形象思维的能力、直观感受的素质,就是灵性、灵感的直接表达,就是对物欲化习惯、习性的穿越,也就是打开、唤醒、回归、恢复人的天性。古人常讲的返璞归真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要重拾儿时的梦想,其实就是要找回儿时的感觉,重新矫正我们对生活的认知,让建立在亲和、互动、和谐、仁爱、美好内涵之上的感性体验、心灵感受、审美情趣、浪漫情怀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只做一个理性的人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做一个感性的人。理性与感性的完整结合或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四、重建精神生活——就如重建你的一生,亦如经营你的晚年幸福
当所有世俗的重负渐渐卸去之后,你或许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一无所有?大多数人对此或都有所认识,但基本停留在非常浅显的阶段。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很多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调整期才能慢慢适应没有工作、没有激情的生活环境。更有许多老同志没有倒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中而是折戟在如释重负之后,实在令人惋惜不已。其主要原因是以往精神生活的缺失和匮乏。奋斗了大半生,却始终不知所以、不知所终。在人生巨大的转折面前,惶惶如丧家之犬,栖栖如漂泊之萍,只能独自生吞物欲化人生的苦果、无奈品尝晚年无尽的凄凉。也有些老同志,或许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早已有所准备,很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退休之后尚能做到老有所乐。我常与一些退休老同志聊到这些问题,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之前失却了太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现在虽然恍然大悟,却为时已晚。之前培养的那点爱好不是太过有限,就是太过表面,不但难以填补晚年生活的空虚,每天的日子除了枯燥就是重复,这与苟延残喘又有何两样。更因内在的缺乏、信仰的失落而始终摆脱不了心灵的空虚,只能找到非常有限的快乐,也只能在风烛残年之中虚度余生。
出现这种状况,绝非偶然的个别,而是必然的共同结局。这也就是我为何要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地倡导重建精神生活的根本所在。总有朋友善意地告诫我,体制的强大与意志的无力。我也深知,我们连自己都难改变,又何以妄想改变他人、助益世界?多少伟大的人物,不一样都仰天长叹、在无尽的感慨中终其一生。
因为,精神生活的建设、健康情趣的培养特别是理想信念的深植都远非朝夕之功,就如文化底蕴需要日积月累、慢慢铸就一样,价值观也需要不断校正才能正确成型,信仰更需要实践的反复磨砺、心灵的长期求索才能缓慢定位一样。从根本而言,精神文明的建设远要比物质文明的建设难其万倍,不要说被你忽略了那么久、那么多,即使你早有关注恐怕也难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这就是为何生活中总是只有少量的智者、而庸者不计其数。特别是信仰的正位必是你一生的耕耘、毕生的向往和追寻才可能稍有所得,临时抱佛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意义不大。你晚年的状况,往往就如你一生的写照。你遗失在路上的那些东西,在晚年有限的时间里也只能找回少许。这或许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命运。你一生追求什么,最终必然收获什么。你一生与世俗结缘,就只能归于庸俗。你没有富足的精神生活,只能如行尸走肉,在人世间空走一遭,空耗你宝贵的一生。正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就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生也总是惊人的雷同。
精神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但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更不是展于世人的装饰和门面。任何流于形式的东西都与真正的文化相距甚远。文化之于人,不仅是身心的修养,也是心灵的洗礼,还是纯正人格的塑造,更是理想信念的深植。我一向不认同有些人对知识精英的定位,技术精英、科学精英虽都有其应有的价值,但并不能完全等同文化精英。就如物质文明之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虽然能够深刻地影响到精神文明,但却无法替代精神文明。在科学领域,我或许更加倾向于基础研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年,我们一味地鼓吹功利主义,把现实、功用、实用放大到无限极致的地步,而对基础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更远远不够。而在文化领域,更充斥着许多浮躁、浅薄和应景之象,明星们的泛滥就如明星们的浅薄,赚足了眼球,却留下了无尽的废墟和伤感。在这样一种充满诱惑、恐慌和喧嚣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们又何以自处?
文化的导向之所以无比重要,就在于文化永远都应该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功能之所以不可或缺,就在于文化始终都是大众普遍认可、广泛接受、共同遵循的东西。精神追求、人文情怀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追寻;不是低俗的迎合,而是高雅的绽放;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自我坚守、逆风飘扬;不是浅尝辄止的刻意点缀,而是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溶于血脉的深植根本。那些铺天盖地的东西虽然气势汹汹,却因缺乏内核和根基必将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历史自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所有的乌烟瘴气永远都不足为虑。那些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一同生成的核心价值观必将被反复弘扬,不断壮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虽也可能出现暂时的迷雾,但永远都不会、更无以动摇其根本所在。我们无比欣喜地看到,经过一个短暂而痛苦的转型期之后,对理想信念的呼唤、对精神生活的崇尚正在形成日益鲜明的回归趋势。我深信不疑的是,我们的那点怀疑、困惑始终都是非常有限的东西。人性力量的苏醒终将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社会的正能量也必将覆盖所有的负能量。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支无比优异的精神文明,历经几千年的跌宕起伏,正以无可阻挡之势走向世界。我也不否认,多极世界的共存、多极文明的融合更是大势所趋。而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包容力、亲和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优势,荡涤所有腐朽的东西,吸纳更多积极的元素,从而使自身愈加完备、坚实。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氛围的浓厚,必将逐渐拉近人们与精神生活的距离。(未完待续)
言,感性思维、感性素质就更为重要。理性思维的过度覆盖几乎已经剥夺和淹没了我们无比珍贵的天性。我们拥有了成功、财富,却没有了幸福的感受。模式化、机械化的人生就如我们格式化、单调化的生活,虚幻的所有就如我们虚无的心灵,没有味道、没有色彩。我们之所以重提感性思维,就是要去掉过度世俗化的烙印,恢复生活的本来面目。感性思维、感性素质其实就是形象思维的能力、直观感受的素质,就是灵性、灵感的直接表达,就是对物欲化习惯、习性的穿越,也就是打开、唤醒、回归、恢复人的天性。古人常讲的返璞归真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要重拾儿时的梦想,其实就是要找回儿时的感觉,重新矫正我们对生活的认知,让建立在亲和、互动、和谐、仁爱、美好内涵之上的感性体验、心灵感受、审美情趣、浪漫情怀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只做一个理性的人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做一个感性的人。理性与感性的完整结合或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四、重建精神生活——就如重建你的一生,亦如经营你的晚年幸福
当所有世俗的重负渐渐卸去之后,你或许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一无所有?大多数人对此或都有所认识,但基本停留在非常浅显的阶段。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很多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调整期才能慢慢适应没有工作、没有激情的生活环境。更有许多老同志没有倒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中而是折戟在如释重负之后,实在令人惋惜不已。其主要原因是以往精神生活的缺失和匮乏。奋斗了大半生,却始终不知所以、不知所终。在人生巨大的转折面前,惶惶如丧家之犬,栖栖如漂泊之萍,只能独自生吞物欲化人生的苦果、无奈品尝晚年无尽的凄凉。也有些老同志,或许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早已有所准备,很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退休之后尚能做到老有所乐。我常与一些退休老同志聊到这些问题,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之前失却了太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现在虽然恍然大悟,却为时已晚。之前培养的那点爱好不是太过有限,就是太过表面,不但难以填补晚年生活的空虚,每天的日子除了枯燥就是重复,这与苟延残喘又有何两样。更因内在的缺乏、信仰的失落而始终摆脱不了心灵的空虚,只能找到非常有限的快乐,也只能在风烛残年之中虚度余生。
出现这种状况,绝非偶然的个别,而是必然的共同结局。这也就是我为何要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地倡导重建精神生活的根本所在。总有朋友善意地告诫我,体制的强大与意志的无力。我也深知,我们连自己都难改变,又何以妄想改变他人、助益世界?多少伟大的人物,不一样都仰天长叹、在无尽的感慨中终其一生。
因为,精神生活的建设、健康情趣的培养特别是理想信念的深植都远非朝夕之功,就如文化底蕴需要日积月累、慢慢铸就一样,价值观也需要不断校正才能正确成型,信仰更需要实践的反复磨砺、心灵的长期求索才能缓慢定位一样。从根本而言,精神文明的建设远要比物质文明的建设难其万倍,不要说被你忽略了那么久、那么多,即使你早有关注恐怕也难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这就是为何生活中总是只有少量的智者、而庸者不计其数。特别是信仰的正位必是你一生的耕耘、毕生的向往和追寻才可能稍有所得,临时抱佛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意义不大。你晚年的状况,往往就如你一生的写照。你遗失在路上的那些东西,在晚年有限的时间里也只能找回少许。这或许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命运。你一生追求什么,最终必然收获什么。你一生与世俗结缘,就只能归于庸俗。你没有富足的精神生活,只能如行尸走肉,在人世间空走一遭,空耗你宝贵的一生。正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就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生也总是惊人的雷同。
精神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但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更不是展于世人的装饰和门面。任何流于形式的东西都与真正的文化相距甚远。文化之于人,不仅是身心的修养,也是心灵的洗礼,还是纯正人格的塑造,更是理想信念的深植。我一向不认同有些人对知识精英的定位,技术精英、科学精英虽都有其应有的价值,但并不能完全等同文化精英。就如物质文明之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虽然能够深刻地影响到精神文明,但却无法替代精神文明。在科学领域,我或许更加倾向于基础研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年,我们一味地鼓吹功利主义,把现实、功用、实用放大到无限极致的地步,而对基础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更远远不够。而在文化领域,更充斥着许多浮躁、浅薄和应景之象,明星们的泛滥就如明星们的浅薄,赚足了眼球,却留下了无尽的废墟和伤感。在这样一种充满诱惑、恐慌和喧嚣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们又何以自处?
文化的导向之所以无比重要,就在于文化永远都应该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功能之所以不可或缺,就在于文化始终都是大众普遍认可、广泛接受、共同遵循的东西。精神追求、人文情怀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追寻;不是低俗的迎合,而是高雅的绽放;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自我坚守、逆风飘扬;不是浅尝辄止的刻意点缀,而是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溶于血脉的深植根本。那些铺天盖地的东西虽然气势汹汹,却因缺乏内核和根基必将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历史自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所有的乌烟瘴气永远都不足为虑。那些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一同生成的核心价值观必将被反复弘扬,不断壮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虽也可能出现暂时的迷雾,但永远都不会、更无以动摇其根本所在。我们无比欣喜地看到,经过一个短暂而痛苦的转型期之后,对理想信念的呼唤、对精神生活的崇尚正在形成日益鲜明的回归趋势。我深信不疑的是,我们的那点怀疑、困惑始终都是非常有限的东西。人性力量的苏醒终将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社会的正能量也必将覆盖所有的负能量。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支无比优异的精神文明,历经几千年的跌宕起伏,正以无可阻挡之势走向世界。我也不否认,多极世界的共存、多极文明的融合更是大势所趋。而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包容力、亲和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优势,荡涤所有腐朽的东西,吸纳更多积极的元素,从而使自身愈加完备、坚实。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氛围的浓厚,必将逐渐拉近人们与精神生活的距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