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做好了周全准备。北廊广场上,臣特地划出一片开阔无垠的空间,专供我朝学士们用以展示他们那颗矢志不渝的心。臣愿亲自引领诸位前往,并且已在现场设立了一个售票亭。各位在那儿行下跪之举时,不仅能够昭示我大朝清官廉明刚直、铁骨柔情的风采,更能吸引四方百姓前来围观,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门票收入,拟议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分配,一半归于在场每位参与者手中,另一半则用于补贴此次活动所涉及的各项开支,确保国库无损。”林小风此言一出,众人面色瞬间变幻莫测,既显愕然之色,又暗含敬佩之意,对他的独特视角和精妙算计心生赞叹,难以掩饰内心深处对这位能臣干吏的钦佩之情。
众学士在靖江帝一番教诲之后,原本因皇上的训诫而脸色泛起羞愧的红晕,仿佛是初春桃花般悄然绽放在他们庄重严肃的脸庞上。然而,就在这微妙的尴尬气氛中,林小风适时插入的话语如同烈火浇油,瞬间引燃了他们心头压抑的怒火,同时又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屈辱,似乎自己成为了市井街头任人戏谑的玩偶。一时间,人群中私下的议论如暗潮涌动,纷至沓来:“如此窘迫的局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若是再行下跪道歉之举,恐怕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1“怎能让林小风这等人继续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北廊坊乃是太子亲自擘画治理之地,与他林小风何干?此等卑鄙小人,我等理应同仇敌忾,共同痛斥其恶劣行径1
此刻,靖江帝的目光犹如湖面波光流转,深邃而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蓦然察觉到蔡鹰扬的身影并未出现在人群之中。他微微皱眉,询问道:“蔡大人何在?”知情者低首悄声回应:“回禀陛下,蔡大人身体不适,已紧急送往医馆治疗。”靖江帝听闻此言,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群臣遭遇困厄的深深同情,又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快意,仿佛在欣赏一场人xìng交织的戏剧。他沉稳地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速速平复心境,作出明智的决断吧1
蔡鹰扬这一精神领袖的突然缺席,如同一根支柱倒塌,使得原本就困惑重重的人群愈发陷入了一片无所适从的迷雾之中。整个大殿内,沉寂得仿佛能听见时间在石柱间流淌的声音,空气凝重而压抑。许久之后,这份死一般的寂静终于被打破,人群中一位面色苍白、双唇颤抖的官员以低沉至极的声音恳请道:“微臣失职失德,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1这句话宛如一颗投掷进湖心的石子,激起一圈又一圈无形的涟漪,在空旷的大殿中扩散开来,转瞬之间,那悔过与惶恐交织的回声化作一片浩渺洪流,久久回荡不息。
林小风此刻嘴角轻轻勾起一抹深藏不露的微笑,那目光犹如利剑般穿透眼前的迷局,洞察着每个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心中暗自思量:“今日之变故,若早有预见,何至于如此纷扰动荡?我林小风立足于道德高地,借力皇权,任何欲与我较量之人,恐怕都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究竟有多少斤两。”尽管靖江帝内心深处对这番突如其来的变故略感窃喜,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依然保持着淡然从容的姿态,言语间尽显帝王威严:“此事暂且当作尔等一时头脑发热之举,朕念及旧情,姑且宽恕你们这次,倘若再有犯上之事,绝不轻饶!诸位都各自归去吧,明日务必按时上朝,不得有误。”
随着靖江帝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低头应诺,心中的不安和恐慌在帝王的宽宏大量下渐渐平息,而林小风的目光依旧犀利如炬,洞悉着一切,仿佛早已预见到未来的种种可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廷之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都将牵动着无数人心弦,成为推动故事前行的无尽动力。
王景文闻听靖江帝的这番话,心头那块巨石仿佛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滑落至地,他知道皇上的心绪已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折。在这场宫闱风波中,尽管李一豪等人的命运尚悬而未决,但庆幸的是并未掀起腥风血雨的大清洗,这对于朝堂上下无疑是一线难得的安宁。人群在短暂的沉默与压抑之后逐渐散去,偌大的庭院里只剩下靖江帝、林小风以及少数几位亲近之臣的身影。
靖江帝的目光犹如秋水般深邃,投向了林小风,其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赞赏和嘉许。他徐徐开口,声音带着威严与温和:“爱卿此番应对得体,处置有方,本当予以丰厚奖赏。然念你初涉朝廷之事,根基尚待扎实,此事暂且留作日后论功行赏之际再议。”林小风面对皇上的赞誉,并未表现出丝毫得意或遗憾,他内心深知太子已然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在这样的权力角逐之中,一时官位的升降已不再那么至关重要。
“微臣惶恐至极,对皇上如此厚重的恩赐实感受之有愧,不敢贸然领受此等殊荣1此刻,在大殿的一侧,李德贤的脸色瞬间笼罩上一层不满的阴霾,那愠怒之情难以掩饰,他挺胸昂首,高声疾呼道:“父皇,儿臣在这场事件中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所立之功绝不可一笔抹煞1靖江帝闻听此言,眼底流转着深邃的智慧光芒,嘴角微妙地勾勒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半开玩笑地回应道:“太子确实展现出不同凡响的能力与担当,莫非你此刻就迫切希望朕立即为你加官晋爵?”
李德贤面对靖江帝的调侃并未退缩,而是坦然直言:“官职之事暂且不急,些许金银作为奖励以示激励足矣。”这一席话犹如一记重锤砸在平静的湖面,使得靖江帝脸上的笑容瞬息凝固,仿佛时间在此刻突然停滞,将这微妙的画面定格为一幅宫廷浮世绘。靖江帝沉默片刻,语气中悄然渗入了几分冷峻与严肃:“今日朕心力交瘁,先行回宫休憩。”言毕,靖江帝转身缓步离去,他的步伐显得异常沉稳而有力,每一步踏在青砖铺成的大道上,都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那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无法忽视的压力,伴随着暮色逐渐浓重,身影消失在皇宫深处。
林小风与李德贤并肩站立,目光紧紧跟随靖江帝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其消失在视野尽头。二人均感心头陡然一紧,内心不禁同时发出低沉的感叹:“真是位精打细算、心思深沉的君主1然而,这场看似寻常的对话,就像投入池塘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不仅在他们各自心中泛起层层波澜,更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朝廷内外酝酿发酵,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席卷整个帝国的权力版图。
···············································
次日拂晓,朝霞似破晓的诗人挥毫泼洒于天际,朝廷那井然有序的日常画卷再度在晨曦中徐徐展开,犹如一幅被晨露细细洗涤过的古朴长卷,褪去了夜幕深沉的倦容,换上了新一天庄重而宁静的妆容。然而,在这幅肃穆且和谐的大景之中,蔡鹰扬的身影却如同一枝斜插在锦绣中的梅花,突兀而不合时宜。他依着廊柱站立,昔日里那份雄姿英发的威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略显凄凉的独特色彩,仿佛是那细腻笔触下的古画上不慎溅落的一滴异彩墨痕。
实情并非如此戏剧化,蔡鹰扬并无腿疾,只是在赶往皇宫的路上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湿润阴寒直透骨髓,风湿之痛如毒蛇般瞬间咬噬了他的筋脉关节。市井小民不明真相,只见这位平日里健步如飞的大人物此刻步履维艰,误以为他是骨折了,个个焦急万分,争先恐后地将他送至城中最知名的医馆求诊。那郎中年少轻狂,未经细致诊断便匆匆忙忙将蔡鹰扬的双腿缠绕得密不透风,宛如两只硕大的粽子,紧紧束缚住了他的步伐。
回到家中,面对这一双被无辜包裹起来的腿,蔡鹰扬心中五味杂陈,翻涌起复杂的情感波澜。他在心灵深处暗自琢磨:人世间的每个人都有软弱无力之时,何不借机假戏真做,利用这突如其来的病痛作为遮掩,以避免在解开层层包扎时可能招致的尴尬和嘲笑?于是,尽管每一步都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剧痛,尽管举步维艰,他仍然选择了在第二天清晨踏上了前往朝堂的艰难之路。行进间,他多次用眼神与林小风交流,那一眼万年的深邃目光,宛若流淌出无法言说的苦楚、坚韧以及对世间百态的淡然承受。
此刻,靖江帝端坐龙椅之上,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奏疏,其目光犹如熠熠星辉,专注而深邃地在字里行间游走。这份奏疏出自陆印生笔下,其中所言之事正是困扰南方愈演愈烈的粮荒问题,每一个字眼都仿佛承载着万千百姓疾苦哀鸣的沉重叹息。
待靖江帝一页一页翻阅完毕,他将奏疏轻轻放下,那威严而低沉的声音回荡在整个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王景文,你且当众诵读此份奏疏。”尽管奏疏中提及的种种对策并无太多新颖之处,诸如开仓赈济、平抑粮价以及如何合理分发等具体操作细节,却都是前些日子与林小风激辩时反复探讨的话题,如今再次浮出水面,更显其迫切性。
随着王景文朗声诵读完毕,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静默,仿佛能听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忧虑的气息。靖江帝此时微微启唇,言语间满载忧虑之色:“诸位卿家,对于这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你们有何高瞻远瞩的见解和策略?不妨直言无讳,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云霄,每个字句都重重敲击在众人的心头:“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地方官府已连续三次紧急上疏,催促朝廷尽快采取行动,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倘若我们再拖延不决,民怨沸腾,极有可能触发社会动荡,届时局面恐怕难以收拾。今日形势异常严峻,长江水患肆虐,灾情影响深远,亟需各位各抒己见,贡献智慧,共谋良策,携手度过这场前所未有的难关。”
林小风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股灼热而焦急的火焰,这股火焰在沉寂的朝堂上瞬间爆发。他挺身而出,就像初春破冰的溪水,带着一股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和决心。他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直视着龙椅上的陛下,声音恳切而坚定。
“陛下,”他说道,“微臣认为,强行压低粮价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应当顺应市场的自然规律,让市场自行调节。试想,如果朝廷强制压低粮价,让粮商们无利可图,那么富饶之地的粮食又怎会愿意流入灾区呢?即便地方官府有征粮之法,但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人力、财力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其效果恐怕难以尽如人意。因此,微臣主张开放市场价格,以此促进粮食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同时,我们应该将这一政策广布天下,让各地的粮商们闻风而动,纷纷将粮食运往灾区,这样灾民们才有希望撑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然而,林小风的话音刚落,陆印生还未开口,众学士便如同群鸦般喧闹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异议,试图用声势压倒林小风的观点。一位学士振臂高呼,其话语犹如重锤般砸在大殿之上:“林大人所倡之法,我等坚决反对1
“若是听从林大人的建议,鼓励粮价上涨,民心必将惶惶不安,百姓们只能对着高昂的粮价望洋兴叹。”这位学士继续说道,“届时,那些无力购粮的贫苦大众又该如何自处?他们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饿死吗?”
另一位学士也附和道:“更何况,倘若粮商们因为高价而聚集一处,导致供给过剩,粮价自然会回落。到了那时,天下无粮的地步,粮商们又岂能像救世主般奔赴灾区解困呢?他们只会趁机抬高价格,大发横财。”
还有一位学士补充道:“再者说,地方粮仓储量有限,又能支撑多久呢?一旦粮仓告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灾民们饿死吗?”
另一位反对者迅疾跟进,他的言辞如暮鼓晨钟般敲击在每一个在场者的心头,那愤慨与忧虑交融的情绪如同雷霆万钧,震撼着整个大堂:“林大人的这项提议,一旦实行,必将引发囤积居奇的恶浪滔天!届时有人会趁国家困厄、灾情深重之机,大发国难财,试问林大人,你又如何能忍受目睹灾民们面对满仓粮食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饿殍遍野的惨绝人寰场景?”
林小风闻此言,眉宇间掠过一抹沉思的阴影,他微微摆动其首,那一瞬间的动作仿佛承载了千斤重担。片刻之后,他开口回应,语调平和而坚定,像是拂过湖面的微风,却又潜藏着无尽的力量:“囤积居奇之事固然如同顽疾难以根除,但那些粮商们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将粮食运抵灾区,这其中所耗费的仓储与运输成本之巨,非寻常商人所能承受得起。设想一下,倘若因过度压榨导致粮价飙升,使得更多饥肠辘辘的百姓因此陷入绝境,那么一时的暴利也将如同梦幻泡影般破灭,因为失去百姓基石的市场终将崩塌倾覆。更进一步说,若果真有那等泯灭良知、欲借灾情垄断市场的奸猾之徒,视灾民生死于不顾,我朝官府岂能坐视不理?朝廷当严密监控粮商们的种种行为,一旦发现有囤积居奇、不法牟利之举,必须毫不犹豫地主动出击,给予严厉打击。相较于强行征调当地富户的存粮,这样的策略不仅更为公正合理,且在实际执行中也更具可操作性。”
群臣们如同一群围绕着赈灾策略这堆炽热篝火的飞蛾,各自扑腾着翅膀,挥洒出见解的火花。他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激烈而又纷繁复杂的交响乐章,在那巍峨壮观的大殿中激荡不息,撞击着古老的梁柱与沉甸甸的龙椅。靖江帝端坐于那象征无上权威的龙椅之上,其面容平静如湖水,内心却似波涛暗涌,那一阵阵由心底升腾而起的头痛,仿佛是这场辩论洪流对他智慧的冲击和考验。
他深深明白,林小风所阐述的救灾之策犹如一道明亮的人性光辉,其中蕴含着深切的人道关怀与悲悯之情,然而这股新鲜的理念,往往在面对历经沧桑、千锤百炼而成的传统稳重之道时,显得有些稚嫩而力有未逮。陆印生所推崇的救灾方案,尽管成效未必立竿见影,却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淘洗、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代表着一种深思熟虑的稳健路线。(本章完)
做好了周全准备。北廊广场上,臣特地划出一片开阔无垠的空间,专供我朝学士们用以展示他们那颗矢志不渝的心。臣愿亲自引领诸位前往,并且已在现场设立了一个售票亭。各位在那儿行下跪之举时,不仅能够昭示我大朝清官廉明刚直、铁骨柔情的风采,更能吸引四方百姓前来围观,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门票收入,拟议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分配,一半归于在场每位参与者手中,另一半则用于补贴此次活动所涉及的各项开支,确保国库无损。”林小风此言一出,众人面色瞬间变幻莫测,既显愕然之色,又暗含敬佩之意,对他的独特视角和精妙算计心生赞叹,难以掩饰内心深处对这位能臣干吏的钦佩之情。
众学士在靖江帝一番教诲之后,原本因皇上的训诫而脸色泛起羞愧的红晕,仿佛是初春桃花般悄然绽放在他们庄重严肃的脸庞上。然而,就在这微妙的尴尬气氛中,林小风适时插入的话语如同烈火浇油,瞬间引燃了他们心头压抑的怒火,同时又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屈辱,似乎自己成为了市井街头任人戏谑的玩偶。一时间,人群中私下的议论如暗潮涌动,纷至沓来:“如此窘迫的局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若是再行下跪道歉之举,恐怕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1“怎能让林小风这等人继续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北廊坊乃是太子亲自擘画治理之地,与他林小风何干?此等卑鄙小人,我等理应同仇敌忾,共同痛斥其恶劣行径1
此刻,靖江帝的目光犹如湖面波光流转,深邃而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蓦然察觉到蔡鹰扬的身影并未出现在人群之中。他微微皱眉,询问道:“蔡大人何在?”知情者低首悄声回应:“回禀陛下,蔡大人身体不适,已紧急送往医馆治疗。”靖江帝听闻此言,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群臣遭遇困厄的深深同情,又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快意,仿佛在欣赏一场人xìng交织的戏剧。他沉稳地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速速平复心境,作出明智的决断吧1
蔡鹰扬这一精神领袖的突然缺席,如同一根支柱倒塌,使得原本就困惑重重的人群愈发陷入了一片无所适从的迷雾之中。整个大殿内,沉寂得仿佛能听见时间在石柱间流淌的声音,空气凝重而压抑。许久之后,这份死一般的寂静终于被打破,人群中一位面色苍白、双唇颤抖的官员以低沉至极的声音恳请道:“微臣失职失德,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1这句话宛如一颗投掷进湖心的石子,激起一圈又一圈无形的涟漪,在空旷的大殿中扩散开来,转瞬之间,那悔过与惶恐交织的回声化作一片浩渺洪流,久久回荡不息。
林小风此刻嘴角轻轻勾起一抹深藏不露的微笑,那目光犹如利剑般穿透眼前的迷局,洞察着每个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心中暗自思量:“今日之变故,若早有预见,何至于如此纷扰动荡?我林小风立足于道德高地,借力皇权,任何欲与我较量之人,恐怕都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究竟有多少斤两。”尽管靖江帝内心深处对这番突如其来的变故略感窃喜,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依然保持着淡然从容的姿态,言语间尽显帝王威严:“此事暂且当作尔等一时头脑发热之举,朕念及旧情,姑且宽恕你们这次,倘若再有犯上之事,绝不轻饶!诸位都各自归去吧,明日务必按时上朝,不得有误。”
随着靖江帝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低头应诺,心中的不安和恐慌在帝王的宽宏大量下渐渐平息,而林小风的目光依旧犀利如炬,洞悉着一切,仿佛早已预见到未来的种种可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廷之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都将牵动着无数人心弦,成为推动故事前行的无尽动力。
王景文闻听靖江帝的这番话,心头那块巨石仿佛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滑落至地,他知道皇上的心绪已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折。在这场宫闱风波中,尽管李一豪等人的命运尚悬而未决,但庆幸的是并未掀起腥风血雨的大清洗,这对于朝堂上下无疑是一线难得的安宁。人群在短暂的沉默与压抑之后逐渐散去,偌大的庭院里只剩下靖江帝、林小风以及少数几位亲近之臣的身影。
靖江帝的目光犹如秋水般深邃,投向了林小风,其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赞赏和嘉许。他徐徐开口,声音带着威严与温和:“爱卿此番应对得体,处置有方,本当予以丰厚奖赏。然念你初涉朝廷之事,根基尚待扎实,此事暂且留作日后论功行赏之际再议。”林小风面对皇上的赞誉,并未表现出丝毫得意或遗憾,他内心深知太子已然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在这样的权力角逐之中,一时官位的升降已不再那么至关重要。
“微臣惶恐至极,对皇上如此厚重的恩赐实感受之有愧,不敢贸然领受此等殊荣1此刻,在大殿的一侧,李德贤的脸色瞬间笼罩上一层不满的阴霾,那愠怒之情难以掩饰,他挺胸昂首,高声疾呼道:“父皇,儿臣在这场事件中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所立之功绝不可一笔抹煞1靖江帝闻听此言,眼底流转着深邃的智慧光芒,嘴角微妙地勾勒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半开玩笑地回应道:“太子确实展现出不同凡响的能力与担当,莫非你此刻就迫切希望朕立即为你加官晋爵?”
李德贤面对靖江帝的调侃并未退缩,而是坦然直言:“官职之事暂且不急,些许金银作为奖励以示激励足矣。”这一席话犹如一记重锤砸在平静的湖面,使得靖江帝脸上的笑容瞬息凝固,仿佛时间在此刻突然停滞,将这微妙的画面定格为一幅宫廷浮世绘。靖江帝沉默片刻,语气中悄然渗入了几分冷峻与严肃:“今日朕心力交瘁,先行回宫休憩。”言毕,靖江帝转身缓步离去,他的步伐显得异常沉稳而有力,每一步踏在青砖铺成的大道上,都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那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无法忽视的压力,伴随着暮色逐渐浓重,身影消失在皇宫深处。
林小风与李德贤并肩站立,目光紧紧跟随靖江帝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其消失在视野尽头。二人均感心头陡然一紧,内心不禁同时发出低沉的感叹:“真是位精打细算、心思深沉的君主1然而,这场看似寻常的对话,就像投入池塘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不仅在他们各自心中泛起层层波澜,更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朝廷内外酝酿发酵,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席卷整个帝国的权力版图。
···············································
次日拂晓,朝霞似破晓的诗人挥毫泼洒于天际,朝廷那井然有序的日常画卷再度在晨曦中徐徐展开,犹如一幅被晨露细细洗涤过的古朴长卷,褪去了夜幕深沉的倦容,换上了新一天庄重而宁静的妆容。然而,在这幅肃穆且和谐的大景之中,蔡鹰扬的身影却如同一枝斜插在锦绣中的梅花,突兀而不合时宜。他依着廊柱站立,昔日里那份雄姿英发的威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略显凄凉的独特色彩,仿佛是那细腻笔触下的古画上不慎溅落的一滴异彩墨痕。
实情并非如此戏剧化,蔡鹰扬并无腿疾,只是在赶往皇宫的路上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湿润阴寒直透骨髓,风湿之痛如毒蛇般瞬间咬噬了他的筋脉关节。市井小民不明真相,只见这位平日里健步如飞的大人物此刻步履维艰,误以为他是骨折了,个个焦急万分,争先恐后地将他送至城中最知名的医馆求诊。那郎中年少轻狂,未经细致诊断便匆匆忙忙将蔡鹰扬的双腿缠绕得密不透风,宛如两只硕大的粽子,紧紧束缚住了他的步伐。
回到家中,面对这一双被无辜包裹起来的腿,蔡鹰扬心中五味杂陈,翻涌起复杂的情感波澜。他在心灵深处暗自琢磨:人世间的每个人都有软弱无力之时,何不借机假戏真做,利用这突如其来的病痛作为遮掩,以避免在解开层层包扎时可能招致的尴尬和嘲笑?于是,尽管每一步都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剧痛,尽管举步维艰,他仍然选择了在第二天清晨踏上了前往朝堂的艰难之路。行进间,他多次用眼神与林小风交流,那一眼万年的深邃目光,宛若流淌出无法言说的苦楚、坚韧以及对世间百态的淡然承受。
此刻,靖江帝端坐龙椅之上,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奏疏,其目光犹如熠熠星辉,专注而深邃地在字里行间游走。这份奏疏出自陆印生笔下,其中所言之事正是困扰南方愈演愈烈的粮荒问题,每一个字眼都仿佛承载着万千百姓疾苦哀鸣的沉重叹息。
待靖江帝一页一页翻阅完毕,他将奏疏轻轻放下,那威严而低沉的声音回荡在整个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王景文,你且当众诵读此份奏疏。”尽管奏疏中提及的种种对策并无太多新颖之处,诸如开仓赈济、平抑粮价以及如何合理分发等具体操作细节,却都是前些日子与林小风激辩时反复探讨的话题,如今再次浮出水面,更显其迫切性。
随着王景文朗声诵读完毕,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静默,仿佛能听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忧虑的气息。靖江帝此时微微启唇,言语间满载忧虑之色:“诸位卿家,对于这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你们有何高瞻远瞩的见解和策略?不妨直言无讳,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云霄,每个字句都重重敲击在众人的心头:“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地方官府已连续三次紧急上疏,催促朝廷尽快采取行动,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倘若我们再拖延不决,民怨沸腾,极有可能触发社会动荡,届时局面恐怕难以收拾。今日形势异常严峻,长江水患肆虐,灾情影响深远,亟需各位各抒己见,贡献智慧,共谋良策,携手度过这场前所未有的难关。”
林小风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股灼热而焦急的火焰,这股火焰在沉寂的朝堂上瞬间爆发。他挺身而出,就像初春破冰的溪水,带着一股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和决心。他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直视着龙椅上的陛下,声音恳切而坚定。
“陛下,”他说道,“微臣认为,强行压低粮价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应当顺应市场的自然规律,让市场自行调节。试想,如果朝廷强制压低粮价,让粮商们无利可图,那么富饶之地的粮食又怎会愿意流入灾区呢?即便地方官府有征粮之法,但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人力、财力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其效果恐怕难以尽如人意。因此,微臣主张开放市场价格,以此促进粮食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同时,我们应该将这一政策广布天下,让各地的粮商们闻风而动,纷纷将粮食运往灾区,这样灾民们才有希望撑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然而,林小风的话音刚落,陆印生还未开口,众学士便如同群鸦般喧闹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异议,试图用声势压倒林小风的观点。一位学士振臂高呼,其话语犹如重锤般砸在大殿之上:“林大人所倡之法,我等坚决反对1
“若是听从林大人的建议,鼓励粮价上涨,民心必将惶惶不安,百姓们只能对着高昂的粮价望洋兴叹。”这位学士继续说道,“届时,那些无力购粮的贫苦大众又该如何自处?他们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饿死吗?”
另一位学士也附和道:“更何况,倘若粮商们因为高价而聚集一处,导致供给过剩,粮价自然会回落。到了那时,天下无粮的地步,粮商们又岂能像救世主般奔赴灾区解困呢?他们只会趁机抬高价格,大发横财。”
还有一位学士补充道:“再者说,地方粮仓储量有限,又能支撑多久呢?一旦粮仓告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灾民们饿死吗?”
另一位反对者迅疾跟进,他的言辞如暮鼓晨钟般敲击在每一个在场者的心头,那愤慨与忧虑交融的情绪如同雷霆万钧,震撼着整个大堂:“林大人的这项提议,一旦实行,必将引发囤积居奇的恶浪滔天!届时有人会趁国家困厄、灾情深重之机,大发国难财,试问林大人,你又如何能忍受目睹灾民们面对满仓粮食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饿殍遍野的惨绝人寰场景?”
林小风闻此言,眉宇间掠过一抹沉思的阴影,他微微摆动其首,那一瞬间的动作仿佛承载了千斤重担。片刻之后,他开口回应,语调平和而坚定,像是拂过湖面的微风,却又潜藏着无尽的力量:“囤积居奇之事固然如同顽疾难以根除,但那些粮商们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将粮食运抵灾区,这其中所耗费的仓储与运输成本之巨,非寻常商人所能承受得起。设想一下,倘若因过度压榨导致粮价飙升,使得更多饥肠辘辘的百姓因此陷入绝境,那么一时的暴利也将如同梦幻泡影般破灭,因为失去百姓基石的市场终将崩塌倾覆。更进一步说,若果真有那等泯灭良知、欲借灾情垄断市场的奸猾之徒,视灾民生死于不顾,我朝官府岂能坐视不理?朝廷当严密监控粮商们的种种行为,一旦发现有囤积居奇、不法牟利之举,必须毫不犹豫地主动出击,给予严厉打击。相较于强行征调当地富户的存粮,这样的策略不仅更为公正合理,且在实际执行中也更具可操作性。”
群臣们如同一群围绕着赈灾策略这堆炽热篝火的飞蛾,各自扑腾着翅膀,挥洒出见解的火花。他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激烈而又纷繁复杂的交响乐章,在那巍峨壮观的大殿中激荡不息,撞击着古老的梁柱与沉甸甸的龙椅。靖江帝端坐于那象征无上权威的龙椅之上,其面容平静如湖水,内心却似波涛暗涌,那一阵阵由心底升腾而起的头痛,仿佛是这场辩论洪流对他智慧的冲击和考验。
他深深明白,林小风所阐述的救灾之策犹如一道明亮的人性光辉,其中蕴含着深切的人道关怀与悲悯之情,然而这股新鲜的理念,往往在面对历经沧桑、千锤百炼而成的传统稳重之道时,显得有些稚嫩而力有未逮。陆印生所推崇的救灾方案,尽管成效未必立竿见影,却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淘洗、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代表着一种深思熟虑的稳健路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