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闹乱子的俘虏 (1/2)
顶点小说网 23wx.cx,崛起烽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苏策虽然这两年日子过得很平静,但是在大乾的其他地方,却时不时发生战斗。
这些异邦作战,虽然最终都以大乾的胜利而告终,但胜利之后,还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怎么安置那些俘虏?
围绕处理俘虏的问题,大乾的朝堂迟迟没有决断,之前的俘虏都是被贬为奴隶买卖到各道。
但是这些战俘出身的奴隶今年以来,半年时间便发生了几十起反叛,杀害主家的事情。
朝堂上现在正在吵处理办法,而且这还与征北之战有关系,北征一战九胡逃走了一部分,被大乾俘虏的差不多有二十万人,现在全部分散到大乾的府道。
要是平常边军会留一部分,交换被俘府兵,每年进到内地的战俘奴隶超不过五万,但是九胡二十万人,让大乾的奴市出现饱和,虽然当时都是低价出卖,但是现在惹出了麻烦。
对于大批的九胡战俘就不能再强压了,不然活不了几个了,嗜杀的名头可不能丢到赵钰民这个皇帝头上。
赵钰民和三省六部的大臣们一边在离宫纳暑,同时也在争论如何解决,毕竟国策没有朝令夕改的说法。
这次即便是太子遇刺,赵钰民都没有回长安,就是在商议这个事情。
最终提出五种不同办法,到底选哪个,大乾君臣各有各的道理,即便是作为大乾皇帝的赵钰民也不能独裁决断,三省六部的尚书宰相们在国策的制定上,依照祖制,需要票投,过五成才可推行,怕的就是动摇国本。
而现在支持人数最多的办法也只有三成支持者。
本是纳暑的离宫,但是赵钰民却起了一嘴泡,因为这些天他已经和三省宰相吵了不下十次了。
尚书令宰相戴温,中书令左相李信,侍中右相窦平,秘书省秘书监魏羡,还有大乾皇帝赵钰民。五个人,五个想法。
吵得不可开交,其中以宰相戴温嗓门最大。
左相李信,右相窦平,喜欢一语致死。
左相李信认为中书省还没有吵明白。
右相窦平认为中书省没吵完,我们门下省吵不起来。
文相魏羡认为秘书监馆藏中原历代书籍,他们遍观群书,也有想法。
宰相戴温大嗓门一喊,秘书监不要添乱,我尚书省要先免去几个六部尚书,这些人不听话,不支持宰相,这个宰相当着没得意思。
其他尚书,挺着脖子,免我的官,来,姓戴的匹夫,你试试,六部否决尚书令也不是没干过。
赵钰民不可能做出杀害俘虏的旨意,做皇帝肯定不能乱来的。
但如何重新安置这二十万人呢?赵钰民也有自己的想法:“皆置之西域,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无患矣。”
意思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西域,设立不同的部落酋长,让他们相互不能统属,以防他们拧成一股绳对大乾造成威胁,这样才能永远保证安定。
这是第一种意见,总结为九个字就是:置西域,分管理,紧防备。
以尚书令戴温为代表的大臣说:“请改安西都护府为西域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戴温的考虑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总体意思是说,把二十万九胡俘虏集中起来,安排在西域边境,让他们为大乾守护西域边疆。
但戴温没有否定赵钰民,他认为即使让他们守护边疆,仍然要分成不同的部落,已达到分化他们的目的。
这是第二种意见,总结为九个字就是:守边疆,分部落,慢接纳。
门下省侍中窦平拿出来的建议和上述两位完全不同,说:“戎狄之性,有如禽兽……置之中国,有损无益……迁于西域,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永保边塞。”
窦平的意思是,九胡这些外族留在中原,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要时刻防备他们叛变。不如让他们迁到西域,分成不同的部落,相互牵制,相互争斗,相互内耗,这样他们就没有精力攻打我们了。
这是第三种意见,总结为九个字是:强隔离,互攻伐,引内耗。
李信作为中书令,他们认为之前的做法没有什么问题,说:“王者之... -->>
苏策虽然这两年日子过得很平静,但是在大乾的其他地方,却时不时发生战斗。
这些异邦作战,虽然最终都以大乾的胜利而告终,但胜利之后,还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怎么安置那些俘虏?
围绕处理俘虏的问题,大乾的朝堂迟迟没有决断,之前的俘虏都是被贬为奴隶买卖到各道。
但是这些战俘出身的奴隶今年以来,半年时间便发生了几十起反叛,杀害主家的事情。
朝堂上现在正在吵处理办法,而且这还与征北之战有关系,北征一战九胡逃走了一部分,被大乾俘虏的差不多有二十万人,现在全部分散到大乾的府道。
要是平常边军会留一部分,交换被俘府兵,每年进到内地的战俘奴隶超不过五万,但是九胡二十万人,让大乾的奴市出现饱和,虽然当时都是低价出卖,但是现在惹出了麻烦。
对于大批的九胡战俘就不能再强压了,不然活不了几个了,嗜杀的名头可不能丢到赵钰民这个皇帝头上。
赵钰民和三省六部的大臣们一边在离宫纳暑,同时也在争论如何解决,毕竟国策没有朝令夕改的说法。
这次即便是太子遇刺,赵钰民都没有回长安,就是在商议这个事情。
最终提出五种不同办法,到底选哪个,大乾君臣各有各的道理,即便是作为大乾皇帝的赵钰民也不能独裁决断,三省六部的尚书宰相们在国策的制定上,依照祖制,需要票投,过五成才可推行,怕的就是动摇国本。
而现在支持人数最多的办法也只有三成支持者。
本是纳暑的离宫,但是赵钰民却起了一嘴泡,因为这些天他已经和三省宰相吵了不下十次了。
尚书令宰相戴温,中书令左相李信,侍中右相窦平,秘书省秘书监魏羡,还有大乾皇帝赵钰民。五个人,五个想法。
吵得不可开交,其中以宰相戴温嗓门最大。
左相李信,右相窦平,喜欢一语致死。
左相李信认为中书省还没有吵明白。
右相窦平认为中书省没吵完,我们门下省吵不起来。
文相魏羡认为秘书监馆藏中原历代书籍,他们遍观群书,也有想法。
宰相戴温大嗓门一喊,秘书监不要添乱,我尚书省要先免去几个六部尚书,这些人不听话,不支持宰相,这个宰相当着没得意思。
其他尚书,挺着脖子,免我的官,来,姓戴的匹夫,你试试,六部否决尚书令也不是没干过。
赵钰民不可能做出杀害俘虏的旨意,做皇帝肯定不能乱来的。
但如何重新安置这二十万人呢?赵钰民也有自己的想法:“皆置之西域,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无患矣。”
意思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西域,设立不同的部落酋长,让他们相互不能统属,以防他们拧成一股绳对大乾造成威胁,这样才能永远保证安定。
这是第一种意见,总结为九个字就是:置西域,分管理,紧防备。
以尚书令戴温为代表的大臣说:“请改安西都护府为西域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戴温的考虑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总体意思是说,把二十万九胡俘虏集中起来,安排在西域边境,让他们为大乾守护西域边疆。
但戴温没有否定赵钰民,他认为即使让他们守护边疆,仍然要分成不同的部落,已达到分化他们的目的。
这是第二种意见,总结为九个字就是:守边疆,分部落,慢接纳。
门下省侍中窦平拿出来的建议和上述两位完全不同,说:“戎狄之性,有如禽兽……置之中国,有损无益……迁于西域,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永保边塞。”
窦平的意思是,九胡这些外族留在中原,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要时刻防备他们叛变。不如让他们迁到西域,分成不同的部落,相互牵制,相互争斗,相互内耗,这样他们就没有精力攻打我们了。
这是第三种意见,总结为九个字是:强隔离,互攻伐,引内耗。
李信作为中书令,他们认为之前的做法没有什么问题,说:“王者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