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夏文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前后后半个时辰。
朝堂内的争议依旧不小。
而随着永盛大帝与顾锦年回来后,朝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了。
众人也很好奇,顾锦年与永盛大帝商议了什么。
并且,也十分好奇,这件事情到底应当如何处理?
龙椅上。
永盛大帝出声。
“传朕令。”
随着永盛大帝开口,众人纷纷看向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圣旨。
“此次大夏天灾,为上苍试炼之难,大夏全民上下,无论士族官员,百姓商贩,应当万众一心,抵抗灾情。”
“任命,顾锦年为大夏灾情总指挥使,掌大夏一切权力,官员罢免,生杀大权,见顾锦年如见朕亲临,设立赈灾处,由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为首,负责内部物资运送,全力配合顾锦年。”
“设立抗灾处,由镇国公主导,负责调遣大夏境内军营将士,全力配合顾锦年。”
“顾锦年之令,无需审批,一切加急,其令所到之处,不可阻拦,违者斩立决。”
“六部尚书,七大军营,太子众人,举国上下,须全力配合。”
“无论此番结果如何,朕绝不后悔,可若是谁若居心叵测,就地斩首,亦或灾情稳定,秋后算账,绝不姑息。”
永盛大帝开口,他宣布圣旨,让顾锦年成为这次救灾的总指挥使,给予最高的权力,也算是告诉所有人,这重任交给顾锦年。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不由神色一变。
实话实说,对于永盛大帝这个措施,众人其实并不觉得很夸张,之前他们就有所猜到,认为永盛大帝会让顾锦年成为总指挥使。
可大家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江中郡应当如何解决。
这才是众人最关心的事情。
现在没想到,永盛大帝直接赋予顾锦年这般恐怖的权力,一切生杀之大权,罢黜官员之权,六部竭尽全力配合,所有军营也归顾锦年调度。
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之恐怖。
但最主要的还是江中郡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陛下。”
“敢问江中郡之事,应当如何处理?”
有官员出声,询问永盛大帝。
只是,此话一说,永盛大帝的目光略显不善。
“没听朕方才所说吗?”
“全权由顾锦年处理。”
永盛大帝出声,给予回答。
这话一说,满朝文武彻底震惊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顾锦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让永盛大帝直接答应,但听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永盛大帝还是选择顾锦年。
而没有选择李善。
一时之间,一些声音纷纷响起。
“陛下。”
“臣相信陛下之抉择,也相信侯爷才能,可江中郡之事,涉及太大,还望陛下能与臣等说明。”
“否则臣等内心难安啊,此事关乎大夏王朝存亡,还请陛下恕臣等之罪。”
有人开口,是吏部的官员。
很快,一道道身影站出来了,纷纷希望永盛大帝说清楚如何稳定江中郡。
他们的担忧并无道理。
也合情合理。
“此事本侯可立军令状,如若平定不了江中郡之难,一切后果,本侯一人承担,至于如何安定,涉及到大夏根本,不好多说。”
顾锦年开口,显得无比自信,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态度。
可此话一说。
并没有得到群臣的支持。
“侯爷,老臣相信你,可此事说一千,道一万,涉及大夏国本,还请侯爷恕罪。”
有人开口,这话听起来还算是能接受,只是略带着一点不信任罢了。
但其余的话,就不是那么好听了。
“侯爷,并非是老夫不相信你,请侯爷恕罪,老夫接下来的话,可能有些刺耳。”
“此事,往小了说,侯爷是防备满朝文武,在侯爷心中,满朝文武之中有他国奸细,亦或者有居心叵测之人,这一点老夫完全理解。”
“但往大了说,侯爷说一人承担,如若江中郡灾情爆发,当真引来天大的麻烦,侯爷如何承担?难不成侯爷自刎谢罪?”
“当真自刎谢罪,又能如何?侯爷的命再如何,也比不过大夏王朝啊。”
的确,这话一说,不少人色变,因为针对性太强了,是这个道理,但话不能这么说。
很显然,此人是受指使的,所以才敢如此开口。
“放肆。”
龙椅上,永盛大帝拍击龙椅,脸上的怒火根本不去遮掩。
国家危难之时,顾锦年挺身而出,光是这一点,顾锦年胜过满朝文武太多太多了。
江中郡之事,的的确确有些棘手,这一点他明白,可再怎么说顾锦年乃是大夏天命侯,自己又刚刚给予顾锦年无上大权。
再者自己与顾锦年协商如此之久,自己愿意答应,就证明计划可行,这些人还有什么资格多说什么?
如今更是说这种话,如何不让人感到可恨?
“请陛下恕罪。”
“臣只是站在大夏王朝上言说,臣自知出言不逊,臣也知道,这番话刺耳无比。”
“可大夏王朝今日今时,面对的乃是一场前所未有之灾祸,如同秦王殿下所言,如若能用臣的命,来平定这场灾祸,臣甘愿立刻赴死。”
“侯爷英勇,这是天下人都知晓的事情,臣也认可,但侯爷既有良策,却隐瞒不说,说到底也不过是提防这满朝文武。”
“陛下。”
“侯爷。”
“倘若大夏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隐瞒满朝文武,那何须我等?我等倒不如就在朝中,摇旗呐喊,声援侯爷即可,这灾侯爷自行去定?”
对方出声,依旧显得刚正不阿。
而且他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涉及到大夏根本之事,顾锦年瞒着不说,这就是有错。
防备是可以,但满朝文武都防,说实话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他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的的确确让不少臣子感到一些不悦。
之前他们对顾锦年也已经有了一些怨言,认为皇帝太过于宠溺顾锦年了。
如今如此大的事情,竟然说都不跟他们说,心中自然有气。
“臣同意。”
“臣认可许大人所言。”
“许大人之言,也正是臣等之意。”
一时之间,二三十人出列,甚至包括一些武将,他们也出列,认同这位许大人的话。
“虽言辞难听,但忠言逆耳,陛下,臣等也认可许大人之言。”
此时,就连一些儒臣都不由站出来了。
因为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目光没有阴冷,也没有愤怒,而是一种平静。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忽然发现,有些事情很不对劲,满朝文武的态度,明显就有些问题。
之前他没有感受到,是因为大家都在讨论事情,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非常不错。
可随着顾锦年出面之后,稳住局势,并且整理出解决方案,按理说大家去做不就完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顾锦年的计划即便最终结果失败了,可那又如何?
总比坐以待毙要好吧?
很显然,已经有人浮出水面了,敢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出来闹事,想来背后牵扯的事情更大。
“锦年。”
“朕已经给予你所有权力,如何处理,如何解决,看你自己。”
得知情况有些不对劲,永盛大帝语气平静,直接让顾锦年自行处理。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有些疑惑了,不太明白永盛大帝是什么意思。
而顾锦年却听明白什么情况了。
刹那间,顾锦年将目光看向对方,神色平静道。
“许大人,您所言不假?”
顾锦年问道。
后者正气凛然道。
“自然不假。”
他出声,刚烈无比。
“好。”
“来人。”
下一刻顾锦年猛地暴喝一声。
当下,四名御林军走进大殿当中,神色严肃。
“许大人说,若能定难,大人宁可赴死。”
“那今日,本侯就借大人项上人头一用了。”
“来人,摘取他的乌纱帽,推于殿外,斩首示众,再告知百姓,此人心怀不轨,有意干扰救灾之事。”
“再让悬灯司,彻查此人,如若发现有任何问题,追究到底。”
顾锦年出声,他也算是看出来了,有人在捣乱,拖延时间。
不止一个人,只不过这个许大人跳的最凶最欢。
这世间上最可恶的人,就是这种借助大义,来满足自己私心之人。
他说的句句在理,没有任何毛病,挑刺都挑不出来。
放在平日里,就算言语难听十倍,顾锦年也不觉得什么,政治上有意见不合,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这个时候,大是大非的上面,拖延一秒钟,就要死不知道多少人,还在这里磨磨唧唧,拖拖拉拉?
那顾锦年就不惯着了。
“遵令。”
当下,御林军走上前来,直接将许大人扣押,摘取乌纱帽。
而后者到没有慌张,而是怒吼道。
“顾锦年,你太霸道了,此事老夫只是说出心中意见,如此之大事,难不成就由你一人抉择?”
“陛下,求您醒悟啊,此事涉及大夏之国本,大夏之根基,倘若只由顾锦年一人处理,一但发生任何问题,便是惊天祸乱,大夏王朝都要因此而灭亡。”
后者的声音响起,他激动无比,没有害怕,也没有恐慌,有的只是愤怒,外加上激动。
只是,龙椅之上,永盛大帝根本就没有理会此人。
甚至连正眼都没有瞧一下。
这种人更该死。
“陛下。”
“许大人也只是关心急切,虽然言辞有些激烈,可到底还是在保护大夏王朝啊。”
有人出声,站出来帮忙说好话。
可龙椅之上,永盛大帝的声音却冷漠无比。
“来人。”
“将他也一同摘取乌纱帽,斩首示众。”
“朕倒要看看,还有谁要为他们开脱?”
永盛大帝出声,他没有说太多,但他的态度,却是最大的支持。
“陛下,臣知错了,陛下,臣知错了。”
帮忙说话的官员,瞬间傻眼了,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就是帮了一句话,就落到个如此下场。
随着永盛大帝这番话说完,朝臣无人再敢多言了。
哪怕是宰相李善,在这一刻也保持沉默。
皇帝都这样做了,他们还敢说什么?
现在谁要是敢出面忤逆顾锦年,谁必然倒血霉,宰相来了都没用。
“奸臣!”
“顾锦年,你是我大夏奸臣啊。”
“昏君,昏君,永盛,你这个昏君,忠言逆耳,宠信奸臣,皇室外戚,乱我朝纲,毁我大夏,老夫今日虽死,也要抨击你们二人。”
“尤其是你顾锦年,你虽有才华,可不用于正道之上,做事凶狠,鲁莽行事,为我大夏王朝树立多敌,扶持宦官,打压朝臣,你简直就是我大夏第一奸臣啊。”
“今日,以我儒气,绝我生机,以示天下儒生,朱门一派,会为我平冤的。”
被拖出大殿之外的许京,在这一刻怒吼连连,他没有任何活路了,索性大骂顾锦年和永盛大帝。
言罢,许京自绝心脉,以浩然正气,自毙于外。
这种手段无法阻止。
许京的话,传入大殿内,使得所有人沉默。
顾锦年面色平静,对于这种辱骂,他没有半点反应。
只是龙椅上。
永盛大帝的声音却响起。
“来人,彻查许京,如若没有发现异常,三族发配边疆,如若发现有异常之地,将许京三族夷平,倘若有勾结敌国之事,九族夷平。”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十分淡然,可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满朝文武更加沉默了。
发配边疆,夷平三族,诛杀九族。
这几乎是帝王最大的权力,也是一个人最惨的下场。
基本上一个朝代,能被株连九族的人不多,哪怕是贪污行贿,都不会有如此惩罚,抄家和发配边疆已经是重罪了。
可这个许京做什么不好,临死之前,都要坑一把九族。
他自以为自己正义,却不知道的是,这种人才是最愚蠢最可恨的。
踏入朝堂,不是一个人。
而是身后一群人。
听到永盛大帝的命令,顾锦年内心有少许些波澜,但这波澜最终又静止下来了。
不多时,为许京出言之人,也被斩首示众。
大殿内,就彻彻底底没有了声响。
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
顾锦年知道,诛杀这个许京,必然会引来一些争议,江中郡若没有定下来,只怕会有一些骂名。
可这些不是顾锦年眼下要处理的事情,解决灾情,才是王道。
“百官听令。”
随着震慑手段结束后,顾锦年也不耽误时间了。
“请侯爷吩咐。”
下一刻,百官齐齐拱手,朝着顾锦年一拜。
“大夏之灾,定六国策。”
“着兵部立刻调控将士,安定国内,大夏王朝进入战争阶段,全国上下施行宵禁,非运输粮草油盐等必需品,不可离府。”
“诸位国公领兵镇守边境,四大边境,严格把守,时刻关注匈奴国动向,如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给予强烈警告,若匈奴国一意孤行,由镇国公抉择一战。”
顾锦年出声,这是第一条命令。
大夏若是内乱起来,宁王是一个危机,可匈奴国也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三十万匈奴大军死于非命的仇,匈奴国自然不会忘记。
扶罗王朝应当不敢冒犯,毕竟扶罗王朝还没有跟大夏宣战的资本。
至于大金王朝的话,有中洲王朝在,大金王朝的的确确也需要权衡一二,毕竟大夏当真内乱了,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匈奴国即便三国联手。
也不一定能碾压大夏王朝,大不了不救灾了,就跟你耗着,想要全境占领大夏王朝,无疑是痴心妄想。
而且在如此大灾之时,上下民众一心,说句难听点的话,大不了就鱼死网破,都别活了,一起死。
大金王朝自然不想被拖住手脚,敢开战就得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洲王朝坐享渔翁之利。
所以最大的隐患,就是匈奴国,不一定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授意之下,很有可能匈奴国会自己入侵。
当初边境十二城的时候,也是匈奴国擅作主张,而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发现以后,选择了沉默。
等匈奴国占领十二城后,便开始当老好人,跳出来以和为贵。
发生过一次,也一定会发生第二次。
“敬遵侯爷之令。”
兵部尚书出声,领命。
“着刑部,严格管控大夏境内一切不法之事,控制舆论,张贴告示,乱议灾情者,缉拿入狱,引起恐慌者,判为重罪,严查到底,如若发现有任何异常,斩首示众。”
顾锦年下达第二条赈灾国策,在这个非常时期,控制言论是必然的事情,不是说不允许大家说话,而是怕有心之人,造谣生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而且这是古代,基本上百姓能获取的消息,只能通过官方公文,类似于邸报这种东西,有是有,可大夏百姓文盲率达到六成。
这还是大夏推崇儒道,匈奴国文盲率高达九成,大金王朝也差不多七成半,扶罗王朝好一点,五成左右,毕竟扶罗王朝人少。
“敬遵侯爷之令。”
刑部尚书也领命。
“着吏部严控官员懒惰之罪,设立十二巡查官,奔赴各地灾情,暗中调查,收集各地官员行为举止,如若有官员怠慢懒散,剥皮填草,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再由吏部通知下去,此次所有官员,若能稳定灾情,一切功绩,全部记录为卷,只要能拯救百姓,解决灾情,可入京领赏,有功者,封爵晋品,无论品级,非灾地官员,也可发起募捐之行,赈灾援助,亦有赏赐。”
这是第三国策。
他必须要将官员的积极性给提高来,朝廷内不怕,有太子等人入场,为了势力斗争,这些官员必然会勤奋起来。
可各地官员就不同了,天高皇帝远,灾情之地,不去坑害灾民,说实话已经算是不差,至于全心全意去救援灾区,能有几个做得到?
所以,顾锦年用了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说大道理,... -->>
前前后后半个时辰。
朝堂内的争议依旧不小。
而随着永盛大帝与顾锦年回来后,朝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了。
众人也很好奇,顾锦年与永盛大帝商议了什么。
并且,也十分好奇,这件事情到底应当如何处理?
龙椅上。
永盛大帝出声。
“传朕令。”
随着永盛大帝开口,众人纷纷看向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圣旨。
“此次大夏天灾,为上苍试炼之难,大夏全民上下,无论士族官员,百姓商贩,应当万众一心,抵抗灾情。”
“任命,顾锦年为大夏灾情总指挥使,掌大夏一切权力,官员罢免,生杀大权,见顾锦年如见朕亲临,设立赈灾处,由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为首,负责内部物资运送,全力配合顾锦年。”
“设立抗灾处,由镇国公主导,负责调遣大夏境内军营将士,全力配合顾锦年。”
“顾锦年之令,无需审批,一切加急,其令所到之处,不可阻拦,违者斩立决。”
“六部尚书,七大军营,太子众人,举国上下,须全力配合。”
“无论此番结果如何,朕绝不后悔,可若是谁若居心叵测,就地斩首,亦或灾情稳定,秋后算账,绝不姑息。”
永盛大帝开口,他宣布圣旨,让顾锦年成为这次救灾的总指挥使,给予最高的权力,也算是告诉所有人,这重任交给顾锦年。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不由神色一变。
实话实说,对于永盛大帝这个措施,众人其实并不觉得很夸张,之前他们就有所猜到,认为永盛大帝会让顾锦年成为总指挥使。
可大家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江中郡应当如何解决。
这才是众人最关心的事情。
现在没想到,永盛大帝直接赋予顾锦年这般恐怖的权力,一切生杀之大权,罢黜官员之权,六部竭尽全力配合,所有军营也归顾锦年调度。
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之恐怖。
但最主要的还是江中郡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陛下。”
“敢问江中郡之事,应当如何处理?”
有官员出声,询问永盛大帝。
只是,此话一说,永盛大帝的目光略显不善。
“没听朕方才所说吗?”
“全权由顾锦年处理。”
永盛大帝出声,给予回答。
这话一说,满朝文武彻底震惊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顾锦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让永盛大帝直接答应,但听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永盛大帝还是选择顾锦年。
而没有选择李善。
一时之间,一些声音纷纷响起。
“陛下。”
“臣相信陛下之抉择,也相信侯爷才能,可江中郡之事,涉及太大,还望陛下能与臣等说明。”
“否则臣等内心难安啊,此事关乎大夏王朝存亡,还请陛下恕臣等之罪。”
有人开口,是吏部的官员。
很快,一道道身影站出来了,纷纷希望永盛大帝说清楚如何稳定江中郡。
他们的担忧并无道理。
也合情合理。
“此事本侯可立军令状,如若平定不了江中郡之难,一切后果,本侯一人承担,至于如何安定,涉及到大夏根本,不好多说。”
顾锦年开口,显得无比自信,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态度。
可此话一说。
并没有得到群臣的支持。
“侯爷,老臣相信你,可此事说一千,道一万,涉及大夏国本,还请侯爷恕罪。”
有人开口,这话听起来还算是能接受,只是略带着一点不信任罢了。
但其余的话,就不是那么好听了。
“侯爷,并非是老夫不相信你,请侯爷恕罪,老夫接下来的话,可能有些刺耳。”
“此事,往小了说,侯爷是防备满朝文武,在侯爷心中,满朝文武之中有他国奸细,亦或者有居心叵测之人,这一点老夫完全理解。”
“但往大了说,侯爷说一人承担,如若江中郡灾情爆发,当真引来天大的麻烦,侯爷如何承担?难不成侯爷自刎谢罪?”
“当真自刎谢罪,又能如何?侯爷的命再如何,也比不过大夏王朝啊。”
的确,这话一说,不少人色变,因为针对性太强了,是这个道理,但话不能这么说。
很显然,此人是受指使的,所以才敢如此开口。
“放肆。”
龙椅上,永盛大帝拍击龙椅,脸上的怒火根本不去遮掩。
国家危难之时,顾锦年挺身而出,光是这一点,顾锦年胜过满朝文武太多太多了。
江中郡之事,的的确确有些棘手,这一点他明白,可再怎么说顾锦年乃是大夏天命侯,自己又刚刚给予顾锦年无上大权。
再者自己与顾锦年协商如此之久,自己愿意答应,就证明计划可行,这些人还有什么资格多说什么?
如今更是说这种话,如何不让人感到可恨?
“请陛下恕罪。”
“臣只是站在大夏王朝上言说,臣自知出言不逊,臣也知道,这番话刺耳无比。”
“可大夏王朝今日今时,面对的乃是一场前所未有之灾祸,如同秦王殿下所言,如若能用臣的命,来平定这场灾祸,臣甘愿立刻赴死。”
“侯爷英勇,这是天下人都知晓的事情,臣也认可,但侯爷既有良策,却隐瞒不说,说到底也不过是提防这满朝文武。”
“陛下。”
“侯爷。”
“倘若大夏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隐瞒满朝文武,那何须我等?我等倒不如就在朝中,摇旗呐喊,声援侯爷即可,这灾侯爷自行去定?”
对方出声,依旧显得刚正不阿。
而且他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涉及到大夏根本之事,顾锦年瞒着不说,这就是有错。
防备是可以,但满朝文武都防,说实话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他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的的确确让不少臣子感到一些不悦。
之前他们对顾锦年也已经有了一些怨言,认为皇帝太过于宠溺顾锦年了。
如今如此大的事情,竟然说都不跟他们说,心中自然有气。
“臣同意。”
“臣认可许大人所言。”
“许大人之言,也正是臣等之意。”
一时之间,二三十人出列,甚至包括一些武将,他们也出列,认同这位许大人的话。
“虽言辞难听,但忠言逆耳,陛下,臣等也认可许大人之言。”
此时,就连一些儒臣都不由站出来了。
因为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目光没有阴冷,也没有愤怒,而是一种平静。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忽然发现,有些事情很不对劲,满朝文武的态度,明显就有些问题。
之前他没有感受到,是因为大家都在讨论事情,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非常不错。
可随着顾锦年出面之后,稳住局势,并且整理出解决方案,按理说大家去做不就完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顾锦年的计划即便最终结果失败了,可那又如何?
总比坐以待毙要好吧?
很显然,已经有人浮出水面了,敢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出来闹事,想来背后牵扯的事情更大。
“锦年。”
“朕已经给予你所有权力,如何处理,如何解决,看你自己。”
得知情况有些不对劲,永盛大帝语气平静,直接让顾锦年自行处理。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有些疑惑了,不太明白永盛大帝是什么意思。
而顾锦年却听明白什么情况了。
刹那间,顾锦年将目光看向对方,神色平静道。
“许大人,您所言不假?”
顾锦年问道。
后者正气凛然道。
“自然不假。”
他出声,刚烈无比。
“好。”
“来人。”
下一刻顾锦年猛地暴喝一声。
当下,四名御林军走进大殿当中,神色严肃。
“许大人说,若能定难,大人宁可赴死。”
“那今日,本侯就借大人项上人头一用了。”
“来人,摘取他的乌纱帽,推于殿外,斩首示众,再告知百姓,此人心怀不轨,有意干扰救灾之事。”
“再让悬灯司,彻查此人,如若发现有任何问题,追究到底。”
顾锦年出声,他也算是看出来了,有人在捣乱,拖延时间。
不止一个人,只不过这个许大人跳的最凶最欢。
这世间上最可恶的人,就是这种借助大义,来满足自己私心之人。
他说的句句在理,没有任何毛病,挑刺都挑不出来。
放在平日里,就算言语难听十倍,顾锦年也不觉得什么,政治上有意见不合,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这个时候,大是大非的上面,拖延一秒钟,就要死不知道多少人,还在这里磨磨唧唧,拖拖拉拉?
那顾锦年就不惯着了。
“遵令。”
当下,御林军走上前来,直接将许大人扣押,摘取乌纱帽。
而后者到没有慌张,而是怒吼道。
“顾锦年,你太霸道了,此事老夫只是说出心中意见,如此之大事,难不成就由你一人抉择?”
“陛下,求您醒悟啊,此事涉及大夏之国本,大夏之根基,倘若只由顾锦年一人处理,一但发生任何问题,便是惊天祸乱,大夏王朝都要因此而灭亡。”
后者的声音响起,他激动无比,没有害怕,也没有恐慌,有的只是愤怒,外加上激动。
只是,龙椅之上,永盛大帝根本就没有理会此人。
甚至连正眼都没有瞧一下。
这种人更该死。
“陛下。”
“许大人也只是关心急切,虽然言辞有些激烈,可到底还是在保护大夏王朝啊。”
有人出声,站出来帮忙说好话。
可龙椅之上,永盛大帝的声音却冷漠无比。
“来人。”
“将他也一同摘取乌纱帽,斩首示众。”
“朕倒要看看,还有谁要为他们开脱?”
永盛大帝出声,他没有说太多,但他的态度,却是最大的支持。
“陛下,臣知错了,陛下,臣知错了。”
帮忙说话的官员,瞬间傻眼了,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就是帮了一句话,就落到个如此下场。
随着永盛大帝这番话说完,朝臣无人再敢多言了。
哪怕是宰相李善,在这一刻也保持沉默。
皇帝都这样做了,他们还敢说什么?
现在谁要是敢出面忤逆顾锦年,谁必然倒血霉,宰相来了都没用。
“奸臣!”
“顾锦年,你是我大夏奸臣啊。”
“昏君,昏君,永盛,你这个昏君,忠言逆耳,宠信奸臣,皇室外戚,乱我朝纲,毁我大夏,老夫今日虽死,也要抨击你们二人。”
“尤其是你顾锦年,你虽有才华,可不用于正道之上,做事凶狠,鲁莽行事,为我大夏王朝树立多敌,扶持宦官,打压朝臣,你简直就是我大夏第一奸臣啊。”
“今日,以我儒气,绝我生机,以示天下儒生,朱门一派,会为我平冤的。”
被拖出大殿之外的许京,在这一刻怒吼连连,他没有任何活路了,索性大骂顾锦年和永盛大帝。
言罢,许京自绝心脉,以浩然正气,自毙于外。
这种手段无法阻止。
许京的话,传入大殿内,使得所有人沉默。
顾锦年面色平静,对于这种辱骂,他没有半点反应。
只是龙椅上。
永盛大帝的声音却响起。
“来人,彻查许京,如若没有发现异常,三族发配边疆,如若发现有异常之地,将许京三族夷平,倘若有勾结敌国之事,九族夷平。”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十分淡然,可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满朝文武更加沉默了。
发配边疆,夷平三族,诛杀九族。
这几乎是帝王最大的权力,也是一个人最惨的下场。
基本上一个朝代,能被株连九族的人不多,哪怕是贪污行贿,都不会有如此惩罚,抄家和发配边疆已经是重罪了。
可这个许京做什么不好,临死之前,都要坑一把九族。
他自以为自己正义,却不知道的是,这种人才是最愚蠢最可恨的。
踏入朝堂,不是一个人。
而是身后一群人。
听到永盛大帝的命令,顾锦年内心有少许些波澜,但这波澜最终又静止下来了。
不多时,为许京出言之人,也被斩首示众。
大殿内,就彻彻底底没有了声响。
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
顾锦年知道,诛杀这个许京,必然会引来一些争议,江中郡若没有定下来,只怕会有一些骂名。
可这些不是顾锦年眼下要处理的事情,解决灾情,才是王道。
“百官听令。”
随着震慑手段结束后,顾锦年也不耽误时间了。
“请侯爷吩咐。”
下一刻,百官齐齐拱手,朝着顾锦年一拜。
“大夏之灾,定六国策。”
“着兵部立刻调控将士,安定国内,大夏王朝进入战争阶段,全国上下施行宵禁,非运输粮草油盐等必需品,不可离府。”
“诸位国公领兵镇守边境,四大边境,严格把守,时刻关注匈奴国动向,如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给予强烈警告,若匈奴国一意孤行,由镇国公抉择一战。”
顾锦年出声,这是第一条命令。
大夏若是内乱起来,宁王是一个危机,可匈奴国也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三十万匈奴大军死于非命的仇,匈奴国自然不会忘记。
扶罗王朝应当不敢冒犯,毕竟扶罗王朝还没有跟大夏宣战的资本。
至于大金王朝的话,有中洲王朝在,大金王朝的的确确也需要权衡一二,毕竟大夏当真内乱了,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匈奴国即便三国联手。
也不一定能碾压大夏王朝,大不了不救灾了,就跟你耗着,想要全境占领大夏王朝,无疑是痴心妄想。
而且在如此大灾之时,上下民众一心,说句难听点的话,大不了就鱼死网破,都别活了,一起死。
大金王朝自然不想被拖住手脚,敢开战就得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洲王朝坐享渔翁之利。
所以最大的隐患,就是匈奴国,不一定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授意之下,很有可能匈奴国会自己入侵。
当初边境十二城的时候,也是匈奴国擅作主张,而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发现以后,选择了沉默。
等匈奴国占领十二城后,便开始当老好人,跳出来以和为贵。
发生过一次,也一定会发生第二次。
“敬遵侯爷之令。”
兵部尚书出声,领命。
“着刑部,严格管控大夏境内一切不法之事,控制舆论,张贴告示,乱议灾情者,缉拿入狱,引起恐慌者,判为重罪,严查到底,如若发现有任何异常,斩首示众。”
顾锦年下达第二条赈灾国策,在这个非常时期,控制言论是必然的事情,不是说不允许大家说话,而是怕有心之人,造谣生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而且这是古代,基本上百姓能获取的消息,只能通过官方公文,类似于邸报这种东西,有是有,可大夏百姓文盲率达到六成。
这还是大夏推崇儒道,匈奴国文盲率高达九成,大金王朝也差不多七成半,扶罗王朝好一点,五成左右,毕竟扶罗王朝人少。
“敬遵侯爷之令。”
刑部尚书也领命。
“着吏部严控官员懒惰之罪,设立十二巡查官,奔赴各地灾情,暗中调查,收集各地官员行为举止,如若有官员怠慢懒散,剥皮填草,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再由吏部通知下去,此次所有官员,若能稳定灾情,一切功绩,全部记录为卷,只要能拯救百姓,解决灾情,可入京领赏,有功者,封爵晋品,无论品级,非灾地官员,也可发起募捐之行,赈灾援助,亦有赏赐。”
这是第三国策。
他必须要将官员的积极性给提高来,朝廷内不怕,有太子等人入场,为了势力斗争,这些官员必然会勤奋起来。
可各地官员就不同了,天高皇帝远,灾情之地,不去坑害灾民,说实话已经算是不差,至于全心全意去救援灾区,能有几个做得到?
所以,顾锦年用了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说大道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