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唐西宁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攻打丰州的计划迅速制定出来,孟博昌亲率永丰天德右军四个营主力三千八百人,以及新近收编的新军主力两千五百人。新军是孟博昌收服阴山南北的鬼城后,招募鬼卒编成的,鬼卒中的九成原先就是*士卒,散居边地多年,与天斗与地斗更与人斗,个个都是百炼成钢的精勇悍卒,除了士卒孟博昌还从鬼城得了四员干将:朴恩俊、索额、李昌林、马赫尚,四人据说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加上孟博昌族弟孟迪合称“永丰五虎”。
丰安主力是李通亲率的右军两个营和杨昊用晴儿带来的六箱珍宝招募的一千五百名新卒。此外庄云清从九娘关守军中精选一千两百人也随军出征。
攻打丰安城的真正主角是小齐金亲自督师的回鹘林中部十三家联军。游牧民族相对农耕民族在军事上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独特的战争动员体制。寓兵于民,军民结合,在这些游牧民族中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他们的生活技能就是战争技能,弓马骑射对于种田的农民是一项需要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技巧,而对于他们则是谋生的手段。
林中部有十万人,可以出征的战士有两万,这其中以小齐金亲率的六千“铁面机勒”最为精锐,“机勒”一词是音译回鹘话,骏马的意思,“铁面机勒”意译就是“戴着铁面具的骏马”,望文生义的人常常误认为这是一支战马脸上蒙着铁面具的骑兵部队,但实际情况是铁面具并不是戴在战马脸上,而是戴在骑士的脸上。
这是一支身着重甲的骑兵,所用的马匹是回纥马与河西马杂交而成的三阳马,这种马耐力好、能负重、容易饲养,缺点是速度不算快,不耐热。但在阴山河朔之地与天德军交战,这种马的优势却十分明显。
天德军步骑杂用,机动性并不算高,守御时以步兵为主,机动性就更差,这种情况下马匹的速度往往并不是决定战场形势的主要因素,反而是马匹的耐力和容易饲养等特性更为为将者所看重。
除了六千“铁面机勒”,小齐金帐下还有四千“捆奴”,“捆奴”也是音译,回鹘语的意思是“奴隶军”,就是征用勇健奴隶组成的军队,这些奴隶有回鹘人、党项人、契丹人、吐蕃人、沙陀人和少数唐人。“捆奴”步骑杂用,以步兵为主,擅长攻城。
开成元年八月初,三路大军逼近丰州城下。此时城中守军只有不足五千人。
杨昊按照事先和孟博昌的约定,围而不攻,让小齐金的回鹘军去打头阵。攻城开始前,孟博昌在城南防地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两家副将以上将领全部出席。
杨昊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小齐金,他比孟博昌小一岁,但一脸风霜之色,乍看起来,似乎比孟博昌还大了几岁。杨昊想象中的回鹘人应该是披头散发、不修边幅的样子,他们穿着用动物皮缝制的衣甲,说话粗声大气,豪爽而又粗野。但事实是小齐金和几个回鹘将领除了发型、衣甲款式和武器外,其他的实在看不出来与汉人有什么区别。
更让杨昊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回鹘将领都会说几句汉话,对汉人的仪节风俗也知道不少。但是区别也很明显,回鹘人的思维方式就明显与汉人不同。
鉴于丰州城墙高大、城外壕沟既深且阔,杨昊建议小齐金先围困丰州一段时间,耗尽城中粮草,待城中内乱自生然后再攻城。此议一出,回鹘将领便一片嗤笑,在他们看来,胜利和荣耀就应该在战场和敌人面对面、刀对枪的拼来,使用阴谋诡计来取胜,那绝不是一个勇士的荣耀。
回鹘将领坚持认为攻破丰州的上策是诱敌出战,一战定乾坤;中策是强行攻城,破城杀敌;下策才是高垒深沟困死敌军,使其不战自降。
当然这并不代表回鹘人就是一根筋、做事不讲策略,实际上他们提出的一些计策让杨昊极为吃惊。
“捆奴军”主将密谱图雷建议在丰州东北角的角水上筑起一道大坝,然后挖掘一条沟渠到丰州城下,造成要放水浸城的假象,逼迫守军主动出战,然后在城外一举聚歼。杨昊不得不承认密谱图雷的这条计策十分高明。
丰州的城墙虽然高大坚固,但也是土墙,土墙禁不起水浸泡,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何况七月以来丰州地区一直干旱,城墙的夯土早已干透,若是被河水一泡,立即就有崩塌的危险。城墙一塌,丰州无险可凭必败无疑。
但问题是要在角水上筑起一道拦河大坝谈何容易?丰州一带都是沙土,要想筑起大坝,必须将沙土装入草袋,这么多的草袋从何处来?此外,角河和丰州城之间有一道石梁,要挖断这道石梁把水引到城下,不是说绝无可能,但肯定费时费力。
杨昊提出自己的疑问。密谱图雷直言不讳地解释说他玩的是场心理战:筑坝若成,丰州必破。不管你有多么不相信我能筑成大坝,但只要我在角河上丢下第一个沙包,你就不得不出城与我决战。
&n... -->>
攻打丰州的计划迅速制定出来,孟博昌亲率永丰天德右军四个营主力三千八百人,以及新近收编的新军主力两千五百人。新军是孟博昌收服阴山南北的鬼城后,招募鬼卒编成的,鬼卒中的九成原先就是*士卒,散居边地多年,与天斗与地斗更与人斗,个个都是百炼成钢的精勇悍卒,除了士卒孟博昌还从鬼城得了四员干将:朴恩俊、索额、李昌林、马赫尚,四人据说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加上孟博昌族弟孟迪合称“永丰五虎”。
丰安主力是李通亲率的右军两个营和杨昊用晴儿带来的六箱珍宝招募的一千五百名新卒。此外庄云清从九娘关守军中精选一千两百人也随军出征。
攻打丰安城的真正主角是小齐金亲自督师的回鹘林中部十三家联军。游牧民族相对农耕民族在军事上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独特的战争动员体制。寓兵于民,军民结合,在这些游牧民族中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他们的生活技能就是战争技能,弓马骑射对于种田的农民是一项需要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技巧,而对于他们则是谋生的手段。
林中部有十万人,可以出征的战士有两万,这其中以小齐金亲率的六千“铁面机勒”最为精锐,“机勒”一词是音译回鹘话,骏马的意思,“铁面机勒”意译就是“戴着铁面具的骏马”,望文生义的人常常误认为这是一支战马脸上蒙着铁面具的骑兵部队,但实际情况是铁面具并不是戴在战马脸上,而是戴在骑士的脸上。
这是一支身着重甲的骑兵,所用的马匹是回纥马与河西马杂交而成的三阳马,这种马耐力好、能负重、容易饲养,缺点是速度不算快,不耐热。但在阴山河朔之地与天德军交战,这种马的优势却十分明显。
天德军步骑杂用,机动性并不算高,守御时以步兵为主,机动性就更差,这种情况下马匹的速度往往并不是决定战场形势的主要因素,反而是马匹的耐力和容易饲养等特性更为为将者所看重。
除了六千“铁面机勒”,小齐金帐下还有四千“捆奴”,“捆奴”也是音译,回鹘语的意思是“奴隶军”,就是征用勇健奴隶组成的军队,这些奴隶有回鹘人、党项人、契丹人、吐蕃人、沙陀人和少数唐人。“捆奴”步骑杂用,以步兵为主,擅长攻城。
开成元年八月初,三路大军逼近丰州城下。此时城中守军只有不足五千人。
杨昊按照事先和孟博昌的约定,围而不攻,让小齐金的回鹘军去打头阵。攻城开始前,孟博昌在城南防地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两家副将以上将领全部出席。
杨昊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小齐金,他比孟博昌小一岁,但一脸风霜之色,乍看起来,似乎比孟博昌还大了几岁。杨昊想象中的回鹘人应该是披头散发、不修边幅的样子,他们穿着用动物皮缝制的衣甲,说话粗声大气,豪爽而又粗野。但事实是小齐金和几个回鹘将领除了发型、衣甲款式和武器外,其他的实在看不出来与汉人有什么区别。
更让杨昊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回鹘将领都会说几句汉话,对汉人的仪节风俗也知道不少。但是区别也很明显,回鹘人的思维方式就明显与汉人不同。
鉴于丰州城墙高大、城外壕沟既深且阔,杨昊建议小齐金先围困丰州一段时间,耗尽城中粮草,待城中内乱自生然后再攻城。此议一出,回鹘将领便一片嗤笑,在他们看来,胜利和荣耀就应该在战场和敌人面对面、刀对枪的拼来,使用阴谋诡计来取胜,那绝不是一个勇士的荣耀。
回鹘将领坚持认为攻破丰州的上策是诱敌出战,一战定乾坤;中策是强行攻城,破城杀敌;下策才是高垒深沟困死敌军,使其不战自降。
当然这并不代表回鹘人就是一根筋、做事不讲策略,实际上他们提出的一些计策让杨昊极为吃惊。
“捆奴军”主将密谱图雷建议在丰州东北角的角水上筑起一道大坝,然后挖掘一条沟渠到丰州城下,造成要放水浸城的假象,逼迫守军主动出战,然后在城外一举聚歼。杨昊不得不承认密谱图雷的这条计策十分高明。
丰州的城墙虽然高大坚固,但也是土墙,土墙禁不起水浸泡,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何况七月以来丰州地区一直干旱,城墙的夯土早已干透,若是被河水一泡,立即就有崩塌的危险。城墙一塌,丰州无险可凭必败无疑。
但问题是要在角水上筑起一道拦河大坝谈何容易?丰州一带都是沙土,要想筑起大坝,必须将沙土装入草袋,这么多的草袋从何处来?此外,角河和丰州城之间有一道石梁,要挖断这道石梁把水引到城下,不是说绝无可能,但肯定费时费力。
杨昊提出自己的疑问。密谱图雷直言不讳地解释说他玩的是场心理战:筑坝若成,丰州必破。不管你有多么不相信我能筑成大坝,但只要我在角河上丢下第一个沙包,你就不得不出城与我决战。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