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云阳镇上娇娆歌
顶点小说网 23wx.cx,落尽梨花月又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轮回了五个春秋。
云阳东城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采行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雪,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携瑟上高堂。
晋城墨竹林东,西去数十里,有一座山环水绕的小镇,名曰云阳镇,镇上民风淳朴,民具以采桑养蚕为业。清水穿城而过,人家尽枕河,沿着河流,进入云阳镇粉墙黛瓦,深弄曲巷,屋檐相连,美丽的像一颗颗珍珠。
太久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槿宣,对自己眼前的迷人景象惊叹不已,她还记得,他们在萧然留下的指引图上,找到了墨竹林的另外一个出口,然后向西行进了大约两个时辰,就到了现在的踏足之地----云阳镇。
从云阳镇街道边窄窄的弄堂拐进去,往里走了几十步,槿宣发现,他们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暮春三月,云阳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条约摸六尺多宽的河流,缓缓而流,河流两侧,一边是美丽动人的姑娘,一边是健壮朴实的男儿,于河畔嬉戏,对歌相会,好不热闹。
看着这样的场面,槿宣想起了宋朝苏轼的见闻诗句: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竹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醉醒喧哗。于是,她便驻足看着他们嬉闹。
"娘亲,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呀?"身后传来一声稚嫩的童音,槿宣慢慢转过头去,只见今年已满五岁的凌儿,歪着脑袋,一脸兴味的看着河边的场景。早已没有了在墨竹林时的那份冷漠。
慈爱的摸了摸凌儿的头,槿宣脸上也露出了一种释然的笑意,她喜欢这种时刻的宁静与淡然,突然间,她觉得,若是能和凌儿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小镇上,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孩子,这个呀,是我们云阳镇的习俗,每逢农历的三月三这天,凡是还未婚配的男女青年,都可以到这云阳河上对歌,若是男女双方中意,就可以喜结连理。"
槿宣看着不明就里的凌儿,本想告诉他的时候,一个从他们面前经过的老妇人停了下来,似乎是对凌儿所提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不问自答起来。
"哦,老奶奶,那他们嘴里唱得歌儿是什么啊?"听到老妇人的回答后,凌儿很快将目光转移到了老妇人身上。
老妇人放下手中的活计,看向河畔对歌正欢的少男少女,脸上流露出来一种莫名的情绪,随即,她又转过身,以一种庄重的神色娓娓的诉说起来:
"二十年前,正值天辰元年,此时在位的天辰帝,那时候才初即帝位,他下令在三月三那天,全民同乐。我们镇上,本来就有三月三对歌的习俗,天辰帝下令以后,便有许多外地人来此凑热闹。那时候,镇上有一个娇俏美丽的女子,名叫娇娆,与一个皇城来的公子在云阳河畔一见倾心,很快两人便坠入爱河,难分难舍。按照云阳镇的习俗,若是在三月三这天定下终生,那么就要相守一生一世,可是,那皇城来的公子,在和娇娆成婚三月之后,就被远在皇城的家人召回,临走之时,作了这首《娇娆歌》,许下了对娇娆的承诺:归来酌美酒,扶瑟上高堂。自从那公子走后,娇娆每日盼着能与他相聚,但是,一年后,有从皇城回来的人说,公子已经另娶他人,忘记了和娇娆的约定。娇娆听后,伤心不已,带着还在襁褓里的孩子消失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曾有人见过她。不过,公子所作的《娇娆歌》却在镇上广为传唱,流传到今日,已成了三月三对歌会的必唱曲目了。只是,这些年轻的孩子,怎么能够明白这其中的情意,家家争唱《娇娆歌》,娇娆心事几人知。"
老妇人说完以后,眼中依稀流露着闪烁的泪光,槿宣明白,这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或许是她口中娇娆的亲人,重提往事时,难免会有一些伤感。
只是,那个叫娇娆的女子,最终没能等回自己的爱人,在绝望之下,才选择消失,若是当年的她等到了爱人,那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还会有人争着吟唱这《娇娆歌》吗?
自己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像娇娆歌里所唱的一样: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他们传唱的是别人的故事,却清楚的道明了她的命运。
五年了,自从自己被人追杀,误入墨竹林以后,时至今日,已有五年的光景了,在这五年里,她没有跨出墨竹林一步,是不敢,还有不愿。她在害怕,害怕所遇非人,所对非事。但是,那些噩梦,却如影随形,整整的纠缠了她五年之久,爹娘兄嫂的血仇,至爱之人的背弃,让她终日不得安宁。
还好,上天在她最痛苦,最失落的时候,遇到了萧然,那个清冷,却懂得温情的男子,五年来,他和凌儿--自己唯一在世的亲人,他们一直陪在她身边,从不曾离开。
"爹爹,云阳镇真好玩,比京城好玩多了,我们在这里多玩几天再回去,好不好?"
正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槿宣,忽地听见了一声熟悉的京城口音,她诧异的向着声音来源的地方看去,却看见了一个她永生不想再见的人,那一刻,她知道,命运真的不可逆转了。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轮回了五个春秋。
云阳东城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采行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雪,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携瑟上高堂。
晋城墨竹林东,西去数十里,有一座山环水绕的小镇,名曰云阳镇,镇上民风淳朴,民具以采桑养蚕为业。清水穿城而过,人家尽枕河,沿着河流,进入云阳镇粉墙黛瓦,深弄曲巷,屋檐相连,美丽的像一颗颗珍珠。
太久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槿宣,对自己眼前的迷人景象惊叹不已,她还记得,他们在萧然留下的指引图上,找到了墨竹林的另外一个出口,然后向西行进了大约两个时辰,就到了现在的踏足之地----云阳镇。
从云阳镇街道边窄窄的弄堂拐进去,往里走了几十步,槿宣发现,他们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暮春三月,云阳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条约摸六尺多宽的河流,缓缓而流,河流两侧,一边是美丽动人的姑娘,一边是健壮朴实的男儿,于河畔嬉戏,对歌相会,好不热闹。
看着这样的场面,槿宣想起了宋朝苏轼的见闻诗句: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竹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醉醒喧哗。于是,她便驻足看着他们嬉闹。
"娘亲,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呀?"身后传来一声稚嫩的童音,槿宣慢慢转过头去,只见今年已满五岁的凌儿,歪着脑袋,一脸兴味的看着河边的场景。早已没有了在墨竹林时的那份冷漠。
慈爱的摸了摸凌儿的头,槿宣脸上也露出了一种释然的笑意,她喜欢这种时刻的宁静与淡然,突然间,她觉得,若是能和凌儿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小镇上,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孩子,这个呀,是我们云阳镇的习俗,每逢农历的三月三这天,凡是还未婚配的男女青年,都可以到这云阳河上对歌,若是男女双方中意,就可以喜结连理。"
槿宣看着不明就里的凌儿,本想告诉他的时候,一个从他们面前经过的老妇人停了下来,似乎是对凌儿所提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不问自答起来。
"哦,老奶奶,那他们嘴里唱得歌儿是什么啊?"听到老妇人的回答后,凌儿很快将目光转移到了老妇人身上。
老妇人放下手中的活计,看向河畔对歌正欢的少男少女,脸上流露出来一种莫名的情绪,随即,她又转过身,以一种庄重的神色娓娓的诉说起来:
"二十年前,正值天辰元年,此时在位的天辰帝,那时候才初即帝位,他下令在三月三那天,全民同乐。我们镇上,本来就有三月三对歌的习俗,天辰帝下令以后,便有许多外地人来此凑热闹。那时候,镇上有一个娇俏美丽的女子,名叫娇娆,与一个皇城来的公子在云阳河畔一见倾心,很快两人便坠入爱河,难分难舍。按照云阳镇的习俗,若是在三月三这天定下终生,那么就要相守一生一世,可是,那皇城来的公子,在和娇娆成婚三月之后,就被远在皇城的家人召回,临走之时,作了这首《娇娆歌》,许下了对娇娆的承诺:归来酌美酒,扶瑟上高堂。自从那公子走后,娇娆每日盼着能与他相聚,但是,一年后,有从皇城回来的人说,公子已经另娶他人,忘记了和娇娆的约定。娇娆听后,伤心不已,带着还在襁褓里的孩子消失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曾有人见过她。不过,公子所作的《娇娆歌》却在镇上广为传唱,流传到今日,已成了三月三对歌会的必唱曲目了。只是,这些年轻的孩子,怎么能够明白这其中的情意,家家争唱《娇娆歌》,娇娆心事几人知。"
老妇人说完以后,眼中依稀流露着闪烁的泪光,槿宣明白,这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或许是她口中娇娆的亲人,重提往事时,难免会有一些伤感。
只是,那个叫娇娆的女子,最终没能等回自己的爱人,在绝望之下,才选择消失,若是当年的她等到了爱人,那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还会有人争着吟唱这《娇娆歌》吗?
自己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像娇娆歌里所唱的一样: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他们传唱的是别人的故事,却清楚的道明了她的命运。
五年了,自从自己被人追杀,误入墨竹林以后,时至今日,已有五年的光景了,在这五年里,她没有跨出墨竹林一步,是不敢,还有不愿。她在害怕,害怕所遇非人,所对非事。但是,那些噩梦,却如影随形,整整的纠缠了她五年之久,爹娘兄嫂的血仇,至爱之人的背弃,让她终日不得安宁。
还好,上天在她最痛苦,最失落的时候,遇到了萧然,那个清冷,却懂得温情的男子,五年来,他和凌儿--自己唯一在世的亲人,他们一直陪在她身边,从不曾离开。
"爹爹,云阳镇真好玩,比京城好玩多了,我们在这里多玩几天再回去,好不好?"
正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槿宣,忽地听见了一声熟悉的京城口音,她诧异的向着声音来源的地方看去,却看见了一个她永生不想再见的人,那一刻,她知道,命运真的不可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