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23wx.cx,复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突厥人的话那就不是李仲寓的军队, 赵匡胤有些意外:“喀喇汗国还在别的地方藏了一只兵?”
他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赵匡胤本人也只不过就是随口一问便立刻让斥候继续去打探消息, 顺便让下面人都做好防御准备, 等等说不定还要开战。
过了没多久, 斥候又跑了回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大总管,那些突厥兵似乎不是喀喇汗国的士兵。”
赵匡胤听了之后立刻反应过来:“不是喀喇汗国?从南边过来的, 难道是伽色尼?”
不应该啊,大唐打喀喇汗国, 伽色尼就算不帮忙也应该在一旁看笑话才对, 居然还敢主动对大唐出兵?疯了吗?
潘美立刻说道:“难道伽色尼跟喀喇汗结盟了?”
赵匡胤立刻摇头说道:“并不可能, 宗教之争除非有一方灭亡, 否则这么多年来还没有能够突然结盟的。”
潘美却说道:“大敌当前,他们好歹算是自己人, 结盟也不是不可能吧?”
赵匡胤轻笑道:“错了,就是这个自己人,比起外敌来还要让他们互相痛恨。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 异教徒都该死,而他们彼此之间还有另外一层仇, 就是正统之争, 如果自己败了, 就要看着敌人成为正统,你说他们恨不恨?”
赵匡胤这么一解释,潘美才明白, 说起来整个枢密院能够看透这一重的人不多,一个赵匡胤一个李弘冀,其他人倒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一个不信教的人去理解信徒的想法实在是有点难。
赵匡胤跟潘美解释完,兴趣也上来了,反正对他而言,不管伽色尼到底发了什么疯,他都不会畏惧,当初萨曼帝国全盛时期都未必能够大唐比肩,更不要说现在一分为二元气大伤的时候。
所以他也没有留在中军大帐指挥,而是穿上盔甲打算跟着一起过去看看。
结果他一动,许多人就跟着一起动,大家看主帅面色轻松,也都能放下心来,开始琢磨是不是老天送来了军功,既然是军功哪里有不抢的道理,所以赵匡胤本来想要带个几千人去试探一下,到最后差点没全军出动。
赵匡胤一看这样不成,只好动用军令将潘美留下,再留下三分之二的兵马,大营总不能空无一人啊。
等赵匡胤带兵远远迎上那一拨突厥兵,准备开战的时候,赵匡胤凝眼一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很想将斥候提过来揍一顿。
亏他还带上火·器严阵以待对面那都是些什么人啊,人数多是没错,但是看那身上盔甲不整,手中武器不全的模样,分明是一伙残兵败将!
怪不得斥候来禀报的时候不知道是哪里的兵,这个样子谁也看不出他们原本的铠甲制式啊。
再加上他们似乎连个主将都没有,将旗也不在,根本看不出是哪一军!
这伙残兵败将压根就没有什么阵势可言,零零散散的跑,仿佛身后有狗追着一样,赵匡胤眼神好,都能看到前面几个跑的脸色惨白,就差口吐白沫了。
这样的残兵败将还值得大总管亲自带兵?掉不掉价?
赵匡胤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在心里思量,他最近没有听说伽色尼也起了战事,这些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赵匡胤都能看清那伙士兵了,跑在前面的人自然也看到了赵匡胤,本来就跑的够呛,此时再看到前面还有人等着自己,看那模样就知道不是自己人,这些士兵顿时心中一阵绝望,有的干脆停下来直接躺在地上——不跑了!
赵匡胤嘴里刚想下令开火,掉价就掉价吧,都出来了那就打呗,总不能让大伙白跑一趟。
结果命令还在嘴里呢,对面都趴了!
赵匡胤更恨了,明显人家都不反抗了还开什么火啊,真当火器不花钱?
就在赵匡胤憋闷的时候,忽然听到身边卫兵大喊了一声:“将军,你看……那是……那是太子的将旗啊!”
赵匡胤听了之后连忙抬头远望,灰尘弥漫之中,隐隐能够看到一面绣着李字的幡龙旗。
赵匡胤顿时无比激动,立刻纵马前去打算跟太子汇合。
一旁的潘美也很激动,不过他心里比较有数,立刻拦住了赵匡胤说道:“大总管且慢,如今看来这些兵都是太子殿下打败的,不如我们就先等,等太子殿下将这些人擒住之后再去叙旧。”
赵匡胤刚才就是太过激动,此时潘美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立刻勒马停止前进。
潘美想的是一看太子就在追赶这伙人,他们不能抢太子的功劳,不管是哪国的士兵,既然开打只要打败就是军功,俘虏就是证明。
而赵匡胤想的就更多一些,太子这一次不知道跑到了哪里,现在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向导的问题还是李仲寓自作主张,如果是前者还好说,问向导的罪就是了,如果是后者……赵匡胤想到当初走的时候,李从嘉千叮咛万嘱咐让李仲寓别任性别冲动,这要是李仲寓没听话,有这份军功至少能够让他回去少受点罚,运气好了还能不受罚!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猜想,最主要的是这些被李仲寓打的落花流水的军队到底是哪个国家的还没搞清楚呢!
李仲寓的龙旗越来越近,赵匡胤想了想派了斥候过去,他的大旗在这里竖着,按照道理来说现在应该是李仲寓来主动见他,不过就算东宫十率打的比较激进,也不可能让李仲寓当前锋,还是派人过去通个气吧。
而另外一边李仲寓在看到硕大的唐字旗和赵字旗的时候,整个人都激动的恨不得跑到前面去,亏了被他身边的卫兵给拉住,这才没有冲过去。
太不容易了,总算见到亲人了啊,李仲寓都以为自己要迷失在这片戈壁上了!
激动过去之后,李仲寓就说道:“儿郎们,前面大总管亲自率兵迎接,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
东宫十率也很激动,赵匡胤领的兵马是精锐中的精锐天策府,是的,这一次李从嘉为了弥补上一次天策府出兵结果对方跑了的遗憾,直接让天策府出来打仗了。
灭国之战当用重器,天策府这一次出兵也算值得。
这支军队在大唐基本上就是神话一样的军队,每一个参军的少年都梦想着能有一天加入天策府。
李仲寓手下的东宫十率也不例外,现在这些孩子一听天策府在前,自然激动的想要表现一番。
而到了这个时候,李仲寓也算是松了口气,他之前为了不影响军心,一直说大总管会派军队来接应他们,那个时候他说这句话只是胡扯,没想到运气这么好,居然真的圆上了这个谎话。
那批被东宫十率撵着跑的突厥兵的下场基本上没有悬念,就算没有赵匡胤他们最多也就是跑远一点而已,最后还是会被抓到,至于跑到喀喇汗国搬救兵,这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他们跑到了喀喇汗国的边城,到时候喀喇汗国的守军可能也只会笑嘻嘻地看着他们一点一点被抓起来或者杀死。
现在赵匡胤堵在那里,可真是一个都别想跑,到最后都成了东宫十率的俘虏。
这个时候被层层保护的李仲寓终于是显露真身,而赵匡胤也骑着马过去,等快到李仲寓面前的时候这才下马。
李仲寓也不敢托大,反正下马迎接赵匡胤也不掉价,这位是功臣是大总管是他岳父,就算天下人知道了也只会觉得太子礼贤下士。
李仲寓看到赵匡胤眼眶都红了喊了一声:“岳父!”
赵匡胤还是第一次被李仲寓这么称呼,心中顿时一软,好歹这孩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更何况女婿也是半子,赵匡胤此时看他跟看自己儿子也没什么两样,尤其是李仲寓看上去……忒惨。
满面尘灰形容狼狈,身上的盔甲都有好几处破损,看起来也是亲身经历了恶战,最主要的是还瘦了啊!
赵匡胤走过去心疼地说道:“走走走,跟我回去。”
就算心里有什么疑问,在这里也不好问,不如回去先让李仲寓整理一下仪容,冷静一下再叙说。
当然在那之前,赵匡胤先让人将向导给捆了。
李仲寓冷眼看着向导被捆也不说话,赵匡胤顿时心中有数。
他将李仲寓带回营地,至于那些俘虏……赵匡胤没有直接杀,而是选择带回去,毕竟之前李从嘉只是说如果是喀喇汗国的士兵,那么不用手下留情,可是如果不是喀喇汗国的,还杀不杀?
赵匡胤一时之间心中拿不准注意,只好先让人将这些俘虏带回去。
俘虏数算不上多,一共就四五百而已,只不过李仲寓手下带回来的人头可不少。
在李仲寓前去洗漱休息的时候,赵匡胤让人记录了一下,估摸了一下这个军队的规模——大概有一两千人那样。
跟东宫... -->>
突厥人的话那就不是李仲寓的军队, 赵匡胤有些意外:“喀喇汗国还在别的地方藏了一只兵?”
他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赵匡胤本人也只不过就是随口一问便立刻让斥候继续去打探消息, 顺便让下面人都做好防御准备, 等等说不定还要开战。
过了没多久, 斥候又跑了回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大总管,那些突厥兵似乎不是喀喇汗国的士兵。”
赵匡胤听了之后立刻反应过来:“不是喀喇汗国?从南边过来的, 难道是伽色尼?”
不应该啊,大唐打喀喇汗国, 伽色尼就算不帮忙也应该在一旁看笑话才对, 居然还敢主动对大唐出兵?疯了吗?
潘美立刻说道:“难道伽色尼跟喀喇汗结盟了?”
赵匡胤立刻摇头说道:“并不可能, 宗教之争除非有一方灭亡, 否则这么多年来还没有能够突然结盟的。”
潘美却说道:“大敌当前,他们好歹算是自己人, 结盟也不是不可能吧?”
赵匡胤轻笑道:“错了,就是这个自己人,比起外敌来还要让他们互相痛恨。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 异教徒都该死,而他们彼此之间还有另外一层仇, 就是正统之争, 如果自己败了, 就要看着敌人成为正统,你说他们恨不恨?”
赵匡胤这么一解释,潘美才明白, 说起来整个枢密院能够看透这一重的人不多,一个赵匡胤一个李弘冀,其他人倒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一个不信教的人去理解信徒的想法实在是有点难。
赵匡胤跟潘美解释完,兴趣也上来了,反正对他而言,不管伽色尼到底发了什么疯,他都不会畏惧,当初萨曼帝国全盛时期都未必能够大唐比肩,更不要说现在一分为二元气大伤的时候。
所以他也没有留在中军大帐指挥,而是穿上盔甲打算跟着一起过去看看。
结果他一动,许多人就跟着一起动,大家看主帅面色轻松,也都能放下心来,开始琢磨是不是老天送来了军功,既然是军功哪里有不抢的道理,所以赵匡胤本来想要带个几千人去试探一下,到最后差点没全军出动。
赵匡胤一看这样不成,只好动用军令将潘美留下,再留下三分之二的兵马,大营总不能空无一人啊。
等赵匡胤带兵远远迎上那一拨突厥兵,准备开战的时候,赵匡胤凝眼一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很想将斥候提过来揍一顿。
亏他还带上火·器严阵以待对面那都是些什么人啊,人数多是没错,但是看那身上盔甲不整,手中武器不全的模样,分明是一伙残兵败将!
怪不得斥候来禀报的时候不知道是哪里的兵,这个样子谁也看不出他们原本的铠甲制式啊。
再加上他们似乎连个主将都没有,将旗也不在,根本看不出是哪一军!
这伙残兵败将压根就没有什么阵势可言,零零散散的跑,仿佛身后有狗追着一样,赵匡胤眼神好,都能看到前面几个跑的脸色惨白,就差口吐白沫了。
这样的残兵败将还值得大总管亲自带兵?掉不掉价?
赵匡胤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在心里思量,他最近没有听说伽色尼也起了战事,这些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赵匡胤都能看清那伙士兵了,跑在前面的人自然也看到了赵匡胤,本来就跑的够呛,此时再看到前面还有人等着自己,看那模样就知道不是自己人,这些士兵顿时心中一阵绝望,有的干脆停下来直接躺在地上——不跑了!
赵匡胤嘴里刚想下令开火,掉价就掉价吧,都出来了那就打呗,总不能让大伙白跑一趟。
结果命令还在嘴里呢,对面都趴了!
赵匡胤更恨了,明显人家都不反抗了还开什么火啊,真当火器不花钱?
就在赵匡胤憋闷的时候,忽然听到身边卫兵大喊了一声:“将军,你看……那是……那是太子的将旗啊!”
赵匡胤听了之后连忙抬头远望,灰尘弥漫之中,隐隐能够看到一面绣着李字的幡龙旗。
赵匡胤顿时无比激动,立刻纵马前去打算跟太子汇合。
一旁的潘美也很激动,不过他心里比较有数,立刻拦住了赵匡胤说道:“大总管且慢,如今看来这些兵都是太子殿下打败的,不如我们就先等,等太子殿下将这些人擒住之后再去叙旧。”
赵匡胤刚才就是太过激动,此时潘美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立刻勒马停止前进。
潘美想的是一看太子就在追赶这伙人,他们不能抢太子的功劳,不管是哪国的士兵,既然开打只要打败就是军功,俘虏就是证明。
而赵匡胤想的就更多一些,太子这一次不知道跑到了哪里,现在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向导的问题还是李仲寓自作主张,如果是前者还好说,问向导的罪就是了,如果是后者……赵匡胤想到当初走的时候,李从嘉千叮咛万嘱咐让李仲寓别任性别冲动,这要是李仲寓没听话,有这份军功至少能够让他回去少受点罚,运气好了还能不受罚!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猜想,最主要的是这些被李仲寓打的落花流水的军队到底是哪个国家的还没搞清楚呢!
李仲寓的龙旗越来越近,赵匡胤想了想派了斥候过去,他的大旗在这里竖着,按照道理来说现在应该是李仲寓来主动见他,不过就算东宫十率打的比较激进,也不可能让李仲寓当前锋,还是派人过去通个气吧。
而另外一边李仲寓在看到硕大的唐字旗和赵字旗的时候,整个人都激动的恨不得跑到前面去,亏了被他身边的卫兵给拉住,这才没有冲过去。
太不容易了,总算见到亲人了啊,李仲寓都以为自己要迷失在这片戈壁上了!
激动过去之后,李仲寓就说道:“儿郎们,前面大总管亲自率兵迎接,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
东宫十率也很激动,赵匡胤领的兵马是精锐中的精锐天策府,是的,这一次李从嘉为了弥补上一次天策府出兵结果对方跑了的遗憾,直接让天策府出来打仗了。
灭国之战当用重器,天策府这一次出兵也算值得。
这支军队在大唐基本上就是神话一样的军队,每一个参军的少年都梦想着能有一天加入天策府。
李仲寓手下的东宫十率也不例外,现在这些孩子一听天策府在前,自然激动的想要表现一番。
而到了这个时候,李仲寓也算是松了口气,他之前为了不影响军心,一直说大总管会派军队来接应他们,那个时候他说这句话只是胡扯,没想到运气这么好,居然真的圆上了这个谎话。
那批被东宫十率撵着跑的突厥兵的下场基本上没有悬念,就算没有赵匡胤他们最多也就是跑远一点而已,最后还是会被抓到,至于跑到喀喇汗国搬救兵,这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他们跑到了喀喇汗国的边城,到时候喀喇汗国的守军可能也只会笑嘻嘻地看着他们一点一点被抓起来或者杀死。
现在赵匡胤堵在那里,可真是一个都别想跑,到最后都成了东宫十率的俘虏。
这个时候被层层保护的李仲寓终于是显露真身,而赵匡胤也骑着马过去,等快到李仲寓面前的时候这才下马。
李仲寓也不敢托大,反正下马迎接赵匡胤也不掉价,这位是功臣是大总管是他岳父,就算天下人知道了也只会觉得太子礼贤下士。
李仲寓看到赵匡胤眼眶都红了喊了一声:“岳父!”
赵匡胤还是第一次被李仲寓这么称呼,心中顿时一软,好歹这孩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更何况女婿也是半子,赵匡胤此时看他跟看自己儿子也没什么两样,尤其是李仲寓看上去……忒惨。
满面尘灰形容狼狈,身上的盔甲都有好几处破损,看起来也是亲身经历了恶战,最主要的是还瘦了啊!
赵匡胤走过去心疼地说道:“走走走,跟我回去。”
就算心里有什么疑问,在这里也不好问,不如回去先让李仲寓整理一下仪容,冷静一下再叙说。
当然在那之前,赵匡胤先让人将向导给捆了。
李仲寓冷眼看着向导被捆也不说话,赵匡胤顿时心中有数。
他将李仲寓带回营地,至于那些俘虏……赵匡胤没有直接杀,而是选择带回去,毕竟之前李从嘉只是说如果是喀喇汗国的士兵,那么不用手下留情,可是如果不是喀喇汗国的,还杀不杀?
赵匡胤一时之间心中拿不准注意,只好先让人将这些俘虏带回去。
俘虏数算不上多,一共就四五百而已,只不过李仲寓手下带回来的人头可不少。
在李仲寓前去洗漱休息的时候,赵匡胤让人记录了一下,估摸了一下这个军队的规模——大概有一两千人那样。
跟东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