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23wx.cx,复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道:“是有人主动送到我们手上,后来我们又进行了核实,那些明显是栽赃嫁祸的就扔到了一边,剩下的都比较真实。”
李从嘉瞬间就明白了,肯定是有人猜到了李从嘉没有当庭发火,自然是要下了朝让人去查,情报部并不是一个隐藏的部门,而是光明正大位列五部之下,甚至有替代兵部跟另外五部组成新六部的趋势。
这些人估计是把情报部当成后世的纪委,当面告状没用之后,就整理了黑历史继续向情报部告状。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他们对李从嘉的脾气很了解的份儿上,对此李从嘉也不生气,他并不像是有一些帝王一样,以让臣子看不透摸不清为乐趣,下面人喜欢揣测上意就让他们去,如果这样能够让他们聪明一点,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想要踩地雷之前先想一想值不值得踩,这样李从嘉或许还能少生些气。
李从嘉让释雪河将东西放下,等释雪河退下之后,就开始看他收集来的这些黑历史,当然主要看的是那些御史的黑历史,李从嘉想的很简单,你们就是吃言官这碗饭的,想要严于律人,那也要严于律己才行,要不然回头举报别人贪?污?受?贿,然后他们自己也这么干,御史台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不过这一看,李从嘉顿时笑了,大唐建国时间不长,这些官员的臭毛病却一点也不少,估计都是从南唐时期带来的,要不怎么说李从嘉不喜欢用南唐的那些官员呢?
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唐虽然换了地方,但李从嘉还是坚持自己是李唐正统,那就代表他还是承自南唐,这些人过来哪怕不给他们官复原职也必须给他们留下一席之地。
可是这些御史的黑历史还真不少,当然也不是没有清白的,然而那些真正清白的这一次压根就没卷入到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一次党争之中!
李从嘉将这些资料都看过一遍,发现释雪河选出来的这些,如果都是真的,那么这些人被参还真不是很冤枉,但是这个罪名可大可小,要不要把人削成白板,全凭李从嘉的心情。
如果让李从嘉自己来的话,他肯定是想要将这些人开了回去吃自己的,可是这上面粗略数一数至少十来个人,还都是比较重要的位置,让他们都回家的话,一下子空出来的这些缺没人补上,朝廷的运转哪怕还能继续,也要受到一些影响。
李从嘉盯着那些人的名单眼神很冷,就让这些人再蹦q一段时间,等师行一教的学生成长起来,这些人都别想落好!
他将这些黑历史收起来,选了几个比较过分的,打算跟内阁商议一下怎么处理。
周宗他们也是等了很久,之前内阁如今剩下的四个人都在等李从嘉的指示,他们之前也互相讨论过谁比较有可能入阁,只是以他们的目光来看的话,现在的六部尚书没有人有资格入阁,如果非要论资历论功绩,李平倒是有资格,然而他是武将,隶属枢密院,那是跟内阁并驾齐驱的部门,李平自然不可能跑内阁来做辅臣。
四个人都很好奇,不知道李从嘉想要怎么做,在听到李从嘉找他们开会的时候,几个人从各自的办公房间出来,对视一眼,知道很可能有了结果。
到了宣政殿以后,李从嘉直接将几份折子递给周宗他们说道:“这上面的人,让大理寺看着办吧。”
周宗知道这是对之前那一拨朝臣互相攻讦下的定论,他看了一眼,发现李从嘉并没有趁机大肆牵连,而是挑出了一些实在太过分的人准备收拾。
既然人不多,内阁众臣也就放下了心,周宗定了定神,知道作为首辅,这时候又该他上去顶枪了:“殿下,萧大夫已退,不知次辅人选如何选定?”
萧俨是退休,李从嘉当然要给他一个名誉称号,他手一挥就将光禄大夫升为了正一品,赐给萧俨一个光禄大夫的称号,所以现在都称呼他为萧大夫。
李从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现在内阁忙吗?”
周宗若有所觉只是说道:“若说忙,倒也尚能支应。”
李从嘉点头说道:“若是诸位压力不大的话,内阁就先这样吧,内阁辅臣不比其他,不是随便就能入阁的,而且我本意内阁辅臣不超过四位,如今也算是正好。”
众人瞬间明白,萧俨退了之后,内阁估计就不会再出现有五位辅臣的情况了,之前那是李从嘉对老臣优待,所以让他们集体入阁,说实话如果认真选的话,内阁辅臣本来也就应该四个人,徐铉此人在政治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之前如果说对重选一个内阁次辅这件事情有压力的,也就是徐铉了,毕竟估计他也只有文采和资历可以压一压下面的那些官员。
可是他们的王并不重视文采!而且若论文采,有自信说比李从嘉文采更好的至今估计还没出现,李从嘉“写”出的那有限的几首诗词,已经让众人心服口服。
现在听说没有新人进来,徐铉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大概是稳的,他对李从嘉十分感激,他在政治上的建树不够,但是因为他学问好,在读书人中间很受追捧,他说的话也更让人信服。
所以徐铉说李从嘉好,那么就给现在的读书人留下一个当今唐王是个明君的印象。
一个君主在读书人之中的口碑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意味着他是名留青史还是遗臭万年,没见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转头就被骂成了焚书坑儒,一骂就是几千年吗?
李从嘉虽然不太在意这个,不管这些读书人说什么,他都会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听到这些人称赞他,他还是很开心的。
而内阁辅臣不会增加的消息散播出去之后,李从嘉本来以为大家会消停下来,结果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李从嘉目瞪口呆之后也反应了过来,估计这些人是没办法退的,毕竟之前为了入阁都撕破脸了啊,这还怎么退,不把对方弄死,以后永无宁日啊。
本来政治斗争这种事情,李从嘉也知道无法禁止,干脆就让他们去,只要不耽误干活就行,结果他发现不管的话居然愈演愈烈,甚至连内阁辅臣都要被影射。
李从嘉终于是忍不住炸毛:“你们有没完了?天天就盯着这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什么都不管了是吗?你们知不知道外面还有十几万大军在拼命?是不是一个个闲得都没事儿干了?看来是官位太多养的闲人太多了是吧?行,从今天开始,调整官制!”
众官员:?????!!!!!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他们就是想要打击一下政敌,怎么一不小心就要被炒鱿鱼了呢?
李从嘉说干就干,官僚体系日益臃肿对以后的发展肯定是没好处,尤其是他现在把文武分家,可是文官那里本来有一些文武都能兼任的官职体系并没有去掉,也就造成了平白多出了许多官职,李从嘉早就想下手,但是却一直没有好机会。
很好,这次这群坑爹货们倒是给了他一个好理由,一个个估计真的是太闲了!
所以虽然看上去是李从嘉突然发火,但实际上这件事情无论是李从嘉还是内阁,早就有一个共识,李从嘉发完火之后就让内阁去搞方案,然后内阁居然在两天之内就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李从嘉又把那些互相攻讦的朝臣挂了墙头:“看看内阁的效率,再看看你们!以往真是太放纵你们了!”
众位大臣:……
大家也不傻,官职体系这种东西发展到如今是随着政治制度一点点完善起来的,所谓缩减官位也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这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平衡关系,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搞定的事情,内阁能够在两天之内拿出这份方案,只能说这件事情早就在李从嘉和内阁的计划范围内。
如今大臣们为了次辅你争我夺的事情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而已。
以往李从嘉有什么主意,大臣们不希望实行还会找内阁做靠山,然而如今内阁都站在了李从嘉那边,六部九卿也绝对不会跟李从嘉和内阁作对,毕竟什么都能少也少不了他们。
于是,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整个朝野居然都很平静,当然大家私底下都有些焦急,尤其是低级官吏,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辞退。
李从嘉发过火之后,也算是安抚了释雪庭好几天没有消息带来的焦躁。
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但是今年显然又不能跟释雪庭一起过,李从嘉表示十分不高兴。
结果新年一过,李从嘉就收到了一个让他猝不及防的消息:蜀国国主孟昶在正旦日与民同乐的时候,当众被皇后割喉!
道:“是有人主动送到我们手上,后来我们又进行了核实,那些明显是栽赃嫁祸的就扔到了一边,剩下的都比较真实。”
李从嘉瞬间就明白了,肯定是有人猜到了李从嘉没有当庭发火,自然是要下了朝让人去查,情报部并不是一个隐藏的部门,而是光明正大位列五部之下,甚至有替代兵部跟另外五部组成新六部的趋势。
这些人估计是把情报部当成后世的纪委,当面告状没用之后,就整理了黑历史继续向情报部告状。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他们对李从嘉的脾气很了解的份儿上,对此李从嘉也不生气,他并不像是有一些帝王一样,以让臣子看不透摸不清为乐趣,下面人喜欢揣测上意就让他们去,如果这样能够让他们聪明一点,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想要踩地雷之前先想一想值不值得踩,这样李从嘉或许还能少生些气。
李从嘉让释雪河将东西放下,等释雪河退下之后,就开始看他收集来的这些黑历史,当然主要看的是那些御史的黑历史,李从嘉想的很简单,你们就是吃言官这碗饭的,想要严于律人,那也要严于律己才行,要不然回头举报别人贪?污?受?贿,然后他们自己也这么干,御史台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不过这一看,李从嘉顿时笑了,大唐建国时间不长,这些官员的臭毛病却一点也不少,估计都是从南唐时期带来的,要不怎么说李从嘉不喜欢用南唐的那些官员呢?
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唐虽然换了地方,但李从嘉还是坚持自己是李唐正统,那就代表他还是承自南唐,这些人过来哪怕不给他们官复原职也必须给他们留下一席之地。
可是这些御史的黑历史还真不少,当然也不是没有清白的,然而那些真正清白的这一次压根就没卷入到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一次党争之中!
李从嘉将这些资料都看过一遍,发现释雪河选出来的这些,如果都是真的,那么这些人被参还真不是很冤枉,但是这个罪名可大可小,要不要把人削成白板,全凭李从嘉的心情。
如果让李从嘉自己来的话,他肯定是想要将这些人开了回去吃自己的,可是这上面粗略数一数至少十来个人,还都是比较重要的位置,让他们都回家的话,一下子空出来的这些缺没人补上,朝廷的运转哪怕还能继续,也要受到一些影响。
李从嘉盯着那些人的名单眼神很冷,就让这些人再蹦q一段时间,等师行一教的学生成长起来,这些人都别想落好!
他将这些黑历史收起来,选了几个比较过分的,打算跟内阁商议一下怎么处理。
周宗他们也是等了很久,之前内阁如今剩下的四个人都在等李从嘉的指示,他们之前也互相讨论过谁比较有可能入阁,只是以他们的目光来看的话,现在的六部尚书没有人有资格入阁,如果非要论资历论功绩,李平倒是有资格,然而他是武将,隶属枢密院,那是跟内阁并驾齐驱的部门,李平自然不可能跑内阁来做辅臣。
四个人都很好奇,不知道李从嘉想要怎么做,在听到李从嘉找他们开会的时候,几个人从各自的办公房间出来,对视一眼,知道很可能有了结果。
到了宣政殿以后,李从嘉直接将几份折子递给周宗他们说道:“这上面的人,让大理寺看着办吧。”
周宗知道这是对之前那一拨朝臣互相攻讦下的定论,他看了一眼,发现李从嘉并没有趁机大肆牵连,而是挑出了一些实在太过分的人准备收拾。
既然人不多,内阁众臣也就放下了心,周宗定了定神,知道作为首辅,这时候又该他上去顶枪了:“殿下,萧大夫已退,不知次辅人选如何选定?”
萧俨是退休,李从嘉当然要给他一个名誉称号,他手一挥就将光禄大夫升为了正一品,赐给萧俨一个光禄大夫的称号,所以现在都称呼他为萧大夫。
李从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现在内阁忙吗?”
周宗若有所觉只是说道:“若说忙,倒也尚能支应。”
李从嘉点头说道:“若是诸位压力不大的话,内阁就先这样吧,内阁辅臣不比其他,不是随便就能入阁的,而且我本意内阁辅臣不超过四位,如今也算是正好。”
众人瞬间明白,萧俨退了之后,内阁估计就不会再出现有五位辅臣的情况了,之前那是李从嘉对老臣优待,所以让他们集体入阁,说实话如果认真选的话,内阁辅臣本来也就应该四个人,徐铉此人在政治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之前如果说对重选一个内阁次辅这件事情有压力的,也就是徐铉了,毕竟估计他也只有文采和资历可以压一压下面的那些官员。
可是他们的王并不重视文采!而且若论文采,有自信说比李从嘉文采更好的至今估计还没出现,李从嘉“写”出的那有限的几首诗词,已经让众人心服口服。
现在听说没有新人进来,徐铉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大概是稳的,他对李从嘉十分感激,他在政治上的建树不够,但是因为他学问好,在读书人中间很受追捧,他说的话也更让人信服。
所以徐铉说李从嘉好,那么就给现在的读书人留下一个当今唐王是个明君的印象。
一个君主在读书人之中的口碑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意味着他是名留青史还是遗臭万年,没见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转头就被骂成了焚书坑儒,一骂就是几千年吗?
李从嘉虽然不太在意这个,不管这些读书人说什么,他都会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听到这些人称赞他,他还是很开心的。
而内阁辅臣不会增加的消息散播出去之后,李从嘉本来以为大家会消停下来,结果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李从嘉目瞪口呆之后也反应了过来,估计这些人是没办法退的,毕竟之前为了入阁都撕破脸了啊,这还怎么退,不把对方弄死,以后永无宁日啊。
本来政治斗争这种事情,李从嘉也知道无法禁止,干脆就让他们去,只要不耽误干活就行,结果他发现不管的话居然愈演愈烈,甚至连内阁辅臣都要被影射。
李从嘉终于是忍不住炸毛:“你们有没完了?天天就盯着这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什么都不管了是吗?你们知不知道外面还有十几万大军在拼命?是不是一个个闲得都没事儿干了?看来是官位太多养的闲人太多了是吧?行,从今天开始,调整官制!”
众官员:?????!!!!!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他们就是想要打击一下政敌,怎么一不小心就要被炒鱿鱼了呢?
李从嘉说干就干,官僚体系日益臃肿对以后的发展肯定是没好处,尤其是他现在把文武分家,可是文官那里本来有一些文武都能兼任的官职体系并没有去掉,也就造成了平白多出了许多官职,李从嘉早就想下手,但是却一直没有好机会。
很好,这次这群坑爹货们倒是给了他一个好理由,一个个估计真的是太闲了!
所以虽然看上去是李从嘉突然发火,但实际上这件事情无论是李从嘉还是内阁,早就有一个共识,李从嘉发完火之后就让内阁去搞方案,然后内阁居然在两天之内就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李从嘉又把那些互相攻讦的朝臣挂了墙头:“看看内阁的效率,再看看你们!以往真是太放纵你们了!”
众位大臣:……
大家也不傻,官职体系这种东西发展到如今是随着政治制度一点点完善起来的,所谓缩减官位也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这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平衡关系,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搞定的事情,内阁能够在两天之内拿出这份方案,只能说这件事情早就在李从嘉和内阁的计划范围内。
如今大臣们为了次辅你争我夺的事情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而已。
以往李从嘉有什么主意,大臣们不希望实行还会找内阁做靠山,然而如今内阁都站在了李从嘉那边,六部九卿也绝对不会跟李从嘉和内阁作对,毕竟什么都能少也少不了他们。
于是,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整个朝野居然都很平静,当然大家私底下都有些焦急,尤其是低级官吏,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辞退。
李从嘉发过火之后,也算是安抚了释雪庭好几天没有消息带来的焦躁。
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但是今年显然又不能跟释雪庭一起过,李从嘉表示十分不高兴。
结果新年一过,李从嘉就收到了一个让他猝不及防的消息:蜀国国主孟昶在正旦日与民同乐的时候,当众被皇后割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