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改写唐朝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只有出来了解,才能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才能解决,若是我把临安百姓需要的炭火统一采购,岂不是能为百姓省不少钱?”
想起后来的集**暖,苏致远办不到这些,但是有些生活必需品统一采集确实能为百姓省不少钱,这是真的。
“你出来就想了这么个点子?”唐思雨想的还是让百姓努力耕作的事情,在她看来,能否富裕就是粮食多少的问题。
“能为百姓取得谋福利的事情就是好事,没有大小之分,有些事情统一管理起码也能避免奸商坑害百姓。要不等会回去这负责统一采购木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把木炭的价格压下来,各个村落乡贤的名单,你找无裳要,她有,衙役你随便使唤便是。”
从山上下来到了村镇的集市上,也是很热闹,把事情交代给了唐思雨之后,自己到了一边的看起杂耍来。
冬天还出来杂耍的那生活过得确实不如意,在乡镇上有钱人又少,得到的银子也少,不过跑江湖的人依旧十分卖力,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和几个铜板。
其实苏致远还有一个自己的构想没有说给众人,那就是自己另外经商,开商铺,做买卖,用自己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有了钱才能做更多的事情,不然即使是县令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也无能无力。
皇上也会为军饷发愁,也会为救灾发愁,这就是没有钱的后果。
一路上论起为官之道,唐思雨说的都是之乎者也的空谈国事,然而对于很多百姓的想法却一点都不懂,纵使姚崇在朝堂之上为唐玄宗提了很多的忠言良策,那也是多少年的执政经验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思雨,你师从姚崇大人,想必定是满腹经纶,为何不畅谈一番,好让我也能领悟些什么。”
唐思雨咳嗽了一下:“你这么说话,我还有点不习惯,不过我跟随师傅在长安见过不少的名人大家,无一不是各个行业的翘楚,即便是工部那些官位极低的官员,师傅也一样重视,经常听取各种建议,尤其重视生产和工部发展的情况,六部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他都熟络的很。”
苏致远暗赞一声,怪不得是唐朝四大贤相呢,人家身居高官而不自傲,注重生产和工部的发展,国家不强大才有问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的。
“那你觉得,我一个小小的县令应当如何让这小小的临安,成为杭州首富之地呢?”
“临安成首富?呵呵,阁下为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思雨只当是个笑话,可是苏致远确实这么想过,如果自己能通过临安证明自己,改变历史,那自己就能改变大唐,也许他苏某人也会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想想就有莫名的激动。
杭州是一个富庶之地,临安只是下面的一个县城,想要成为杭州经济的中心,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苏致远自己的努力。
谈论为官之道,唐思雨总是兴致勃勃,几品几品的官职都是张嘴就来,说的像顺口溜一样,对于朝廷近些年下旨颁布的各种政策也是一点不含糊,可是真的到了县衙的时候,她才明白苏致远说的话有多大胆。
皇权不下县,县令县丞等就是最低的朝廷命官了,对于百姓来说,朝廷的意义就是分田地,收税,征兵,其他的概念说句实话很模糊的,毕竟是一家人的姓氏的朝代。
县令也不过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官员而已,对上面的义务是收税,对于底下的百姓是维护治安,处理一些杂事,完全没有现代那么多权力的感觉,要想带动百姓的经济发展,说实话,不够格,也没那个本事,毕竟颁布政策都是皇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苏致远就算身为县令也不能勉强百姓做一些事情,百姓可以不听他的,那他只能起个引导的作用,起码在经济发展这方面就是。
苏致远清楚的了解这些,所以他才要自己也经商来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可是他是朝廷命官,无法经商,所以从商之事要交给身边的人去做。
(未完待续)
,你只有出来了解,才能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才能解决,若是我把临安百姓需要的炭火统一采购,岂不是能为百姓省不少钱?”
想起后来的集**暖,苏致远办不到这些,但是有些生活必需品统一采集确实能为百姓省不少钱,这是真的。
“你出来就想了这么个点子?”唐思雨想的还是让百姓努力耕作的事情,在她看来,能否富裕就是粮食多少的问题。
“能为百姓取得谋福利的事情就是好事,没有大小之分,有些事情统一管理起码也能避免奸商坑害百姓。要不等会回去这负责统一采购木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把木炭的价格压下来,各个村落乡贤的名单,你找无裳要,她有,衙役你随便使唤便是。”
从山上下来到了村镇的集市上,也是很热闹,把事情交代给了唐思雨之后,自己到了一边的看起杂耍来。
冬天还出来杂耍的那生活过得确实不如意,在乡镇上有钱人又少,得到的银子也少,不过跑江湖的人依旧十分卖力,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和几个铜板。
其实苏致远还有一个自己的构想没有说给众人,那就是自己另外经商,开商铺,做买卖,用自己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有了钱才能做更多的事情,不然即使是县令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也无能无力。
皇上也会为军饷发愁,也会为救灾发愁,这就是没有钱的后果。
一路上论起为官之道,唐思雨说的都是之乎者也的空谈国事,然而对于很多百姓的想法却一点都不懂,纵使姚崇在朝堂之上为唐玄宗提了很多的忠言良策,那也是多少年的执政经验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思雨,你师从姚崇大人,想必定是满腹经纶,为何不畅谈一番,好让我也能领悟些什么。”
唐思雨咳嗽了一下:“你这么说话,我还有点不习惯,不过我跟随师傅在长安见过不少的名人大家,无一不是各个行业的翘楚,即便是工部那些官位极低的官员,师傅也一样重视,经常听取各种建议,尤其重视生产和工部发展的情况,六部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他都熟络的很。”
苏致远暗赞一声,怪不得是唐朝四大贤相呢,人家身居高官而不自傲,注重生产和工部的发展,国家不强大才有问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的。
“那你觉得,我一个小小的县令应当如何让这小小的临安,成为杭州首富之地呢?”
“临安成首富?呵呵,阁下为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思雨只当是个笑话,可是苏致远确实这么想过,如果自己能通过临安证明自己,改变历史,那自己就能改变大唐,也许他苏某人也会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想想就有莫名的激动。
杭州是一个富庶之地,临安只是下面的一个县城,想要成为杭州经济的中心,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苏致远自己的努力。
谈论为官之道,唐思雨总是兴致勃勃,几品几品的官职都是张嘴就来,说的像顺口溜一样,对于朝廷近些年下旨颁布的各种政策也是一点不含糊,可是真的到了县衙的时候,她才明白苏致远说的话有多大胆。
皇权不下县,县令县丞等就是最低的朝廷命官了,对于百姓来说,朝廷的意义就是分田地,收税,征兵,其他的概念说句实话很模糊的,毕竟是一家人的姓氏的朝代。
县令也不过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官员而已,对上面的义务是收税,对于底下的百姓是维护治安,处理一些杂事,完全没有现代那么多权力的感觉,要想带动百姓的经济发展,说实话,不够格,也没那个本事,毕竟颁布政策都是皇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苏致远就算身为县令也不能勉强百姓做一些事情,百姓可以不听他的,那他只能起个引导的作用,起码在经济发展这方面就是。
苏致远清楚的了解这些,所以他才要自己也经商来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可是他是朝廷命官,无法经商,所以从商之事要交给身边的人去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