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清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中国开放工商业禁令,各种各样采用新式机器的工厂展起来,后来受到中法战争的刺激,这种风潮就更加扩大。
随之而来,对懂得西洋技术的人才也越渴求。但这个时候中国懂得西洋技术的人又有几个,工厂主们只能从外国花重金聘请外国技师,却往往所托非人。因而,当第一批大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他们几乎一个个都成为了那些工厂老板眼里的金娃娃。三顾茅庐、礼贤下士都不足以体现他们的热忱,在那些老板看来,这些中国学子的薪水再贵也不可能比得上那些拿着天价的外国技师,更重要的一是,他们是自己人,总比洋鬼子靠得住。
不得不中国第一批大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尽管他们只接受了两年的成教育。这些学子很快把他们从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为了实际的生产力,而那些外国技师则现他们自己失业了。
但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毕竟只有那么几千人,面对整个中国越来越多的工厂,这些学子不过是扔进沙漠的一粒沙子。
商品的生产受到供求关系影响,人才也是一样。到了全国各所大学再次招生的时候,原本都招不满人的各所大学招了个爆满,到最后不得不进行扩招,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大学一间宿舍要塞十几个人。到今年第三次招生完毕,全国建十几所大学,共有在校的大学生数万人。
他们就是方怀所要依靠的改革力量,这些年轻的学子,有先进的知识、有蓬勃的朝气、有爱国的理想,这三是最重要的。有先进的知识,他们才有能力去改造这个国家,把这个国家带向正确的道路;有蓬勃的朝气,他们才敢闯敢干,而不是食素餐位,哪怕他们干错了事情也比碌碌无为要强,起码他们得到了经验;而有了爱国的理想,他们才能真正无所畏惧,去和那些旧势力作斗争,方怀需要的就是他们的热血。
冬去春来,过了年全国各所大学有开始招人了。
康伯带着儿子走了两天路,总算进了杭州府。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在海边打了一辈子鱼,倒也养活了一家四口,可是大字却一个不识。为了不让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在渔村待一辈子,康伯送了自己儿子去读私塾,想着将来即便不能考取个功名,也能识得写写算算在城里谋个差使。
却没想到儿子在城里读了六年私塾,到最后竟然不愿去靠功名,反倒要去读什么大学,气得康伯狠狠抽了儿子一顿。不过一向孝顺的儿子却倔的很,跪在地上一个劲给自己磕头,磕得头皮都破了。
天下哪个父母不心疼儿女,康伯只能喊了一声“冤孽”,便带着儿子和家里最后一积蓄往杭州府来了。
杭州府康伯年轻的时候也来过两趟,但印象中似乎没有这么多人,再看看,连客栈都住满了。毫不容易让一家客栈老板同意他们在柴房住下,房钱算一半,康伯这才跟客栈伙计打听起浙江大学的位置来。
客栈伙计似乎经常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溜得飞快,害得康老汉都没听清,最后还是康伯找来儿子用笔记下来方才了事。康老汉和儿子拿着地址,左拐又拐终于找到一个衙门口似的宅院前。
但此时门口堆积的人群却把康老汉吓了一跳,这只怕不下千人吧。十几条长龙把门口堵得死死的,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连个插进去的缝隙都没有,还好不是大热天,不然中间的人只怕早中暑了。
而排着的队伍两旁,还站着形形色色的人,有一身珠光宝气的富商,有带着十几个家奴的土财主,更多的是和康伯差不多打扮的普通百姓。他们的年纪和康伯也差不多,都... -->>
随着中国开放工商业禁令,各种各样采用新式机器的工厂展起来,后来受到中法战争的刺激,这种风潮就更加扩大。
随之而来,对懂得西洋技术的人才也越渴求。但这个时候中国懂得西洋技术的人又有几个,工厂主们只能从外国花重金聘请外国技师,却往往所托非人。因而,当第一批大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他们几乎一个个都成为了那些工厂老板眼里的金娃娃。三顾茅庐、礼贤下士都不足以体现他们的热忱,在那些老板看来,这些中国学子的薪水再贵也不可能比得上那些拿着天价的外国技师,更重要的一是,他们是自己人,总比洋鬼子靠得住。
不得不中国第一批大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尽管他们只接受了两年的成教育。这些学子很快把他们从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为了实际的生产力,而那些外国技师则现他们自己失业了。
但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毕竟只有那么几千人,面对整个中国越来越多的工厂,这些学子不过是扔进沙漠的一粒沙子。
商品的生产受到供求关系影响,人才也是一样。到了全国各所大学再次招生的时候,原本都招不满人的各所大学招了个爆满,到最后不得不进行扩招,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大学一间宿舍要塞十几个人。到今年第三次招生完毕,全国建十几所大学,共有在校的大学生数万人。
他们就是方怀所要依靠的改革力量,这些年轻的学子,有先进的知识、有蓬勃的朝气、有爱国的理想,这三是最重要的。有先进的知识,他们才有能力去改造这个国家,把这个国家带向正确的道路;有蓬勃的朝气,他们才敢闯敢干,而不是食素餐位,哪怕他们干错了事情也比碌碌无为要强,起码他们得到了经验;而有了爱国的理想,他们才能真正无所畏惧,去和那些旧势力作斗争,方怀需要的就是他们的热血。
冬去春来,过了年全国各所大学有开始招人了。
康伯带着儿子走了两天路,总算进了杭州府。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在海边打了一辈子鱼,倒也养活了一家四口,可是大字却一个不识。为了不让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在渔村待一辈子,康伯送了自己儿子去读私塾,想着将来即便不能考取个功名,也能识得写写算算在城里谋个差使。
却没想到儿子在城里读了六年私塾,到最后竟然不愿去靠功名,反倒要去读什么大学,气得康伯狠狠抽了儿子一顿。不过一向孝顺的儿子却倔的很,跪在地上一个劲给自己磕头,磕得头皮都破了。
天下哪个父母不心疼儿女,康伯只能喊了一声“冤孽”,便带着儿子和家里最后一积蓄往杭州府来了。
杭州府康伯年轻的时候也来过两趟,但印象中似乎没有这么多人,再看看,连客栈都住满了。毫不容易让一家客栈老板同意他们在柴房住下,房钱算一半,康伯这才跟客栈伙计打听起浙江大学的位置来。
客栈伙计似乎经常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溜得飞快,害得康老汉都没听清,最后还是康伯找来儿子用笔记下来方才了事。康老汉和儿子拿着地址,左拐又拐终于找到一个衙门口似的宅院前。
但此时门口堆积的人群却把康老汉吓了一跳,这只怕不下千人吧。十几条长龙把门口堵得死死的,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连个插进去的缝隙都没有,还好不是大热天,不然中间的人只怕早中暑了。
而排着的队伍两旁,还站着形形色色的人,有一身珠光宝气的富商,有带着十几个家奴的土财主,更多的是和康伯差不多打扮的普通百姓。他们的年纪和康伯也差不多,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