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封南郑侯 (2/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排事情,袁慎直接说道:“怎么都是我的事,你自己干嘛呢。”
李皓当即便理直气壮的回道:“我这刚回来,肯定是在府上休养几天再说,然后再看能不能找人打听一下。
只可惜现如今崔佑不在,留下来的王淳和小越侯又在太子之事上有所牵连,否则要打听消息就容易多了。
好了,你赶紧去安排吧,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办这么两件小事一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陛下那里我拖不了几天,再去回复以前,总得先了解情况,心里有个成算才行。”
说完李皓便赶紧走了,只留下袁慎无语的看着李皓的远去的背影,恨的牙痒痒,不过这并不影响袁慎干活的积极性。
没几天他就把消息给打听回来了,而且还特意把伺候的下人都远远支开才说:“关于孙家的处置,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意,按时间算的话,那个时候已经是事发后很久了。
所以会不会陛下已经对太子妃忍无可忍,但又不好无故废除,所以想借着你的手来解决那位太子妃,毕竟你们本就有旧怨在身。
另外我还查到了把消息捅到太子面前的事,确实是有人在背后操作,故意把人引过去的,你猜猜看这个人是谁,我觉得你一定猜不到。”
看袁慎这幅显摆的样子,李皓才不想搭理呢,就干脆这么默默的看着,等袁慎感觉无聊了,便丧气的说出来了,感觉失去了很大乐趣一样:“我打听到是三皇子府中的人,暗中鼓动并把太子的行踪泄露出去的。
你说三皇子这是打算做什么,他不会是对太子之位有所企图吧,要是真这样的话,他背后的支持力量可比太子要强上不少。
不仅在宫中有宠冠六宫的越妃支持,宫外还有小越侯及一帮丰饶功臣支持,你说陛下到时候会不会真有易储之心。
这种情况下,东宫只怕是会陷入到漩涡之中,你最好还是不要踏进去的好。”
关于文帝现在有没有易储之心,李皓不知道,但反正在原剧情里面,最后确实易储成功了。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到最后让文帝下定决心的原因,还是凌不疑借用虎符调兵之事。
毕竟未经皇帝允许,就私自在京畿之地调兵,这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重罪,纵使这事太子确实并不知情。
可终究虎符名义上是一直保管在他手上的,只要出了事,他根本就撇不清干系。
想来自这事之后,文帝就如当年高皇帝看见商山四皓一般,知道大势已去,天意不可违。
再加上宣皇后不知怎得,又从程少商身上得到启发,主动提出废后之事,给了文帝顺水推舟的借口。
可要是李皓入东宫执掌兵事,那至少可以保证虎符不会落入凌不疑手中,堵住这引发崩盘的最后棋子。
然后只要督促太子把事情办好,不求让他树立多么厉害的形象,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总还是有机会挽回的。
而在这方面,李皓还是颇有经验的,毕竟李皓也是扶持过幼主的人,知道如何细化做事步骤,可以让人更好的按例实行。
这么一想,李皓还是打算去趟一下这趟混水,便说道:“现在不是我想踏进去,而是陛下想让我踏进去的,不管陛下的想法如何,我都得先走走看再说。”
面对李皓的话,袁慎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便陷入了沉默之中,而后还是李皓先开口提了一个问题:
“不过你说实话,若是让你来做选择,你认为是选三皇子做皇帝好,还是选太子做皇帝好。”
袁慎沉思一会过后说道:“若以个人性格而言,三皇子刚正果决,纵使有时候出格了一点,但胜在有进取之心;而太子虽宽仁有礼,但也优柔寡断,若是在皇朝中期倒还可做一守成之君,却不适合现在。”
“可对臣子而言,宽仁之君总归是好伺候的多,毕竟前朝武帝事还是有不少人记得的。”
听见李皓的话,袁慎望向李皓的眼神很是奇怪,或许是没想到李皓会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吧。
“好了,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事要说,没有的话你就可以回去了。”既然消息已经知道了,那李皓也就懒得再和袁慎废话,有这功夫,还不如回去陪陪老婆。
李皓这过河拆桥的速度是快的令袁慎无语,便也就直接起身准备走了,而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小事,就又停下了脚步:“对了,另外还有一个消息,就是陛下养在宫中的那个凌不疑,也曾为孙家的事去找太子告过状,只是不知道他是基于义愤还是帮三皇子了。”
说完之后,见李皓也没啥反应,袁慎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毕竟现在凌不疑还没绽放出光彩来,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文帝养子的身份,还不值得太过重视。
至于李皓没有反应就更正常了,因为他从头到尾都知道三皇子和凌不疑是一伙。
在把袁慎送走之后,李皓便回到了曲冷君那里,和她正式说起了自己要去东宫任职的事,总得先打掉曲冷君心中的顾虑,否则容易把小事拖大。
而实际上,曲冷君在听到李皓的话语后,却并未有什么反应,只当这是稀松平常之事。
本来李皓还以为这是曲冷君装出来得样子,直等到后来发现她是真的释然了之后,李皓顿时感觉心情都透畅了。
等再次进宫向文帝复命,同意前往东宫任职之后,文帝很快便确定了对平定有功之臣的封赏,那情况就让李皓觉得,文帝这就是在等自己就犯一样。
不过真说起来,这次文帝给予李皓的奖赏,确实挺丰盛的,李皓被封为关内侯,采邑南郑,食邑一千二百户,而具体官职则是太子率更令,加封侍中。
南郑是汉中郡郡治所在,又是李皓亲自征讨下来得地方,纪念意义重大,再加上一般关内侯的食邑在二百户至八百户之间,并以三百户或五百户者为主导,这么一看李皓的一千两百户实在不少。
而官职上,太子率更令官秩千石,也是李皓主要职司,至于官秩比两千石的侍中,就是单纯以虚职抬升官阶的作用了,并无实权,和当初李皓的那个议郎差不多。
安排事情,袁慎直接说道:“怎么都是我的事,你自己干嘛呢。”
李皓当即便理直气壮的回道:“我这刚回来,肯定是在府上休养几天再说,然后再看能不能找人打听一下。
只可惜现如今崔佑不在,留下来的王淳和小越侯又在太子之事上有所牵连,否则要打听消息就容易多了。
好了,你赶紧去安排吧,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办这么两件小事一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陛下那里我拖不了几天,再去回复以前,总得先了解情况,心里有个成算才行。”
说完李皓便赶紧走了,只留下袁慎无语的看着李皓的远去的背影,恨的牙痒痒,不过这并不影响袁慎干活的积极性。
没几天他就把消息给打听回来了,而且还特意把伺候的下人都远远支开才说:“关于孙家的处置,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意,按时间算的话,那个时候已经是事发后很久了。
所以会不会陛下已经对太子妃忍无可忍,但又不好无故废除,所以想借着你的手来解决那位太子妃,毕竟你们本就有旧怨在身。
另外我还查到了把消息捅到太子面前的事,确实是有人在背后操作,故意把人引过去的,你猜猜看这个人是谁,我觉得你一定猜不到。”
看袁慎这幅显摆的样子,李皓才不想搭理呢,就干脆这么默默的看着,等袁慎感觉无聊了,便丧气的说出来了,感觉失去了很大乐趣一样:“我打听到是三皇子府中的人,暗中鼓动并把太子的行踪泄露出去的。
你说三皇子这是打算做什么,他不会是对太子之位有所企图吧,要是真这样的话,他背后的支持力量可比太子要强上不少。
不仅在宫中有宠冠六宫的越妃支持,宫外还有小越侯及一帮丰饶功臣支持,你说陛下到时候会不会真有易储之心。
这种情况下,东宫只怕是会陷入到漩涡之中,你最好还是不要踏进去的好。”
关于文帝现在有没有易储之心,李皓不知道,但反正在原剧情里面,最后确实易储成功了。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到最后让文帝下定决心的原因,还是凌不疑借用虎符调兵之事。
毕竟未经皇帝允许,就私自在京畿之地调兵,这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重罪,纵使这事太子确实并不知情。
可终究虎符名义上是一直保管在他手上的,只要出了事,他根本就撇不清干系。
想来自这事之后,文帝就如当年高皇帝看见商山四皓一般,知道大势已去,天意不可违。
再加上宣皇后不知怎得,又从程少商身上得到启发,主动提出废后之事,给了文帝顺水推舟的借口。
可要是李皓入东宫执掌兵事,那至少可以保证虎符不会落入凌不疑手中,堵住这引发崩盘的最后棋子。
然后只要督促太子把事情办好,不求让他树立多么厉害的形象,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总还是有机会挽回的。
而在这方面,李皓还是颇有经验的,毕竟李皓也是扶持过幼主的人,知道如何细化做事步骤,可以让人更好的按例实行。
这么一想,李皓还是打算去趟一下这趟混水,便说道:“现在不是我想踏进去,而是陛下想让我踏进去的,不管陛下的想法如何,我都得先走走看再说。”
面对李皓的话,袁慎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便陷入了沉默之中,而后还是李皓先开口提了一个问题:
“不过你说实话,若是让你来做选择,你认为是选三皇子做皇帝好,还是选太子做皇帝好。”
袁慎沉思一会过后说道:“若以个人性格而言,三皇子刚正果决,纵使有时候出格了一点,但胜在有进取之心;而太子虽宽仁有礼,但也优柔寡断,若是在皇朝中期倒还可做一守成之君,却不适合现在。”
“可对臣子而言,宽仁之君总归是好伺候的多,毕竟前朝武帝事还是有不少人记得的。”
听见李皓的话,袁慎望向李皓的眼神很是奇怪,或许是没想到李皓会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吧。
“好了,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事要说,没有的话你就可以回去了。”既然消息已经知道了,那李皓也就懒得再和袁慎废话,有这功夫,还不如回去陪陪老婆。
李皓这过河拆桥的速度是快的令袁慎无语,便也就直接起身准备走了,而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小事,就又停下了脚步:“对了,另外还有一个消息,就是陛下养在宫中的那个凌不疑,也曾为孙家的事去找太子告过状,只是不知道他是基于义愤还是帮三皇子了。”
说完之后,见李皓也没啥反应,袁慎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毕竟现在凌不疑还没绽放出光彩来,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文帝养子的身份,还不值得太过重视。
至于李皓没有反应就更正常了,因为他从头到尾都知道三皇子和凌不疑是一伙。
在把袁慎送走之后,李皓便回到了曲冷君那里,和她正式说起了自己要去东宫任职的事,总得先打掉曲冷君心中的顾虑,否则容易把小事拖大。
而实际上,曲冷君在听到李皓的话语后,却并未有什么反应,只当这是稀松平常之事。
本来李皓还以为这是曲冷君装出来得样子,直等到后来发现她是真的释然了之后,李皓顿时感觉心情都透畅了。
等再次进宫向文帝复命,同意前往东宫任职之后,文帝很快便确定了对平定有功之臣的封赏,那情况就让李皓觉得,文帝这就是在等自己就犯一样。
不过真说起来,这次文帝给予李皓的奖赏,确实挺丰盛的,李皓被封为关内侯,采邑南郑,食邑一千二百户,而具体官职则是太子率更令,加封侍中。
南郑是汉中郡郡治所在,又是李皓亲自征讨下来得地方,纪念意义重大,再加上一般关内侯的食邑在二百户至八百户之间,并以三百户或五百户者为主导,这么一看李皓的一千两百户实在不少。
而官职上,太子率更令官秩千石,也是李皓主要职司,至于官秩比两千石的侍中,就是单纯以虚职抬升官阶的作用了,并无实权,和当初李皓的那个议郎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