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来依附于张居正麾下的人,就没了大将之才,王国光或殷正茂,也只是中上之选,没有足够的威望和魄力。反之,假使张四维来当这个首辅,赵肃那一派的人暂且不说,原先张党的那些人也不会同意。
当然,赵肃任首辅,张四维也不乐意。
他筹谋已久,结果一转眼,煮熟的鸭子就飞了,怎么让他高兴得起来?
所以就算他不会明面上和赵肃过不去,私底下难免也会设些绊子,搞些小动作,甚至他还瞅准机会,开始向李太后那边靠拢。虽说朱元璋定下祖制,后宫内臣不得干政,但是如果皇帝驾崩,太子还小,就算外有朝臣,有时候也需要太后出面主持一些事情,届时他与赵肃两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就算抛开这些先不提,赵肃甫一上任,就要面对一个难题。
张居正留下来的新政,到底继不继续?
如果继续的话,那些反对声怎么办?视而不见还是强加弹压?无论哪种办法,对赵肃只会有害无益,最终身败名裂。
如果不继续,他势必要选择与张四维合作,有合作就有妥协,那么张四维就可以从他手中一点点把权力拿过来,最后架空他这个首辅。
想通这些之后,张四维总算转怒为喜,把自己当不了首辅的郁闷稍稍压下,按兵不动,等着看赵肃的笑话。
博弈恰恰才开始。
没过多久,赵肃出手了。
他选择了一条张四维没有想到过的路。
首先,赵肃的人缘很好。
在朝为官,人缘好不是很容易办到的。因为你人在江湖,想往上爬,就需要站队,站了队,就代表着你与某些人成为盟友,与另外一些人成为政敌。如果你不想站队,希望两面都讨好,那么恰恰代表你没有立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还有些人比较清介,一心做事,不想掺和党争,这当然也算不上人缘好。
张居正算是一个前期很成功的范例,要知道他当时还是徐阶的学生,徐阶与严嵩父子明争暗斗,他还能在两派之间游刃有余,让徐阶认为他是个好学生,让严嵩也觉得这个人很不错。可惜他晚节不保,或者说他在登上首辅之位后,就失去这种小心谨慎。这是很多人的通病,有时候很难做到始终如一。
赵肃充分吸取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对小人,纵然心里看不上,面上也不会让其难堪,始终以礼相待,对有才干却郁郁不得志的人,也许对方并不赞同赵肃的政见,但赵肃也不介意提拔他,拉人一把。
久而久之,就会在许多人心里形成一种印象,每当提起赵肃,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身居高位,却没有架子,对前辈礼遇,对平辈和善,又乐意提拔晚辈。所以乍一听到赵肃回京被起复,就算是张四维那边的人,也大多觉得这不是不能接受的。
其次,赵肃在成为首辅之后的官员任用上,展现了一种春风化雨的手段。
王国光等人,先前是张居正的心腹,屡屡与赵肃作对,赵肃依旧没有动他吏部尚书的位置,反而在官员选拔的事情上与他诸多商量,并不独断独行,因为他深知王国光的为人,大节不亏,算是个君子,这种人用了他,他只会感激你,不会忘恩负义。
先前张居正的新政,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只是张居正操之过急,有时候难免会让底下的人有机可趁,那些土地士绅的反对声也就大些。所以赵肃并没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反而继续把新政执行下去,去掉其中一些弊病,平反起复一批原先因为张居正刻意打压而蒙冤的官员。他对外也说自己生平敬佩的人,一是启蒙恩师戴公望,二是老师高拱,三就是张居正。
要知道天下无人不知,张居正与赵肃不对头,与赵肃的老师高拱更不对头,赵肃当上首辅之后,不是趁机打击张居正的旧党,反而既往不咎,以德报怨,他的话,更让很多人都看到他的诚意和胸襟。
在面对赵肃一片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张四维有些坐不住了。
赵肃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揣摩张四维的心思,他现在每天忙于处理政务,处理人际关系,力保朝局稳定,还要担心朱翊钧的病情,忙得不可开交,连久别重逢的贺子重,两人也只是匆匆见了一面,叙了一会儿旧,便又进宫来了。
因为张宏派人来禀报,说皇帝想见他。
进了乾清宫西暖阁,便瞧见一个小身影伏案执笔,认真地写着什么,旁边榻上朱翊钧半卧着,在看奏折。
小孩儿抬头看见他,放下笔,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拱手躬身,声音清亮:“太傅好!”
原来依附于张居正麾下的人,就没了大将之才,王国光或殷正茂,也只是中上之选,没有足够的威望和魄力。反之,假使张四维来当这个首辅,赵肃那一派的人暂且不说,原先张党的那些人也不会同意。
当然,赵肃任首辅,张四维也不乐意。
他筹谋已久,结果一转眼,煮熟的鸭子就飞了,怎么让他高兴得起来?
所以就算他不会明面上和赵肃过不去,私底下难免也会设些绊子,搞些小动作,甚至他还瞅准机会,开始向李太后那边靠拢。虽说朱元璋定下祖制,后宫内臣不得干政,但是如果皇帝驾崩,太子还小,就算外有朝臣,有时候也需要太后出面主持一些事情,届时他与赵肃两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就算抛开这些先不提,赵肃甫一上任,就要面对一个难题。
张居正留下来的新政,到底继不继续?
如果继续的话,那些反对声怎么办?视而不见还是强加弹压?无论哪种办法,对赵肃只会有害无益,最终身败名裂。
如果不继续,他势必要选择与张四维合作,有合作就有妥协,那么张四维就可以从他手中一点点把权力拿过来,最后架空他这个首辅。
想通这些之后,张四维总算转怒为喜,把自己当不了首辅的郁闷稍稍压下,按兵不动,等着看赵肃的笑话。
博弈恰恰才开始。
没过多久,赵肃出手了。
他选择了一条张四维没有想到过的路。
首先,赵肃的人缘很好。
在朝为官,人缘好不是很容易办到的。因为你人在江湖,想往上爬,就需要站队,站了队,就代表着你与某些人成为盟友,与另外一些人成为政敌。如果你不想站队,希望两面都讨好,那么恰恰代表你没有立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还有些人比较清介,一心做事,不想掺和党争,这当然也算不上人缘好。
张居正算是一个前期很成功的范例,要知道他当时还是徐阶的学生,徐阶与严嵩父子明争暗斗,他还能在两派之间游刃有余,让徐阶认为他是个好学生,让严嵩也觉得这个人很不错。可惜他晚节不保,或者说他在登上首辅之位后,就失去这种小心谨慎。这是很多人的通病,有时候很难做到始终如一。
赵肃充分吸取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对小人,纵然心里看不上,面上也不会让其难堪,始终以礼相待,对有才干却郁郁不得志的人,也许对方并不赞同赵肃的政见,但赵肃也不介意提拔他,拉人一把。
久而久之,就会在许多人心里形成一种印象,每当提起赵肃,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身居高位,却没有架子,对前辈礼遇,对平辈和善,又乐意提拔晚辈。所以乍一听到赵肃回京被起复,就算是张四维那边的人,也大多觉得这不是不能接受的。
其次,赵肃在成为首辅之后的官员任用上,展现了一种春风化雨的手段。
王国光等人,先前是张居正的心腹,屡屡与赵肃作对,赵肃依旧没有动他吏部尚书的位置,反而在官员选拔的事情上与他诸多商量,并不独断独行,因为他深知王国光的为人,大节不亏,算是个君子,这种人用了他,他只会感激你,不会忘恩负义。
先前张居正的新政,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只是张居正操之过急,有时候难免会让底下的人有机可趁,那些土地士绅的反对声也就大些。所以赵肃并没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反而继续把新政执行下去,去掉其中一些弊病,平反起复一批原先因为张居正刻意打压而蒙冤的官员。他对外也说自己生平敬佩的人,一是启蒙恩师戴公望,二是老师高拱,三就是张居正。
要知道天下无人不知,张居正与赵肃不对头,与赵肃的老师高拱更不对头,赵肃当上首辅之后,不是趁机打击张居正的旧党,反而既往不咎,以德报怨,他的话,更让很多人都看到他的诚意和胸襟。
在面对赵肃一片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张四维有些坐不住了。
赵肃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揣摩张四维的心思,他现在每天忙于处理政务,处理人际关系,力保朝局稳定,还要担心朱翊钧的病情,忙得不可开交,连久别重逢的贺子重,两人也只是匆匆见了一面,叙了一会儿旧,便又进宫来了。
因为张宏派人来禀报,说皇帝想见他。
进了乾清宫西暖阁,便瞧见一个小身影伏案执笔,认真地写着什么,旁边榻上朱翊钧半卧着,在看奏折。
小孩儿抬头看见他,放下笔,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拱手躬身,声音清亮:“太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