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红楼之贾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节期间,所有侍卫一旦被选中,就不能随意离开皇宫,必须等到正月初三,皇帝从忙碌的祭祀庆典接待活动中解脱出来,御前侍卫才能恢复正常的轮值秩序。
从初三开始,贾琏这些御前侍卫才能回家过年。
当然春节轮值也有好处,这一年,贾琏收红包受到手软,等他初三傍晚回家,初略一算分到的红包,竟然到达了两万两。
要知道,这次宫中轮值的御前贴身侍卫足足三十六位,每人分得两万,还有御前领班侍卫与领侍卫内大臣的份子,要比贾琏这种二等侍卫多得多。
这还只是宫中分红,贾琏还收到了云贵总督塞给他的一对寿山石的对章,还收到了闽浙总督塞给他的鸽子蛋大小的十颗红蓝宝石。
对于这些,侍卫处有规定,银票上交平分,财物归自己私有。因为历来大臣送实物的很少。
贾琏得到实物是因为他是贴身侍卫,大臣为了得到贾琏的提点特特买好之用。送实物当然越小越好,不可能大包大包的送东西,故而,珍珠宝石刻章这些就受到众人青眼。
可别以为这些银子花的冤枉,往往一件小事有时候会改变人的一生。
比如,贾琏因为受了闽浙总督的东西,就提点他如何说话才能讨好皇帝,哪些话今日最好不要说,最后,闽浙总督平安而归。
收了云贵总督的对章,贾琏提点他乾元帝的爱好,让他在三分贺礼中选择了正确的贺礼。
贾琏经历了这一次春节轮值,只觉得自己前一世白活了,对于这些宫廷侍卫来说,春节期间,钱财真是如粪土。
同时,贾琏亲身感受了宫廷内侍的可恶与嚣张。
譬如湖广总督于颜明,论理,他是大皇子的岳父,大皇子虽然出身低些,却是帝王之子,不容小觑。
可是,乾清宫的总管太监就敢无视于颜明,就因为于颜明给的是银票,没有进贡他所喜欢的古董玩物,乾清宫的总管太监秦福顺就觉得于颜明小视了他,顿时心生不满,两面三刀糊弄他,让他冷飕飕的干等一整天,也没能够觐见皇上。
原来,秦福顺根本没把于颜明请求觐见的事情告诉皇帝。
于颜明本来应该正旦日中午就能觐见皇帝,结果到了戊时,还是贾琏看在于榴?的面子上,替他在秦福顺的面前说了好话,于颜明补送了秦福顺一块鸡血石,这才见到了皇帝。
这件事情让贾琏想起上一世,宫中夏太监周太监几个屡屡上门逼迫,一个没卵的玩意儿竟敢公然称呼自己为舅爷,贾琏如今想起只要呕血。
贾琏那时以为是皇帝暗示了什么,如今看来,却原来是这些阴人作耗。瞅着谁背景稍微弱些,他就敢狗仗人势踩到你脸上来。
堂堂大皇子的岳丈就有人敢打脸,何况元春不过一个无子无宠的妃嫔?
贾琏不由想起那些年,为了元春能够怀孕,贾府不惜重金收罗那些助兴助孕的神药,结果,元春也没生下一男半女,倒把把柄递给那些传信的太监,不但元春自己被他们挟制,也害得贾府先被人拿捏,随着元春生子无望,这些内侍便露出獠牙,讨老婆、买宅子,甚至认个干儿子,都敢上门逼迫贾府出贺仪,拿银子。
说什么借支,三五日就换,结果三五年也没还回来。逼得贾琏这个堂堂国公府少爵爷没法子,只好躲着他们。
外面竟然谣传什么乾元帝宠信贾元春,一车一车的银子送进贾府,其实却是害得贾府一车一车的银子往宫里送。
细细思虑,前一世元春封妃带给贾府除了祸患就是屈辱,竟没半点兴旺之兆。
贾琏恨恨的咬牙,不行,必须赶紧消除贾元春这个隐患。
初四这日开始,贾母、邢夫人、凤姐婆媳三代在家摆酒宴客,到府的男宾都在荣禧堂坐席,由贾赦贾政贾琏带着宝玉贾琮贾环接待,贾母凤姐带着迎春姐妹并黛玉,接待的都是亲戚家的女眷。
如此这般直忙到初五方才把亲眷家招待完毕。
初六开始,就是同僚往来,往年贾府这批客人少,今年增加了贾琏这个很吃香的宫廷侍卫,上门拜访人陡然一下多起来。
尤其要提的是,今年到贾府的女眷增加两位将军夫人,神威将军冯夫人与卫夫人。
巧的很,两位将军夫人不仅丈夫的官职一样,就是她们自家的出身也是一般,两位夫人都出身书香门第。
冯夫人虽然出身宗室,但是她爹是庶出,身无爵位,不过她爹聪明,读书出仕,如今在鸿胪寺做少卿,深受皇家眷顾。
冯夫人是嫡长女,自小聪明伶俐,在太后面前也说得上话,这也是冯将军更受皇帝重用,让他拱卫京都的原因之一。
冯唐细算起来也可说是皇家女婿,算是自己人。
当初冯唐兵败,冯家两个小儿子能够逃出一命,也因为他们身上有皇室血脉。
卫夫人则勉强可谓清贵出身。她家号称清贵,可是他祖上往上数三代,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小地主,不过家有余粮,子孙可以耕读传家。
卫夫人的父亲甚是聪明,并无名师指导,却凭着自身聪明,刻苦攻读,一夕之间鱼跃龙门,成了两榜进士,外放七品正堂知县。
卫夫人当时已经十岁,她母亲已经在帮她看亲,本来嫁给乡绅是她最好的归宿,结果她爹争气,得中进士,她自己一夜之间从一个农家女子一跃而成官家小姐。
她从此也过上了有丫头、有教养嬷嬷、有家庭塾师的小姐生活。
她这个人很有些自以为是,觉得她父亲是靠自己挣出来的官身,自觉比冯家、贾家这些勋贵人家高出一截,认为他们这些人家都是些仗着祖上功勋吃喝玩乐的纨绔。因为这个事情,她跟婆婆很不合拍,好在她婆婆卫老将军夫人去的早,否则,不知道要如何闹腾。
卫若兰的哥哥卫若松,迎娶的新娘子就是她娘家侄女儿,闺名杨淑慧,读书识字能作诗,养成她孤傲的性子,有些眼高手低。
初八这日,两位将军夫人约好一般到贾府拜访,也是巧的很,冯家与卫家都没有适龄的女儿,两卫将军夫人都带了长媳出门应酬。
一来是自家儿子跟贾琏同僚,二来他们家没女儿却有儿子啊,贾府正好有女儿待嫁,两位夫人也有借机相看的意思。
卫夫人倒想小媳妇也娶娘家侄女儿,可惜,卫将军三令五申不同意,一个眼高手低的大奶奶已经够了。
说实话,像卫夫人这种新生清贵,嫁进清贵人家更合拍,毕竟大家有共同语言。
冯家的大媳妇已经诞下长子,待人接物都比卫家长媳热情周到,与凤姐见面三句话就扯到孩子身上,两人不由自主交换起育儿经,即刻就谈笑风生,很是和谐。
卫大奶奶自恃身份,很是清高,不大掺和凤姐她们,觉得这些太低俗无趣儿。
凤姐身为主人,自然要热情款待每一个客人,等她把冯家大奶奶的毛摸顺溜了,回头俯就卫大奶奶。
凤姐是四品恭人,冯家大奶奶也是四品恭人,只有卫大奶奶是五品淑人,她今年才十六岁,这个品级已经很高了,凤姐当年这个岁数还没有诰封,但是眼下,她的品级在三位少奶奶中最低。
故而,凤姐觉得自己是放低姿态,迁就她。
可是,凤姐诗词一窍不通,只懂得聊些家务事,自然只能与她扯动拉西说些家长里短,杨淑慧与凤姐说不了三五句,就不耐烦了,她觉得凤姐说话俗气,便问凤姐最近都读什么书。
凤姐咯咯一笑:“妹妹真会说笑,我一天被他兄妹两个缠着脱不得身,哪里去读什么书,且我自小不爱看书,不过,那银票对牌账本子我都认得。”
杨淑慧闻听这话,说话间就带出些孤傲:“你们这种人家的姑娘也该读些诗书才好,像我启蒙就诵读女四书,我们杨家辈辈读书出身,女儿家走出去若是不认字,不会诗书,会被人笑话。”
她这是瞧不上凤姐不识字,以此类推,她以为贾府的姑娘必定也是这般,心中不免鄙视,看着凤姐跟几家奶奶说笑,顿生曲高和寡之心。
凤姐无所谓,却是不耐烦她酸唧唧的样子,眼眸一转,凤姐心生一计,遂笑嘻嘻告诉杨淑慧:“这样吧,妹妹是新媳妇,不耐烦跟我们说家务,我们家的姑娘都在东院那边踏雪赏梅,煮酒话诗,不如妹妹与她们玩去吧。”
凤姐只想甩祸,也不问她喜不喜欢,忙叨叨吩咐套车,把她这个小媳妇分派给几个小姑子招待。
迎春几个起初见她岁数不大,相貌明丽,出身书香门第,以为跟秦可卿一般的才女呢,结果几句话就露出了刻薄嘴脸,因为听黛玉几个都说自己没怎么读过书,不过跟着先生些许认得几个字。
杨淑慧便暗暗皱眉,言语间甚是悲天悯人:“几位妹妹如此天仙一般的人才,竟不认得字,真可惜了!”
心中暗忖,这几个姑娘怕也跟琏二奶奶一般言语俗气,她再不愿意跟迎春姐妹搭话,自顾踏雪寻梅。
春节期间,所有侍卫一旦被选中,就不能随意离开皇宫,必须等到正月初三,皇帝从忙碌的祭祀庆典接待活动中解脱出来,御前侍卫才能恢复正常的轮值秩序。
从初三开始,贾琏这些御前侍卫才能回家过年。
当然春节轮值也有好处,这一年,贾琏收红包受到手软,等他初三傍晚回家,初略一算分到的红包,竟然到达了两万两。
要知道,这次宫中轮值的御前贴身侍卫足足三十六位,每人分得两万,还有御前领班侍卫与领侍卫内大臣的份子,要比贾琏这种二等侍卫多得多。
这还只是宫中分红,贾琏还收到了云贵总督塞给他的一对寿山石的对章,还收到了闽浙总督塞给他的鸽子蛋大小的十颗红蓝宝石。
对于这些,侍卫处有规定,银票上交平分,财物归自己私有。因为历来大臣送实物的很少。
贾琏得到实物是因为他是贴身侍卫,大臣为了得到贾琏的提点特特买好之用。送实物当然越小越好,不可能大包大包的送东西,故而,珍珠宝石刻章这些就受到众人青眼。
可别以为这些银子花的冤枉,往往一件小事有时候会改变人的一生。
比如,贾琏因为受了闽浙总督的东西,就提点他如何说话才能讨好皇帝,哪些话今日最好不要说,最后,闽浙总督平安而归。
收了云贵总督的对章,贾琏提点他乾元帝的爱好,让他在三分贺礼中选择了正确的贺礼。
贾琏经历了这一次春节轮值,只觉得自己前一世白活了,对于这些宫廷侍卫来说,春节期间,钱财真是如粪土。
同时,贾琏亲身感受了宫廷内侍的可恶与嚣张。
譬如湖广总督于颜明,论理,他是大皇子的岳父,大皇子虽然出身低些,却是帝王之子,不容小觑。
可是,乾清宫的总管太监就敢无视于颜明,就因为于颜明给的是银票,没有进贡他所喜欢的古董玩物,乾清宫的总管太监秦福顺就觉得于颜明小视了他,顿时心生不满,两面三刀糊弄他,让他冷飕飕的干等一整天,也没能够觐见皇上。
原来,秦福顺根本没把于颜明请求觐见的事情告诉皇帝。
于颜明本来应该正旦日中午就能觐见皇帝,结果到了戊时,还是贾琏看在于榴?的面子上,替他在秦福顺的面前说了好话,于颜明补送了秦福顺一块鸡血石,这才见到了皇帝。
这件事情让贾琏想起上一世,宫中夏太监周太监几个屡屡上门逼迫,一个没卵的玩意儿竟敢公然称呼自己为舅爷,贾琏如今想起只要呕血。
贾琏那时以为是皇帝暗示了什么,如今看来,却原来是这些阴人作耗。瞅着谁背景稍微弱些,他就敢狗仗人势踩到你脸上来。
堂堂大皇子的岳丈就有人敢打脸,何况元春不过一个无子无宠的妃嫔?
贾琏不由想起那些年,为了元春能够怀孕,贾府不惜重金收罗那些助兴助孕的神药,结果,元春也没生下一男半女,倒把把柄递给那些传信的太监,不但元春自己被他们挟制,也害得贾府先被人拿捏,随着元春生子无望,这些内侍便露出獠牙,讨老婆、买宅子,甚至认个干儿子,都敢上门逼迫贾府出贺仪,拿银子。
说什么借支,三五日就换,结果三五年也没还回来。逼得贾琏这个堂堂国公府少爵爷没法子,只好躲着他们。
外面竟然谣传什么乾元帝宠信贾元春,一车一车的银子送进贾府,其实却是害得贾府一车一车的银子往宫里送。
细细思虑,前一世元春封妃带给贾府除了祸患就是屈辱,竟没半点兴旺之兆。
贾琏恨恨的咬牙,不行,必须赶紧消除贾元春这个隐患。
初四这日开始,贾母、邢夫人、凤姐婆媳三代在家摆酒宴客,到府的男宾都在荣禧堂坐席,由贾赦贾政贾琏带着宝玉贾琮贾环接待,贾母凤姐带着迎春姐妹并黛玉,接待的都是亲戚家的女眷。
如此这般直忙到初五方才把亲眷家招待完毕。
初六开始,就是同僚往来,往年贾府这批客人少,今年增加了贾琏这个很吃香的宫廷侍卫,上门拜访人陡然一下多起来。
尤其要提的是,今年到贾府的女眷增加两位将军夫人,神威将军冯夫人与卫夫人。
巧的很,两位将军夫人不仅丈夫的官职一样,就是她们自家的出身也是一般,两位夫人都出身书香门第。
冯夫人虽然出身宗室,但是她爹是庶出,身无爵位,不过她爹聪明,读书出仕,如今在鸿胪寺做少卿,深受皇家眷顾。
冯夫人是嫡长女,自小聪明伶俐,在太后面前也说得上话,这也是冯将军更受皇帝重用,让他拱卫京都的原因之一。
冯唐细算起来也可说是皇家女婿,算是自己人。
当初冯唐兵败,冯家两个小儿子能够逃出一命,也因为他们身上有皇室血脉。
卫夫人则勉强可谓清贵出身。她家号称清贵,可是他祖上往上数三代,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小地主,不过家有余粮,子孙可以耕读传家。
卫夫人的父亲甚是聪明,并无名师指导,却凭着自身聪明,刻苦攻读,一夕之间鱼跃龙门,成了两榜进士,外放七品正堂知县。
卫夫人当时已经十岁,她母亲已经在帮她看亲,本来嫁给乡绅是她最好的归宿,结果她爹争气,得中进士,她自己一夜之间从一个农家女子一跃而成官家小姐。
她从此也过上了有丫头、有教养嬷嬷、有家庭塾师的小姐生活。
她这个人很有些自以为是,觉得她父亲是靠自己挣出来的官身,自觉比冯家、贾家这些勋贵人家高出一截,认为他们这些人家都是些仗着祖上功勋吃喝玩乐的纨绔。因为这个事情,她跟婆婆很不合拍,好在她婆婆卫老将军夫人去的早,否则,不知道要如何闹腾。
卫若兰的哥哥卫若松,迎娶的新娘子就是她娘家侄女儿,闺名杨淑慧,读书识字能作诗,养成她孤傲的性子,有些眼高手低。
初八这日,两位将军夫人约好一般到贾府拜访,也是巧的很,冯家与卫家都没有适龄的女儿,两卫将军夫人都带了长媳出门应酬。
一来是自家儿子跟贾琏同僚,二来他们家没女儿却有儿子啊,贾府正好有女儿待嫁,两位夫人也有借机相看的意思。
卫夫人倒想小媳妇也娶娘家侄女儿,可惜,卫将军三令五申不同意,一个眼高手低的大奶奶已经够了。
说实话,像卫夫人这种新生清贵,嫁进清贵人家更合拍,毕竟大家有共同语言。
冯家的大媳妇已经诞下长子,待人接物都比卫家长媳热情周到,与凤姐见面三句话就扯到孩子身上,两人不由自主交换起育儿经,即刻就谈笑风生,很是和谐。
卫大奶奶自恃身份,很是清高,不大掺和凤姐她们,觉得这些太低俗无趣儿。
凤姐身为主人,自然要热情款待每一个客人,等她把冯家大奶奶的毛摸顺溜了,回头俯就卫大奶奶。
凤姐是四品恭人,冯家大奶奶也是四品恭人,只有卫大奶奶是五品淑人,她今年才十六岁,这个品级已经很高了,凤姐当年这个岁数还没有诰封,但是眼下,她的品级在三位少奶奶中最低。
故而,凤姐觉得自己是放低姿态,迁就她。
可是,凤姐诗词一窍不通,只懂得聊些家务事,自然只能与她扯动拉西说些家长里短,杨淑慧与凤姐说不了三五句,就不耐烦了,她觉得凤姐说话俗气,便问凤姐最近都读什么书。
凤姐咯咯一笑:“妹妹真会说笑,我一天被他兄妹两个缠着脱不得身,哪里去读什么书,且我自小不爱看书,不过,那银票对牌账本子我都认得。”
杨淑慧闻听这话,说话间就带出些孤傲:“你们这种人家的姑娘也该读些诗书才好,像我启蒙就诵读女四书,我们杨家辈辈读书出身,女儿家走出去若是不认字,不会诗书,会被人笑话。”
她这是瞧不上凤姐不识字,以此类推,她以为贾府的姑娘必定也是这般,心中不免鄙视,看着凤姐跟几家奶奶说笑,顿生曲高和寡之心。
凤姐无所谓,却是不耐烦她酸唧唧的样子,眼眸一转,凤姐心生一计,遂笑嘻嘻告诉杨淑慧:“这样吧,妹妹是新媳妇,不耐烦跟我们说家务,我们家的姑娘都在东院那边踏雪赏梅,煮酒话诗,不如妹妹与她们玩去吧。”
凤姐只想甩祸,也不问她喜不喜欢,忙叨叨吩咐套车,把她这个小媳妇分派给几个小姑子招待。
迎春几个起初见她岁数不大,相貌明丽,出身书香门第,以为跟秦可卿一般的才女呢,结果几句话就露出了刻薄嘴脸,因为听黛玉几个都说自己没怎么读过书,不过跟着先生些许认得几个字。
杨淑慧便暗暗皱眉,言语间甚是悲天悯人:“几位妹妹如此天仙一般的人才,竟不认得字,真可惜了!”
心中暗忖,这几个姑娘怕也跟琏二奶奶一般言语俗气,她再不愿意跟迎春姐妹搭话,自顾踏雪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