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离开了御书房,朱标边走边琢磨派往临濠的人选,他认为三人为宜,最好互不统属,为首之人从御史台选。
不过此时,刘基已于去年请归青田,回家养老去了,现在的御史中丞是陈宁。朱标想让他推荐一人,其余两人他自己挑。
之前说要提携青年人才,这不正好就是机会,让吏部的人拉个清单,方便查找。
“马忠,你先去吏部看一下,叫当值的侍郎来见孤。然后去御史台,看看陈中丞在不在,若在就一并叫来,不在的话留个口信。顺子,咱们去华盖殿。”朱标随口吩咐。
“是,太子殿下。”马忠答应一声,施礼后,一溜小跑。
朱标本不喜欢一堆人伺候,认为也没必要摆这个谱儿,所以所到之处,都只带秦顺一人。如今要管的事儿多了,琐事也多,看到秦顺亲力亲为,跑东跑西的,心中不忍。
于是多安排了一个人,就是马忠。自从向秦顺询问此人之后,朱标便时不时留心观察,发现此人颇为老实勤快,从不说闲话,而且还识字,很合他的心意。所以,从过了年开始,朱标身边就有了哼哈二将。
偶尔闲聊得知,马忠老家居然是北平的。洪武元年徐达北伐,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逃。马忠的家人,觉得大都这里不安全,说不定哪天元人又打回来了,决定举家南迁。
一家人的目标是大明京师,可一路上颇多坎坷,盘缠被抢,无奈沿路乞讨;父母又因疾离世,留下年仅十五岁的马忠和两岁的弟弟马武相依为命。
好不容易来到京师郊外,马忠因多日水米未进晕倒路旁,马武也饿得哇哇大哭。幸被路过的一名农夫发现,带回家中照顾。马忠醒来,对救命的夫妇千恩万谢。
得知这对夫妇成婚多年却无子嗣,马忠也觉得年幼的弟弟跟着自己只能忍饥挨饿,于是将马武托付给农家抚养,谎称对方是是远房亲戚,自己进城务工,赚钱弟弟买买糖吃。
进入京师的马忠,举目无亲,想找个活计也无从下手,正赶上宫里召人,马忠一狠心就入了宫。身处皇宫的马忠,从此与弟弟天各一方。
刚刚落座的朱标对秦顺说:“顺子,你盯着点儿。待会儿人来了,直接领进来。”他活动了一下脖子,揉了揉眼睛,拿起桌上的启本看了起来。
自从监国之后,官员们直接向他负责,上呈的都是启本,给皇帝的才叫奏本。礼部的启本上说,三日后三位国公回到京师,已经准备好郊迎事宜。户部说已在北平筹集了一些红薯土豆,准备运往甘肃一带种植。
大都督府的奏折抄本上,简要介绍了南方剿倭的情况。此时明军对付倭寇犹如砍瓜切菜,每战必胜,解救了不少被掳的人口。同时,沿海各地也在积极打造战船,以期海上击敌,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充当救火队。
不知不觉中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埋头看折子的朱标,被一阵脚步声打断,抬起了头。
“臣户部侍郎张度,参见太子殿下。”来人躬身施礼。
“张大人免礼。突然找你过来,孤有重要的事情交办。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从朝廷到地方行省、府、州县,各项工作都急需人才。本着为国举贤的初心,孤需要一份四十岁以下的官员名单。”朱标打起了官腔。
“臣谨遵太子教令。”张度... -->>
离开了御书房,朱标边走边琢磨派往临濠的人选,他认为三人为宜,最好互不统属,为首之人从御史台选。
不过此时,刘基已于去年请归青田,回家养老去了,现在的御史中丞是陈宁。朱标想让他推荐一人,其余两人他自己挑。
之前说要提携青年人才,这不正好就是机会,让吏部的人拉个清单,方便查找。
“马忠,你先去吏部看一下,叫当值的侍郎来见孤。然后去御史台,看看陈中丞在不在,若在就一并叫来,不在的话留个口信。顺子,咱们去华盖殿。”朱标随口吩咐。
“是,太子殿下。”马忠答应一声,施礼后,一溜小跑。
朱标本不喜欢一堆人伺候,认为也没必要摆这个谱儿,所以所到之处,都只带秦顺一人。如今要管的事儿多了,琐事也多,看到秦顺亲力亲为,跑东跑西的,心中不忍。
于是多安排了一个人,就是马忠。自从向秦顺询问此人之后,朱标便时不时留心观察,发现此人颇为老实勤快,从不说闲话,而且还识字,很合他的心意。所以,从过了年开始,朱标身边就有了哼哈二将。
偶尔闲聊得知,马忠老家居然是北平的。洪武元年徐达北伐,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逃。马忠的家人,觉得大都这里不安全,说不定哪天元人又打回来了,决定举家南迁。
一家人的目标是大明京师,可一路上颇多坎坷,盘缠被抢,无奈沿路乞讨;父母又因疾离世,留下年仅十五岁的马忠和两岁的弟弟马武相依为命。
好不容易来到京师郊外,马忠因多日水米未进晕倒路旁,马武也饿得哇哇大哭。幸被路过的一名农夫发现,带回家中照顾。马忠醒来,对救命的夫妇千恩万谢。
得知这对夫妇成婚多年却无子嗣,马忠也觉得年幼的弟弟跟着自己只能忍饥挨饿,于是将马武托付给农家抚养,谎称对方是是远房亲戚,自己进城务工,赚钱弟弟买买糖吃。
进入京师的马忠,举目无亲,想找个活计也无从下手,正赶上宫里召人,马忠一狠心就入了宫。身处皇宫的马忠,从此与弟弟天各一方。
刚刚落座的朱标对秦顺说:“顺子,你盯着点儿。待会儿人来了,直接领进来。”他活动了一下脖子,揉了揉眼睛,拿起桌上的启本看了起来。
自从监国之后,官员们直接向他负责,上呈的都是启本,给皇帝的才叫奏本。礼部的启本上说,三日后三位国公回到京师,已经准备好郊迎事宜。户部说已在北平筹集了一些红薯土豆,准备运往甘肃一带种植。
大都督府的奏折抄本上,简要介绍了南方剿倭的情况。此时明军对付倭寇犹如砍瓜切菜,每战必胜,解救了不少被掳的人口。同时,沿海各地也在积极打造战船,以期海上击敌,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充当救火队。
不知不觉中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埋头看折子的朱标,被一阵脚步声打断,抬起了头。
“臣户部侍郎张度,参见太子殿下。”来人躬身施礼。
“张大人免礼。突然找你过来,孤有重要的事情交办。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从朝廷到地方行省、府、州县,各项工作都急需人才。本着为国举贤的初心,孤需要一份四十岁以下的官员名单。”朱标打起了官腔。
“臣谨遵太子教令。”张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