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党小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志上,这张字迹太多,纸张太厚,喏,这张怎么会没有内容?
随着马天目的自语,江韵清也伸头去看。见无数纸张形形*,却终是想不清马天目心里在想些什么。
马天目罢了手,对江韵清说,趁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把所有文件重新整理一遍,这样既能压缩容量,又能减少纸张的用度,保管起来,会更加轻捷便利。
江韵清问:这能行吗?
能行。马天目说,又低头去查看另外几只箱子。拿起几份文件,看着,蹙眉沉思说,像这些重要的会议记录,我们还是要把原件保存起来为好。
接下来的日子,便显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起来。每天江韵清都要出去,重新做她小商小贩的生意。必定她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没有其他负担,做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也无任何风险。
为了照看孩子,马天目赋闲在家。在外人眼里,一个大男人,整天“游手好闲”也不是事儿,“赋闲” 也总该找个“赋闲”的事由。该找个什么样的事由呢?后来那个看似荒唐,实则体面的事由,是马天目自己想出来的。
叶妮亚太太是个慈悲、优雅、却又做事得体的人。她很喜欢这一家人,更喜欢他们的小儿子。每当看到那个粉嫩婴儿时,都会令她想起流亡途中夭折的儿子。但她不愿过多去打搅这一家人的生活,看到江太太每天出门,有时会带着他们非常懂事的女儿,一副讨生活的装扮,她会将尊重的目光投给他们。“身处疾苦的人更需得到尊重”,这是叶妮亚太太做人的一个信条。只是每当听到楼上传来婴儿不住的啼哭声,叶妮亚太太便会忍不住,大呼小叫着她的“上帝”,快步跑上来。
她会见到马先生束手无策,或是任那男婴躺在摇篮里啼哭,或是笨手笨脚抱着他,在房间里踱步。往往这时,叶妮亚太太免不了会抱怨几句,抢过男婴,在他粉嫩脸上亲一口。说,马先生,你这做父亲的,很不够格,孩子被你那样抱着,很不舒服的。喏,要这样抱才对。
男婴果然不哭了。马天目尴尬笑着。叶妮亚太太看他,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指尖粘着墨迹,有时他还算干净的衣服上,还会被尿湿一片。
叶妮亚太太抱着婴儿在房间踱步,转到写字桌前。见一沓工整纸张摆在案前,毛笔搭在砚台上,笔端墨汁充盈。而另外的一些纸上,写满密密麻麻字迹。又有一些废纸,揉成团,丢在案头,丢在桌子底下。
叶妮亚太太问:你在写什么?
写字。马天目神情略有尴尬,脸忽然涨红了一下。
字……是诗吗?
不是,马天目不知如何来解释。是——小说。
托尔斯泰?叶妮亚太太惊奇地问。
不是托尔斯泰,是……马天目实在想不出一个与俄罗斯小说文本相对应的名称。对那种风花雪月,痴男怨女的言情小说,他不知如何来定义。是,爱情小说,他只能这样解释。说得却是中文。让叶妮亚太太更加摸不着头脑。
总之,不管怎样,叶妮亚太太都把马先生当成了一个作家。每有空闲,她便跑上来帮忙照看马先生的儿子,而为了不打搅马先生的写作,她往往会把孩子带到楼下,待在自己的房间露台上,独自享受与那男孩相处时的甜蜜。
写那种言情小说,实在是马天目的无聊之举。但其中也有很多难言之隐。一是他想借写作,赚些稿费,补贴家用,也好减轻一下自己对江韵清的愧疚之情。因他一个大男人家,每天看江韵清外出讨生活,心里总不是个滋味。而赚稿费这种事体,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在学校时就发表过豆腐块文章,拿到过微薄稿酬。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与文字毫不沾边的人,老是去买笔墨纸砚,总归让人感觉奇怪。马天目这样做,实则是为晚上抄写文件做好了充分准备。
持久做任何一件事都会上瘾,尤其像写小说。起初每到白天,马天目便会全身心投入,进行故事的构思,并在字斟句酌的吟哦中得到无尽乐趣。每当写完一小节,他便有了一种功成名就之感。借放松自己的机会,去楼下看看孩子。毕竟,照看好孩子,才是江韵清交给他的至关任务。有时他还会带上写好的稿子,用俄语给叶妮亚太太朗读一遍。汉字与俄语之间的转化非常奇妙,借助这种变化,马天目能很快找出自己文章中的不足,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技巧有了飞速提升。而叶妮亚太太,也被马天木故事中的痴男怨女深深吸引,每天督促马天目快快更新,从而放弃了对诗歌的热爱,转而投入到对故事的痴迷。
不长的时间过去,马天目便完成了自己平生以来写就的第一部小说,当然是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已成熟构思在他的脑子里。他以“刘思鸿”的笔名,将稿件工整抄写一遍,托谢尔盖投进了邮筒。
而江韵清的态度,是极力反对马天目写这种无用东西的。直到小说真的以连载的方式在报纸上发表,并拿到由叶妮亚儿子带回来的稿酬时,江韵清仍旧不认可马天目这种荒唐举动。
怎么说呢,马天目是有些怕江韵清的。说清楚一点,也不是“怕”,是“怵”。江韵清在生活方面也算温柔,除“睡觉”之外,无不像妻子一样关照着马天目。但每议工作之事,江韵清便会显出她强势的一面。
每到晚上,两个人便开始了对文件的誊写工作。起初,江韵清不想让马天目更多插手这份工作。因为当马天目对她合盘托出自己的底细之后,江韵清认为马天目并不是自己的上级,他代表不了组织。若按资历来算,自己最先接手这批文件,有着比马天目更为丰富的经验。自己来领导马天目开展工作,才更切合实际。
说起工作,便要有明确分工。江韵清自然要全盘指挥,而马天目呢,也就只能打打下手。而有了分工,便形成了一个组织的形式。哪怕这组织的成员只区区二人。按照江韵清在老家时的工作经验,一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两个人就应该结成一个组织——因她和自己的入党介绍人,就曾成立过一个“党小组”。她和马天目商量,他们二人也应成立一个“党小组”。按照她的意思,即便工作上的分工已然明确,但“领导”必须还是要有的。但为了照顾一个男人的面子,还是要与马天目有一个公平竞争。她问马天目:你啥时候入的党?马天目掐指一算,说,七个月零九天了。江韵清不禁自负地一笑,说,马天目同志,你还只是个预备党员。所以没办法,你就只能选我当党小组长了。马天目有些不服气,问,那你入党多长时间?江韵清自豪答道:一年零半个月了。算上今天,应该是一年零一十六天。
若按党龄计算,江韵清做“领导”,也算天经地义。马天目必须心服口服。
江韵清表情严肃,当即端正坐在一把椅子上,清了清嗓子说,马天目同志,我们的党小组既已成立,那就按照惯例,开一次党小组会吧!
马天目也态度端正,情绪有些激动,说,好!
见马天目身子随意斜搭在桌沿上,显得极不整肃,江韵清说,你坐!
马天目想坐,但房间里唯一一把椅子却被领导坐着。只能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在江韵清对面。像个听话的小学生。仰头听江韵清说话。
只听江韵清先说“党小组”的规章。说每遇大事,需要决策,必要经“党小组”开会认真讨论,不能独断专行。即便日常,也要半月一次,以“开会”的形式过一下党组织的生活。讲完这些规章,江韵清脸上变得愈发端正,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批评了一下马天目最近写言情小说的举动。直到马天目对自己写小说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江韵清仍旧不依不饶,她说,即便能拿到稿费,补贴些家用,这种登报的事也是不可取的。万一有人成为你的粉丝,慕名找上门来怎么办?岂不是对我们的隐蔽非常不利!文件若因此暴露,岂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听江韵清如此说,马天目也感到后怕。嘴里连声道歉,坦诚接受了江韵清的批评。并对她领导工作的经验,心服口服地奉承了几句。江韵清和颜悦色起来,翘了一下二郎腿,问:工作上的事肯听我的,那生活上的事,肯不肯听我的呢?
马天目为博她欢心,竟违心地说,既然你是领导,那无论工作与生活,我都交付你好了。
江韵清名正言顺做了“领导”之后,“开会”便成了她脸上的晴雨表,或成了她制约马天目的一种手段——当然工作上除外。若是生活上有了什么成见,她定会立马拉下脸子,对马天目悄声下命令说,晚上开会。开起会来,讲得有条有理,讲事实摆道理的水平日渐提高。无论工作与生活上,江韵清都想身先士卒,做好一个领导者的表率。
但因先天不足,又或是每天劳碌的缘故,江韵清晚上做起工作来,还是显得能力不济。往往整理着文件,便打起瞌睡来。虽有陈烈此前编好的详尽目录作为参考,但她最初的工作却显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
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文件看起来虽一目了然,里面却藏着无尽的玄机。每当面对一本残破的线装书;或是一首字迹工整的格律诗时,江韵清总会感到束手无策。明知文件的内容就藏在这些纸张上面,却绞尽脑汁,也找不出破解它们的办法。每当这时,她便不得不求助于马天目了。此刻马天目像一个规规矩矩的学生,正在一旁抄写江韵清指定给他的文件。
对付这些犹如天书般的文件,马天目总会有着无穷办法。他拿过那本线装书,粗略一翻,便会告诉江韵清:这是用米汤水写成的文件,写在纸页背面。只需用酒精在火上一烤,便会显现全部内容。马天目真的这么做了,果然灵验。江韵清惊奇地问:你怎么会知道?马天目告诉她:你看,这本线装书重新装订过,纸页有些“僵”。写这种秘密文件时,米汤水不宜太浓,太浓则会在纸页背面渗出痕迹;写字的笔也不能太粗,太粗的话也能从背面看出来。抄写这份文件的人,虽是老手,但显然不是在很从容的环境下写就的。露了很多破绽——你看,这本书装订好之后,没有压平压实。
而对于那首格律诗,马天目几乎不用考虑,便指出这是一首藏头诗,整首诗词起头的每一句,便是文件的全部内容。
江韵清虽佩服的五体投地,却仍是心有不甘。只当遇到这样玄奥的文件,她才会让马天目事先整理,自己做做打下手的工作。直到那一次她人困马乏,睡着之后,失手将未抄完的文件扫进火盆里。当马天目方便回来,见江韵清正拿着那份烧残的文件,脸上泪水涟涟,看上去想死的心都有了。对马天目说,这是我重大的失职,我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马天目坏坏一笑,说,惩罚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江韵清失神地说,那怎么办啊!
马天目又笑。
江韵清瞪他一眼,哭着说,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还笑。你心眼不好使,就巴不得我在工作上犯错误。你来做领导。
马天目不笑了。表情严肃,说,你看你说得这是什么话,我有那么坏吗……好了好了,下次注意。幸亏我刚才已经看过一遍文件,把内容记在脑子里了。你去睡吧,我再把文件默写一遍。
江韵清放心不下,站在马天目身后,果真见他逐字逐句将文件默写出来。方才长出了一口气。
渐渐地,江韵清也就很少去参与文件的整理工作了。马天目自己做起这份工作来倒显得更为得心应手。她一插手,不但提高不了效率,反而会影响工作进度。她每每睡上一会,歇过乏来,仍会看到密室里透出的微弱光亮。披衣起床,给马天目送些热水过去。顺便催促他早点休息。
那枯燥的整理工作给马天目带不来任何乐趣。有时他会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仓鼠,被丢进巨大的谷仓。每当打开一只皮箱,一股呛人的气味便会在逼仄的空间内弥散开来,几乎令他窒息……若不是巨大的使命感催促着他,他觉得这枯燥的工作毫无意义。为加快整理的速度,每次需要抄写之前,他都要把文件内容浏览一遍,将其印在脑子里。这样便省却边抄边去浏览文件的麻烦。他抄写的整个过程,在江韵清看来,不像是一种乏味的重录,而是得自于他不竭的灵感。有时马天目也会想,如果那个不知隐匿于何处的组织,就坐在自己对面多好。他就能把记在脑子里的文件,一字不差地当面对他复述出来,而免去这手腕的酸疼,以及这惊恐压抑中慢慢耗去的时间。
和那枯燥乏味相比,马天目还是从整理文件的工作中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整个过程,也是他对“组织”,对无数人向往的这个团体,重新认识的一个过程;他重温了这个红色政党所经历的一切,他举拳宣誓时说出的誓言,此刻在他的默念中便再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背诵了,而成了刻在筋骨里的一种铭志。
而依照他的天性,他从中获得的最大乐趣,则是看着堆在屋角的箱子全部被他检索了一遍。每检索完一只箱子,他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轻松和快乐。这就像一个充满寓意的游戏,每一个小孩都希望自己通过某种魔力,获得未知的力量,使自己变身,变得更为强大。而作为成年人的马天目,他此时的心境完全相反。他把自己想象成那些浩瀚的纸张,希望自己缩小,再缩小,藏身进一只、或两只皮箱。到那个时候,马天目觉得,他便会获得完全的自由。
在这种想象中,有时整理完一箱文件,虽是深夜,马天目仍意犹未尽。他想打开另外一只皮箱,无眠午休地抄写下去。但问题来了——他没有开箱的钥匙。钥匙掌管在他的领导——江韵清手中。因为钥匙,两人又发生过一次小小争执。开了一次“党小组会”。
马天目想掌握开箱的每一把钥匙。这当然基于工作上的考虑,而没有任何对“权利”的“觊觎”。但江韵清心里所想,实在令人琢磨不透——她就是不肯把钥匙痛痛快快交出来。或许江韵清觉得,若把那些钥匙交出去,她和这份重要的工作便再也扯不上半点关系。做这个领导也真是勉为其难。很多事情都是看结果而非表面的。她虽未意识到“钥匙”是一种领导与地位的象征,却出于本能地抗拒着。她要用捍卫的方式,在马天目面前强调自己每日里走街串巷,赚取生活费的工作也相当重要——其实她的心里,是相当自卑的。觉得贩卖青菜和抄写文件比较起来,一个轻如鸿毛另一个却重于泰山。
马天目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和江韵清做无谓纠缠。他想了一个折中办法——让江韵清掌管文件重新装箱后的钥匙——那些未经整理的文件体现不出钥匙的价值。等把所有文件整理完毕,找到组织,还是要你亲自将钥匙交到他们手中的。
马天目饶舌的话令人费解。江韵清半推半就,还是乖乖把所有钥匙交了出来。
文件的整理工作进展顺利,到了这一年的九月初,除有三分之一未整理完之外,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破天荒,那天晚上,江韵清买回家里几串葡萄,给在密室里抄写文件的马天目送去。但她却做了一个奇怪举动,拉灭屋子里的灯,扯开窗帘,揭开用纸板挡住的窗户,转而又把窗户推开。
清新空气瞬间涌入逼仄斗室。让正对桌上一纸文件发呆的马天目随之一愣。刚想说点什么,却忽然哑了口。月光洞彻窗棂。借助这清澈月光,马天目得以看清江韵清消瘦却不失俏丽的一张脸。他久久呆看着她,心里涌起一种想亲近她的冲动。此时从富人群居的顺昌里那一带,升腾起此起彼伏的焰火。
江韵清说,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马天目恍然:中秋了吗?
江韵清点头。伏在窗口,伸头看外面的月亮。
月亮真好。马天目坐在椅子上兀自感叹,心里却忽地涌起一阵酸楚。
马天目说,如果在天津,这个时候,该是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了。
江韵清接话:吃完月饼,还要背诵和月亮有关的诗词。
上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马天目吟诵了一句,他故意把“海上”,说成了“上海”。
江韵清说,那时,每临中秋,我们几个姐妹都要找一些和“月亮”有关的诗词来记,像“海上生明月”这种,后来就不好算在内了。
那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浩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或是“明月皎月光,促织鸣东壁”……马天目搜肠刮肚,背诵着一首又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句。
江韵清莞尔一笑,转过身来,说,一年一年下来,所有和“月亮”有关的诗词,都被我们找了个遍。我们便自己做有关“月亮”的诗句,也算作中秋节前的功课。一直到大姐出嫁,也没停下来过。
马天目沉吟半晌,忽然念出这样一段句子:“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江韵清听他话音讶异,隐隐带着一丝哭腔,便凑近前去,伸头看马天目的脸,问:你哭了?
两人贴的如此之近,呼吸都吐在彼此脸上。马天目有些难为情地别过头,掩饰着自己的情绪。但江韵清分明看到马天目脸上,挂着一行清泪。声音喑哑说,你想家了……
马天目忽然伸手,用胳膊环住江韵清说,我要回天津。
江韵清身体一抖,身子僵硬。愣了一瞬,便用手去掰扯马天目的胳膊。继而用鄙夷口气说:我也想回天津。但现在回天津,就是临阵脱逃。
马天目站起来,丢开江韵清,悄声将窗户封严,拉亮电灯。见灯光下的江韵清,脸上飞着一团红晕,显得越发娇媚。转身从桌子上抓起一份文件,说,你看看这个。
看来看去,江韵清发现那只不过是一纸很普通的文件。和经手过的千万张文件没有任何区别,除文件来自于天津,日期和落款也没有太大差异。
马天目伸出一根手指,点住文件中写就的一个名字,让江韵清看。
江韵清念出声来:吴忠信……
对,就是这个人,马天目说,再次身不由已将胳膊搭在江韵清的肩头,有些喜形于色。就是这个人,他再次重复了一句,就是他派我到上海来的。他派我来上海接洽邱老板,邱老板死了,我也就跟组织失去了联系。我脑子咋那么笨啊!咋就没想到返回天津,找到他,让他指一条明路,再和上海的其他同志取得联系,这样问题不就全解决了嘛!
江韵清显得极为冷静。盯着马天目:你现在就想回天津?说着抬手,扫落马天目搭在她身上的手。
马天目无力地将胳膊垂下。联想到眼前的状况,变得垂头丧气起来。
二人沉默了一会。马天目忽然对江韵清说,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丢下你和孩子,丢下那些文件不管的。走,也要找一个适当机会,把一切都安顿好,我们一起回到天津去。(未完待续)
志上,这张字迹太多,纸张太厚,喏,这张怎么会没有内容?
随着马天目的自语,江韵清也伸头去看。见无数纸张形形*,却终是想不清马天目心里在想些什么。
马天目罢了手,对江韵清说,趁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把所有文件重新整理一遍,这样既能压缩容量,又能减少纸张的用度,保管起来,会更加轻捷便利。
江韵清问:这能行吗?
能行。马天目说,又低头去查看另外几只箱子。拿起几份文件,看着,蹙眉沉思说,像这些重要的会议记录,我们还是要把原件保存起来为好。
接下来的日子,便显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起来。每天江韵清都要出去,重新做她小商小贩的生意。必定她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没有其他负担,做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也无任何风险。
为了照看孩子,马天目赋闲在家。在外人眼里,一个大男人,整天“游手好闲”也不是事儿,“赋闲” 也总该找个“赋闲”的事由。该找个什么样的事由呢?后来那个看似荒唐,实则体面的事由,是马天目自己想出来的。
叶妮亚太太是个慈悲、优雅、却又做事得体的人。她很喜欢这一家人,更喜欢他们的小儿子。每当看到那个粉嫩婴儿时,都会令她想起流亡途中夭折的儿子。但她不愿过多去打搅这一家人的生活,看到江太太每天出门,有时会带着他们非常懂事的女儿,一副讨生活的装扮,她会将尊重的目光投给他们。“身处疾苦的人更需得到尊重”,这是叶妮亚太太做人的一个信条。只是每当听到楼上传来婴儿不住的啼哭声,叶妮亚太太便会忍不住,大呼小叫着她的“上帝”,快步跑上来。
她会见到马先生束手无策,或是任那男婴躺在摇篮里啼哭,或是笨手笨脚抱着他,在房间里踱步。往往这时,叶妮亚太太免不了会抱怨几句,抢过男婴,在他粉嫩脸上亲一口。说,马先生,你这做父亲的,很不够格,孩子被你那样抱着,很不舒服的。喏,要这样抱才对。
男婴果然不哭了。马天目尴尬笑着。叶妮亚太太看他,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指尖粘着墨迹,有时他还算干净的衣服上,还会被尿湿一片。
叶妮亚太太抱着婴儿在房间踱步,转到写字桌前。见一沓工整纸张摆在案前,毛笔搭在砚台上,笔端墨汁充盈。而另外的一些纸上,写满密密麻麻字迹。又有一些废纸,揉成团,丢在案头,丢在桌子底下。
叶妮亚太太问:你在写什么?
写字。马天目神情略有尴尬,脸忽然涨红了一下。
字……是诗吗?
不是,马天目不知如何来解释。是——小说。
托尔斯泰?叶妮亚太太惊奇地问。
不是托尔斯泰,是……马天目实在想不出一个与俄罗斯小说文本相对应的名称。对那种风花雪月,痴男怨女的言情小说,他不知如何来定义。是,爱情小说,他只能这样解释。说得却是中文。让叶妮亚太太更加摸不着头脑。
总之,不管怎样,叶妮亚太太都把马先生当成了一个作家。每有空闲,她便跑上来帮忙照看马先生的儿子,而为了不打搅马先生的写作,她往往会把孩子带到楼下,待在自己的房间露台上,独自享受与那男孩相处时的甜蜜。
写那种言情小说,实在是马天目的无聊之举。但其中也有很多难言之隐。一是他想借写作,赚些稿费,补贴家用,也好减轻一下自己对江韵清的愧疚之情。因他一个大男人家,每天看江韵清外出讨生活,心里总不是个滋味。而赚稿费这种事体,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在学校时就发表过豆腐块文章,拿到过微薄稿酬。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与文字毫不沾边的人,老是去买笔墨纸砚,总归让人感觉奇怪。马天目这样做,实则是为晚上抄写文件做好了充分准备。
持久做任何一件事都会上瘾,尤其像写小说。起初每到白天,马天目便会全身心投入,进行故事的构思,并在字斟句酌的吟哦中得到无尽乐趣。每当写完一小节,他便有了一种功成名就之感。借放松自己的机会,去楼下看看孩子。毕竟,照看好孩子,才是江韵清交给他的至关任务。有时他还会带上写好的稿子,用俄语给叶妮亚太太朗读一遍。汉字与俄语之间的转化非常奇妙,借助这种变化,马天目能很快找出自己文章中的不足,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技巧有了飞速提升。而叶妮亚太太,也被马天木故事中的痴男怨女深深吸引,每天督促马天目快快更新,从而放弃了对诗歌的热爱,转而投入到对故事的痴迷。
不长的时间过去,马天目便完成了自己平生以来写就的第一部小说,当然是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已成熟构思在他的脑子里。他以“刘思鸿”的笔名,将稿件工整抄写一遍,托谢尔盖投进了邮筒。
而江韵清的态度,是极力反对马天目写这种无用东西的。直到小说真的以连载的方式在报纸上发表,并拿到由叶妮亚儿子带回来的稿酬时,江韵清仍旧不认可马天目这种荒唐举动。
怎么说呢,马天目是有些怕江韵清的。说清楚一点,也不是“怕”,是“怵”。江韵清在生活方面也算温柔,除“睡觉”之外,无不像妻子一样关照着马天目。但每议工作之事,江韵清便会显出她强势的一面。
每到晚上,两个人便开始了对文件的誊写工作。起初,江韵清不想让马天目更多插手这份工作。因为当马天目对她合盘托出自己的底细之后,江韵清认为马天目并不是自己的上级,他代表不了组织。若按资历来算,自己最先接手这批文件,有着比马天目更为丰富的经验。自己来领导马天目开展工作,才更切合实际。
说起工作,便要有明确分工。江韵清自然要全盘指挥,而马天目呢,也就只能打打下手。而有了分工,便形成了一个组织的形式。哪怕这组织的成员只区区二人。按照江韵清在老家时的工作经验,一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两个人就应该结成一个组织——因她和自己的入党介绍人,就曾成立过一个“党小组”。她和马天目商量,他们二人也应成立一个“党小组”。按照她的意思,即便工作上的分工已然明确,但“领导”必须还是要有的。但为了照顾一个男人的面子,还是要与马天目有一个公平竞争。她问马天目:你啥时候入的党?马天目掐指一算,说,七个月零九天了。江韵清不禁自负地一笑,说,马天目同志,你还只是个预备党员。所以没办法,你就只能选我当党小组长了。马天目有些不服气,问,那你入党多长时间?江韵清自豪答道:一年零半个月了。算上今天,应该是一年零一十六天。
若按党龄计算,江韵清做“领导”,也算天经地义。马天目必须心服口服。
江韵清表情严肃,当即端正坐在一把椅子上,清了清嗓子说,马天目同志,我们的党小组既已成立,那就按照惯例,开一次党小组会吧!
马天目也态度端正,情绪有些激动,说,好!
见马天目身子随意斜搭在桌沿上,显得极不整肃,江韵清说,你坐!
马天目想坐,但房间里唯一一把椅子却被领导坐着。只能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在江韵清对面。像个听话的小学生。仰头听江韵清说话。
只听江韵清先说“党小组”的规章。说每遇大事,需要决策,必要经“党小组”开会认真讨论,不能独断专行。即便日常,也要半月一次,以“开会”的形式过一下党组织的生活。讲完这些规章,江韵清脸上变得愈发端正,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批评了一下马天目最近写言情小说的举动。直到马天目对自己写小说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江韵清仍旧不依不饶,她说,即便能拿到稿费,补贴些家用,这种登报的事也是不可取的。万一有人成为你的粉丝,慕名找上门来怎么办?岂不是对我们的隐蔽非常不利!文件若因此暴露,岂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听江韵清如此说,马天目也感到后怕。嘴里连声道歉,坦诚接受了江韵清的批评。并对她领导工作的经验,心服口服地奉承了几句。江韵清和颜悦色起来,翘了一下二郎腿,问:工作上的事肯听我的,那生活上的事,肯不肯听我的呢?
马天目为博她欢心,竟违心地说,既然你是领导,那无论工作与生活,我都交付你好了。
江韵清名正言顺做了“领导”之后,“开会”便成了她脸上的晴雨表,或成了她制约马天目的一种手段——当然工作上除外。若是生活上有了什么成见,她定会立马拉下脸子,对马天目悄声下命令说,晚上开会。开起会来,讲得有条有理,讲事实摆道理的水平日渐提高。无论工作与生活上,江韵清都想身先士卒,做好一个领导者的表率。
但因先天不足,又或是每天劳碌的缘故,江韵清晚上做起工作来,还是显得能力不济。往往整理着文件,便打起瞌睡来。虽有陈烈此前编好的详尽目录作为参考,但她最初的工作却显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
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文件看起来虽一目了然,里面却藏着无尽的玄机。每当面对一本残破的线装书;或是一首字迹工整的格律诗时,江韵清总会感到束手无策。明知文件的内容就藏在这些纸张上面,却绞尽脑汁,也找不出破解它们的办法。每当这时,她便不得不求助于马天目了。此刻马天目像一个规规矩矩的学生,正在一旁抄写江韵清指定给他的文件。
对付这些犹如天书般的文件,马天目总会有着无穷办法。他拿过那本线装书,粗略一翻,便会告诉江韵清:这是用米汤水写成的文件,写在纸页背面。只需用酒精在火上一烤,便会显现全部内容。马天目真的这么做了,果然灵验。江韵清惊奇地问:你怎么会知道?马天目告诉她:你看,这本线装书重新装订过,纸页有些“僵”。写这种秘密文件时,米汤水不宜太浓,太浓则会在纸页背面渗出痕迹;写字的笔也不能太粗,太粗的话也能从背面看出来。抄写这份文件的人,虽是老手,但显然不是在很从容的环境下写就的。露了很多破绽——你看,这本书装订好之后,没有压平压实。
而对于那首格律诗,马天目几乎不用考虑,便指出这是一首藏头诗,整首诗词起头的每一句,便是文件的全部内容。
江韵清虽佩服的五体投地,却仍是心有不甘。只当遇到这样玄奥的文件,她才会让马天目事先整理,自己做做打下手的工作。直到那一次她人困马乏,睡着之后,失手将未抄完的文件扫进火盆里。当马天目方便回来,见江韵清正拿着那份烧残的文件,脸上泪水涟涟,看上去想死的心都有了。对马天目说,这是我重大的失职,我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马天目坏坏一笑,说,惩罚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江韵清失神地说,那怎么办啊!
马天目又笑。
江韵清瞪他一眼,哭着说,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还笑。你心眼不好使,就巴不得我在工作上犯错误。你来做领导。
马天目不笑了。表情严肃,说,你看你说得这是什么话,我有那么坏吗……好了好了,下次注意。幸亏我刚才已经看过一遍文件,把内容记在脑子里了。你去睡吧,我再把文件默写一遍。
江韵清放心不下,站在马天目身后,果真见他逐字逐句将文件默写出来。方才长出了一口气。
渐渐地,江韵清也就很少去参与文件的整理工作了。马天目自己做起这份工作来倒显得更为得心应手。她一插手,不但提高不了效率,反而会影响工作进度。她每每睡上一会,歇过乏来,仍会看到密室里透出的微弱光亮。披衣起床,给马天目送些热水过去。顺便催促他早点休息。
那枯燥的整理工作给马天目带不来任何乐趣。有时他会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仓鼠,被丢进巨大的谷仓。每当打开一只皮箱,一股呛人的气味便会在逼仄的空间内弥散开来,几乎令他窒息……若不是巨大的使命感催促着他,他觉得这枯燥的工作毫无意义。为加快整理的速度,每次需要抄写之前,他都要把文件内容浏览一遍,将其印在脑子里。这样便省却边抄边去浏览文件的麻烦。他抄写的整个过程,在江韵清看来,不像是一种乏味的重录,而是得自于他不竭的灵感。有时马天目也会想,如果那个不知隐匿于何处的组织,就坐在自己对面多好。他就能把记在脑子里的文件,一字不差地当面对他复述出来,而免去这手腕的酸疼,以及这惊恐压抑中慢慢耗去的时间。
和那枯燥乏味相比,马天目还是从整理文件的工作中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整个过程,也是他对“组织”,对无数人向往的这个团体,重新认识的一个过程;他重温了这个红色政党所经历的一切,他举拳宣誓时说出的誓言,此刻在他的默念中便再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背诵了,而成了刻在筋骨里的一种铭志。
而依照他的天性,他从中获得的最大乐趣,则是看着堆在屋角的箱子全部被他检索了一遍。每检索完一只箱子,他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轻松和快乐。这就像一个充满寓意的游戏,每一个小孩都希望自己通过某种魔力,获得未知的力量,使自己变身,变得更为强大。而作为成年人的马天目,他此时的心境完全相反。他把自己想象成那些浩瀚的纸张,希望自己缩小,再缩小,藏身进一只、或两只皮箱。到那个时候,马天目觉得,他便会获得完全的自由。
在这种想象中,有时整理完一箱文件,虽是深夜,马天目仍意犹未尽。他想打开另外一只皮箱,无眠午休地抄写下去。但问题来了——他没有开箱的钥匙。钥匙掌管在他的领导——江韵清手中。因为钥匙,两人又发生过一次小小争执。开了一次“党小组会”。
马天目想掌握开箱的每一把钥匙。这当然基于工作上的考虑,而没有任何对“权利”的“觊觎”。但江韵清心里所想,实在令人琢磨不透——她就是不肯把钥匙痛痛快快交出来。或许江韵清觉得,若把那些钥匙交出去,她和这份重要的工作便再也扯不上半点关系。做这个领导也真是勉为其难。很多事情都是看结果而非表面的。她虽未意识到“钥匙”是一种领导与地位的象征,却出于本能地抗拒着。她要用捍卫的方式,在马天目面前强调自己每日里走街串巷,赚取生活费的工作也相当重要——其实她的心里,是相当自卑的。觉得贩卖青菜和抄写文件比较起来,一个轻如鸿毛另一个却重于泰山。
马天目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和江韵清做无谓纠缠。他想了一个折中办法——让江韵清掌管文件重新装箱后的钥匙——那些未经整理的文件体现不出钥匙的价值。等把所有文件整理完毕,找到组织,还是要你亲自将钥匙交到他们手中的。
马天目饶舌的话令人费解。江韵清半推半就,还是乖乖把所有钥匙交了出来。
文件的整理工作进展顺利,到了这一年的九月初,除有三分之一未整理完之外,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破天荒,那天晚上,江韵清买回家里几串葡萄,给在密室里抄写文件的马天目送去。但她却做了一个奇怪举动,拉灭屋子里的灯,扯开窗帘,揭开用纸板挡住的窗户,转而又把窗户推开。
清新空气瞬间涌入逼仄斗室。让正对桌上一纸文件发呆的马天目随之一愣。刚想说点什么,却忽然哑了口。月光洞彻窗棂。借助这清澈月光,马天目得以看清江韵清消瘦却不失俏丽的一张脸。他久久呆看着她,心里涌起一种想亲近她的冲动。此时从富人群居的顺昌里那一带,升腾起此起彼伏的焰火。
江韵清说,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马天目恍然:中秋了吗?
江韵清点头。伏在窗口,伸头看外面的月亮。
月亮真好。马天目坐在椅子上兀自感叹,心里却忽地涌起一阵酸楚。
马天目说,如果在天津,这个时候,该是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了。
江韵清接话:吃完月饼,还要背诵和月亮有关的诗词。
上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马天目吟诵了一句,他故意把“海上”,说成了“上海”。
江韵清说,那时,每临中秋,我们几个姐妹都要找一些和“月亮”有关的诗词来记,像“海上生明月”这种,后来就不好算在内了。
那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浩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或是“明月皎月光,促织鸣东壁”……马天目搜肠刮肚,背诵着一首又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句。
江韵清莞尔一笑,转过身来,说,一年一年下来,所有和“月亮”有关的诗词,都被我们找了个遍。我们便自己做有关“月亮”的诗句,也算作中秋节前的功课。一直到大姐出嫁,也没停下来过。
马天目沉吟半晌,忽然念出这样一段句子:“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江韵清听他话音讶异,隐隐带着一丝哭腔,便凑近前去,伸头看马天目的脸,问:你哭了?
两人贴的如此之近,呼吸都吐在彼此脸上。马天目有些难为情地别过头,掩饰着自己的情绪。但江韵清分明看到马天目脸上,挂着一行清泪。声音喑哑说,你想家了……
马天目忽然伸手,用胳膊环住江韵清说,我要回天津。
江韵清身体一抖,身子僵硬。愣了一瞬,便用手去掰扯马天目的胳膊。继而用鄙夷口气说:我也想回天津。但现在回天津,就是临阵脱逃。
马天目站起来,丢开江韵清,悄声将窗户封严,拉亮电灯。见灯光下的江韵清,脸上飞着一团红晕,显得越发娇媚。转身从桌子上抓起一份文件,说,你看看这个。
看来看去,江韵清发现那只不过是一纸很普通的文件。和经手过的千万张文件没有任何区别,除文件来自于天津,日期和落款也没有太大差异。
马天目伸出一根手指,点住文件中写就的一个名字,让江韵清看。
江韵清念出声来:吴忠信……
对,就是这个人,马天目说,再次身不由已将胳膊搭在江韵清的肩头,有些喜形于色。就是这个人,他再次重复了一句,就是他派我到上海来的。他派我来上海接洽邱老板,邱老板死了,我也就跟组织失去了联系。我脑子咋那么笨啊!咋就没想到返回天津,找到他,让他指一条明路,再和上海的其他同志取得联系,这样问题不就全解决了嘛!
江韵清显得极为冷静。盯着马天目:你现在就想回天津?说着抬手,扫落马天目搭在她身上的手。
马天目无力地将胳膊垂下。联想到眼前的状况,变得垂头丧气起来。
二人沉默了一会。马天目忽然对江韵清说,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丢下你和孩子,丢下那些文件不管的。走,也要找一个适当机会,把一切都安顿好,我们一起回到天津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