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重返后金总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了一道石桥,就进了王家庄。说是庄子,这规模怕是一个小镇了。平时我们四个都在观里吃吃喝喝,到这里,才算是真正了解,明朝的市井百态。

    沿着中间的青石路往前走,两旁是稀疏的田舍。赶集的山民和行商越汇越多,挑猪崽的,牵牛赶羊的,担菜运粮的,鸡鸣犬吠好不热闹。猴子他们三个在马上不停地这瞅瞅那看看,像城里孩子去乡下一样。

    大鲨鱼看着一群黑猪问:“这里的猪怎么都是黑的,跟咱们吃的白皮猪不一样。”我笑着道:“一听就知道你小子是城里长大的。这黑猪才是我们中国的本地猪种。这种猪肉特别好吃,就是长得太慢。我老家自己吃的猪就是这种。做成腊肉切成丁,和着糯米、花椒、葱花捏成团蒸。那味道,啧啧啧。”

    猴子看着近处围成一圈的人群:“嘿,原来明朝是这样补锅的。”只见大路边一个小童穿着破烂的袄子,踏着草鞋蹲在地上拉着风箱给炉子加火。一个披着狗皮袄子的老人用铁钳夹着坩埚,将融化的铁水倒在破点,抡起铁锤敲打,叮当作响。

    黑子指着大路的左边,“补铁锅算什么,那边还在补瓷碗陶罐。”我顺着黑子手指的方向,看见一堆人围着一个老头儿。老头拿着一个手拉钻在一个瓷碗上钻孔。旁边放了几个刚补好的瓷碗,里面都盛着水。我对他们说:“这叫锔瓷儿,老祖宗的手艺。央视非遗专题看过。没有金刚钻儿,甭揽瓷器活儿,就指的这个。裂开的大水缸,碎成五瓣的盘子,不抹腻子不用胶水,就靠几枚钉子能补得滴水不漏。”

    再往里走房子也多,街道两边也越热闹起来。临街摊位摆满了各种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和美食摊儿。摊贩们吆喝着,捏面人儿的,吹糖人儿的,卖锅碗瓢盆的,卖香烛纸钱的,一片喧嚣的景象。除了一些乞丐,丝毫看不出这里曾被后金鞑子洗劫过。

    再往里,人群就更拥挤了。要不是有骑兵开道,我们准被堵在街道上。庄上的老百姓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手提篮子在各个摊位买东西。小孩儿们留着总角头,穿着碎花袄,跟着马队看热闹。黑子喜欢孩子,就扔了一把水果糖,他们捡起来嘻嘻哈哈一哄而散。

    旁边的小食摊儿传来阵阵嘈杂声,烤面饼、炖羊肉、热腾腾的面食小摊儿都围了一圈赶早的人。滋溜地吃着,时不时抬起头来瞅了瞅我们。大鲨鱼意犹未尽地说:“要不是真的在明朝,我还以为是在哪个影视城。”

    猴子侧过头来,“连长,我觉得这儿位置不错,人来北往的。完全可以把王家庄,打造成道观下的前沿基地。既可以卖我们的货物,还可以控制附近的要道。”大鲨鱼笑道:“对啊,像当年小平同志。咱们也在地图上画个圈儿,搞个穿越特区。凡是进来的都要办暂住证。哈哈哈哈。”猴子来劲了,“对对对,再来个一国两制。特区外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特区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哈哈哈哈。”我听他俩越说越离谱,就驱马往倩倩和芩芩的马车走去。

    我隔着车帘问她们感觉怎么样。芩芩撩起帘子面带春风地告诉我,就是一路太颠簸,但还受得住。这明代的马车没有减震,坐马车长途旅行简直就是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