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殿议 (2/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葬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上的洪福。”
基本上重复刚才的奏折,其他人却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三百余部斩五百首级,不论有没有水份,平壤大捷毫无疑义,肯定杀死了大量倭军,否则李鸿章不敢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皇上正在兴头上,任何人也不会在此吹毛求疵。
但翁同和只字不提李鸿章,直接把左宝贵拉出来,言下之意,功劳是奉军的,是左宝贵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前几天,左提督派遣马营抢先入朝,李鸿章正热衷于调停,两者并无关系。
没否定李鸿章,也没驳******的面子,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侧重点,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又是一副为国选才、大公无私的语气,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翁大人的水平之高,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服不行啊。
老师的话,光绪皇帝一向言听计从,点头笑道:“翁师傅所言极是,左将军确是当代名将,当年随从僧王,谋勇兼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年也是勤明忠实、骁果耐劳,但朕还是小瞧他了,呵呵,老而弥坚,远盛壮年。”接着朝太监一摆手:“传旨嘉奖,赏银千两。”
翁同和得意微笑,继续道:“为帅者不但要善于用兵,而且能识人、敢用人,那个千里奔袭的马营统带,臣敢肯定,他绝对是一员难得的虎将,狂奔三天三夜,以区区两队人马,就敢向五百倭军进攻,其胆识世所罕见。”
再拎出一个营官,功劳完全下放,落实到某个人头上,李鸿章的奏折写得再漂亮,也无足轻重了,奉军归奉军,淮系归淮系,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小得可怜的营官,光绪根本没注意看,经翁同和一提醒,马上反应过来:“有理,有理,左将军带出了一支虎狼之兵,手底下人才济济。”
光绪只有二十四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正想大干一场,最欣赏敢于用事、有进取心的奴才,讨厌暮气沉沉的老家伙,呵呵笑道:“这位营官……嗯,叫……叫……”
他记不起来了,翁同和适时补充:“于成龙。”
“于成龙?”光绪皇帝怔了怔,默念几遍,随即欢喜的笑道:“好一个于成龙,前两个是文臣,这回是武将,呵呵,莫非我大清又要出一名臣?”
大小于成龙,均是名垂青史的廉吏好官,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甚至于被誉为文臣的典范,光绪皇帝一听这名字,立马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传旨嘉奖,赏银五百两。”
说罢,想起于成龙现为营官,只是小小的从五品,又下了一道圣旨:“于成龙升千户,属下将士各赏银三十两,伤者加赏五十两。”
群臣面面相觑,此战不大不小,正常情况下,记上一功、圣旨嘉宾即可,赏银已是破例,直升一级实属罕见,除非有前功积累,这个于成龙名不见经传,但取了个好名字,今天升点官到没什么,引起皇上的注意才是大事。
从现在起,于成龙已在光绪心里挂上了号,距飞黄腾达不远了。
圣旨下完,光绪皇帝的脸上显出一丝红润,开心的说道:“我大清拥地万里,黎民数兆,处处藏龙卧虎,像于成龙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不拘一格提拔、大力重用,不要束手束脚。”
“我皇圣明!”翁同和抢先下拜。
“我皇圣明!”其他人紧跟着呼应,有的暗自思量,回去要好好查查,这位于成龙是何来历,难道是翁老儿的人?(未完待续)
皇上的洪福。”
基本上重复刚才的奏折,其他人却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三百余部斩五百首级,不论有没有水份,平壤大捷毫无疑义,肯定杀死了大量倭军,否则李鸿章不敢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皇上正在兴头上,任何人也不会在此吹毛求疵。
但翁同和只字不提李鸿章,直接把左宝贵拉出来,言下之意,功劳是奉军的,是左宝贵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前几天,左提督派遣马营抢先入朝,李鸿章正热衷于调停,两者并无关系。
没否定李鸿章,也没驳******的面子,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侧重点,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又是一副为国选才、大公无私的语气,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翁大人的水平之高,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服不行啊。
老师的话,光绪皇帝一向言听计从,点头笑道:“翁师傅所言极是,左将军确是当代名将,当年随从僧王,谋勇兼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年也是勤明忠实、骁果耐劳,但朕还是小瞧他了,呵呵,老而弥坚,远盛壮年。”接着朝太监一摆手:“传旨嘉奖,赏银千两。”
翁同和得意微笑,继续道:“为帅者不但要善于用兵,而且能识人、敢用人,那个千里奔袭的马营统带,臣敢肯定,他绝对是一员难得的虎将,狂奔三天三夜,以区区两队人马,就敢向五百倭军进攻,其胆识世所罕见。”
再拎出一个营官,功劳完全下放,落实到某个人头上,李鸿章的奏折写得再漂亮,也无足轻重了,奉军归奉军,淮系归淮系,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小得可怜的营官,光绪根本没注意看,经翁同和一提醒,马上反应过来:“有理,有理,左将军带出了一支虎狼之兵,手底下人才济济。”
光绪只有二十四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正想大干一场,最欣赏敢于用事、有进取心的奴才,讨厌暮气沉沉的老家伙,呵呵笑道:“这位营官……嗯,叫……叫……”
他记不起来了,翁同和适时补充:“于成龙。”
“于成龙?”光绪皇帝怔了怔,默念几遍,随即欢喜的笑道:“好一个于成龙,前两个是文臣,这回是武将,呵呵,莫非我大清又要出一名臣?”
大小于成龙,均是名垂青史的廉吏好官,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甚至于被誉为文臣的典范,光绪皇帝一听这名字,立马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传旨嘉奖,赏银五百两。”
说罢,想起于成龙现为营官,只是小小的从五品,又下了一道圣旨:“于成龙升千户,属下将士各赏银三十两,伤者加赏五十两。”
群臣面面相觑,此战不大不小,正常情况下,记上一功、圣旨嘉宾即可,赏银已是破例,直升一级实属罕见,除非有前功积累,这个于成龙名不见经传,但取了个好名字,今天升点官到没什么,引起皇上的注意才是大事。
从现在起,于成龙已在光绪心里挂上了号,距飞黄腾达不远了。
圣旨下完,光绪皇帝的脸上显出一丝红润,开心的说道:“我大清拥地万里,黎民数兆,处处藏龙卧虎,像于成龙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不拘一格提拔、大力重用,不要束手束脚。”
“我皇圣明!”翁同和抢先下拜。
“我皇圣明!”其他人紧跟着呼应,有的暗自思量,回去要好好查查,这位于成龙是何来历,难道是翁老儿的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