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真相 (1/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原始动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古希腊的斯巴达人将一条1厘米宽,20厘米左右长的羊皮带,以螺旋状绕在一根特定粗细的木棍上,然后将要传递的信息沿木棍纵轴方向从左到右写在羊皮带上。写完一行,将木棍旋转90度,再从左到右写,直到写完。最后将羊皮带从木棍上解下展开,羊皮带上排列的字符就是一段密码。不用说,信息的接受者也需要有根同等粗细的木棍。这样,即使羊皮带中途被截走,只要对方不知道棍子的粗细,所看到的也是一些零乱而无用的字句。
这大概就是最原始的加密技术了,我们平时说的那些“黑话”“暗语”也属于加密,不过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知道棍子的粗细,或者必须知道黑话暗语所代表的意思,这样才能保证双方之间信息的一致性,这个棍子的粗细在加密学领域有个专业的术语,叫做“密钥”。
后来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而信息的窃取方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千方百计地破解密钥,计算机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破解密钥的速度,曾经一度被视为永远不可能破解的密钥,一个接一个地人破解了。这时候,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安全的加密方式,它的密钥是不可被破解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出一个“量子纠缠”理论,他在描述粒子间“神秘的远距离的活动”时,认为粒子即使相距遥远也是相互联结的。秦教授的量子密码,原理就是基于此理论的。
早在上世纪二战结束,就有人提出过量子密码的可行性方案。用特殊的晶体把一个光子分割成一对相互纠缠的光子对,这一对相互纠缠的光子对只有两个不同的偏振方向,分别代表计算机世界的“0”和“1”。
信息发送方只发射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它通过光纤传送到接受方,发射时,光子的偏振方向是不确定的,只有它在接受检测的时候,它的偏振方向才能确定,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光子的偏振方向也就被确定为与之相关的偏振方向。也就是说,密钥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光子本身产生的,每一个光子它产生密钥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发送器和接收器才能知道。
当两端的检测器使用相同的设定参数时,发送者和接受者就可以收到相同的偏振信息,也就是相同的随机数“0”或者“1”,从而实现了远程的加密通讯。如果此时有黑客要窃听信息,必然要使用特殊的设备,从光子流中的摄取其中一个光子,检测设备很快就能发现光子流中产生的空格,从而发现黑客的窃取行为。即使黑客确定了一个光子的密钥,也无法知道其他光子产生的密钥。
理论上说,这种量子密码是不可被破解的,但是这种密码也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要实现它却是很难的,有太多的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所以当时也就喧嚣了一阵时间也就平静下去了。
雪风不知道秦教授的量子密码是不是也是根据这个方案设计的,但是可以肯定秦教授的量子密码必然不是自己所破解的那个“量子密码”。秦教授的研究领域一直都是加密通讯技术,而不是数据加密存储技术,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雪风在老家的时候仔细研究了自己偷来的那些资料,发现秦教授的量子密码其实是有两套,一套是用来实现通讯的,地面与卫星之间的通讯,以及远程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另外一套则是用来实现本地数据的加密存储,就是那种公布在网上的加密数据。
资料中关于第一套量子密码的描述很少,只有只言片语,雪风当时急于攻擂,也就忽视了这个问题,直到后来重新分析的时候,才发现了其中的疑惑之处,再结合自己当时收集来的秦教授的资料和以往学术论文,雪风才下了这个论断。
作为通讯安全专家的秦教授,为什么会煞费苦心地搞出一个数据的存储加密技术,甚至还把它付诸于程序化,这点让雪风始终想不明白,但是可以肯定,秦教授肯定是一位程序高手,而且是顶尖的那种。至于他为什么还要悬赏各路高手前来破解,大概就是出于对自己编程技术的自信吧。
可惜,秦教授碰上了雪风,雪风不是通讯安全专家,但是在数据存储加密这一领域,却是没有几个人能超越雪风。
术业有专攻,或许秦教授拿出真正的量子密码给雪风看,雪风都有可能会看不懂,但是要牵扯到程序,秦教授就还差了雪风半筹。
比起秦教授的这个量子密码,雪风的流程序在数据存储方面的安全性则要更胜一筹,秦教授只是把数据加密后存放在电脑上,别人是可以盗走的,虽然他可能暂时无法知晓具体内容,但是迟早一天会破解出来的。而雪风则是把数据流动起来,外人别说是偷走,就是找,怕是也找不到,不过,流程序也有着很多制约条件,这个只有雪风自己清楚。
雪风把秦教授的量子密码算法搞清楚后,就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在防破解和加密速度方面,秦教授的原本的方法,是采取动态的加密方式,即使正在对加密数据进行破解,数据的加密方式都还在变动,这就让破解者无从下手,甚至是力不从心。秦教授本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可是他的算法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加密速度慢,庞大的算法体系大大减缓了加密的速度,这才让雪风有了可趁之机,依靠强大的小沙弥,硬是采用暴力猜解的方式解出量子密码的秘密。
或许秦教授也想更完善一点,可能他的编程技术确实有限,以至于资料中还... -->>
古希腊的斯巴达人将一条1厘米宽,20厘米左右长的羊皮带,以螺旋状绕在一根特定粗细的木棍上,然后将要传递的信息沿木棍纵轴方向从左到右写在羊皮带上。写完一行,将木棍旋转90度,再从左到右写,直到写完。最后将羊皮带从木棍上解下展开,羊皮带上排列的字符就是一段密码。不用说,信息的接受者也需要有根同等粗细的木棍。这样,即使羊皮带中途被截走,只要对方不知道棍子的粗细,所看到的也是一些零乱而无用的字句。
这大概就是最原始的加密技术了,我们平时说的那些“黑话”“暗语”也属于加密,不过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知道棍子的粗细,或者必须知道黑话暗语所代表的意思,这样才能保证双方之间信息的一致性,这个棍子的粗细在加密学领域有个专业的术语,叫做“密钥”。
后来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而信息的窃取方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千方百计地破解密钥,计算机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破解密钥的速度,曾经一度被视为永远不可能破解的密钥,一个接一个地人破解了。这时候,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安全的加密方式,它的密钥是不可被破解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出一个“量子纠缠”理论,他在描述粒子间“神秘的远距离的活动”时,认为粒子即使相距遥远也是相互联结的。秦教授的量子密码,原理就是基于此理论的。
早在上世纪二战结束,就有人提出过量子密码的可行性方案。用特殊的晶体把一个光子分割成一对相互纠缠的光子对,这一对相互纠缠的光子对只有两个不同的偏振方向,分别代表计算机世界的“0”和“1”。
信息发送方只发射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它通过光纤传送到接受方,发射时,光子的偏振方向是不确定的,只有它在接受检测的时候,它的偏振方向才能确定,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光子的偏振方向也就被确定为与之相关的偏振方向。也就是说,密钥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光子本身产生的,每一个光子它产生密钥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发送器和接收器才能知道。
当两端的检测器使用相同的设定参数时,发送者和接受者就可以收到相同的偏振信息,也就是相同的随机数“0”或者“1”,从而实现了远程的加密通讯。如果此时有黑客要窃听信息,必然要使用特殊的设备,从光子流中的摄取其中一个光子,检测设备很快就能发现光子流中产生的空格,从而发现黑客的窃取行为。即使黑客确定了一个光子的密钥,也无法知道其他光子产生的密钥。
理论上说,这种量子密码是不可被破解的,但是这种密码也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要实现它却是很难的,有太多的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所以当时也就喧嚣了一阵时间也就平静下去了。
雪风不知道秦教授的量子密码是不是也是根据这个方案设计的,但是可以肯定秦教授的量子密码必然不是自己所破解的那个“量子密码”。秦教授的研究领域一直都是加密通讯技术,而不是数据加密存储技术,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雪风在老家的时候仔细研究了自己偷来的那些资料,发现秦教授的量子密码其实是有两套,一套是用来实现通讯的,地面与卫星之间的通讯,以及远程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另外一套则是用来实现本地数据的加密存储,就是那种公布在网上的加密数据。
资料中关于第一套量子密码的描述很少,只有只言片语,雪风当时急于攻擂,也就忽视了这个问题,直到后来重新分析的时候,才发现了其中的疑惑之处,再结合自己当时收集来的秦教授的资料和以往学术论文,雪风才下了这个论断。
作为通讯安全专家的秦教授,为什么会煞费苦心地搞出一个数据的存储加密技术,甚至还把它付诸于程序化,这点让雪风始终想不明白,但是可以肯定,秦教授肯定是一位程序高手,而且是顶尖的那种。至于他为什么还要悬赏各路高手前来破解,大概就是出于对自己编程技术的自信吧。
可惜,秦教授碰上了雪风,雪风不是通讯安全专家,但是在数据存储加密这一领域,却是没有几个人能超越雪风。
术业有专攻,或许秦教授拿出真正的量子密码给雪风看,雪风都有可能会看不懂,但是要牵扯到程序,秦教授就还差了雪风半筹。
比起秦教授的这个量子密码,雪风的流程序在数据存储方面的安全性则要更胜一筹,秦教授只是把数据加密后存放在电脑上,别人是可以盗走的,虽然他可能暂时无法知晓具体内容,但是迟早一天会破解出来的。而雪风则是把数据流动起来,外人别说是偷走,就是找,怕是也找不到,不过,流程序也有着很多制约条件,这个只有雪风自己清楚。
雪风把秦教授的量子密码算法搞清楚后,就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在防破解和加密速度方面,秦教授的原本的方法,是采取动态的加密方式,即使正在对加密数据进行破解,数据的加密方式都还在变动,这就让破解者无从下手,甚至是力不从心。秦教授本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可是他的算法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加密速度慢,庞大的算法体系大大减缓了加密的速度,这才让雪风有了可趁之机,依靠强大的小沙弥,硬是采用暴力猜解的方式解出量子密码的秘密。
或许秦教授也想更完善一点,可能他的编程技术确实有限,以至于资料中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